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的粘度是多少
21℃下水的密度為0.997×10³kg/m³,水的粘度為1.002mPa·s。
計算公式:τ=ηdv/dx=ηD(牛頓公式),其中η與材料性質有關,我們稱為「粘度」。
1、牛頓流體:符合牛頓公式的流體,,粘度只與溫度有關,與切變速率無關,τ與D為正比關系。
2、非牛頓流體:不符合牛頓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稱表觀粘度。
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³kg/m³,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³kg/m³,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³kg/m³。
水密度隨溫度變化,溫度高於3.982℃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在0~3.984℃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粘度的測定有許多方法,如轉桶法、落球法、阻尼振動法、杯式粘度計法、毛細管法等等。對於粘度較小的流體,如水、乙醇、四氯化碳等,常用毛細管粘度計測量。
而對粘度較大流體,如蓖麻油、變壓器油、機油、甘油等透明(或半透明)液體,常用落球法測定;對於粘度為0.1~100Pa·s范圍的液體,也可用轉筒法進行測定。實驗室測定粘度的原理一般大都是由斯托克斯公式和泊肅葉公式導出有關粘滯系數的表達式,求得粘滯系數。
粘度的大小取決於液體的性質與溫度,溫度升高,粘度將迅速減小。因此,要測定粘度,必須准確地控制溫度的變化才有意義。
粘度參數的測定,對於預測產品生產過程的工藝控制、輸送性以及產品在使用時的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在印刷、醫葯、石油、汽車等諸多行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2. 水的粘度一般是多少
水的粘度在常態下通常為2.98×10^-3帕·秒,這個數值是其流動力學性質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溫度對流體粘度有顯著影響:氣體在升溫時粘度會上升,而液體則相反,其粘度會隨溫度降低而增加。然而,當水處於超臨界狀態,其粘度依然保持在約2.98×10^-3帕·秒,這種特性使得超臨界水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在熱傳導方面,水在常溫(約25℃)和常壓下的熱導率為0.598瓦/(米·開爾文),而接近其臨界點時,這一數值會降低到約0.418瓦/(米·開爾文),但總體上變化並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