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軾的《浣溪沙》的解釋.
意思是:遊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穀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出處】《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1)清泉塵不染凈水未沾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創作背景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蘄水清泉寺時寫下此詩。
2、《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鑒賞
東坡為人胸襟坦盪曠達,善於因緣自適。他因詩中有所謂「譏諷朝廷」語,被羅織罪名入獄,「烏台詩案」過後,於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二月貶到黃州。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3、《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B. 心中若有美,處處蓮花開.水不洗水,塵不染塵,什麼意思
「心中若有美,處處蓮花開。水不洗水,塵不染塵。」的意思是:
水,本來清凈;以洗為用,可去污染,還他本來清凈。去污之後,污令水濁,但水亦不為污染,亦不用洗,靜之徐清,蒸騰之後,還是本來。所以水不洗水,因其本來清凈,污無能染。污之,雖無清凈之相,卻實不曾染;污去,又是本來面目,卻不是返本還原,因其不染,不失清凈。——便如法身,為塵所垢,卻不為之染,蒙塵時不見清凈,不是不清凈;塵去後才顯本來,亦不是才清凈。
塵,以染為用,蔽光明,毀清凈,有用無類,皆是失其本來、細碎無形者。於塵,無處染,無可染,染無可用,所以塵不染塵。如此,反看自己,雖有塵垢污染,但本來面目卻不是塵垢;又法身如水,清凈不染,那麼就可以放下心來,做回自己。
C. 纖塵不染是什麼意思啊
解釋: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出處:唐·釋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宋·張耒《臘月小雪後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D.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是什麼意思
1、意思是:水不是用水洗凈的,雜念如塵卻不是塵土沾染的。
2、出自《瑜伽燄口施食全集》(又名《瑜伽燄口序》):「夫此水者。八功德水自天真。先洗眾生業垢塵。遍入毗盧華藏界。個中無處不超淪。水不洗水。妙極法身。塵不染塵。返作自己。蠲除器界。盪滌壇場。灑枯木而再逢春。潔穢邦而成凈土。」
E. 一塵不染的意思是什麼
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F. 一塵不染的意思
原為佛教用語。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
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說道者不為六塵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靜。
形容不受壞思想、壞作風的沾染和腐蝕。也形容環境清靜整潔。
原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G. 一塵不染的意思
一塵不染的染是沾染的意思。
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清潔、干凈。後用以形容清靜、純潔。也形容為人清廉,不沾染壞習氣。後多用以形容清凈廉潔,品格高尚。
H.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什麼意思
諸物污垢,水能洗之,然水本凈,非用水洗而凈,故曰「水不洗水」。水譬本性,性即法身,法身本凈,非修而成,故曰「妙契法身。」塵本幻境,迷心似染,而塵幻境,非塵染成,故曰「塵不染塵。」凡夫不識自心,以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曰「返作自己。」此為凈壇一種灑水儀式,願灑水後,一切清凈,妄相大者,器世界為最,以水滌後,妄境皆空,故曰「蠲除器界。」主旨為使道場清凈,故仗此法水,方得成就,故曰「盪滌壇場」雲雲
I. 這句話什麼意思在「瑜伽焰口」看到的。「水不洗水,妙契法身,塵不染塵,反資自己」 用我能聽懂能看
你好,
水,本來清凈;以洗為用,可去污染,還他本來清凈。去污之後,污令水濁,但水亦不為污染,亦不用洗,靜之徐清,蒸騰之後,還是本來。所以水不洗水,因其本來清凈,污無能染。污之,雖無清凈之相,卻實不曾染;污去,又是本來面目,卻不是返本還原,因其不染,不失清凈。——便如法身,為塵所垢,卻不為之染,蒙塵時不見清凈,不是不清凈;塵去後才顯本來,亦不是才清凈。
塵,以染為用,蔽光明,毀清凈,有用無類,皆是失其本來、細碎無形者。於塵,無處染,無可染,染無可用,所以塵不染塵。如此,反看自己,雖有塵垢污染,但本來面目卻不是塵垢;又法身如水,清凈不染,那麼就可以放下心來,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