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D1786過哪幾站
D1786過經過的站點有:南寧東、來賓北、柳州、永福南、桂林、桂林北、都勻東、貴定縣、貴陽東、遵義南、遵義、桐梓東、趕水東、重慶西、璧山、永川東、內江北、資中北、成都東,總共為19個站點。
D1786列車始發站為南寧東,發車時間為09:25,終點站為成都東,到站時間為19:11,全長1441公里,所需運行時間為9小時46分。
(1)川黔線趕水站聯鎖設備擴展閱讀:
我國的鐵路旅客列車,按照不同的運行速度、運行范圍、設備配置、作業特徵等,分為不同的級別。而旅客列車的級別,就是由車次開頭的字母來代表的(部分是純數字),這些字母,主要有G、D、C、Z、T、K、L、Y等等。
純數字:普通旅客列車 時速100KM
K:快速旅客列車,時速120KM
T:特快旅客列車,時速140KM
Z:直達旅客列車,時速160KM
S:市區郊外的列車,市域列車。
C:城際列車的城的拼音第一個字母.
D:動車,指200KM每小時的動車組列車。
G: 高鐵,時速300-350KM的高速鐵路。
L:臨時列車,一般春節加開,旅客太多。
A:按照需求臨時列車外再加開的臨客,A是按的拼音首字母。
N:內部列車,管局內部,比如南昌管局內部。
Y:旅遊列車,因為L佔用了用游的you。
W:同K級別。假設有個K88長沙到東莞,同級別不同時間或者隔日往返 W88往東莞東站。始發站相同,終點站不同。
Q:簽證列車,進港列車,跨國列車。用Q字母是因為需要簽證的Qian。
⑵ 川黔線是從重慶到貴州嗎
川黔鐵路川黔鐵路自重慶小南海站起,沿著原綦江鐵路至綦江,繼續向南進入貴州,再經桐梓、 遵義、息烽、修文至貴陽,全長423.6千米。1956年4月開工,1965年10月交付運營。1990年12月17日趕水站至南宮山站實現了電氣化,並交付運營。1991年12月28日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其主要支線有:三萬鐵路,萬南鐵路,小趕鐵路等.
⑶ 渝黔鐵路的川黔鐵路
1956年4月開工,1962年10月交付運營。1990年12月17日趕水站至南宮山站實現了電氣化,並交付運營。1991年12月28日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渝黔鐵路在重慶與成渝鐵路,遂渝鐵路,襄渝鐵路,渝懷鐵路相接,它的建成通車,溝通了貴州與重慶、四川及中南、西北地區各省區的聯系。渝黔鐵路的建設,在鐵路史上留下許多紀錄:穿越大婁山山脈、全長4270米的涼風埡隧道是當時中國鐵路最長的隧道,白沙沱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長江上的第二座大橋,烏江大橋是烏江天塹上第一座鐵路橋。渝黔鐵路通車後,1991年完成電氣化改造。渝黔鐵路每天通過的列車超過75列,是西南鐵路網中運輸極其繁忙的單線鐵路。每天通過渝黔鐵路旅行的旅客有4萬多人,經過渝黔鐵路運輸的貨物有8萬噸。
時速45公里,有的段25公里。
渝黔鐵路通過能力的利用率已超過了100%,運力嚴重不足。 渝黔鐵路年運能為1100萬噸左右,客運高峰期每日運輸旅客3000多人,現有的單線渝黔鐵路因建設標准較低且通過列車較多,已處於嚴重飽和狀態,因此,對重慶至貴陽的鐵路進行擴能改造顯得非常必要。
作為中國「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重點項目,渝黔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立項成功。
2010年10月,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批復,擴能改造工程線路自重慶西站引出,經綦江、遵義、息烽,終點至貴陽北站,正線全長347公里。
建設性質的變化:由於中國進入了快速時代,放棄了擴改(對象是舊路線),變成了新建一條鐵路。
類似放棄擴改、採用新建的鐵路有多條,如婁邵鐵路也是如此。立項名稱沒變,還是說擴改。 2012年9月18日,鐵道部公布了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招標文件,項目建設信息如下:
1.項目概況:
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名稱還是立項名稱,簡稱「渝黔鐵路」),位於重慶市西南部和貴州省北部地區,新建雙線北起重慶市,自重慶西站引出後,向南經綦江,進入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境內,經遵義市、息烽縣接入貴陽市新客站貴陽北站。正線長度344.391公里,其中重慶市境內115.356公里,貴州省境內229.035公里。計劃建設工期五年。
2.主要技術標准:
(1)鐵路等級:國鐵Ⅰ級;
(2)正線數目:雙線;
(3)速度目標值:200km/h;
(4)最小曲線半徑:5500m,重慶、貴陽樞紐梯級分布;
(5)限制坡度:9‰,加力坡18.5‰;
(6)牽引種類:電力;
(7)到發線有效長度:850m,雙機在段880m;
(8)列車控制方式:自動控制;
(9)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設計時速200公里,是快速鐵路的標准,即渝黔快速鐵路。 2009年3月,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批復,線路走向確定。
2009年10月,渝黔鐵路擴能改造被列入「西部大開發新開工18項重點工程」。
2010年12月,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批復。
2012年9月,渝黔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招標信息公布。
2012年10月,各項招標都在穩步進行中,渝黔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將於11月正式開工。
2012年底,渝黔快鐵控制性工程涼風埡隧道、堯龍山隧道正式動工。 渝黔鐵路重慶段2010年12月22日開始動工擴能改造。改造後,重慶至貴陽客車平均旅行時間將由10.5個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將大大改善區域交通結構,並帶動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和中小城市發展。
渝黔鐵路自重慶西站經綦江、遵義、息烽至貴陽北站,全長347公里。該線是西北、西南至華南地區快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溝通重慶、貴陽兩市的城際鐵路。
據了解,渝黔線開行客車每日12對、貨車每日22對,線路通過能力利用率達95%,線路能力已飽和。此次改造擴能,渝黔鐵路將新建雙線客、貨列車平均旅行速度可分別達160公里/小時、70公里/小時以上,重慶至貴陽客車平均旅行時間將由現狀的10.5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成為重慶經遵義至貴陽間高效便捷的鐵路通道,並使該線路與在建的蘭渝鐵路、貴廣鐵路共同構成高標准、大能力、快速度的鐵路通道,促進西南、西北與珠三角、港澳等地區人員、物資交流。 渝黔鐵路北端通過重慶樞紐與蘭渝鐵路、遂渝鐵路、襄渝鐵路、渝利鐵路、成渝鐵路等相連,南端則通過貴陽樞紐與貴廣鐵路、貴昆鐵路、湘黔鐵路、滬昆鐵路等相連,將成為連通我國西北、西南至華南地區的快速鐵道重要組成部分。渝黔鐵路投用後,重慶到貴陽將由現在的10小時以上縮短至2小時以內,到廣州只要6小時,比現在省6小時左右。
⑷ 貴洲敢水火車站有快車嗎
趕水鎮在重慶市綦江區,現在老的川黔鐵路趕水站每天只有往返一趟重慶到遵義的慢車。新修的渝貴鐵路趕水東站則每天有20多趟動車和高鐵,可到成都、重慶、貴陽、長沙、廣州、福州、柳州、桂林等地。
⑸ 渝黔鐵路和川黔鐵路有何區別
川黔鐵路川黔鐵路自小南海站起,沿著原綦江鐵路至綦江,繼續向南進入貴州,再經桐梓、 遵義、息烽、修文至貴陽,全長423.6千米。
1956年4月開工,1965年10月交付運營。1990年12月17日趕水站至南宮山站實現了電氣化,並交付運營。1991年12月28日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
渝黔鐵路是市民習慣稱呼,實際是1962年建成的川黔鐵路,
⑹ 川黔鐵路經過哪個關
川黔鐵路
川黔鐵路北起於重慶市,與成渝鐵路共軌至小南海站,經綦江進入貴州,再經桐梓、遵義、息烽、修文等市縣,南止於貴陽。
全長463公里,其中貴州境內292.8公里,設40個車站。川黔鐵路沿線地質情況復雜,全線有隧道101個、總延長29352米,大中小橋梁 99 座、總延長7920米。
該鐵路1956年動工興建,1965年7月全線貫通,同年10月1日交付營運。
該線貴陽至趕水段原按二級干線、內燃機車牽引設計建造, 1991年9月完成電氣化改造後,趕水至南宮山段年通過能力由396萬噸增至1279萬噸,提高3.2倍,南宮山至貴陽南段能通過能力由503萬噸增至 1279萬噸,提高2.5倍。川黔鐵路在重慶與成渝、襄渝
鐵路相接,它的建成通車,溝通了貴州與重慶、四川及中南、西北地區各省區的聯系。
川黔鐵路通車40年
目前,每天通過列車超過75列,已成西南鐵路網中運輸極其繁忙的單線鐵路
今年7月8日,是川黔鐵路通車40周年紀念日。今年暑運才開始,川黔線上的紅軍山、烏江渡、婁山關和遵義城,已成為紅色旅遊熱點。
川黔鐵路全長423.6公里,1956年4月開工建設,1965年7月8日全線通車。
川黔鐵路的建設,在鐵路史上留下許多紀錄:穿越婁山山脈、全長4270米的涼風埡隧道是當時中國鐵路最長的隧道,白沙沱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長江上的第二座大橋,烏江大橋是烏江天塹上第一座鐵路橋。
川黔鐵路通車後,1991年完成電氣化改造。目前,川黔鐵路每天通過的列車超過75列,是西南鐵路網中運輸極其繁忙的單線鐵路。每天通過川黔鐵路旅行的旅客有4萬多人,經過川黔鐵路運輸的貨物有8萬噸。
川黔鐵路通車40年來,極大地推動了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川黔古道上的遵義古城,成為貴州第二大工業城市。川黔線上建起了中國最大的復合肥生產基地、中國三大磷礦之一的開陽磷礦和年產電解鋁23萬噸的貴州鋁廠。依託鐵路,貴州奠定了資源大省的地位。
川黔鐵路通車40年,也極大地改變了沿線人民的生活。遵義市板橋鎮長田村黨支部書記胡三強介紹,川黔鐵路通車後,當地水果運銷到重慶和貴陽等大城市,身價倍增。去年,他們村通過鐵路運銷水果20萬公斤,加上鐵路通車後發展蔬菜等產業,年人均收入達到了2420元。
根據鐵道部與貴州省領導簽訂的會談紀要,川黔鐵路將要增建二線。川黔鐵路建成大能力的復線後,將加快沿線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⑺ 川黔鐵路的簡介
1956年4月開工,1965年10月交付運營。1990年12月17日趕水站至南宮山站實現了電氣化,並交付運營。1991年12月28日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
川黔鐵路進入貴州後地勢起伏、地質復雜,岩層風化剝落、塌方、滑坡較為普遍,石灰岩地區多暗溶洞,築路工程艱巨。全線隧道及明洞115座,延長34公里,橋梁125座,延長10公里,橋隧總延長占線路長度的10%。這條鐵路北接成渝、襄渝,南通黔桂,貴昆、湘黔等鐵路,還有三萬、小趕、開陽三條支線,是西南地區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沿線工礦企業發展很快。
⑻ 重慶車務段的介紹
重慶車務段管轄成渝線椑木鎮至黃磏、川黔線小南埡至石門坎、南涪線南川至鴨江及三萬支線三江至萬盛447.275km線路上的48個車站,其中二等站1個,趕水站;三等站7個,分別是隆昌站、大足站、永川站、江津站、綦江站、萬盛站、南川站;四等站20個,分別是小南埡、綦江北、轉關口、岔灘、石門坎、三江、谷口河、南川東、水江、鴨江、黃磏、古家沱、油溪、白沙、朱楊溪、雙石橋、榮昌、廣順場、李市鎮、石燕橋;五等站20個,分別是七龍星、民福寺、夏壩、廣興、東升壩、兩河口、鎮紫街、干壩子、金剛沱、平等、茨壩、柏林、臨江場、欄桿灘、長河碥、峰高鋪、安富鎮、迎祥街、雙鳳驛、椑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