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水處理系統處理後多餘的水怎麼辦
處理過的水,應該設法回收。
『貳』 水解系統用於處理含有尿素的稀氨水溶液,該過程的主要設備有哪些兩個
誤服氨水的處理:催吐、洗胃、大量飲水,服用潤滑保護劑如液狀石蠟等。受污染眼應以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min,再用液狀石蠟滴眼或塗於局部皮膚。有肺水腫、休克等時,採取對症和支持療法,必要時可氣管切開。劇痛可注射嗎啡止痛。糖皮質激素可減輕食管的傷後的食管狹窄。化妝品中禁用氨。應防止兒童接觸本品後中毒。
『叄』 中水處理系統怎樣補水
回收水收集水不夠時只能補自來水
『肆』 中水處理系統的中水回用用途
中水回來用的用途有兩種:一種將其自處理到飲用水的程度,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投資高,工藝復雜;二是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程度,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建築中便器的沖洗,綠化澆灑以及消防等方面,這是我們通常所採用的中水處理方式。中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取決於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質和使用要求,一般分為:
(1)以優質雜排水作為水源的中水處理設備工藝,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柵→調節池→物化處理→過濾池→消毒→中水
(2)以一般雜排水作為水源的中水處理工藝,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柵→調節池→生物處理→沉澱池→過濾池→消毒→中水
(3)以生活污水為中水水源的中水處理工藝,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柵→調節池→二級生物處理→沉澱池→過濾池→消毒→中水
中水回用設備可應用於生活小區、超市生活污水、建築小區、賓館、療養院、酒店、綜合樓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業污水。處理後,中水可用於沖刷廁所、汽車、路途綠化、澆灌綠地及補償鍋爐用水、賓館、酒店、寫字樓、機關、院校、廠礦、企業、金融、電信、電力、郵政、煤炭、冶金、化工、紡織、印染、釀酒、制葯、澱粉、啤酒、食品、造紙等行業。
『伍』 氨氮在水處理系統前的指標不易超過多少
高濃度氨氮廢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於氨水和無機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廢水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無機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條件下廢水中的氨氮主要由於無機氨所導致。廢水中氨氮的構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種是無機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銨,氯化銨等等。
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方法通常有物化法、生物脫氮法、生化聯合法等,其中物化法主要分為吹脫法、沸石脫氨法、膜分離技術、MAP沉澱法、化學氧化法; 傳統和新開發的脫氮工藝有A/O,兩段活性污泥法、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聲吹脫處理氨氮法方法等; 物化方法在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時不會因為氨氮濃度過高而受到限制,但是不能將氨氮濃度降到足夠低(如100mg/L以下)。而生物脫氮會因為高濃度游離氨或者亞硝酸鹽氮而受到抑制。實際應用中採用生化聯合的方法,在生物處理前先對含高濃度氨氮的廢水進行物化處理。
在實踐中,常見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的弱點如下:
1)無論是「蒸氨(汽提)或吹脫+A/O或吹脫+化學沉澱」,都離不開高投資、高運行成本的預處理工藝。「蒸氨」一次性投資太大,「吹脫」動力消耗太大。
2)續接A/O法時不僅投資高,而且佔地面積大,對預處理出水的要求苛刻(如NH3-N必須小於300mg/l,汽提或吹脫法對超過5000mg/l以上的高濃度氨氮廢水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於是只能用成倍的清水稀釋)。
3)續接化學沉澱法雖然投資和佔地面積都比A/O法小,但它葯劑的消耗量太大,N:P:Mg之比都在1:1.1-1.2,處理葯劑成本太高,而且出水也不可能達到國家一級或二級排放標准。
『陸』 中水處理系統流程圖有哪些
給你說個一般的流程:
生活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毛發收集器-----mbr反應器-----自吸泵專------中水水箱-----回用屬水泵----消毒系統
當然還有其他處理方式的,主要是中間處理原理的不同。
『柒』 中水處理系統的方案簡介
1.細格柵:自己製作為細網狀或直接向廠家定做
2.調節池一般設計為1.5-2.0h的水力停留時間,並向其內曝氣(為了減輕調節池發生厭氧反應而產生的異味),一般採用水下曝氣機。池底設有放空管,池頂設有溢流孔。
3.沉澱池一般設計為0.5-0.8h的水力停留時間,池子以斗形為宜,池底設有放空管或設一流量較小的排污泵亦可,池頂設有溢流孔,調節池與沉澱池的污水經過地下排污溝排到排污池經排污泵排入市政管網。
4.毛發過濾器,以小孔徑的毛發過濾器為宜,截留原水中的毛發等大的顆粒物,為保護後續膜設備而設,其自設反洗管管路,可設計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鍾。
5.加壓泵為一備一用而設(本工藝採用流量為16m3/h,揚程80m,功率5.5Kw,南方泵業CDL16-100)為後續系統增壓而設。
6.消毒設備(本工藝消毒設備為專利技術,市場很難買到,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細菌等對人體有害菌)可採用臭氧強氧化劑。
7.膜處理系統,主要採用中空纖維膜(本工藝中採用8根Φ200的中空纖維膜,其進水流量維持在12 m3/h,出水維持在10 m3/h左右,本系統原設計為每天反洗一次,但實際運行2個月後,效果不理想,改為每小時反洗10分鍾,保護中空纖維膜),以後設計在前期設計的水要經過十分精細的過濾,這樣不會使膜堵塞,保持系統的正常運行。其運行壓力為0.1-0.3MPa。
8.活性炭吸附,由膜出來的水經過活性炭吸附,去臭、去味還可吸附水中的膠體物質(如果活性炭吸附系統前置在膜系統之前則1公斤活性炭處理水量8-12噸,活性炭的壽命會很短,很快更換活性炭,而其後置則為前置的20倍左右,提高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活性炭後置脫氯1公斤活性炭處理水量30噸左右,做直飲水時亦如此)本工藝活性炭罐設計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鍾,罐體設計為Φ1600,有效高度為2000,凈高2800,實際裝填量為75%。
9.中水回用池設計為3小時的水力停留時間,在中水回用池底設有放空管,頂部設有溢流孔,中水回用池上部設有自來水補給管道。
10.提升泵,本工藝供給4座辦公樓沖廁用水,有高層和低層,故選用南方泵業型號為CDL4-60與CDL4-140(立式泵)並選用CDL4-140一台做為前面的幾個系統的反洗泵。
『捌』 中水處理系統的中水簡述
中水主要抄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其水質介於上水與下水之間,中水回用則是將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後作為再生資源回用。城市污水由於水量穩定,基建投資經濟,許多國家都將中水回用作為解決缺水問題的優選方案。因此,開展中水回用工作,顯示出了開源和減少污染的雙重功效。
『玖』 污水處理系統的全過程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拾』 求助,特殊菌種法處理含腈廢水的工藝流程圖是什麼,哪裡能找到
該廢水主要是焦化生產過程中排放出大量含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來自煉焦和煤氣凈化過程及化工產品的精製過程,其中以蒸氨過程中產生的剩餘氨水為主要來源。蒸氨廢水是混合剩餘氨水蒸餾後所排出的廢水。剩餘氨水是焦化廠最重要的酚氰廢水源,是含氨的高濃度酚水,由冷凝鼓風工段循環氨水泵排出,送往剩餘氨水貯槽。剩餘氨水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裝爐煤表面的濕存水、裝爐煤干餾產生的化合水和添加入吸煤氣管道和集氣管循環氧水泵內的含油工藝廢水。剩餘氨水總量可安裝爐煤14%。剩餘氨水在貯槽中與其它生產裝置送來的工藝廢水混合後,稱為混合剩餘氨水。混合剩餘氨水的去向,有的是直接蒸氨,有的是先脫酚後蒸氨,有的是與富氨水合在一起蒸氨,還有的是與脫硫富液一起脫酸菜氨,脫酸蒸氨前要進行過濾除油。
焦化廢水所含污染物包括酚類、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雜環化合物等,是一種典型的含有難降解的有機化合物的工業廢水。焦化廢水中的易降解有機物主要是酚類化合物和苯類化合物,砒咯、萘、呋喃、眯唑類屬於可降解類有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主要有砒啶、咔唑、聯苯、三聯苯等。焦化廢水的水質因各廠工藝流程和生產操作方式差異很大而不同。該焦化廠的蒸氨廢水水質如下:CODcr3500mg/L、酚900mg/L、氰100mg/L、油70mg/L、氨氮350mg/L左右。
除油池+調節池+氣浮池+初曝池+初沉池+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出水
為兩個系列
原設計水質:COD<<4500MG/L,NH3-N<<200MG/L
處理後出水水質:COD<<150MG/L,NH3-N<<10MG/L
焦化廢水處理站處理的廢水分為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
生活污水所含污染物濃度較低,廢水量小,主要含COD、BOD、氨氮和懸浮物等,來源於廠區的衛生間、浴池、食堂等生活設施。
生產廢水分為生產凈廢水和生產廢水。
生產凈廢水是指主要來源於各車間的間接冷卻水及加熱蒸汽冷凝水排水,其水質除水溫略有升高基本不含其他污染物。
生產廢水主要為煤氣冷凝水、蒸氨廢水、煤氣終冷水、各工段油槽分離水、煤氣凈化車間工藝排水、化驗室排出的廢水等。以上酚氰廢水成分復雜,一般均含有較高濃度的COD、BOD、揮發酚、氰化物、氨氮、石油類等污染物。
某焦化廠經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控制,設計送至焦化廢水處理站的生產廢水水量為50m3/h,其它廢水水量(包括稀釋水)為50m3/h,共計100m3/h廢水進入生化廢水處理系統,採用A2/O內循環生物脫氮處理工藝。焦化廢水處理的具體工藝路線如下圖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