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產壓力機過濾布需要什麼設備
你說的應該是油壓機的過濾網吧,用編織機,具體型號看你想生產什麼樣的過濾網,自己上網搜搜。
㈡ 請問有誰對工業濾布有所了解啊 弄個小濾布廠加工要什麼設備啊 謝謝
工業濾布壓濾機上的能用嗎?
㈢ 生產濾芯都需要哪些設備
主要設備:
一、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
1、紙放架
2、予分切輸紙機
3、列印機
4、自動計數器
5、濾紙折亞機(主機上裝有預熱定型板和電器控制箱)
6、剪板機(內外網裁剪)
7、卷圓機(內外網卷圓)
8、壓焊機
9、擠折機
二、技術參數
1、予分切輸紙機:通用型
(1)輸紙速度:0. 5m/min — 12m/min可調
(2)濾紙可調寬度:35 — 1100mm
(3)電源電壓:380V
(4)電機功率:0. 75KW
(5)機器重量:350kg
(6)外形尺寸:1250 X 680 X 1120(長X寬X高)
2、列印機:通用型
(1)列印量大寬度:1050mm
(2)印距可調范圍:8 — 55mm
(3)電源電壓:380V
(4)電機功率:1. 1KW
(5)機器重量:400kg
(6)外形尺寸:1500 X 850 X 1200(長X寬X高)
3、折疊機:通用型
(1)產品量大寬度:1050mm
(2)可調折高范圍:8 -55mm
(3)折疊速度:150折/分,90折/分 兩檔可調
(4)電源電壓:380V
(5)電機功率:1.1KW
(6)預熱功率:3 KW
(7)溫控范圍:常溫 200 攝氏度
(8)機器重量:650kg
(9)外形尺寸:1430 X 1550 X 1400(長X寬X高)
4、 剪板機
可裁剪0~~1200mm寬度絲網、圓孔網等可用作濾芯內外網的配件。
5、 卷圓機
可將0~~1200mm寬度絲網、圓孔網等可用作濾芯內外網進行卷圓處理。
6、壓焊機
用於濾芯內外網的對接壓焊焊接處理
7、擠折機
用於增加折疊濾芯的褶密度,保證濾芯的過濾面積。
三、主要特點
1、予分切輸紙機可按不同規格濾芯尺寸,通過電機無級調速,可精確調整分切尺寸,操作方便。
分切效果平整,有紅外線監視系統,使輸紙速度與列印機列印濾紙的速度保持一致。
2、列印機可列印不同折高的濾紙,印距調整方便,制動器控制性使印距更加精確,有利於折疊,機折紙。此機還能在紙上打凸包,特別適合生產特種他空濾。
3、折疊彩上、下刀交替方式完成折疊工作,經調整刀鋸,可達到各種不同折高的要求,尺寸准確,平整如一。
4、濾紙在折疊機上完成自動打點計數,折疊加工和預熱定型等工序。
5、此機還用於液器上的鐵絲布和不織布的折疊,並適合多層折疊。
㈣ 在國內工業過濾布批發廠家哪個地方最多啊
安徽太和有企業來生產這個過濾布的源
該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規格齊全,產品主要有:濾袋、滌綸濾布、錦綸濾布、丙綸濾布、維綸濾布、絛丙合制濾布和各種規格的不銹鋼篩網等60多個品種,2000多種規格,廣泛用於冶煉、化工、制葯、製糖、礦山、石油、陶瓷、食品、航空航天等工業部門。年產量600萬平方米,產量位居全國工業濾布行業第五位。產品最大幅度可達5米。其中750A、750B、750AB、858等工業用布系採用義大利進口設備生產、其厚度、密度、是國內其它廠家所不能達到。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㈤ 濾布是用什麼機械加工出來的
1.原料處理。取黃豆公斤,去殼篩凈,洗凈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5小時,夏天2.5~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
將生紅石膏250克(每公斤黃豆用石膏20~30克)放進火中焙燒,這是一個關鍵工序,石膏的焙燒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錘子輕輕敲碎石膏,看到其剛燒過心即可)。石膏燒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僅做不成豆腐,豆漿還有臭雞屎味。
2.磨豆濾漿。黃豆浸好後,撈出,按每公斤黃豆6公斤水比例磨漿,用袋子(豆腐布縫製成)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捏緊袋口,用力將豆漿擠壓出來。豆漿榨完後,可能開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勻,繼續榨一次漿。一般10公斤黃豆出渣15公斤、豆漿60公斤左右。榨漿時,不要讓豆腐渣混進豆漿內。
3.煮漿點漿。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不必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漿沸後溢出。豆漿煮到溫度達90~110℃時即可。溫度不夠或時間太長,都影響豆漿質量。
把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約0.5公斤)調成石膏漿,沖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鍾後,豆漿凝結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結約15分鍾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板,壓10~20分鍾,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乾。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一般10公斤黃豆可制25公斤豆腐乾。
綠色豆腐製作
一、工藝流程
大豆→挑選→浸泡→磨漿→過濾→煮漿→混合→蹲腦→壓榨成型
↑
菜汁或菜泥少量凝固劑
二、操作要點
1.菜汁添加量 以豆腐的色澤及生產成本為指標,確定菜汁或菜泥的添加量。豆腐的顏色隨添加蔬菜的種類不同而不同,分別為紅、黃、綠等:各種顏色。本文以青菜為例,其成品:豆腐為綠色。每500毫升豆漿加入70毫升—80毫升菜汁,製成的綠色豆腐色彩柔和。以500毫升豆腐添加70或75毫升菜汁為宜。成品豆腐經過蒸煮1小時仍不褪色(50克大豆可得 500毫升豆漿)。
2.凝固劑用量 菜汁可直接作為凝固劑使用,也需添加少量石膏凝固劑。配製1%石膏懸浮液待用,按大豆:水:菜汁:1:9.5:1.5比例,磨漿、煮漿、棍合,依次加入石膏懸浮液,製成豆腐後稱重,測水分,換算成同一水分含量下的豆腐重。
石膏懸浮液使用量60毫升時,豆腐出品率最高,豆腐品質好。最佳配比為大豆:水:菜汁:石膏懸浮液;1:9.5:1.5:1.2。
3.浸泡與磨製 大豆的浸泡對豆腐出品率影響較。大,浸泡時間隨季節而變化,宜為10-18小時,以大豆表面無皺皮,豆皮不易脫落,浸泡水面無白沫,搓開豆粒見豆瓣表面有塌坑,手指掐之易斷,斷面已浸透無硬心為適度。豆腐出品率隨磨製細度增加而上升。
4.混合 煮漿後,迅速與菜汁混合攪拌,否則豆腐顏色不均勻,有粗糙感。若萊汁經滅菌處理後使用,可延長產品保存期。
5.凝固劑加入法 用沖漿法加入石膏懸浮液,即取一定量的漿液和石膏懸浮液一起沖入,使全漿翻騰,豆漿表面呈微粒絮狀並逐漸擴大,蛋白質網路結構逐步形成豆腐腦狀,此時的溫度在80℃,靜置30分鍾,加壓成型。
6.混合菜豆腐漿 在菜汁中添加少量呈味物(如蒜、生薑、韭菜、大蔥等),製成特殊風味的蔬菜豆腐。如加入少量大蔥汁的青菜豆腐,不但有柔和的綠色光澤,還有誘人的蔥香味。菜汁與蔥汁的配比,可據不同嗜好而變化。這樣,既增加了豆腐的花色品種;又滿足不同口味。
高產高效豆腐製作四法
1、冷水沖漿法 土法制豆腐,一般每公斤黃豆僅可制2.5公斤左右豆腐。而冷水沖漿法,可使豆子的出腐率提高30%以上。製法:先將燒開的豆漿倒入木桶內,待豆漿冷卻到不燙手時,即刻倒入一桶冷水(比例為5公斤豆子放10公斤左右冷水),再充分攪拌使溫度冷卻均勻。待5—10分鍾後,往豆漿里一次加入一勺石膏水。加入3次後豆腐即全部生成。
2、添加鹼面法 大豆中的不溶性蛋白質一般占蛋白質總量的30%左右。這些不溶性蛋白質存在於豆漿中,點漿時難以形成豆腐。若在浸泡豆子時,按豆子與鹼面500:2的用量加入鹼面,便可使部分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這樣,在點漿時即可凝固成豆腐,使產量提高40%左右。
3、先制油後制豆腐法 先將大豆篩選、洗凈後冷榨兩次,使每100公斤大豆分離出9—10公斤豆油和80多公斤豆餅。然後用豆餅制豆腐。用冷榨豆餅制豆腐不需要磨漿。製法:每10公斤豆餅對水70公斤左右,裝入桶或缸內浸泡8小時左右,攪勻後倒入鍋內,邊加熱邊不停地攪動,防止豆漿糊鍋。豆漿燒開後即可點漿。將石膏水繞漿缸慢慢點入,直到出現豆腐腦為止。其它製作方法與傳統方法相同。此法製成的豆油不僅是優質豆油,其豆腐既高產,又細嫩、潔白、可口。每100公斤大豆可多獲純利30—40元。
4、製作無渣豆腐法 此法制豆腐因不產生豆腐渣,故不需要過濾等設備,因而品味好,成本低,效益高。製法:先將大豆充分清洗、浸泡、去皮後將其凍結。再將其粉碎成糊狀物。然後將糊狀物加熱至100℃,保持3—4分鍾後停止加熱,自然降溫至70—80℃添加大豆重量2%—5%的硫酸鈣,使糊狀物凝固,再輕輕攪碎,除去浮液,放入有孔的型箱中,蓋布、加壓、去水即成。
玉米豆腐的製作
玉米豆腐易於保存,在0℃?2℃之間存放一周不變質,真空保鮮可存放三個月。玉米豆腐製作方法簡單,是一個較好的小本致富路子。現將其製作工藝介紹如下:
一、製作設備及工具:粉碎機、磨漿機或石磨、煮鍋、豆腐箱、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及配方:玉米10千克、可食性雜木灰2.5千克、槐花米10克。
三、工藝要點 :
1.備料:(1)玉米最好選干凈、新鮮、無雜質、金黃色的,這種玉米制出的豆腐色澤金黃易出售;(2)雜木灰可選一種能含用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砍伐後曬干連枝葉樹干燃燒後收集的灰,千萬不能用其它草類或葉類燒成的灰,因鹼性太重做不成豆腐。同時灰要干凈,不能摻有石子或沒有燃盡的炭頭等雜物;(3)槐花米是槐樹花蕾曬干而成的。
2.將玉米破碎成細粒狀。每粒玉米約破碎成4?小粒左右,但不能粉碎成末,最後篩去粉末和玉米表皮。
3.將雜木灰倒入籮筐中,往筐中沖入適量熱水,待濾出的漿水清澈時停止淋水。然後將濾得的灰汁倒入鍋內熬煮2小時左右,待灰汁色深濃醇時即可出鍋晾曬。
4.將破碎玉米倒入水缸中.然後將槐花米後成粉末並同運且的灰汁水一起倒入水缸中,浸泡4小時左右。
5.將浸泡好的玉米顆粒連同灰汁水放入干凈無油污的鐵鍋中預煮.注意三點:(1)灰汁水加入量以一般至能用木棒或飯勺等物攪動為宜;(2)煮的時間不宜過久,一般至玉米顆粒稍微膨脹、全部熟透為宜.過熟玉米豆腐是稀的,過生則不成豆腐;(3)勤攪拌,切勿燒鍋。
6.將煮好的熟玉米顆粒帶灰汁水用磨漿機或石磨磨成玉米漿(同制黃豆豆腐一樣),不能太干,一般以能從石磨或磨漿機上流下來為宜。
7.用做蚊賬用的紗布或孔更粗一些的布類,將玉米漿過濾一次,目的是再一次去掉玉米的表皮或其它雜物,濾布太細會減少產量。
8.將濾下的玉米漿倒入干凈無油污的鐵鍋內用文火慢慢地熬,一般熬成糊狀,用飯勺或萊勺裝滿後向下倒,能成片狀就可以了,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干。
9.將熬熟後的玉米糊趁熱倒入已墊一層白布的木箱中盛起來,控制料漿厚度3.3厘米左右,表面平整,自然冷卻至凝固成型.此時玉米豆腐即成。按此法每公斤玉米可製得成品4公斤以上。
雞蛋豆腐的製作工藝
雞蛋豆腐是以雞蛋、大豆為主要原料,用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將漿料直接灌入包裝盒內,通過加溫成型而製成的,是一種衛生好吃、營養豐富的方便食品。
1.材料與加工設備
(1)原材料、輔材料及配方大豆100kg,雞蛋40kg,葡萄糖酸內酯0.3kg,消泡劑0.2kg,聚乙烯塑料袋、盒等。
(2)加工設備磅秤、不銹鋼容器、榨汁機、分離篩、攪拌器、板式熱交換器、打蛋器、真空灌裝機、蒸煮槽、冷卻槽等。
2.加工流程
大豆→篩選→稱量→浸泡→水洗→磨漿→分離→添加雞蛋→煮漿→點漿→灌裝→加溫→冷卻成型→成品。
3.技術要點
(1)篩選 為了提高加工質量,必須對原料進行篩選,以清除雜物和砂、石等。一般可以採用機械篩選機、電磁篩選機、風力除塵器、比重去石機等進行篩選。應選擇顆粒整齊、無蟲眼、無霉變的新大豆作原料。
(2)稱量 原料大豆的稱量採用水位計量法或稱重計量法。
(3)浸泡 大豆浸泡要掌握好水量、水溫和浸泡時間。通常大豆吸水量為大豆量的11倍左右,泡豆水要按1kg大豆添加2kg~2.5kg冷水的比例添加。泡豆水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7℃~25℃,水溫過高就要及時換水。泡豆水的pH值要求在6.5以上,若酸度過高,也應及時換水。泡豆時間要根據季節和室溫靈活掌握,冬季需14h~16h,春秋季需12h~14h,夏季需6h~8h。通常1t黃豆加2t水,因此應選用不小於3m3的泡豆容器。泡好的大豆表面光亮,沒有皺皮,有彈性,豆皮也不易脫掉,豆瓣呈乳白色,稍有凹心,容易掐斷。
(4)水洗 浸泡好的大豆要進行水洗,以除去脫離的豆皮和酸性的泡豆水,提高產品質量。
(5)磨漿 將泡好的大豆採用石磨或砂輪磨磨漿,為了使大豆充分釋放蛋白質,應磨2遍。磨第1遍時,邊投料邊加水,磨成較稠的糊狀物。磨漿時的加水量一般是大豆質量的2倍,不宜過多或過少。大豆磨漿以後不宜停留,要迅速加入適量的50℃熱水稀釋,控制蛋白質的分解和雜菌的繁殖,而且可使蛋白質溶解在水裡,有利於提取。加熱水的同時,還要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劑。方法是:取約佔大豆質量0.3%~0.5%的植物油放入容器中,加入50℃~60℃的熱水10kg,攪拌後倒入豆漿中,即可消除豆漿中的泡沫。
(6)分離 磨漿後,進行漿、渣分離。為了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質,一般要進行3次分離。第1次分離用80目~100目分離篩,第2次、第3次分離用60目~80目分離篩。每次分離後都要加入50℃左右的熱水沖洗豆渣,使豆漿從豆渣中充分溶解出來,進行下一次分離。最終豆渣中的蛋白質含量不超過2.5。
(7)添加雞蛋 挑選新鮮的雞蛋,去殼、攪勻,按配方比例加入豆漿中,混合均勻。
(8)煮漿 添加雞蛋後要迅速煮沸,使豆漿的豆腥味和微苦味消失,增加豆香味,為點漿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鍋里,蓋好蓋,燒開後再煮2min~3min。注意火不要燒得太猛,且要一邊加熱一邊用勺子揚漿,防止糊鍋。若採用板式熱交換器,則加熱速度快,產品質量好。加熱溫度要求為95℃~98℃,保持2min~4min。豆漿經過加熱以後,要冷卻到30℃以下。
(9)點漿 葡萄糖酸內酯在添加前要先加1.5倍的溫水溶解,然後將其迅速加入降溫至30℃的豆漿中,並混勻。葡萄糖酸內酯要隨用隨配,日常保管應注意防潮,否則將會失效。
(10)灌裝 採用灌裝機將混合好的豆漿混合物灌入成品袋(盒)中,並進行真空封裝。
(11)加溫 灌裝好的豆漿採用水浴或者蒸汽加熱,溫度為90℃~95℃,保持15min~20min。
(12)冷卻成型 採用冷水冷卻和自然冷卻,隨著溫度的降低,豆漿即形成細嫩、潔白的豆腐。
雞蛋豆腐質地細膩肥嫩,味道純正,鮮美可口,兼具雞蛋和大豆的雙重營養成分,有望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方便食品。
內脂豆腐製作方法
內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其工藝簡單,質地細膩潔白,保質期長。現介紹製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將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ºC—20ºC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ºC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ºC,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於不再像用鹵水、石膏作凝固劑生產豆腐那樣還需壓榨成型,所以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決定了成品內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將漿煮至60ºC-70ºC時放人約 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 保持3分鍾—5分鍾把漿煮透。
4.冷卻 把煮好的漿進行冷卻,降溫至 35ºC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 先將β一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時1千克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 1千克漿加24克—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已冷卻的豆漿中緩慢調拌均勻即可。
6.成型 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ºC—85ºC之間保溫 20分鍾即為成品。剛成型的豆腐暫不能搖動,應靜置一段時間讓其目然冷卻。如生產盒裝內脂豆腐,需配備灌裝封口機。
3種特色豆腐的製作
(1)芝麻豆腐 原料:芝麻40g,芝麻油40g,黃豆7kg,水和凝固劑各適量。製作方法:①將黃豆洗凈浸泡24小時後磨成豆漿;②將芝麻炒熟,搗碎後與純芝麻油混勻;③取10kg豆漿與芝麻醬攪拌起來,加入適量的凝固劑,按常規法製成豆腐成品具有獨特香味。
(2)山葯豆腐 原料:山葯4kg,大豆10kg,凝固劑100g,水適量。製作方法:①將大豆洗凈浸脹後磨成漿,過濾;②按7L豆漿加500g山葯糊,40g凝固劑的比例混勻;③將豆漿山葯糊的混合液倒入成型箱,壓出水分,即製成了營養豐富的山葯豆腐。
(3)魔芋豆腐 原料:魔芋粉40g,米粉60g,質量分數為0.03%的磷酸二氫鉀50mL,水600mL,雞蛋1個,氫氧化鈣50mL。製作方法:①將磷酸二氫鉀溶液加入到600mL水中,邊攪拌邊加入10g魔芋粉和60g米粉組成的混合物,放置1.5小時讓其膨脹,然後加入50mL氫氧化鈣懸浮液製成凝膠;②將1個打散的雞蛋加入到凝膠內,混合均勻;③將混合液倒入不銹鋼模具內加蓋,上籠蒸40分鍾,凝固成形後取出,自然冷卻,切成塊即可。
新潮食品脆豆腐的製作
脆豆腐不僅具有普通豆腐的營養成分,而且它的外觀、口感、色澤均優於其他豆製品,其色澤金黃,脆如黃瓜,營養豐富,涼拌、熱炒、燒湯更是風味獨特。脆豆腐的製作要經過以下幾個環節:
一、老豆腐。老豆腐的製作標準是,水分較少,質地較老,有韌性,持水性好,豆腐塊堅挺而有彈性,這樣的豆腐才適合制脆豆腐。
二、切片。為使切片的速度快,質量好,必須有專用的工具。不能用刀直接切片。切片的專用工具為鋼絲框。具體構造為:用木板製作一個無底的四方框,框高70厘米、長150厘米、寬100厘米。在鏤空的一側用細鋼絲,每間隔8毫米,固定一根,形成一個鋼絲框。操作時,把豆腐放正,將鋼絲框上的鋼絲對准豆腐, 用手按下去即可把豆腐切成片。 每片的規格為:長10厘米,寬6厘米,厚0.8毫米。
三、乾燥脫水。乾燥脫水可採用烘乾和晾曬兩種方法。烘乾可用散熱器作熱源,圍著房屋置滿暖氣片,室內像養蠶一樣置上網架,放上豆腐片。曬場應選擇光照好,遠離廁所和畜禽欄的地方。乾燥好的豆腐乾呈醬色,表面有泛油,斷茬處是醬色,無夾生白芯為上品。
四、溫油膨化。大鍋內置入花生油(其他油炸不出金黃色),建議鍋內放油10千克,每次下鍋1千克豆腐乾,最容易操作。
將油燒到140~160℃,投入豆腐乾,用手勺不斷翻動,使豆腐乾受熱均勻,防止彎曲,以免給後面的加工帶來不便,整個過程大約歷時2分鍾。
五、脆化處理。脆化劑選用氫氧化鈉,純品是無色透明的晶體,在生產脆豆腐時,選用食品級氫氧化鈉,片鹼。各地化工公司有售。
按照水泥浸泡池或缸的大小,確定用水量,從而確定用鹼量。要求浸泡池中的氫氧化鈉重量百分比濃度為0.4%~0.5%。先用少量涼水在臉盆中溶解氫氧化鈉,化開後再倒入水池或缸中攪勻即可。
將瀝凈浮油的膨化豆腐乾入池或缸中浸泡。浸泡時間為:20℃以上時為12小時;20℃以下時,浸泡16~38小時,至豆腐乾變軟發脆,吃飽水分為止。
六、中和漂洗。中和漂洗的作用是定型,進一步脆化和中和掉多餘的氫氧化鈉。中和劑選用食品級醋酸,也可用食醋代替,食醋中大約有4%~10%的醋酸,也可作中和劑使用。
要求配製醋酸液的水溶液濃度為1%~2%,也就是50千克水中放入0.5~1千克醋酸或放入5~10千克食醋。浸泡時間:在20℃時,約2~5小時,在氣溫高或氣溫低時,可酌情縮短或延長浸泡時間。
七、清水漂洗。清水漂洗的設施和脆化設施一樣,清水漂洗的時間為2~5小時,pH值為7時可結束漂洗。漂洗完的脆豆腐晾乾表面水分後,可包裝上市。
㈥ 如何選擇工業用過濾紙過濾布
工業過濾紙也稱磨床過濾紙、無紡布過濾紙等,應用在磨床磨削液的過濾設備上使用,工業過濾紙可以根據過濾機或者過濾水箱的尺寸定製過濾紙型號,一般磨床使用的寬度再400mm-2000mm左右,克重在30-80克范圍內。
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首先,需要確認使用工況包括過濾對象的固液組成,過濾壓力差,過濾液的溫度,單位時間的過濾量,過濾設備使用的原理,和對過濾布的機械強度要求。
2、其次,需要確定當前過濾設備上使用的什麼樣的過濾材料,比如:是否有均勻的軋點,厚度多少,單位重量多少,使用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是否泡沫多,是否容易撕破,是否流量不足,是否過濾精度不足)等。如果沒法描述,可以提供樣品給我們廠技術人員分析,也可以技術人員到現場調查。
3、然後,過濾精度的確定:過濾精度是一個相對比較精確的概念,然而過濾紙的孔徑分布又是一個相對隨機的分布,為了確定精度,通常以過濾布供應商提供相關孔徑測試來衡量.然後依據自身的使用工況進行確定。
這里容易把過濾精度和過濾布本身的單位重量相混淆。在相同的工藝條件和材質相同的情況下,單位重量是和過濾精度成正相關關系。然而卻不是絕對的單一相關的關系。
也就是說,如果工藝條件改變,即使相同的單位面積,表現的結果卻是不同的過濾精度。所以,經常會出現某家的90 克產品換成另外一家的100克產品,結果也會發現過濾精度沒法達到原先90 克效果的情況。
4、另外一個指標是通量,通常的過濾布供應商沒有直接提供依據具體客戶的過濾液體而測量的通量的情況,通常以透氣性作為參考。然而透氣性是一個變化幅度非常的參數,即使在嚴格的實驗條件下,同一塊樣品在同一個測試設備下測試多次,二會活動差異很大的數據。
更有可能的是,對於一些特殊液體,由於和材料本身不相親,而時常出現透氣不透液的情況.當然,透氣性是和通量有一點相關性的。和單位重量及精度關系類似,在一定前提下可以通過透氣性預測通量。因此,用戶可以依據自身使用情況來累積使用經驗而獲得這個相關的關系。總之,透氣性是一個參考參數。
5、強度的選擇:過濾布的機械強度以試用為好,強度大了,造成成本和均勻性等參數的惡化,不一定很適合。因此,用戶可以測量自己工況下對強度的要求。通常,過濾布的抗拉機械強度指標是以N/5CM 為單位的,因此可以線性計算出某個方向在使用寬度下的抗拉強度總值。這個抗拉伸強度總值超過使用中該方向機械受力的15-20%為合適。
㈦ 過濾布用於在生產汽車的那個車間
烤漆房
㈧ 中國壓濾機濾布生產的比較好的廠家最好是江蘇的
壓濾機濾布,又叫工業濾布,俗稱過濾布。浙江天台是中國濾布名稱,也是國內工業濾專布的生產基地,江屬蘇那邊鮮少有壓濾機濾布的生產廠家,而且規模和型號規格沒有天台這邊齊全,所以你找濾布最好還是上天台來找,像那邊的天台嚴牌濾布和天台宏輝濾布都是很不錯的廠家,你可以網上找找看的!
㈨ 濾布的生產流程
過濾布的生產流程:
捻線-整經-掏綜-織造-修布-定型(軋光)-製作-打包-發貨內
其中捻線這道工序是根據容不同濾布的經緯紗線決定的,有些紗線是需要有捻度的,捻度可提高紗線的強力,但有些濾布的經緯紗也可以是無捻的,這些就需要根據工藝要求來決定。
整經通俗來講就是把捻好的紗線均勻整齊的排列在經軸上
織造顧名思義就是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在織造時經紗應具有適當均勻的張力,並按照預定規律與緯紗交織,構成一定的組織、幅度和密度的織物。
修布就是指織好的布面可能存在疵點,這一工序可以修補好
定型軋光是濾布的後處理工序,目的是增強濾布的熱穩定性能,改變濾布的透氣性使物料能夠更好的過濾
製作是指有些帶式濾機需要製作卡條等,主要起連接作用,一些板框濾布還需要進行切割,縫紉製作,刷膠等後處理工序
輝龍過濾凈化有限公司嚴格遵循製作流程
㈩ 請問哪裡有生產過濾布的廠家
我公司產品主要包括丙綸、滌綸、錦綸、維綸機織單絲過濾布、復絲過濾布;常溫回、高溫空氣答除塵過濾材料。產品覆蓋全國,被廣泛應用於煤炭、化工、冶金、水泥、食品、醫葯、造紙、工程建設等行業,深得用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