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慧水務是什麼意思
通俗理解為通過在各泵站、管道、水渠、污水處理廠安裝感測器、控制器、數采儀、網關等,實現將生產運行數據實時傳輸到數據平台,數據平台通過對各類關鍵數據的實時監控和智能分析,並提供分類、分級預警。
以供水調度數據為基礎,為給水系統、排水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等眾多子系統提供運營數據分析、設備運轉、水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業務支撐。形成感知、診斷、調度、預警、校正一體化水務管理體系,為用戶打造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水務運作流程。
回頭看傳統的水務管理,水廠位置普遍分散且缺乏統一集中管控,導致各廠區運營水平不均衡,頻繁出現數據匯總不及時不全面、問題反饋滯後、事件處置緩慢等問題。運營管理過度依賴人工經驗對其進行生產控制、故障判斷、設備維修,人力成本過高且效率低下,難以復用。
水務行業在當下作為供排水民生保障類行業,需要實現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契機,開發綠色低碳和可持續新型工藝,挖掘碳減排潛力,達到減污與降碳協同增效的目的。在未來,污水處理則是將能源與資源回收視為實現水務部門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是能量平衡和能量自給。
智慧水務是智慧城市發展的一部分,近年來一直受到政府的扶持。智慧水務通過數采儀、無線網路、水質水壓表等在線監測設備整體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並採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並可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並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智慧水務可通過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結合實際情況生成方案輔助水務管理,協助水務運行更加的科學高效。
為助推「供排污」精細化運作,幫助提高水務精細作業、集中管控、數據透明,Hightopo 搭建了2D 智慧水務可視化解決方案。通過搭載數據採集設備、水質檢測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智能水表、流量計等設備,對水務信息進行實時動態採集,重點關注各水廠、水量、泵站的壓力、流量、轉速等關鍵性指標。主頁場景匯總各水庫、水廠、泵站定位信息,用戶可點擊對應區域進行詳細查看。
工藝組態模擬界面,支持「一張圖」式遠程集中監控廠區作業,點選對應廠區,呈現凈水車間、清水池、加葯間、送水泵房、出廠水等工藝段設備的實時運轉狀態。應用 2D 渲染模型,可將泥閥、液池、閥門等設備、管線及其他生產相關的構築物進行直觀呈現,並在對應區域疊加關鍵儀表讀數,選用不同顏色區分各管線運作內容。為保證水池液位水量充足且不溢出,系統可根據監控到的水廠水池液位,聯動遙控泵閥的啟停和水泵站運行頻率,實現自動控泵和恆壓供水。
針對關鍵路徑系統進行巡查管護,精確覆蓋重點區域目標,確保全廠設備、流程、工藝整體穩定運行,讓水處理在質量、決策、效率方面取得顯著提升。提供歷史數據回溯查詢,對特定時間段某一件事進行追溯和軌跡追蹤,為用戶提供直觀的視頻圖像和視圖控制,如同身臨其境查看現場情況。
㈡ 物聯網技術可以提高污水處理廠效率嗎
運用物聯網技術搭建遠程集中化管理平台,一張圖展示所有污水廠站的分布情回況、運行情況和故答障情況,實現對風機、污泥泵、迴流泵、消毒裝置等設備的遠程式控制制、狀態實時監測、歷史運行記錄、異常報警、水質報表等,當設備發生故障或水質異常超標時,將自動發出報警消息到管理員的手機終端。
這種新型的污水站運營模式可大大提高運營效率,相比全人工運營來講,減少了很多成本開支,且最大限度保證污水設備的正常運行。
帝圖信息在污水處理物聯網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可提供相關技術指導。
㈢ 物聯網技術是怎樣應用在污水處理
RFID即射頻識來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很多優點。特別是電子標簽與產品電子編碼EPC、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孕育出被稱為下一代互聯網的物聯網。
㈣ 污水處理站找第三方公司運營怎麼樣
專業的運維公司還是比較靠譜的,這個也是未來農村污水處理趨勢。在項目移交的時候要交接好,運維其實利潤不高的。有智能化的項目做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㈤ 用三維力控組態軟體設計污水處理界面
針對水務行業市場需求,圖撲軟體 推出智慧水務物聯網解決方案。
通過水質、水壓、溫度等數據的實時回傳,實現精細化、可視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
通過物聯網感測設備,對於水泵、水閘、取水栓、污水處理器等水務設備狀態實現統一遠程管理。可實現無人現場值守,管理員和技術員可隨時隨地遠程監控水務系統的實時狀態;
設備異常提前知曉、故障主動上報,及時發現和盡快維護,避免該設備故障導致上下游設備和工況環境的連鎖故障,最大化降低設備非計劃性停機頻率和故障損失。
圖撲軟體(Hightopo)是由廈門圖撲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獨立自主研發,基於HTML5標准技術的Web前端2D和3D圖形界面開發框架。非常適用於實時監控系統的界面呈現,廣泛應用於電信網路拓撲和設備管理,以及電力、燃氣等工業自動化 (HMI/SCADA) 領域。Hightopo提供了一套獨特的 WebGL 層抽象,將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設計模型延伸應用到了 3D 圖形領域。使用 Hightopo 您可更關注於業務邏輯功能,不必將精力投入復雜 3D 渲染和數學等非業務核心的技術細節。
多年來數百個工業互聯網可視化項目實施經驗形成了一整套實踐證明的高效開發流程和生態體系,可快速實現現代化的、高性能的、跨平台桌面Mouse/移動Touch/虛擬現實VR圖形展示效果及交互體驗。
㈥ 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設計 畢業設計 怎麼弄哦 要關於PLC的
首先要搞清楚在污水處理現場要控制的對象哪些,通常主要包括:風機、泵、消毒設施、加葯設施等,在不同的污水站這些設備的數量組合不同。通常,採用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作為現場自控系統的核心,再結合觸摸屏、接觸器、變頻器等設備,同時編寫相應的邏輯控製程序,構造成完整的污水處理自控系統。
除此之外,還可以實現遠程式控制制。具體做法是,用PLC連接物聯網智能採集終端,實現寄存器變數的遠程讀寫。類似於下面的圖。我們做的比較多了。
㈦ 智慧水務的智慧水務的應用
污水處理行業作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之一——節能環保產業中的重要內容受到廣泛關注,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對城鎮污水處理提出更高要求,並明確要求縣級鎮、尤其是重點鎮必須建立污水處理廠,市場上產生許多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大型水務集團公司,有些集團公司擁有全國各地上百家的污水處理項目。大量污水處理廠的建成運營對國內污水運營管理能力和相關資源提出挑戰,而其地域分布的廣泛性又對集團公司管理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基於物聯網、雲計算的城市污水處理綜合運營管理平台為污水運營企業安全管理、生產運行、水質化驗、設備管理、日常辦公等關鍵業務提供統一業務信息管理平台,對企業實時生產數據、視頻監控數據、工藝設計、日常管理等相關數據進行集中管理、統計分析、數據挖掘,為不同層面的生產運行管理者提供即時、豐富的生產運行信息,為輔助分析決策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企業規范管理、節能降耗、減員增效和精細化管理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從而形成完善的城市污水處理信息化綜合管理解決方案。
武漢市污水處理綜合運營管理平台,依託雲計算技術構建、利用互聯網將各種廣域異構計算資源整合,以形成一個抽象的、虛擬的和可動態擴展的計算資源池,再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按需提供計算能力、存儲能力、軟體平台和應用軟體等服務。系統可以對污水處理企業的進、產、排三個主要環節進行監控,將下屬提升泵站和污水處理廠的水量、水位、水質、電耗、葯耗、設備狀態等信息通過雲計算平台進行收集、整合、分析和處理,建立各個環節的相互規約模型,分析生產環節水、電、葯的消耗與處理水排水、生產、排放之間的隱含關系找出污水處理廠的優化生產過程管理方案,實現對污水處理企業生產過程的實時控制與精細化管理,達到規范管理、節能降耗、減員增效的目的。 智慧城市的提出各大城市紛紛響應,成都也不例外。智慧成都的核心建設點之一就是建設智慧水務,利用水務物聯網技術更加高效的管理城市水資源。
水是人類生活的源泉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水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水資源監管和治理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困擾,水質監控不及時、水災預警不及時更是直接關繫到民生問題。而智慧水務的發展則能非常及時、准確的解決問題。
假設一個地方下了一場暴雨,當地的水務、防汛部門往往會手忙腳亂。倘若有一個覆蓋全域的水務物聯網,在區域中心的監控指揮室里,就可以把各種情況、數據看得一清二楚,那該多好?
別以為這樣的場景還只是想像。我市新津縣已經在全省率先做到了。
據悉,圍繞水務三大任務(防汛抗旱、水資源調度和水環境治理),新津縣在全省第一個探索建立了「水務物聯網」系統,截止目前已投資518萬元完成一期8個監測站點建設,實現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的系統化管理,初步形成了新津縣智能化水務信息系統。今年內,該縣還將盡快啟動新津縣水資源監測管理系統二期工程項目,進一步整合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形成集水質監測、防洪抗旱和城市管理的綜合指揮平台,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信息化服務。
實時監控 數據15分鍾自動刷新
美麗的南河邊,鬱郁蔥蔥的樹木掩映著一個不起眼的鐵箱子。打開箱門,DO(溶解氧)、COD(化學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儀表盤上,各種數據映入眼簾。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就是目前最先進的自動監測儀了。
筆者看到,監測儀一頭有一根管道連接到河流中,依靠信息感測器和自動監測設備,便可實現數據自動、快速生成。「這裡面涵蓋了河水水量、水流速度、水溫以及8個水質指標,以前要掌握這些數據,我們起碼要分幾撥人,用一兩天才能完成,2012年依靠自動監測儀,15分鍾就會刷新一次,最新、最全的即時數據都能即時掌握」,工作人員表示。
打開物聯網數據分析處理系統軟體,金馬河、西河、南河、楊柳河、羊馬河等流過新津的5條主要河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29個監測點。再進一步點開監測點的圖標,橫斷面水位、流量、流速、壓力、水質等實時數據一應俱全,安裝在河流上的紅外攝像頭更是讓各監測點現場的水位、水流情況變得一目瞭然。在監控人員的演示中,鏡頭跟隨滑鼠不斷轉動,觀者得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監測點的詳細情況。
據介紹,通過水務物聯網系統和數據分析處理軟體,新津縣在飲水安全監測、水文監測及預警、污水處理排放、地下水監測、防汛抗旱、山洪災害監測及預警、水資源信息等多方面實現了平台整合。負責系統技術支持的四川煒麒信息科技公司總經理曾慶華說,就運用物聯網技術而言,這套系統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下一步會在全市推廣應用,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並力爭將這一產業市場擴大到全國范圍。 信息化建設是促進和帶動水務現代化、提升水務行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保障水務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局在水利部、省水利廳以及深圳市相關主管部門的關懷指導下,按照服務「低碳水務、安全水務、民生水務、效益水務」建設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籌謀劃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動重大工程建設,實現了我市水務信息化建設的跨躍式發展。
在信息採集方面,已建成雨量站63個,水文站32個;建成供水水質在線監測站點99個,可監控全市主要供水主幹管的PH值、壓力、濁度及總氯,建成10座污水廠水質在線監測站點23個,整合政府投資和社會BOT模式新建的8座污水處理廠、1個再生水廠的17個水質在線監測站數據,將全市污水處理廠的水質數據(COD、氨氮、HP、總磷等)納入統一監管;建成視頻監視點118個,並通過共享市交通部門的視頻資源,可對全市中型水庫、重點海堤、特區內主要河道和城區易澇易浸點進行實時監控。在網路建設方面,我局早已通過省水利專網、市政務內外網形成了連通省、市、區,包括省水利廳、市應急指揮中心、市氣象局、各區水務局和三防辦及大部分局屬單位的網路系統,並在2012年重點加強與局屬單位的網路互聯及省水利政務外網的拓展工作。2012年已完成市大鵬水源工程管理處、市北部水源工程管理處、市西麗水庫管理處等7家局屬事業單位的內網接入工作,正在開展將各區三防部門接入省水利專網的建設工作。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我局已建成了水雨情、水資源、氣象、基礎工情、供水水質、污水水質、水土保持、政務信息和視頻資源為一體的水務基礎資料庫,實現水務數據資源「一數據一源」;建成數據共享及交換平台,對內完成與局屬單位間的水雨情數據、水質數據和視頻資源的共享與交換;對外實現了市氣象局的雨情數據交換,與省水利廳、市應急指揮中心的視頻資源的共享,並利用深圳市統一建設的信息資源交換平台,實現了與市監察局、市行政服務大廳、市府辦公廳間的行政審批、信息公開數據的共享與交換。
㈧ 物聯網技術怎樣應用於智慧環保之污染源監控
近年來,各類突發環境事件的測試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的應急監測能力,建立環保隊伍打硬仗的良好形象。 「十三五」規劃後,中國很長的路要走在環境保護方面。環境質量的全面改善涉及多個部門和多個領域。真正做到「十三五」的目標,以改善環境的總體質量,需要加強統籌協調,治理的多方聯動,執法體系的形成。從國家層面金鵬信息網格隊加強了系統的頂層設計,建立持久穩定的環境補償機制,水資源,濕地,農業,度假村,工廠等納入監管范圍的焦點促進了國家的力量來保護環境。
在新技術,通過互聯網新技術,新趨勢,運用環保,開展國家電網處理環境。劣質煤主要抓住控制,小鍋爐,黃色車出等重點任務,建立監管網路,加強監管,全程跟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把握。結合實際,制定防治方案,建立一個監管體系,強化目標考核,為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責任。嚴格劃定生態紅線,加強對風景名勝區,水源,農村環境的保護和監管,從源頭上控制畜禽養殖污染,電網全面推進環境保護工作。要嚴格監管,不含糊,不手軟,開展全面檢查,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做好清理違法建設項目,環境執法監督和服務的全面加強。
環境污染對傳統污染監測的挑戰日益復雜,現在的環境保護網格監管和執法情報平台系統已成為一種趨勢,由於精確,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強污染控制的效率和能力。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正在試行電網企業提供環境監測服務,提供數據和環境監管的技術支持。
專家金鵬信息網格團隊開發智能電網環境監管執法平台,企業和機構只需要操作人員點擊滑鼠,顯示在大屏幕上,空氣質量監測國控污染物評估數據的網站,其監測數據圍繞每個微站,以及歷史數據趨勢的評估。
電網監控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環境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拇指,感覺,體驗方式粗放的規則放棄空氣污染的傳統的過去,被網格化,實時時間,科學的變化精確度,可以減少工作的盲目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環境管理的能力。做到精益求精,確保准確,可靠,科學的監測數據採集,傳輸和分析。
採用環保的智能電網監管執法平台後,無論什麼使用的生產工藝,原材料,中間產品生產,產品,哪些是有毒的其他輔助材料的企業是很清楚的,會有參與電網系統日常管理的密切關注。只要企業的規范運作,污染物種類和他們這一代是通過提供的查詢和計算並不需要環境監測人員現場做檢查。
實施和電網的管理,使群眾需要解決的第一次,在沖突中首次得到解決。弱勢首次得到救助,鄰里關系,改善干群關系,滿意的質量可以得到改善。為了人民的便利,惠民為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的原則,提供了科學依據,服務群眾為目標,產業結構調整,為政府的發展,優化能源結構和其他長期排放減排政策和措施,創造一流的環境管理體系,實現真正的環境監管盲點。
金鵬信息智慧環保解決方案
㈨ 污水處理設備內貿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
智能製造新模式將加速推廣應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生產力不斷提升,城市人口數量也不斷增加,未來我國污水排放量也將隨之增大,因此,對於污水處理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擴大,而作為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在污水處理率與污水排放量雙增的形勢下,提升污水處理能力成為水處理行業和企業的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5G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應用和開發,將我國製造業向智能轉型全面推進,各行業、企業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工業軟體等與企業生產工藝、管理流程的深入融合,推動製造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智能製造新模式將加速推廣應用。
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近40%
國內企業在水污染防治設備的開發和研究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同時工業廢水處理回用是新的市場機遇。從水污染防治設備狀況來看,近幾年我國水污染設備製造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僅僅為2.69萬台,截止至2017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增長至27.23萬台,2010-2017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9.2%。前瞻測算,2018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在28.50萬台左右。
2010-2018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與升級分析
2019年6月3-5日,作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將傳統的市政、民用和工業水處理與環境綜合治理及智慧環保相融合的水處理展示平台——上海國際水展在上海隆重召開,煙台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李超先生接受慧聰水工網的專訪,並向我們分享了當下污水處理行業在互聯網環境下的趨勢與升級。
1、「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助力污水回用產業升級
上海國際水展是國內一年一度的水處理行業盛會,針對此次水展金正環保推出了主題為「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助力污水回用產業升級的最新污廢水資源化與高品質再生水回用整體解決方案。
李超先生認為,環保水處理行業有很多共性痛點問題,代表性如:水處理核心膜組件價格過高、核心膜材料受制於國外技術企業、粗放式運營等。
為此,金正環保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行業共性痛點而努力,「智能製造+智能服務」的主題便是如此。其中,「智能製造」便體現在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DTRO膜柱自動化生產線,解決了膜柱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和運輸的難題;率先實現了工程設備化、設備模塊化、模塊標准化的簡化工藝鏈,大幅降低投資運營成本。
而「智能服務」則體現在,金正環保通過工業大數據中心,利用雲計算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以場景化的方式幫助企業和政府用戶將數據用起來,實現了數據資產化、數據業務化,提供遠程運維、專家分析、故障預警等服務,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逐步實現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布局。
通過「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極大解決行業共性痛點問題,真正做到提質增效,推動水處理行業快速發展。
2、智能製造打造競爭新優勢
眾所周知,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是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於推動我國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實現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金正環保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DTRO膜柱全自動化生產線,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可實現產能300-500支/天。生產線整體運行平穩高效,產品質量穩定、成品率高,可實現視覺檢測,對產品問題可追溯,解決了膜柱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和運輸難的問題,
李超先生表示膜柱的智能化生產將會給水處理行業帶來巨大變化,通過規模化、標准化生產,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大讓利空間,讓更多行業和客戶能夠用得到、用得起、用的好金正環保的產品。
3、創新難點不在技術,在於理念
縱觀整個行業,李超先生認為國內環保水處理行業的發展難點不僅僅在於於技術創新,更在於理念和模式的創新。金正環保在戰略布局時,希望能夠打通整個污廢水資源化回用的工藝鏈和產業鏈,進而推動國內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金正環保已實現膜材料、膜元件、集成設備、雜鹽分離的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可以為工業園區提供高鹽廢水及資源化回用的整體解決方案。
金正環保在特種膜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核心技術的環保水處理企業,擁有授權專利33項、參與國家標准制定5項、工信部鼓勵推廣環保裝備2項、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2項。且自主研發了全球首條DTRO特種膜自動化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金正環保每年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目前在研發的耐酸、耐鹼、耐有機溶劑特種膜材料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同時也在擴充產品品類和應用領域,開發針對市政污水高品質回用的特種膜,有效簡化工藝鏈和降低投資運營成本,目前中試階段已經結束,預計很快將推向市場,保持金正環保在水處理行業的長遠競爭力。
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在水處理行業的深入應用,為支持水處理企業應對挑戰提供了有了的支撐。金正環保作為是中國水處理行業特種膜研發生產與應用的高新技術環保企業以「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模式為我國污廢水資源化與高品質再生水回用添磚加瓦。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㈩ 智慧水務指什麼智慧水務解決方案都包含什麼
近年來,物聯網、雲計算技術不斷創新完善,為創建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為了確保水安全,節約有限的資源,傳統的水務行業正不斷地探索智慧水務建設。以實現智慧生產、智慧經營、智慧服務和智慧管控,智慧水務應運而生。
1、在城市供水、排水體系中,基本依靠人工管理和巡檢,確保各環節供水、排水正常,效率較低,反饋周期較長;
2、人工抄表存在擾民、「抄不準」、「估值」等多種情況,客戶服務體驗較差;
3、水質、水壓、及關聯環境數據等不能清晰掌握,不利於水務的精細化管理;
4、對於水泵、水閘、取水栓、污水處理器等水務設備狀態不能實現統一管理,設備管理難度較大;
5、排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回用等排水體系不健全。
針對水務行業市場需求, HT for Web 打造的污水處理廠泵站自控系統基於物聯網理念,採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管網運行指標的實時監測,包括管網液位、流量、水質、氣體、泵站運行狀態等信息,保證管網安全高效地發揮作用,通過構建安全預警平台,提高應急指揮及快速處置能力,保障城市排水管線的安全運行,使得整個城市排水管線的安全運行可把握、可控制、可預測,提供科學、先進的城市級水力分析能力,更全面評估城市排水管網能力。
以城市排水設施數據為基礎,結合管網監控數據,氣象雨情狀況,實現為城市匯水區智能劃分、排水規劃、防澇預測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智能水表、壓力感測器、開關控制閥、水質感測器、流量感測器採集數據,然後對供、排水系統中所有管線、設備 (水泵、閥門、取水栓、消防栓等) 與構築物 (水廠、水池、水塔等) 的智能控制管理,全面掌握水務系統的運行情況如管網水位、流量、水質、水壓、泵站運行狀態等,保證水務系統安全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