① 循環水氯離子含量高的危害是什麼
氯離子有很高的極性,能促進腐蝕反應,又有很強的穿透性,容易穿透金屬表面的保護膜,造成縫隙和空蝕等局部腐蝕。
特別是對奧氏體不銹鋼造成的應力腐蝕開裂危害很大,可以使換熱器在短期內泄漏報廢。故一般認為,在使用碳鋼換熱器的循環水系統中,應控制氯離子<=1000mg/L;使用不銹鋼換熱器較多的循環水系統應控制氯離子<=300mg/L。有的系統還要求SO₄²⁻+Cl⁻<=1500mg/L
Cl⁻具有催化作用。在存在拉應力的情況下,Cl⁻的催化作用可能使不銹鋼腐蝕開裂。另外,Cl⁻在縫隙中或污垢下容易高度濃縮,即產生富集現象。
目前,去除廢水中氯離子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沉澱法,用硝酸銀沉澱出氯離子,在工業中成本太高,應用不廣泛,僅限於實驗室使用。
2、離子交換法,用復床或混床,將氯離子去除,屬傳統工藝,設備投資較低,運行成本低,但陰離子交換樹脂容易飽和,需要再生。
3、電滲析法適合處理低濃度含氯廢水,水耗和電耗較大。
4、反滲透(RO)膜法去除率高於電滲析,操作方便,但投資較大,而且膜容易堵塞,不適用於處理電導率高、離子濃度大的廢水。
② 余氯對超濾膜的損害
余氯對超濾膜產生氧化作用,出現明顯的脫鹽率下降的現象。
大約1PPM的余氯在200~1000小時就可能使膜元件發生降解。余氯對膜的攻擊速度取決於水質環境,在鹼性條件下的速度比中型和酸性快的多。所以為了防止余氯的氧化作用對膜產生的降解作用,建議進行脫氯。
葯劑的使用注意事項:
1、當系統既加入酸又加入SBS時,SBS的注入點應該位於加酸點之後。這是因為加入亞硫酸氫鈉後再加酸,會使得SBS生成亞硫酸鈉。
2、預處理系統之中,一定要防止余氯進入反滲透和納濾系統,如果發現余氯超標,必須用SBS對其進行還原。一般用量為余氯的1.8-3倍(須是食品級的)。
③ 凈水設備反滲透膜技術應用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又該怎麼維護清潔呢
現在很多水處理設備諸如武漢安吉爾等都擁有一項核心技術反滲透膜的應用,反滲透膜在應用中,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產水量和水質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反滲透膜的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由於膜表面受到了污染,如表面結垢,膜面堵塞;或是膜本身的物理化學變化而引起的。物理變化主要是
由於壓實效應引起膜的透水率下降;化學變化主要是由於PH值的波動而引起的,如使醋酸纖維素膜水解;游離氯也會使芳香聚醯胺膜性能
惡化。反滲透膜污染堵塞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膜面沉積和微生物的滋長而引起的。其中微生物不僅堵塞膜,並對醋酸纖維素有侵蝕損害作用
。因此,在膜內必須保持一定的余氯量,但是余氯太高,又會引起膜性能下降,故在醋酸纖素膜前保持余氯0.1-0.5mg/L,而在芳香聚醯胺
膜前余氯要小於0.1mg/L。
反滲透膜的清洗處理是一個細致而又煩雜的工作,且多次清洗膜易損壞。為了減輕清洗工作,必須要搞好前處理,嚴格把好水質關。
清洗處理方法是:定期用0.1%甲醛溶液,或100mg/L質量濃度的新潔爾滅循環清洗處理至少1h。已經污染的膜要用2%檸檬酸銨溶液(PH=4-8
)進行清洗,或用亞硫酸氫鈉、六偏磷酸鈉、稀鹽酸等來防止錳、鐵及碳酸鹽的結垢。有時也用酶洗滌劑對有機物進行清洗。清洗壓力控
制在0.34-0.98Mpa(3.5-10kgf/cm2),清洗流速為原來水處理流速的2-3倍
④ 什麼是余氯值余氯有什麼危害
水的余氯值是指水中消毒反應後剩下的氯離子的數值。余氯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它能刺激眼睛,鼻子,喉嚨以上呼吸道等,還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腫,濃度高時可以麻痹呼吸中區神經。長期吸入低濃度氯會引起慢性中毒。
測定余氯
⑤ 水中氯含量超標有何害處
自來水余氯濃度過高的話,主要危害有:
1、刺激性很強,對呼吸系統有傷害。
2、易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物。
3、作為生產原料的話,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產黃酒產品時,對發酵環節的酵母菌有殺菌作用,影響酒質。
因為自來水凈化一般是使用氯氣,而殘留的余氯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生成三氯甲烷這種致癌物,長期飲用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年來水源污染越發的嚴重,直接導致自來水中余氯含量的增加。
所以直接飲用自來水燒的開水也不是健康的選擇,對自來水進行再凈化是關鍵。經過凈水設備凈化後的自來水稱為直飲水,在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的基礎上吸附自來水中的余氯和其他有害物質,是真正健康的水。
添加氯,作為一種有效的殺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過80%的水廠使用著。所以,市政自來水中必須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確保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安全。
但是,當氯和有機酸反應,就會產生許多致癌的副產品,比如三鹵甲烷等。超過一定量的氯,本身也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且帶有難聞的氣味,俗稱「漂白粉味」。
加氯消毒一般是指向水中通入氯氣殺死細菌等微生物,通常是採用瓶裝氯氣。
1、游離氯——氯氣在水中生成HClO和ClO-, HClO和ClO-之和稱為"游離氯"。其中游離氯對細菌等微生物有很強的滅殺作用,是游離氯中的有效殺毒成分,所以也將HClO稱為"有效游離氯"。
2、化合氯——在游離氯起殺菌作用之前,由於水中溶有銨離子、有機物的各種雜質,這些雜質會首先與游離氯反應,耗去一部分游離氯。
例如,游離氯會迅速與溶液中的銨離子形成單氯胺和二氯胺。在較長一段時間里,游離氯還會與有機化合物(例如蛋白質和氨基酸)起反應,形成各種有機氯化合物。氯胺和有機氯化合物一起叫做化合氯。
⑥ 什麼是余氯余氯危害有多大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後,除了與水中細菌、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還剩下了一部分氯量,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余氯包含游離性余氯和結合性余氯。自來水余氯通常指的是游離性余氯。
自來水余氯濃度過高的話,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強,對呼吸系統有傷害。易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物。作為生產原料的話,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產黃酒產品時,對發酵環節的酵母菌有殺菌作用,影響酒質。
(6)反滲透膜前進水余氯高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余氯的消毒滅菌作用:
實驗證明,接觸作用30分鍾游離余氯在0.3mg/L以上時,對腸道致病菌(如傷寒、痢疾等),鉤端螺旋體、布氏桿菌等均有殺滅作用。如果用氯胺消毒,化合余氯含量一般為游離余氯的2倍以上,且接觸時間不應小於2小時。
腸道病毒(傳染性肝炎、小兒麻痹病毒等)對氯消毒劑的耐受力較腸道致病菌強。據報道,如能保證游離余氯為0.5mg/L,接觸時間為30~50分鍾,亦可使腸道病毒死滅。因此,在懷疑水源可能受到腸道病毒污染時,可增加氯消毒劑量及接觸時間,以保證飲用水的安全。
集中式給水管網末梢水的游離余氯,還可作為預示有無再次污染的信號,因此,水質標准對管網末梢水的游離余氯也作了相應規定。標准規定「在與水接觸30分鍾後應不低於0.3mg/L,管網末梢水不應低於0.05mg/L(適用於加氯消毒)」。
⑦ 氯元素對反滲透膜 產生什麼影響
氯離子對膜原件沒有很大危害,但離子含量過高之後會影響反滲透的產水量。
⑧ 反滲透進水余氯高會堵膜嗎
肯定會堵塞的,不過前面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余氯量 減少膜堵塞的風險
⑨ 余氯對反滲透裝置的危害
余氯來指標只要是考察進水自的氧化性物質的,因為在進水前投加次氯酸鈉做殺菌劑,這樣會在RO的進水處形成余氯,氧化性物質會對RO膜產生不可逆損傷,故要在RO進水管上加ORP表,根據表上的讀數,投加還原劑,一般是亞硫酸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