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原始的古法養魚到底用的是什麼器具
上篇:(大蘇打)中國蘭壽網
如今養魚,給魚缸換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各種各樣的換水工具都可在水族市場上買到。金魚的盆養歷史已有數百年,而橡膠、塑料管是在現代工業以後方才出現的。在塑料管材出現之前,用何工具給魚盆換水呢?在南北方採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南方地區盛產竹子,取長約1米的竹筒,中部打通,兩端封堵各留一小孔,用拇指堵上上部小孔後,把竹筒慢慢插入魚盆底中央。(南方所用黃沙缸口敞底小,污物容易集中積存。)然後放開上部小孔,盆底污水在水壓作用下自底部小孔流入,污水進入後,再次封堵上部小孔,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污水並不會立即流出,將竹筒抬離水面,另外倒掉。這種給魚盆換水的工具在南方被稱為「捉腳管」。
在古籍中曾有記載:《朱魚譜》:...至晚將竹筒戽去水腳,朝(早)上又戽凈,依前法再下蟲。水若潢濁,急換之。《金魚圖譜》若用古缸,水性可多日不壞,不須隔日換水,但以竹筒及去魚糞可也。民初《金魚叢談》中還有照片(見附圖)。這種竹製換水工具在北方乾燥地區容易開裂,不能長期使用。轉用銅錫等材料製成,這類換水工具在北方被稱作「撤子」,並出現了改進型設計,如用棉布裹緊圓木塊作為內部活塞,拉動活塞把水帶出;另有竹管彎成的虹吸管「撤子」。然而直立式的「撤子」僅用於吸出少量積存污物,換水效率並不高。另有一類虹吸管,用銅管彎成,呈彩虹狀,叫做「銅撤子」或「虹子」,用時把「虹子」浸沒在池中,灌滿水,用手堵住兩端,把一端插入魚盆後,放開另一端,利用虹吸作用,把污水抽出。使用時,盆中的一端要時常敲擊盆底,把魚驚走,以防底部的金魚被吸住。
作者:大蘇打
下篇:老反(中國蘭壽網)
過去福州老宅大院因防火需要都會在庭院里發幾個闊口大缸,為了美觀多會養上金魚或荷花,防止大缸水裡滋生孑孓養金魚是最好的選擇.
這種缸高度近一米且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不要說過去沒有膠皮管就是有也很難抽底,於是我們智慧的前輩們就地取材利用南方的竹子竹筒加工了一種水壓式抽底工具。選一根鴨蛋粗細的竹筒,長度視缸的深度定,打通除了最後一節外的竹節,再最後那節的頂部鑽個眼,最下那節開個比較小的孔。如圖
大缸的底部較小,中心要比周圍一圈要高出一些所以所有的污物都只是集中在那一圈的凹處,按住小孔把竹筒伸到水底污物處,松開小孔在水壓的作用下水連帶污物就會被吸到竹筒里,再用拇指堵住小孔把竹筒快速提出水面,再松開小孔就能放出竹筒里的臟水。
有個這個小孩和老人可以可以很方便的給大水缸抽底,也不會吸傷金魚,最關鍵的是造價低廉平民老百姓都能置辦的起。真乃前輩們的智慧結晶
作者1:中國蘭壽網版主(大蘇打)
作者2:中國蘭壽網版主(老反)
中國蘭壽網站長(天山雪)
編輯點評:(天山雪)
大蘇打一向是喜歡刨,各種的老故事老物件兒,只要和金魚沾邊兒的,早晚的都得讓他給刨了出來。有這樣的大知識分子願意獻身於小金魚兒,也是玩兒金魚人的造化。
反正是我是非常喜歡看大蘇打的東西,是寫的東西哈,千萬別理會錯了!
老反這傢伙呢?也是早就被我恨之入骨的一個人。
終日里想泡個漁場,拜個師學個藝啥的,都是那麼便利。
身處金魚產出大省,咱也是不服不行。
誰讓咱爹生娘養的沒看準地方投胎,到了北京這個地界兒。
北京現在說是政治中心,任嘛兒不相乾的東西都要轟出去。
整治開牆打洞的這股子風,現在都已經刮到六環以外了。小買賣兒什麼的,今後是您了是甭想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後都得去大超市了,街邊兒能吃早點的小鋪兒也是一家兒挨著一家兒的上板兒關門兒。
只要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是治理的對象。
魚市鳥市兒的也都是早早晚晚的得卷鋪蓋滾到六環意外的架勢。
咱那些郊區養小金魚兒的,從打10年前開始,就一家家兒的改行關張。
甭管是坑養還是池養,七七八八的現在都已經鳥兒無聲息。
咱說咱這是文化,是藝術,誰他么的認你呀?
也就是有剩下三五池子十來槽子的這些玩家,幾乎一家兒像樣的正經漁場都沒了。就這也得在六環以外!
所以,看見老反,我就不打一處來氣!
您了也太滋潤了,好幾十家的漁場,真是想上哪家兒去哪家兒,翹屁股抬腿兒的事兒就到了。讓不讓人家活呀?
咱了是真眼饞,免不了落一個恨人有笑人無的小人品行。
比起那些貧魚區的人來說,又還是說的過去,小起碼兒自己還有十畝地隨我了自己折騰,愛養啥魚養啥魚。
也就是自己給自己吃點寬心丸兒吧!
魚咱見不了那許多,那咱就多研究研究金魚文化唄。
好在這個都是肩膀頭兒一邊兒齊,誰他么的也穿越不到過去。
都得是看圖識字,看畫兒過癮。
話說回來了,這些老東西,您知道嗎?
我是天山雪,有事您言語,別的咱不靈,就會玩兒金魚
動手轉發,福及萬家!
『貳』 養金魚,過濾器是必須的嗎
你好:抄
金魚不需要一定有過濾器的。在中國金魚的歷史已經有800來年了,起源於南宋時期。
那時候哪有用過濾器啊,不也養活了么。
需要過濾器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你的魚兒養的太多,魚兒糞便不能及時清理,建議添加過濾系統。
2.不想經常換水,水中糞便因為自身較懶惰不想清理。建議添加過濾系統。
3.想常年不換水添加強大過濾系統。
過濾器不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你養水泡、珍珠等名貴金魚,你的魚缸中不能有任何障礙物。最好做到裸缸養魚。
水泵的價錢在25-80之間。我們這里都用日勝品牌的。如果你選用高檔一點的過濾器,有桶試過濾,這種相對較貴。
過濾器的工作原基本相同,過濾的形式不一樣:有筒式過濾、瀑布式過濾、頂部過濾、底部過濾板過濾、底部滴流過濾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叄』 古法養魚38天,請問大家都用什麼過濾增氧設備
可不用過濾增氧設備。
例如,
陶瓷缸53直徑,三條10厘米左右泰獅。每天早上抽便換水。光照。沒有過濾沒有增氧。已見綠苔。目前觀察沒有抬頭缺氧跡象。就是強迫症看到魚便就抽。
『肆』 養魚不用過濾器不好嗎
無過濾飼養,就涉及到古法養魚了,上面淘淘也介紹了,雖然沒仔細研究過古法養魚,但是我很確定一點,古法養魚是建立在「低密度飼養」的前提下的,希望對你有用。
『伍』 古法養魚可以不用過濾嗎
理論上不單純古法,任何養魚都可以不用過濾。靠增加換水頻率換水量來保持水質。
實際上任何養魚都不應該排斥過濾,良好的過濾系統能大大降低人工換水操作。
『陸』 古法養魚的各位怎麼處理換水時吸不走的漂浮的魚糞
當然是用抄子抄出來了,即使你有過濾漂浮的也吸不走的,如果漂浮的便便很多,你應該考慮魚的腸道是不是有問題了,還有食物是不是有問題
『柒』 古法養魚直徑60的圓缸能養多少條蘭壽
3條吧,蘭壽稀養比較好,古法養魚沒有過濾器,養多容易缺氧
『捌』 室外有個魚池10平方水深1.2米需要多大的過濾系統謝大家
首先來說有需要和不需要2種.
古法養魚就是古代傳到現代的,無增氧無過濾的養法.無增氧的話古代是靠綠苔,為了讓池水或缸水長綠苔會用澱粉搞的蔬菜比如芋頭等來擦缸壁池底.然後防水幾天就滿是綠苔.光合作用下綠苔就增氧.而過濾也是靠綠苔,綠苔上會依附硝化細菌,通過生物分解有毒物質.而糞便等,直接種植碗蓮等水生植物讓植物吸收,把糞便當底肥.可以說古代養法非常節能也很生態.古法養魚一般水深不超過30CM,這樣植物會得到很好的光照造氧,而魚也因為光照變色的很好.
有過濾的是現代養法,其實一個是方便,1個是針對一些品種,現在很多品種都是雜交的,要很高的流速水流,和完整的過濾還要水有一定的深度,比如金魚中的泰獅等,這些新魚種的水深都超過1米.
你池子大約1萬升水.所以水泵要最少每小時20噸水的水泵.過濾池的話無所謂,因為只要你出水大就可以,像魚缸等可以過濾大於魚缸本身做底濾等.但是你池子大做那麼大也不可能.其實還是依靠你池子里的硝化細菌.而且這些的成本很高,千元打不住.其實我建議沒必要搞過濾,就古法養魚挺好,最多花幾十元買2個可以飄水面的太陽能噴泉扔池子里,用來增氧和擾亂水流.反正是太陽能的也不用家裡電.沒事扔點蓮蓮花種子到水裡,或者馬蹄等到時候還可以挖馬蹄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