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來水流量計算公式
水壓在0.2mpa ,流量是15立方每小時,要用的管徑是多少
0.2Mpa的水壓全部轉換為動能,速度為20m/s,體積流量為15 m^3/h ,可換算為0.0042 m^3/s,則管路面積為0.0042 / 20 = 0.00021 m^2 =210 mm^2,管路直徑為16.3mm,考慮到壓力損失,選擇20mm的管路就差不多了
流量=流速*流通面積。而根據管道水流量計算公式Q=(H/sL)1/2 流量與管道長度存在關系,請問怎麼理解?
流量=流速*過流面積
根據管道水流量計算公式Q=VXS
V---液體流動的流速
S---過流斷面的面積
L---是流量的單位為每秒升
流量與管道長度不存在關系。它指的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液體的數量,與長度沒有關系
DN15、DN25、DN50管道的流量各為多少?
DN15、DN25、DN50管徑的截面積分別為:
DN15:15²*3.14/4=176.625平方毫米,合0.0177平方分米。
DN25:25²*3.14/4=490.625平方毫米,合0.0491平方分米。
DN50:50²*3.14/4=1962.5平方毫米,合0.1963平方分米。
設管道流速為V=4米/秒,即V=40分米/秒,且1升=1立方分米,則管道的流量分別為(截面積乘以流速):
DN15管道:流量Q=0.0177*40=0.708升/秒,
合2.55立方米/小時。
DN25管道:流量Q=0.0491*40=1.964升/秒,
合7.07立方米/小時。
DN50管道:流量Q=0.1963*40=7.852升/秒,
合28.27立方米/小時。
註:必須給定流速才能計算流量,上述是按照4米/秒計算的。
管徑與流速、流量的計算方法
關於流量、壓力、管徑、流速的關系
一般工程上計算時,水管路,壓力常見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
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積×流速
=0.002827×管徑^2×流速(立方米/小時)
1/2頁
^2:平方。
管徑單位:mm
管徑=sqrt(353.68X流量/流速)
sqrt:開平方
飽和蒸汽的公式與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如果需要精確計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據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徑先計算出雷諾准數,再由雷諾准數計算出沿程阻力系數,並將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彎頭、閥門、變徑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長度,最後由沿程阻力系數與管路總長(包括等效管長度)計算出總管路壓力損失,並根據伯努利計算出實際流速,再次用實際流速按以上過程計算,直至兩者接近(疊代試演算法)。因此實際中很少友人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據壓差的大小選不同的流速,按最前
面的方法計算。
波努力方程好像對於氣體等可壓縮流體不適用阿
管道橫截面積為A
A=πD^2/4
Q=A×V
B. 水的流量怎麼計算
1.已知斷面流速時:水的流量斷面流速乘以斷面積: Q = V A ,圓管時,內徑D, 則流量 Q= V*(3.14D^2/4)
2.已知小孔口水頭H,孔口面積A時:流量 Q = 0.61 A(2gH)^(1/2)
3.已知管嘴水頭H,管嘴面積A時:流量 Q = 0.81 A(2gH)^(1/2)
4.已知管道長度L,管道比阻S,管道兩端水頭差H時,管道流量
Q=(H/LS)^(1/2)
5.明渠均勻流流量:Q= AC(RJ)^(1/2),式中:A——過水斷面積,C——謝才系數,R——水力半徑,J——渠底坡度。
(2)流速流量怎麼算純水擴展閱讀:
測水流量的流量計原理:
測水流量的流量計可以按照工作原理簡單的介紹一下,如勵磁原理,速度式原理,振盪式原理,超聲波原理和容積式等等的都可以用於水流量的測量當中來。
如何選擇水流量計: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的是水的特性或者是介質名稱,再核對現場的使用參數如口徑,溫度壓力,每小時流量范圍,信號和供電要求等等。
其中作為重點的是,很多選擇流量計的銷售會按照現場口徑作為選型,這個是很不穩妥的,合適的選擇是應該參照現場流量和流量計合適的流量范圍對比,這樣不管是在前後期的時候,還是在於現場的水流量測量中,都是可以起到准確無誤的流量測量。
污染雜質為化學物品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化學性污染根據具體污染雜質可分為6類:
(1)無機污染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污染物質有酸、鹼和一些無機鹽類。酸鹼污染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化,妨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築物,影響漁業。
(2)無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有毒物質主要是重金屬等有潛在長期影響的物質,主要有汞、鎘、鉛、砷等元素。
(3)有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有機有毒物質主要是各種有機農葯、多環芳烴、芳香烴等。它們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質,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有機物質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大量氧氣,故稱之為需氧污染物質。
(5)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是生活與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和磷。
(6)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海洋採油和油輪事故污染最甚。
C. 水流量與流速的計算公式
流量的方程為:
Q=Sv=常量。(S為截面面積,v為水流速度)(流體力學上長用版Q=AV),單位是立方米每權秒。
不可壓縮的流體作定常流動時,通過同一個流管各截面的流量不變。
對在一定通道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進行測量統稱為流量計量。流量測量的流體是多樣化的,如測量對象有氣體、液體、混合流體;流體的溫度、壓力、流量均有較大的差異,要求的測量准確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流量測量的任務就是根據測量目的,被測流體的種類、流動狀態、測量場所等測量條件,研究各種相應的測量方法,並保證流量量值的正確傳遞。
河流一秒流過某一個點的立方米數。一般來說越是在下游,流量越大,所以辨別地圖上的河流方向時,一般是從窄到寬。河水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河流某一橫截(斷)面的水量,一般用立方米每秒錶示。流量也可以用一個月、一季、一年流出來的總水量表示。
流量,從水力學角度講,應該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過水斷面的水體體積,其常用單位為每秒立方米,多用於河流、湖泊的斷面的進出水量測量,流量的測量方法,從水文站角度講,可分為浮標法、流速儀法、超聲波法等,流速儀法測量精度最高。
D. 怎麼計算液體比如水在相應管路中的流速 液體的流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流速-是在單位時間內液體流過某截面積液體的體積.
流量-是在單位時間內所排出液體的體積.
流量=液體體積/時間 流速=液體體積/時間X截面積X距離(長度)
E. 怎麼算流速和流量
一、公式
流速=管截面積X流速=0.002827X管徑^2X流速(立方米/小時)^2:平方。管徑單位:mm
管徑=sqrt(353.68X流量/流速),sqrt:開平方
二、注意事項:一般工程上計算時,水管路,壓力常見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5)流速流量怎麼算純水擴展閱讀
流速與壓力的關系是「伯努利原理」。最為著名的推論為:等高流動時,流速大,壓力就小。
丹尼爾·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伯努利原理」。這是在流體力學的連續介質理論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學所採用的基本原理,其實質是流體的機械能守恆。即:動能+重力勢能+壓力勢能=常數。其最為著名的推論為:等高流動時,流速大,壓力就小。
伯努利原理往往被表述為p+1/2ρv2+ρgh=C,這個式子被稱為伯努利方程。式中p為流體中某點的壓強,v為流體該點的流速,ρ為流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h為該點所在高度,C是一個常量。它也可以被表述為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伯努利方程是由機械能守恆推導出的,所以它僅適用於粘度可以忽略、不可被壓縮的理想流體。
F. 水的流速流量的單位是什麼要如何計算
水的流量公式:Q=μA√(2gH)
水的流速公式:V=4Q/(πd^2)
管道通水時,管道流量系數:
μ=1/√(1+ζ+λL/d)=1/√(1+0.5+0.03*10/0.15)=0.535
管道過流面積 A=πd^2/4=π*0.15^2/4= 0.01767 m^2
流量 Q=μA√(2gH)=0.535*0.01767*√(2*9.8*10)= 0.132 m^3/s
流速公式 V=4Q/(πd^2)=4*0.132/(π*0.15^2)= 7.47m/s
(6)流速流量怎麼算純水擴展閱讀
流速為流體的流動速度,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或稱為片流;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
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稱為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
這種變化可以用雷諾數來量化。雷諾數較小時,黏滯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慣性力,流場中流速的擾動會因黏滯力而衰減,流體流動穩定,為層流;反之,若雷諾數較大時,慣性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黏滯力,流體流動較不穩定,流速的微小變化容易發展、增強,形成紊亂、不規則的湍流流場。
G. 流量和流速計算公式
流量以流量公式或者計量單位劃分有三種形式:
體積流量:
以
體積/時間
或者
容積/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m³/h
,l/h
體積流量(Q)=
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積(A)
質量流量:
以
質量/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kg/h
質量流量(M)=
介質密度(ρ)×體積流量(Q)
=介質密度(ρ)×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積(A)
重量流量:
以
力/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kgf/h
重量流量(G)=介質重度(γ)×體積流量(Q)
=介質密度(ρ)×重力加速度(g)×體積流量(Q)
=重力加速度(g)×質量流量(M)
H. 流速與流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流速與流量的計算公式:Q=VxS。其中V代表水在管道中的流速,S為管道的截面積,Q代表水在特定的時間內流過的流量。其中Q的單位是m³/s,V的單位是m/s,S的單位是㎡。
流速也方便計算,水在管道中的流動是靠泵體加壓來完成的,其流速可通過每分鍾水龍頭出水量來測量,泵體大壓力大肯定流速大。
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流經封閉管道或明渠有效截面的流體量,又稱瞬時流量。當流體量以體積表示時稱為體積流量;當流體量以質量表示時稱為質量流量。單位時間內流過某一段管道的流體的體積,稱為該橫截面的體積流量。簡稱為流量,用Q來表示。
基本含義
流速是指氣體或液體流質點在單位時間內所通過的距離,渠道和河道里的水流各點的流速不相同,靠近河(渠)底、河邊處的流速較小,河中心近水面處的流速最大,為了計算簡便,通常用橫斷面平均流速來表示該斷面水流的速度。
流速的正常單位為m/s、m/h。
質點流速是描述液體質點在某瞬時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快慢的矢量。其方向與質點軌跡的切線方向一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流量
I. 水流量與流速的計算公式
流量的方程為:
Q=Sv=常量。(S為截面面積,v為水流速度)(流體力學上長用Q=AV),單位是立方米每秒。
不可壓縮的流體作定常流動時,通過同一個流管各截面的流量不變。
對在一定通道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進行測量統稱為流量計量。流量測量的流體是多樣化的,如測量對象有氣體、液體、混合流體;流體的溫度、壓力、流量均有較大的差異,要求的測量准確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流量測量的任務就是根據測量目的,被測流體的種類、流動狀態、測量場所等測量條件,研究各種相應的測量方法,並保證流量量值的正確傳遞。
河流一秒流過某一個點的立方米數。一般來說越是在下游,流量越大,所以辨別地圖上的河流方向時,一般是從窄到寬。河水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河流某一橫截(斷)面的水量,一般用立方米每秒錶示。流量也可以用一個月、一季、一年流出來的總水量表示。
流量,從水力學角度講,應該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過水斷面的水體體積,其常用單位為每秒立方米,多用於河流、湖泊的斷面的進出水量測量,流量的測量方法,從水文站角度講,可分為浮標法、流速儀法、超聲波法等,流速儀法測量精度最高。
J. 怎樣計算管道的流量和流速
H=(v^2*L)/(C^2*R), 其中H為水頭,可以由壓力換算, L是管的長度, v是管道出流的流速。
R是水力半徑R=管道斷面面積/內壁周長=r/2, C是謝才系數C=R^(1/6)/n,流量,也可以用重量來表示。
水在物理常識中非常奇妙,容積與質量換算非常方便,常常兩者混用,如:1方(m³)就是1噸,5升就是5公斤(10斤)等等。
流速也方便計算,水在管道中的流動是靠泵體加壓來完成的,其流速可通過每分鍾水龍頭出水量來測量,泵體大壓力大肯定流速大。
地面上的管道應盡量避免與道路、鐵路和航道交叉。在不能避免交叉時,交叉處跨越的高度也應能使行人和車船安全通過。
地下的管道一般沿道路敷設,各種管道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便安裝和維修;供熱管道的表面有保溫層,敷設在地溝或保護管內,應避免被土壓壞和使管子能膨脹移動。
為了保證管道的強度和剛度,必須設置各種支(吊)架,如活動支架、固定支架、導向支架和彈簧支架等。支架的設置根據管道的直徑、材質、管子壁厚和載荷等條件決定。固定支架用來分段控制管道的熱伸長,使膨脹節均勻工作。導向支架使管子僅作軸向移動。
管道的不足
管道提供了從一種進程向另一種進程傳輸數據的有效方法,但是,管道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1、因為讀數據的同時也將數據從管道移去,因此管道不能用來對多個接受者廣播數據。
2、如果一個管道有多個讀進程,那麼寫進程不能發送數據到指定的讀進程。同樣,如果有多個寫進程,那麼沒有方法來判別是它們中的哪一個發送的數據。
管道分類
1、按材料分類:金屬管道和非金屬管道。
2、按設計壓力分類:真空管道、低壓管道、高壓管道、超高壓管道。
3、按輸送溫度分類:低溫管道、常溫管道、中溫和高溫管道。
4、按輸送介質分類:給排水管道、壓縮空氣管道、氫氣管道、氧氣管道、乙炔管道、熱力管道、燃氣管道、燃油管道、劇毒流體管道、有毒流體管道、酸鹼管道、鍋爐管道、製冷管道、凈化純氣管道、純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