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表達想回家卻不能回家的詩句
夜雨寄北
[作者] 李商隱
[全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孔紹安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唐·宋之問
《題大萸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唐·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唐·高 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螢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唐·杜 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唐·戴叔倫 《題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飛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唐·張 籍 《秋 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Ⅱ 想回家回不去的成語
無家可歸
Ⅲ 家就在眼前卻不能回是什麼成語
有家難奔
yǒu jiā nán bēn
【解釋】由於種種原因,有家卻不能回去。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你可為甚麼切齒嚼牙恨,這是你自做的來有家難奔。」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處境
【近義詞】有國難投
【例句】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7卷:「弄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叫我怎處?」
Ⅳ 家在眼前卻不能回成語什麼說
家在眼前卻不能回成語:有家難奔。
有家難奔:
⑴解釋:由於種種原因,有家卻不能回去。
⑵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你可為甚麼切齒嚼牙恨,這是你自做的來有家難奔。」
⑶結構:偏正式成語
⑷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處境。
⑸近義詞:有國難投。
⑹例句: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7卷:「弄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叫我怎處?」
Ⅳ 想回家又回不了,用什麼成語
望而卻步,生活就是這樣。不要太多想會好起來的。
Ⅵ 表達深刻思念家鄉親人但又不能回家的成語
歸心似箭 guīxīnsìjiàn[釋義]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樣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語出]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二回;「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只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近義] 歸去來兮[反義] 浪跡天涯[用法] 形容回家心切。一般作謂語。[結構] 主謂式。[例句] ①他離開家鄉已經十年;聽說今天有機會回去;不由得~;急不可待。②放寒假了;外地的同學~;希望馬上到家。[英譯] beanxioustoreturnhome表達深刻思念家鄉親人但又不能回家的成語
Ⅶ 形容想回家鄉,但又不想離開自己現在所處地的成語。。。
故土難離、流連忘返、
Ⅷ 想回家卻回不去的煩惱詩詞
夜雨寄北
[作者] 李商隱
[全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孔紹安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唐·宋之問
《題大萸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唐·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唐·高 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螢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唐·杜 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唐·戴叔倫 《題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飛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唐·張 籍 《秋 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Ⅸ 求一成語!形容很想回家或急著回家…
歸心似箭
Ⅹ 看到家卻不能回去用什麼成語來形容
三過家門而不入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解釋】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處】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結構】復句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大公無私
【近義詞】三過其門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