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級反滲透產水流量123是怎樣排列的
我拿4040的給你排下順序:
PA1-4040脫鹽率為99%,產水流量內為9.5 t/d
PA2-4040脫鹽率為99.5%,產水流量為7.2 t/d
PA3-4040脫鹽率為98%,產水流量為11.4 t/d
一級容反滲透產水流量123的排列:3產水流量最大,2產水流量最小
理論上是這樣的,實際操作也許會有一點數據上的小誤差。僅供參考
『貳』 求大神,有誰知道關於反滲透膜的相關數據,比如所需壓強,每小時出水量等等或者有相關計算公式更好。求
A=`Q_g/q`
式中`Q_g`--供水流量g/s;
q--膜的平均透水率g/`cm^2`·s,可按下式計算:
q=`K_w`(Δp-Δπ)
式中`K_w`--膜的水滲透系數,g/`cm^2`·s·MPa;
Δp--供水壓力與淡水壓力的差值,MPa;
Δπ--供水與淡水的滲透壓力差,MPa。實際使用的工作壓力一般比滲透壓大3~10倍。
壓強計算公式
嚴格的推導證明可見於各版本《流體力學》或水力學。我這里簡易證明如下:在靜止的液體中,任取一個底面為正方形(正方形與水平面平行),高為深度的液柱進行受力分析。作用於液柱上的力有液柱的重力 G =密度*g*h*S ,方向鉛直向下;作用在液柱表面的大氣壓力 Fo=PoS,方向鉛直向下;作用在液柱底面的液體壓力 F=P*S,方向鉛直向上;作用液柱的四個側面上的壓力都是水平方向的,兩兩自相平衡。 作用在液柱鉛直方向上有 向下的重力 G 、向下大氣壓力 Fo,向上的水壓力 F,因為在鉛直方向受力也是平衡的,所以 F=Fo+G,即
P*S = PoS+ 密度*g*h*S,約去S得 P = Po+ 密度*g*h 。如果不計大氣壓力,只計液體本身產生的壓強,則 P = 密度*g*h
『叄』 想知道反滲透設備的流量計都是用什麼樣的流量計來測量的呢
測量反滲透設備的流量,直接使用V錐流量計就可以測量了,壓力可在42MPa,一般的流量計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
『肆』 各位大大請教下,反滲透化學清洗泵流量和揚程怎麼確定
8寸膜化學清洗泵
流量=第一段膜殼數量*9m3/h
假如是4-2排列,那麼清洗泵流量即為4*9=36m3/h
清洗泵揚程為40m
過流部分材質304或316
『伍』 反滲透設備流量測量使用哪種流量計比較好呢,有人知道嗎
反滲透設備流量測量可以使用V錐流量計來測量,進水管道可以使用電磁流量計來測量,使用成本低。
『陸』 反滲透膜的通量怎麼算
各個廠家都有不同型號的反滲透膜的額定通量的介紹,對於純水制備在額定的工況條件下這些通量都是基本符合的。對於復雜的污水你要請教膜廠家的實驗數據了。不過很多工況下他們也確定不了。
『柒』 一級反滲透出水流量控制指標
純水流量+濃水流量=進水流量
純水流量/進水流量=回收率
一般情況,根據你選用的反滲透膜指標,通過調節濃水流量控制產水(純水)流量和壓力,達到要求即可。
『捌』 買一套反滲透怎樣測試進水水量多少和出水有多少啊,怎樣做實驗
買個度量杯,直接對廢水和飲水進行測量即可,無需其他實驗。因為反滲透是會排廢水的。一般的超市和葯店都有買
『玖』 你好,看你對反滲透很了解,向你請教下,反滲透的化學清洗泵怎麼確定流量和揚程
反滲透的化學清洗泵的量程選擇要注意一下幾點:
流量的選擇:
1、計算下膜殼的載專水量,
2、管道屬的長度,以及載水量,
建議以上兩個水量的和乘於1.3,也就是大於緩存水量的30%,或以上。
揚程的選擇:
一般基於整個管道長度的話相對都比較短,我們的經驗就是保證壓力2.0-3.0MPa就可以了,所以一般揚程的選擇就在30米左右。
希望能幫助到您!
『拾』 通過什麼來判斷反滲透膜的好壞
怎麼判斷反滲透膜的好壞?
一般來說,衡量反滲透膜性能的主要指標有回收率、產水量及通量、脫鹽率三個指標構成。
反滲透膜性能指標一:回收率
回收率是表示反滲透膜元件或者反滲透系統能效的一個重要指標,用來表示進入膜元件的進水中有多少成為了產品水,用公式表示為:回收率=產品水流量(純水出量)÷進水流量
反滲透膜性能指標二:產水量及其通量
產水量是表示反滲透膜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單位時間內產生純水體積多少的指標。衡量單位常見到有GPD(加侖每天)、LPH(升每小時)。通量是指單位面積的反滲透膜片在單位時間內能產生的水的體積的多少,一般用加侖/平方英尺×天(GFD和立方米/平米×天來表示。膜元件產水量=通量×有效膜面積。
反滲透膜性能指標三:脫鹽率
脫鹽率是表示反滲透膜對水中雜質的去除能力。一般來說反滲透膜對相關雜質的脫除率可以用表示如下:
反滲透膜元件對不同物質的去除率不同,總體來說有以下規律:
1.對多價離子的去除率高於單價離子;對復雜離子的去除率高於簡單離子;對分子量100以下的有機物去除率較低;對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去除率較低。
2.脫鹽率表現為表觀脫鹽率和實際脫鹽率。表觀脫鹽率=1—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
實際脫鹽率=1—2×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廢水含鹽量)÷2×A,其中A代表濃差極化系數(一般在1.1—1.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