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設備說明 > 用於排除路堤地面水的設備是

用於排除路堤地面水的設備是

發布時間:2021-03-21 06:04:23

Ⅰ 路基排水設施的種類有哪些

1、地面排水設備包括邊溝▪側溝、排水溝、跌水溝『天溝、倒虹吸、渡水槽、截專水溝、急流槽和排屬水溝槽。
2、地下排水設備包括明溝、排水槽、暗溝、滲水暗溝、滲水隧道洞、滲溝、滲井。

邊溝一般設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側或低路堤坡腳外側,走向與路中線平行,用以匯集和排除路基范圍內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平坦地面填方路段的路旁取土坑,常與路基排水設計綜合考慮,使之起到邊溝的排水作用。
截水溝又稱天溝,一般設置在挖方路基邊坡坡頂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適當地點,用以攔截並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徑流,減輕邊溝的水流負擔,保證挖方邊坡和填方坡腳不受水流沖刷。
排水溝主要用於把來自邊溝、截水溝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如邊溝、截水溝、取土坑、邊坡和路基附近積水)引至橋涵或路基范圍以外的指定地點。

Ⅱ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設施有哪些,地下排水的特點是什麼

一、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設施

1、暗溝

暗溝是設置在地面以下引導水流的溝渠,其本身不起滲水、匯水的作用,因此暗溝的主要作用是把路基范同內的泉水或滲溝所攔截的水流,排到路基范圍之外暗溝一般根據地下排水需求合理設置,其斷面一般採用矩形,多採用砌石蓋板結構,板頂填土不小於50cm。

暗溝底部應保持一定縱坡以利排水,防止淤塞。

2、滲溝

滲溝主要用來降低地下水位,匯集和攔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並將其排出路基范圍之外?它是公路路基最常見的一種地下排水溝渠,尤其適用於地下水埋藏不深、滲透量不大和土層不夠穩定的地段。

根據地下水位分布情況,滲溝可設置在邊溝、路肩、路基中線以下或路基上側山坡適當位置,但滲溝溝底必須設在不透水層。

滲溝由碎(礫)石或管(洞)排水層,反濾層和封閉層所組成。根據排水層的形式,滲溝可分為三種:填石滲溝、管式滲溝和洞式滲溝。滲溝走向應盡可能與地下水流相互垂直。滲溝出口必須排水通暢。

3、滲井

滲井屬於立式地下排水構造,當地下存在多層含水層,其中影響路基的上部含水層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滲溝難以布置時,可採用立式豎向排水,設置滲井,穿過不透水層,將路基范圍內的上層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層中去,以降低上層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除。

滲井直徑一般多為0.5~0.6m,距離路基坡腳不小於10m。

二、地下排水設計的特點

(1)在地下水危及路基穩定(包括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或者嚴重影響路基強度的情況下,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攔截、旁引、排除含水層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或疏干坡體內地下水等措施。

(2)進行地下水排水設計前,應進行野外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調查、勘探和測試,摸清地下水的類型和補給來源、地下水的活動規律以及有關水文地質參數。

(3)在排除地下水的同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滲而造成對地下水的補給,也不允許將地表水排放人地下排水設施內。

(4)地下排水溝管應盡可能採用較大的縱坡,在出水口端應加大縱坡坡度.其最小縱坡坡度一般不宜小於0.50% ;條件困難時,主溝的最小縱坡不得小於0.25% ,支溝的最小坡度不得小於0.20% 。

(5)地下排水溝管的出水口間距不宜大於300m,並應妥善處理出水口的排水通道,防止出現漫流或沖刷山坡坡面。可以允許將地下水排放到路界地表排水系統中,但出水口處的地下水必須處於無壓狀態。

(6)地下排水溝管的上游端頭應設置45°傾角與地面清掃、疏通井管;在中間段的管道交匯處、轉向處、管徑或坡度變換處,應設置豎直的檢查井管,其最大間距不得超過150 m。

(2)用於排除路堤地面水的設備是擴展閱讀:

地面排水結構物:

地面排水設施是用來匯集路基范圍之內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並把它排泄出路基范圍以外,防止其漫流、滯積或下滲的排水構造物的總稱。

1、邊溝

邊溝一般沒置在路塹、矮路基、零填零挖路基以及陡坡路基邊緣外側或坡腳外側,主要用來匯積和排泄路基及其邊坡表面的自然降水。

2、截水溝

在路塹或挖方路基坡頂以外的自然坡面上,為了攔截自然坡面的徑流,使其不致沿著邊坡流入路塹或挖方路基內,必須設置與絕大多數地表水流方向垂直的水溝,稱為截水溝,截水溝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挖方邊坡和填方坡腳不受流水沖刷。

3、排水溝

排水溝的主要作用是引水,是將路基范圍內各種水源的水流(如邊溝、截水溝及取土坑和路基附近積水等),引至橋涵或路基范圍以外的指定地點。

4、跌水和急流槽

在陡坡或深溝地段設置的溝底為階梯,水流呈瀑布狀自由跌落式通過的溝槽稱為跌水:其作用是在較短的距離內,降低水流流速,消減水流能量 在陡坡或深溝地段設置的坡底較陡、水流不離開槽底的溝槽稱為急流槽,其作用是將上下游水位差較大的水流引至橋涵進口或路基下方。

Ⅲ 請問鐵路側溝、排水溝怎樣區分

1、位置不同

鐵路側來溝位於路塹路肩源的外側;鐵路排水溝是設於路堤護道的外側。

2、作用不同

鐵路側溝用以排除路堤范圍內的地面水和截排從田野方面流向路堤地面水的地下排水設備;鐵路排水溝用以匯集和排除路塹范圍以內的地面水。

(3)用於排除路堤地面水的設備是擴展閱讀:

鐵路側溝要求:

在鐵路線路兩側,一般會有一些高邊坡,如果高邊坡是土質的話,很容易被雨水沖刷下來,所以要製作一些擋牆,防止水土被沖下來。

擋牆要有一定的埋深,一般把擋牆的埋深設置為80公分,作為黨強的基礎。

在擋牆的上方一般要求有180公分,而且要使用混凝土,這樣保證整個擋牆比較結實,擋牆的寬度一般設置為80公分。

兩側的水溝底部的寬度要求一般是要有40公分,而且水垢的深度要有60公分。

Ⅳ 路基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受到地質、水、降雨、氣候、地震等自然條件變化的侵襲。

路基主要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1、本體

路基本體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築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層中挖出的路塹。它直接支撐軌道,承受通過軌道的列車荷載,是路基的主體。

2、排水

地面排水設備:用來將有可能停滯在路基范圍以內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並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圍,以免下滲浸濕路基土體或形成漫流沖刷路基邊坡,如側溝、排水溝、天溝等。

3、防護

坡面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易受自然作用破壞而出現坡面變形的土質邊坡,如鋪草皮、噴漿、抹面、護牆、護坡以及為防護崩塌落實而修建的攔截和遮擋建築物,如明洞、棚洞。

(4)用於排除路堤地面水的設備是擴展閱讀

路基沉陷處治方法

1、原地面為軟弱土層,路堤高度較低時,應挖除軟弱土層換上良好的填料,按原高度填平夯實;路基高度較高的,可採用打砂樁、木樁、石灰樁等處治。

2、選用滲水良好的填料,不得使用腐殖土或帶草、樹根的土,鋪築時應分層填築、夯實,並及時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

3、因填料和鋪築方法不當而引起的沉落,應及時清除原有填料,按規定重新鋪築、壓實,同時要做好清溝瀝水,降低地下水位。

4、填石路堤應從下而上,用從大到小的石塊填築,並用石渣或石屑及天然砂礫石填滿空隙。

Ⅳ 邊溝 排水溝 邊溝急流槽有什麼不同,是結構 還是排水方式 不都是挖條溝下去,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嗎

區別大了!

邊溝【intercepting
ditch】指的是為匯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邊坡的流水,在路基兩側設置的水溝。
邊溝設置於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於邊溝深度的填方路段。其形式可分為L形邊溝、梯形、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邊溝.又分為明溝和加設蓋板的暗溝等多種形式,多為石塊砌成,邊溝可與路緣石結合為一整體。

排水溝
【drainage
】用於排除地面或地下多餘水量的溝或暗管。

急流槽【chute】指的是在陡坡或深溝地段設置的坡度較陡、水流不離開槽底的溝槽。為減免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築在荒溪沖積扇或侵蝕溝口的排導措施,主要包括導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個部分。導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向,也改善流速;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束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一般將導流堤與急流槽組成排導槽,以改善泥石流在沖積扇上的流勢和流向。導流堤與束流堤組成束導堤,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危害。

Ⅵ 什麼是用於收集和排除室內地面積水或池底污水

側牆雨水斗和側牆地漏是有區別的。雨水斗是指設在屋面雨水由天溝進入雨水管道的入口處,有整流格柵,並能迅速排除屋面雨水,且因格柵具有整流作用,避免形成過大的旋渦,穩定斗前水位,減少摻氣迅速排除屋面雨水、雪水,並能有交阻擋較大雜物的裝置。側牆雨水斗是雨水斗的一種。地漏是指連接排水管道系統與室內地面的介面,一般由蓋板、面板、不反水內外芯組成,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積水、污水的裝置。側牆地漏是地漏的一種,又叫邊牆地漏。側牆雨水斗和側牆地漏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1、適用范圍不同:側牆雨水斗:只能用在屋面排水系統中,作為屋面排水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可用在所有屋面上;側牆地漏:(1)主要用在室內排水系統中,當樓層或建築物的下一層的頂部空間無法安裝排水立管,或者地坪(樓層)不等降低標高時,則可以使用側牆地漏進行排水;(2)也可用在部分的屋面排水系統中,適用於當地雨雪水較小的地區,側牆地漏相對側牆雨水斗,過水斗較小,用在雨雪水量較大的地區無法及時排除太大的水量。2、結構組成不同:側牆雨水斗:由整流格柵和雨水斗組成,雨水斗直接連接到外牆(或內牆)排水管道;側牆地漏:由整流格柵(蓋板)和過水斗(面板)、存水彎(防止污水反水)組成,再連接到污水管道。3、選用材質不同:側牆雨水斗:選用材質一般有鑄鐵、不銹鋼、純銅、彩鋁、PVC;側牆地漏:選用材質一般有鑄鐵、不銹鋼、黃銅、鑄鋁、PVC、鋅合金、陶瓷、銅合金等。4、用途大小不同:側牆雨水斗:在建築工程的屋面排水工程中使用廣泛,主要作用是匯聚屋面的雨雪水,集中排除到室(或者內)外排水管道中。側牆地漏:在建築工程的污水系統中使用廣泛,主要作用是匯聚樓地面的污水,集中排除到排水管道,附帶有反水裝置,防止管道污水反水到樓地面;部分地區也可以用到屋面排水工程,起到側牆雨水斗的作用。 總結:側牆雨水斗和側牆地漏有部分相同同點又有著不同點,它們都是將水排除到排水管道中,在水與管道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側牆雨水斗只能用在屋面排水系統中,側牆地漏即可以用在室內污水系統又可以用在屋面排水系統,單在屋面排水系統中又有其局限性,不適應於所有的地區,僅適用於雨雪水較小的地區。工程實際選用時,要根據設計要求來選用,不能任意在兩者中替換使用。

Ⅶ 路基軟基處理的常用方法有哪幾種

1 換填墊層法;2 深層密實法;3排水固結法;4.化學加固法;5. 加固路基法;6. 其它加固方法

Ⅷ 什麼是路基坡腳

是指路基的填(挖)方邊坡與地面的交接處的部分(邊坡的底部),相當於人的腳部。
路基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築的作為路面基礎的帶狀構造物,是鐵路和公路的基礎,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築而成的線形結構物。修築在良好的地質、水文、氣候條件下的路基。從材料上分,路基可分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種。
構造
路基主要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本體
路基本體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築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層中挖出的路塹,其輪廓及各部分名稱如圖1所示。它直接支撐軌道,承受通過軌道的列車荷載,是路基的主體。路基本體根據地質條件和填築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路堤、路塹、半路堤、半路塹、半堤半塹、不填不挖路基六種基本形式。
排水
地面排水設備:用來將有可能停滯在路基范圍以內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並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圍,以免下滲浸濕路基土體或形成漫流沖刷路基邊坡,如側溝、排水溝、天溝等。
地下排水設備:根據水文和地質條件修築於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用來截斷、疏干、引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使路基及邊坡保持乾燥狀態,提高土的穩固能力,如排水槽、滲水暗溝、滲井等。
防護
坡面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易受自然作用破壞而出現坡面變形的土質邊坡,如鋪草皮、噴漿、抹面、護牆、護坡以及為防護崩塌落實而修建的攔截和遮擋建築物,如明洞、棚洞。
沖刷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水流或波浪對路基的沖刷和淘刷,如鋪草皮、拋石、石籠、圬工護坡、擋土牆、順壩、挑水壩等。
支撐加固設備:用來支撐加固路基本體,以保證其穩固性,如擋土牆、支擋牆、支柱等。
防沙、防雪設施:用來防止風沙、風雪流掩埋路基,如各種柵欄、防護林等。
形式
路基的構造通常用橫斷面圖來表示。按路基填挖的情況,其斷面型式可分為路堤、路塹和半填半挖三種類型。
路堤
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築而成的路基;
路堤的幾種常用橫斷面形式:
1、矮路堤(填土高度低於1.0m者)
2、高路堤(填土高度大於18m(土質)或20m (石質))
3、一般路堤(填土高度介於兩者之間)
4、浸水路堤
5、護腳路堤

6、挖溝填築路堤
路塹
路塹是指全部在原地面開挖而成的路基。
路塹橫斷面的幾種基本型式:
全挖式路基、台口式路基、半山洞式路基。
半填半挖路基
當原地面橫坡大,且路基較寬,需一側開挖另一側填築時,為挖填結合路基,也稱半填半挖路基。在丘陵或山區公路上,挖填結合是路基橫斷面的主要形式。
路基_網路
http://ke..com/link?url=mzEiE58I3uOXUoNKEL0k-_-2RK

Ⅸ 「台背路基填土」中的「台背」是指什麼東西啊

台背路基跟路基是一個概念
路基(road bed)軌道的基礎,它直接承受軌道的重量和軌道傳來的機車車輛及其載荷的壓力,是鐵路線路的重要組成分。它包括路基本體、排水設備和防護加固設施。

路基本體 鋪設軌道的部分。它除承受軌道和列車重最以外,還受水流、雨雪、冰凍、風沙的侵襲。因此,路基本體必須堅實、穩固,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久性,能抵抗各種自然因素的侵害。

路基本體有以下幾種形式:①鋪設軌道的路基面高於天然地面,用土石方填築起來的路基稱為路堤(圖1(a));②鋪設軌道的路基面低於天然地面,將地面挖開做成的路基稱為路塹(圖1(b));③天然地面橫向傾斜,路堤的路基面邊線與天然地面相交,一側填築土石方,一側開挖的路基稱為半路堤(圖1(c));④天然地面橫向傾斜,路塹路基面的一側無開挖方的路基稱為半路塹(圖1(d));⑤天然地面橫向傾斜,路基的一部分填方而另一部分挖方構成的路基稱為半路堤半路塹(圖1(e));⑥路基的路基面和經過清理後的天然地面齊平,路基無填挖土石方時,稱為不填不挖路基(圖1(f))。

圖1 路基本體橫斷面形式

路基本體最為常見的是路堤和路塹,直線地段路堤和路塹橫斷面的標准形式見圖2和圖3,它由以下各部分組成:

路基面 是路基本體中為鋪設軌道和確保列車運行而構築的路面,如圖2和圖3中的B所示。為了排除路基面上的雨水,設有路拱。單線路拱呈梯形,一次建成的復線路拱呈三角形,石質或滲水性土壤填築的路基面為水平狀不設路拱。路基面寬度隨鐵路等級、軌道類型和土質不同而異,直線地段單線路基面一般為4.9~7 m,復線為9.4~11.1m;曲線地段路基面需要加寬,加寬度最大值為0. 5 m。

路肩 是路基面兩側由道床坡腳至路肩邊緣的部分,作為穩定路基,設置信號標志、線路標志和維修線路作業之用。其寬度一般地段不小於0.6 m,困難地段不小於0.4 m。在線路設計中,路基設計高程用路肩邊緣的標高表示,稱為路肩高程。

路基基床 指路基面以下受列車動載荷作用和水文、氣候變化影響的深度部分,其厚度為上1.2 m,重載路基為2.5m。

邊坡 用土石方填築的路堤,兩邊要有適當坡度,以保持路基穩定,不滑坍。坡度的大小與路堤高度、填料性質有關,不易風化的塊石可採用1:1. 3或1:5;一般粘土、碎土石、粗中砂採用1:1. 5或1:1.75。路堤很高時,可分段採用不同坡度,上部較陡,下部較緩。

路塹邊坡受受雨水沖刷和地下水滲透比較嚴重,容易發生坍方,其邊坡坡度,通常對粘質粘土採用(1:1)~(1:1.5)的坡度;中粗砂採用(1:1.5)~(1:1.75)的坡度;卵石土採用(1:0.5)~(1:1)的坡度;岩石採用(1:0.1)~(1:1.1)的坡度。

路基排水設備 為了保證路基不被水浸泡和沖刷,防止路基松軟、下沉,應修建排水設備。排水設備分為地面和地下排水設備,二者要互相配合,形成排水網,使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泄暢通。

地面排水設備 用於路堤(圖2)的有縱向排水溝,它設在路堤天然護道外側,以排除路堤范圍內的地面水和截排從田野流向路堤的地面水。護道設在邊坡坡腳,寬度不小於2. m,以防護路堤本體。就近取土填築的路堤,在護道外挖取土坑,當地面橫波小於1:10的平坦地段,取土坑宜在路堤兩側開挖。當地面橫波大於1:10時,取土坑應設於迎水一側,兼作路堤排地表水之用。取土坑的大小取決於填築路堤的用土量,底寬小於10 m的取土坑應設在傾向田野2%~4%的橫坡,大於10 m時, 可設自兩側向中間傾斜的2%~4%橫波,取土坑的深度不應超過地下水位。

用於路塹(圖3)的排水設備有設在路塹路肩外側的側溝,其底寬不小於0. 4 m,深度取0. 6 m。岩土側溝可挖成槽形,底寬和深度不小於0.4 m。側溝縱坡不應小於2‰。路塹開挖的土石方棄於塹頂,則成棄土堆,其內側至塹頂邊緣應有2~5 m的隔離帶。位於塹頂上坡一側的棄土應連續填築,形成擋水堤,外設天溝引水。位於塹頂下坡一側的棄土堆應分段填築,使地面水由段間排出。當塹頂上坡方向一側無棄土堆時,應設天溝,以截排從塹頂流向路塹的地面水。天溝與塹頂邊緣距離一般不小於5m,其橫斷面與與側溝相同。截水溝設在邊坡平台上及天溝外側,以排除坡面水和周圍的地面水。當水溝縱坡很大時,可修建跌水或急流槽來減緩水流。

圖2 直線地段路堤橫斷面圖

圖3 直線地段路塹橫斷面圖

地下排水設備 用來截流、疏乾和降低地下水並把地下水排到路基以外。常用的地下排水設備有以下幾種:①明溝和槽溝;修建在地表面,兼排地表水和土(岩)層中上層滯水和埋藏很深的潛水。明溝斷面通常用漿砌片石築成梯形,而槽溝斷面採用漿砌片石修成矩形。②邊坡支撐滲溝:用於疏干邊坡和排除自邊坡滲出的上層滯水或泉水,並對邊坡起支撐作用,它可以用片石做成拱形或樹枝形, 適用於邊坡不陡於1:1的土質路塹邊坡。③滲溝:用於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地下水,有深度為2~6m的淺埋滲溝和深度為6 m以上的深埋滲溝。有管滲溝的滲水管採用帶滲水孔的陶管或混凝土管,無管滲溝採用碎石砌成。④滲水隧洞:為攔截或引排埋藏較深、流量較大的地下水,它常與立井或滲井和滲管配合使用,採用於整治大型滑坡體的地下水。⑤排水平孔:是在路基土體或滑坡體上設置向上傾斜10º~15º的排水鑽孔,鑽孔可平行布置或扇形布置,設在地下水低水位以下,以疏乾和排除地下水。

路基防護和加固設施 是用來防止自然因素對路基本體的破壞及邊坡坍塌,保持路基穩定的設施。根據其用途不同,可分為四類:①坡面防護設施:對易生長植物的邊坡可採用種草、鋪草皮或植樹防護,利用植物的根系起加固邊坡表層土的作用,同時利用植物的樹葉保護坡面不受暴雨沖刷。易風化的岩質坡面,可採用抹面、噴漿、勾縫或干(漿)砌片石護坡,必要時修築護牆、攔石牆、落石坑、明洞等設施,攔截從邊坡上滑落的土石。②沖刷防護設施:沿河地段的路基,易受水流沖刷或波浪侵襲,需按當地情況和沖刷嚴重程度採用鋪草皮,種植防護林,在岸邊掛柳枝節,修建干(漿)砌片石或混凝土護坡,拋填石塊或石籠,修建大型砌塊或浸水擋牆,沿河砌築順壩、挑水貝,必要時改移河道或修建導流建築物,以防流水沖刷路基。③支撐加固設施:主要用來支撐路基本體和路塹邊坡,增加其穩定性,可設置各種類型的擋土牆、支頂牆、支柱和抗滑樁等。遇有不便於清除的邊坡上的懸崖危石,可用支頂牆加固支頂。④防風、防沙和防雪設施:大風地區的路基,可在來風一側直接加固路基,設置擋風牆或防風柵欄。在沙漠地區可用卵石包裹路堤或路塹,防止被風吹蝕,在路基兩側進行造林固沙或用乳瀝青固沙。在寒冷地區,可設防雪林帶、防雪柵欄或防雪堤(牆)以防止降雪埋沒路基。

Ⅹ 路基軟基處理的常用方法有哪幾種

1 換填墊層法; 深層密實法;3排水固結法;4.化學加固法;5. 加固路基法;6. 其它加固方法

閱讀全文

與用於排除路堤地面水的設備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空氣濾芯口很臟了有什麼影響 瀏覽:66
山東省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標准 瀏覽:847
牙縫樹脂美學修復 瀏覽:354
熱水器水垢清理 瀏覽:65
即開即熱熱水器除垢方法視頻 瀏覽:101
大眾新桑塔納汽油濾芯怎麼取下來 瀏覽:667
蒸餾葡萄白酒如何不列 瀏覽:890
蒸餾出來的熱酒度數 瀏覽:451
棕櫚油的廢水 瀏覽:958
酚氰廢水如何產生 瀏覽:586
污水處理下項目落地流程 瀏覽:106
7月十日回臨汾用隔離 瀏覽:264
凈水器的過濾芯黑色的顆粒是什麼 瀏覽:799
為什麼凈水器的純水TDS值偏高 瀏覽:274
播放器提升不明顯 瀏覽:916
黑殼用過濾水養能活嗎 瀏覽:544
美的飲水機水管有雜味怎麼去除 瀏覽:974
藍光過濾是不是護眼模式 瀏覽:675
水壺裡面的水垢用什麼清洗 瀏覽:288
養銀龍鸚鵡能用珊瑚沙過濾嗎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