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業部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准
法律分析:《水產養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標准》(DB43/ 1752-2020)是2021年2月27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地方標准,歸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水產養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標准》(DB43/ 1752-2020) 規定了湖南省淡水養殖尾水的控制要求、檢測方法、結果判定和實施與監督。該標准適用於湖南省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等非天然水域投餌投肥養殖尾水的排放管理。
⑵ 目前有哪些水產養殖機械
每個養殖品種都不同,增氧機,投料機,抽水泵,割草機,撒葯泵,電動槳
⑶ 為什麼坐不能學大青蝦
(央視財經《生財有道》)青蝦,一種純淡水蝦,因其體色呈青藍色而得名。浙江省德清縣下渚湖街道是全國青蝦養殖發源地,素有「中國青蝦之鄉」的美譽,至今已有近30年的青蝦人工養殖歷史。
連續舉辦三屆的德清下渚湖青蝦節,以「蝦」為媒介,在放大當地品牌效應的同時,也為當地蝦農搭建了一個更為暢通的銷售平台,引領蝦農們把青蝦產業做大做強。青蝦節上的蝦王爭霸賽更是備受矚目。
下渚湖青蝦人工養殖始於上世紀90年代,通過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讓這里的青蝦養殖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模式。
下渚湖良好的自然資源和優質的水域環境,為青蝦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目前,下渚湖街道幾乎家家養殖青蝦,養殖面積已有十多萬畝,並擁有一個省級青蝦種苗繁育基地。
在德清,青蝦還成就了一道代表美食——青蝦面。
除了青蝦面,對於德清人來說,青蝦的吃法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一道道青蝦美味,令食客大呼過癮!
小青蝦推動大產業,德清下渚湖促融合發展撬動鄉村振興,在推陳出新中,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發展並行」的發展理念,率先開展漁業養殖尾水治理、打造「水精靈青蝦綜合服務中心」,以綠色農業、休閑農業、智慧農業為發展方向,拓展青蝦文創、旅遊等多種業態,延長青蝦產業鏈,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張彩紅)
⑷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半年工作總結
20xx年在縣農業農村局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農業服務中心認真貫徹各級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突出鄉村建設行動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始終把特色種養業產業扶貧作為壓倒一切的大事來抓,立足鎮情,狠抓落實,現將2020年主要工作總結2020年度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一是全面上報特色種養業扶貧產業獎補項目。在全鎮范圍內宣傳特色種養業扶貧產業獎補政策,動員貧困戶積極發展種養業,申報產業獎補項目。全鎮2020年第一批申報20xx年特色種養績效獎補貧困戶342戶,獎補資金172765元,2020年度基礎獎補貧困戶396戶,獎補資金637330元,2020年度績效獎補貧困戶1戶,獎補資金1000元,三項獎補資金合計為811095元。2020年第二批申報基礎獎補貧困戶54戶,獎補資金51465元,2020年度績效獎補貧困戶297戶,獎補資金386880元,二項獎補資金合計為438345元。通過項目實施,有力地幫助了貧困戶增收脫貧。
二是建立特色種養業產業扶貧基地。全鎮3個貧困村(韓廟)3個重點非貧困村發展產業扶貧基地6個,每個基地申請財政資金30萬,合計180萬,共帶動貧困戶536戶入股分紅,收益人口1137人,預計年帶動貧困戶增收12.96萬元。
三是一村一品項目。村村兩個貧困村發展「一村一品」,申請財政資金60萬,共帶動貧困戶180戶入股分紅,收益人口329人,預計年帶動貧困戶增收4.32萬元。
四是龍頭企業帶動項目。有限責任公司帶動9個非貧困村434戶貧困戶入股分紅,收益人數709人;申請財政資金200萬,預計帶動50人務工,其中貧困人口10人;年帶動貧困戶增收14.4萬元。
2調整產業結構,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確保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仍是20xx年農業工作的重點。為此,一是要適度調整水稻播種面積,確保了優質水稻面積38000畝。二是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提高良種覆蓋率。三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推廣了綠色防控技術,認真落實抗災減災工作措施,提高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降低主要農產品因災損失。四是根據縣農業農村局糧食提質增效示範片活動的要求,著力抓好水稻提質增效示範片,建立千畝水稻示範片,促進水稻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六是進一步擴大了河蟹和稻魚養殖面積,20xx年新增河蟹和稻魚養殖面積9000多畝。
3認真落實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
進一步扎實抓好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宣傳貫徹和組織實施,確保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等按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農業項目及時落實,促進我鎮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20xx年組織申報農業支持保護補貼82782.3畝;申報20xx年稻穀生產者補貼38123畝;申報秸稈綜合利用補貼91064畝;申報20xx年造林補貼175310元;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4807畝;申報20xx年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5000畝。
4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
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推廣種植業養殖業無公害生產技術,加強農業化學投入品的監管,嚴把化學投入品的污染關口;強化動物防疫工作,20xx年春防開展了禽流感防疫,防治家禽20萬只,豬550頭;加強非洲豬瘟檢查站管理,認真開展農產品檢測,上半年檢測569個樣品。逐步提高我鎮農產品檢測能力和水平。
5完善「兩區」劃定工作
將全鎮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14塊標牌按要求樹立到位。
6繼續推進我鎮生態農業產業化工作
依託我鎮大堤和長江灘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景,充分調動等林業龍頭企業和造林大戶的積極性,20xx年長江復綠104畝,薄殼山核桃400畝,新造林170畝,完成上級下達任務。發展生態旅遊,建立生態旅遊示範園區,同時發展林下養殖等生態農業項目,提升我鎮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
7實施「人居環境整治」
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建設農業投入品廢棄物處理設施,20xx全鎮14家畜禽養殖場建立了糞污處理設施和無害化處理池。按時進行了人工養殖珍珠河蚌養殖面積登記,目前已清理河蚌養殖水面260畝。改善了農村環境臟亂差面貌,促進新農村建設。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20xx年
根據全年工作任務安排,對照目標,查找差距,努力推進,盡力確保完成20xx年工作任務。
1、種植業
截至到20xx年3月,全鎮耕地確權面積10。06萬畝。20xx年,統計全鎮水產養殖面積4。8萬畝,水稻種植面積4.2萬畝(其中:50畝以上大戶165戶,18245畝),荸薺0.4萬畝,席草0.02萬畝,油菜小麥棉花計0.3萬畝。20xx年上半年,在社區建立糧食生產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示範點和早稻示範片各1個,由泉農農機社會化服務合作社承擔建設任務,總面積350畝,其中:提質增效示範點250畝,早稻示範片100畝,目前,提質增效示範點各項目試驗示範正按計劃進行,早稻示範片由於下田後遭遇凍害,芽勢受到嚴重影響,大田植株密度不高,經市農村局同意,已及時改種一季稻;
全鎮其它村早稻種植面積300畝左右;
申報水稻機械深施肥技術集成示範點1個;
申報小麥赤霉病防治補助海橋、錢井和社區3個村(社區)面積313畝;
統計上報20xx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面積9。772萬畝。
2、水產業
穩定現有4.8萬畝的螃蟹養殖面積,鎮螃蟹養殖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養殖,農戶培育無公害水產品的`技能和意識明顯提高,全鎮養殖區全面實施生態養殖技術,在生產上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態養殖,減少養殖成本,增加單位產出;
今年,繼續對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分別對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6000畝螃蟹養殖塘口和1000畝的常規魚類進行承保,通過政策層面減少自然災害對水產業造成的影響;
完成春季水產調查;
20xx年現代農業項目資金漁業示範區項目再建設工作和污水處理項目已經啟動;
無為縣清源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申報國家級水產養殖示範場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示範項目,計劃建設沉澱池、曝氣池、曝氣機械、過濾壩、生物凈化池、人工濕地、生態浮床等養殖尾水治理設施,開展進排水設施改造;
以螃蟹養殖為主導產業,向農業農村部申報農業產業強鎮項目,並獲批,預計可獲項目建設資金1000萬元以上,將為水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xx年,境內480畝人工養殖的珍珠全部拆除到位,補償手續已全部完善並報市政府,補償款已由財政拔入市水產局,52.45萬元已開據到市局,待到賬後及時通知養殖戶按程序領取。
3、畜牧業
春季動物防疫工作結束,開展了春防自查,按要求送檢血樣20份;
開展了畜牧業安全生產大檢查;
蕪湖市潤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國家發改委穩定生豬生產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立項開建,已新建圈舍900平方米,改建400平米產房,其餘三幢圈舍正在建設中,全部建成後圈舍總面積將達到4000平方米,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
根據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要求,20xx年為畜禽養殖專業戶申報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5個,主要建設干糞堆積房、糞污處理池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池,共獲財政補貼12.5萬元,今年申報6個,目前4戶已全部建成,1戶即將建成,1戶待動工,此次6個糞污處理項目建成後,全鎮所有畜禽養殖規模場和專業戶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全部實現糞污綜合治理,綜合利用率達100%;
20xx年,養殖企業發生不明原因的生豬死亡,目前正在補欄,產能逐步恢復,今年下半年商品豬即將上市。
4、農機
推進農機類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進程,全鎮現有9家農機類農業專業合作社,主要農業機械為收割機和旋耕地,今年,繼續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兩家符合條件的農業合作社申報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項目和病蟲害機械化植保兩個項目,目前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
5、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品牌認證
現有4個市級和10個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今年將支持鼓勵符合申報市、縣級龍頭企業條件的企業應報盡報,力爭全年新增3家縣級龍頭企業和3家市級龍頭企業(其中:已有金牛荸薺種植專業合作社等6家企業提交了申報市級龍頭企業的申報文本,鎮政府已向無為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行文上報,初核後報蕪湖市審核,縣級龍頭企業正待申報中);
依託現有龍頭企業開展「三品一標」認證,計劃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三家企業3個產品(漁業、優良水產和全民水產,認證產品全部為水產品),續認證三家企業6個產品(紀華家庭農場、何桂林家庭農場和朱中山水產合作社,認證產品為四大常規魚和龍蝦等)。
6、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全鎮20家農業合作社或企業建立監管名錄,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管;
完備農殘檢測站檢測設備,對農產品進行抽檢,全年檢測任務數1000個樣本,其中:蔬菜類600個,水產類250個,畜牧類150個(主要檢測指標:蔬菜:樣本,農葯殘留;
水產:活體,重金屬殘留,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抗生素殘留;
畜牧:尿樣,主要檢測瘦肉精,具體是萊克多巴胺和鹽酸克倫特羅),目前已完成檢測680組(超過序時進度),全部按要求上傳省級監管平台;
全鎮現有4家農產品質量追溯平台良),20xx年擬新增1家。
1、種植業
截至到20年3月,全鎮耕地確權面積10.06萬畝。20xx年,統計全鎮水產養殖面積4.8萬畝,水稻種植面積4.2萬畝(其中:50畝以上大戶165戶,18245畝),荸薺0.4萬畝,席草0.02萬畝,油菜小麥棉花計0.3萬畝。20年上半年,在社區建立糧食生產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示範點和早稻示範片各1個,由泉農農機社會化服務合作社承擔建設任務,總面積350畝,其中:提質增效示範點250畝,早稻示範片100畝,目前,提質增效示範點各項目試驗示範正按計劃進行,早稻示範片由於下田後遭遇凍害,芽勢受到嚴重影響,大田植株密度不高,經市農村局同意,已及時改種一季稻;全鎮其它村早稻種植面積300畝左右;申報水稻機械深施肥技術集成示範點1個;申報小麥赤霉病防治補助海橋錢井和社區3個村(社區)面積313畝;統計上報20xx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面積9.772萬畝。
2、水產業
穩定現有4.8萬畝的螃蟹養殖面積,鎮螃蟹養殖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養殖,農戶培育無公害水產品的技能和意識明顯提高,全鎮養殖區全面實施生態養殖技術,在生產上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態養殖,減少養殖成本,增加單位產出;今年,繼續對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分別對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6000畝螃蟹養殖塘口和1000畝的常規魚類進行承保,通過政策層面減少自然災害對水產業造成的影響;完成春季水產調查;20xx年現代農業項目資金漁業示範區項目再建設工作和污水處理項目已經啟動;無為縣清源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申報國家級水產養殖示範場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示範項目,計劃建設沉澱池曝氣池曝氣機械過濾壩生物凈化池人工濕地生態浮床等養殖尾水治理設施,開展進排水設施改造;以螃蟹養殖為主導產業,向農業農村部申報農業產業強鎮項目,並獲批,預計可獲項目建設資金1000萬元以上,將為水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xx年,境內480畝人工養殖的珍珠全部拆除到位,補償手續已全部完善並報市政府,補償款已由財政拔入市水產局,52.45萬元已開據到市局,待到賬後及時通知養殖戶按程序領取。
3、畜牧業
春季動物防疫工作結束,開展了春防自查,按要求送檢血樣20份;開展了畜牧業安全生產大檢查;蕪湖市潤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國家發改委穩定生豬生產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立項開建,已新建圈舍900平方米,改建400平米產房,其餘三幢圈舍正在建設中,全部建成後圈舍總面積將達到4000平方米,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根據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要求,20xx年為畜禽養殖專業戶申報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5個,主要建設干糞堆積房糞污處理池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池,共獲財政補貼12.5萬元,今年申報6個,目前4戶已全部建成,1戶即將建成,1戶待動工,此次6個糞污處理項目建成後,全鎮所有畜禽養殖規模場和專業戶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全部實現糞污綜合治理,綜合利用率達100%;20xx年,養殖企業發生不明原因的生豬死亡,目前正在補欄,產能逐步恢復,今年下半年商品豬即將上市。
4、農機
推進農機類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進程,全鎮現有9家農機類農業專業合作社,主要農業機械為收割機和旋耕地,今年,繼續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兩家符合條件的農業合作社申報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項目和病蟲害機械化植保兩個項目,目前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
5、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品牌認證
現有4個市級和10個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今年將支持鼓勵符合申報市縣級龍頭企業條件的企業應報盡報,力爭全年新增3家縣級龍頭企業和3家市級龍頭企業(其中:已有金牛荸薺種植專業合作社等6家企業提交了申報市級龍頭企業的申報文本,鎮政府已向無為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行文上報,初核後報蕪湖市審核,縣級龍頭企業正待申報中);依託現有龍頭企業開展「三品一標」認證,計劃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三家企業3個產品(漁業優良水產和全民水產,認證產品全部為水產品),續認證三家企業6個產品(紀華家庭農場何桂林家庭農場和朱中山水產合作社,認證產品為四大常規魚和龍蝦等)。
6、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全鎮20家農業合作社或企業建立監管名錄,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管;完備農殘檢測站檢測設備,對農產品進行抽檢,全年檢測任務數1000個樣本,其中:蔬菜類600個,水產類250個,畜牧類150個(主要檢測指標:蔬菜:樣本,農葯殘留;水產:活體,重金屬殘留,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抗生素殘留;畜牧:尿樣,主要檢測瘦肉精,具體是萊克多巴胺和鹽酸克倫特羅),目前已完成檢測680組(超過序時進度),全部按要求上傳省級監管平台;全鎮現有4家農產品質量追溯平台良),20xx年擬新增1家。
⑸ 養豬設備生產廠家
一、泊頭市吉盛畜牧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主要經營:養豬設備,豬產床,豬用限位欄,仔豬保育床,刮糞機,料線等畜牧設備。
泊頭市吉盛養豬設備廠坐落於鑄造名城—河北省泊頭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位於泊頭市經濟開發區5號路。
二、濰坊牧田溫控設備有限公司
是養殖風機、畜牧風機、溫室風機、水簾、濕簾、生物質熱風爐、生物質水暖鍋爐、燃煤鍋爐、環境控制系統、燃油熱風爐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濰坊牧田溫控設備有限公司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
三、山東佰冠興農牧機械有限公司
主要經營一般項目:農林牧副漁業專業機械的製造;農林牧漁機械配件製造;農林牧漁專用儀器儀表製造;儀器儀表製造;電工儀器儀表製造;智能儀器儀表製造。
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製造;農林牧副漁業專業機械的安裝、維修;農、林、牧、副、漁業專業機械的銷售;畜禽糞污處理;畜牧機械製造;畜牧機械銷售;智能儀器儀表銷售;儀器儀表銷售;農林牧漁機械配件銷售。
四、德州牧鑫畜牧養殖設備有限公司
是集產品研發、製造、銷售與安裝等服務為一體的畜牧養殖設備專業生產企業,主要產品有豬用自動化喂料設備:塞盤料線、絞龍料線、干濕喂料器、不銹鋼料槽、玻璃鋼料塔、鍍鋅板料塔、清糞系統等各種養殖料線零部件。
五、泊頭威旺養豬設備廠
產品包括:母豬產床、母豬限位欄、豬用保育床,豬用護欄,產床保育兩用床,塑料漏糞地板,保溫箱,電熱板,豬用食槽,鑄鐵漏糞地板、豬只喂飼設備系列、豬只加熱降溫設備系列、豬只飲水設備系列等。
⑹ 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績效怎麼寫
摘要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工作。水產養殖(育苗)尾水生態治理工作事關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水產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各地要高度重視,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由分管領導牽頭負責、各有關職能科室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同時要加強與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溝通協調,推動形成漁業主管部門主導、有關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全力推進水產養殖(育苗)尾水生態治理工作。
⑺ 哪些廠家需要用到環保設備
現在大部分企業都會涉及環境污染。水污染,廢氣污染、澡音污染等都是國家環保部回的治理范答圍。有的廠家會涉及多方面的環保問題,有時不只能單安裝一種廢氣處理設備。正藍環保是專業生產廢氣治理設備的生產廠家。
(7)鄉村漁業尾水治理設備廠家擴展閱讀:
市場前景:
1、世界環保產業年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被譽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專家預測,我國環保機械製造業總產值將達到500億-60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為12%-16%。
2、我國「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計劃達到14000億元,考慮到減排目標的難度及已經累計高昂的環境欠賬,14000億元的投資規模很可能被突破。
3、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的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15%之間,預計我國環保產業在未來20年內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20%。
4、在我國的環保投資中,環保機械占據著重要地位,環保機械製造業未來空間廣闊。根據我國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期間環保設備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將在15%以上,2020年要達到2400億元,與我國環保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及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相比,增速並不快,未來兩年提升空間很大。
⑻ 魚池過濾設備廠家
魚池過濾設備廠家:
1、諸城市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創建於2013年,公司住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密州街道劉家村工業園區,廠區佔地面積5350平方米。
⑼ 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有什麼政策山東省萊州山東省煙台市萊州市海水養殖尾水處理有什麼政策和辦法
摘要 處理系統升級改造,推動養殖園區尾水無害化排放、開展陸源、水源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循環水+設備」打造現代漁業,促進養殖用水全循環。
⑽ 五大行動指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五大行動指的是實施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示範推廣、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水產養殖用葯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和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
法律依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和今年中央1號文件「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的部署要求,進一步落實經國務院同意、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相關要求,我部決定在「十四五」期間組織實施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示範推廣、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水產養殖用葯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和水產種業質量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以下簡稱「五大行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