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治理方案縮寫

污水處理治理方案縮寫

發布時間:2021-03-10 20:55:04

A. 污水處理工藝中常用的名詞術語及它們的英文縮寫

給排水常用名詞中英文對照
1、給水工程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原水的取集和處理以及成品水輸配的工程。

2、排水工程 sewerage ,wastewater engineering 收集、輸送、處理和處置廢水的工程。

3、給水系統 water supply system 給水的取水、輸水、水質處理和配水等設施以一定方式組合成的總體。

4、排水系統 sewerage system 排水的收集、輸送、水質處理和排放等設施以一定方式組合成的總體。

5、給水水源 water source 給水工程所取用的原水水體。
6、原水raw water 由水源地取來的原料水。

7、地表水surface water 存在於地殼表面,暴露於大氣的水。

8、地下水ground water 存在於地殼岩石裂縫或工壤空隙中的水。

9、苦鹹水(鹼性水) brackish water ,alkaline water 鹼度大於硬度的水,並含大量中性鹽,PH值大於7。
10、淡水fresh water 含鹽量小於500mg/L的水。

11、冷卻水cooling water 用以降低被冷卻對象溫度的水。
12、廢水 wastewater 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雨徑流以及流入排水管渠的其它水。
13、污水sewage ,wastewater 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
14、用水量 water consumption 用水對象實際使用的水量。
15、污水量 wastewater flow ,sewage flow 排水對象排入污水系統的水量。
16、用水定額 water flow norm 對不同的排水對象,在一定時期內制訂相對合理的單位排水量的數值。

17、排水定額 wastewater flow norm 對不同的排水對象,在一定時期內制訂相對合理的單位排水量的數值。

18、水質 water quality 在給水排水工程中,水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性質。

19、渠道 channel ,conit 天然、人工開鑿、整治或砌築的輸水通道。

20、泵站 pumping house 設置水泵機組、電氣設備和管道、閘閥等的房屋。
21、泵站 pumping station 泵房及其配套設施的總稱。

22、給水處理 water treatment 對不符合用不對象水質要求的水。進行水質改善的過程。

23、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
24、廢水處理 wastewater disposal 對廢水的最終安排。一般將廢水排入地表水體、排放土地和再次使用等。
25、格柵 bar screen 一種柵條形的隔污設備,用以攔截水中較大尺寸的漂浮物或其他雜物。

26、曝氣 aeration 水與氣體接觸,進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氣體和揮發性物質的過程。
27、沉澱 sedimentation 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雜物的過程。
28、澄清 clarification 通過與高濃度沉渣層的接觸而去除水中雜物的過程。
29、過濾filtration 藉助粒狀材料或多孔介質截除水中質物的過程。
30、離子交換法 ion exchange 採用離子交換劑去除水中某些鹽類離子的過程。
31、氯化 chlorination 在水中投氯或含氯氧化物方法消滅病原體的過程。

32、余氯 resi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經一定時間接觸後,在水中余留的游離性氯和結合性氯的總和。
33、游離性余氯 free resial chlorine 水中以次氯酸和次氯酸鹽形態存在的余氯。
34、結合性余氯 combinative resial chlorine 水中以二氯胺和一氯胺形態存在的余氯。

35、污泥 sludge 在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以及排水管渠中沉積的固體與水的混合物或膠體物。

36、污泥處理 sludge treatment 對污泥的最終安排。一般將污泥作農肥、製作建築材料、填埋和投棄等。

37、水頭損失 head loss 水流通過管渠、設備和構築物等所引起的能量消耗。

給水工程中系統和水量方面的術語
1、直流水系統 once through system 水經過一次使用後即行排放或處理後排放的給水系統。
2、復用水系統 water reuse system 水經重復利用後再行排放或處理後排放的給水系統。
3、循環水系統 recirculation system 水經使用後不予排放而循環利用或處理後循環利用的給水系統。
4、生活用水 domestic water 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
5、生產用水 process water 生產過程所需用的水。
6、消防用水 fire demand 撲滅火災所需用的水。
7、澆灑道路用水 street flushing demand ,road watering 對城鎮道路進行保養、清洗、降溫和消塵等所需用水。
8、綠化用水 green belt sprinkling ,green plot sprinkling 對市政綠地等所需用的水。

給水工程取水構築物的術語
1、管井 deep well ,drilled well 井管從地面打到含水層,抽取地下水的井。
2、管井濾水管 deep well screen 設置在管井動水位以下,用以從含水層中集水的有縫隙或孔隙的管段。
3、管井沉澱管 grit compartment 位於管井最下部,用以容納進入井內的沙粒和從水中析出的沉澱物的管段。
4、大口井 g well ,open well 由人工開挖或沉井法施工,設置井筒,以截取淺層地下水的構築物。
5、井群 batter of wells 數個井組成的群體。
6、滲渠 infiltration gallery 壁上開孔,以集取淺層地下水的水平管渠。
7、地下水取水構築物反濾層 inverted layer 在大口井或滲渠進水處鋪設的粒徑沿水流方向由細到粗的級配礫層(簡稱反濾層)
8、泉室 spring chamber 集取泉水的構築物。
9、進水間 intake chamber 連接取水管與吸水井、內設格柵或格網的構築物。
10、格網 screen 一種網狀的用以攔截水中較大尺寸的漂浮物、水生動物或其他污染物的攔污設備。其網眼尺寸較格柵為小。
11、吸水井 suction well 為水泵吸水管專門設置的構築物。

給水工程中凈水構築物的術語
1、凈水構築物 purification structure 以去除水中懸浮固體和膠體雜質等為主要目的的構築物的總稱。
2、投葯 chemical dosing 為進行水處理而向水中加一定劑量的化學葯劑的過程。
3、混合 mixing 使投入的葯劑迅速均勻地擴散於被處理水中以創造良好的凝聚反應條件的過程。
4、凝聚 coagulation 為了消除膠體顆粒間的排斥力或破壞其親水性,使顆粒易於相互接觸而吸附的過程。
5、絮凝 flocculation A、完成凝聚的膠體在一定的外力擾動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較大絮狀顆粒的過程。曾用名反應。 B、高分子絮凝劑在懸浮固體和膠體雜質之間吸附架橋的過程。
6、自然沉澱 plain sedimentation 不加註任何凝聚劑的沉澱過程。
7、凝聚沉澱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加註凝聚劑的沉澱過程。
8、凝聚劑 coagulant 在凝聚過程中所投加的葯劑的統稱。
9、助凝劑 coagulant aid 在水的沉澱、澄清過程中,為改善絮凝效果,另設加的輔助葯劑。
10、葯劑固定儲備量 standby reserve 為考慮非正常原因導致葯劑供應中斷,而在葯劑倉庫內設置的在一般情況下不準動用的儲備量。簡稱固定儲備量。
11、葯劑周轉儲備量 current reserve 考慮葯劑消耗與供應時間之間差異所需的儲備量。簡稱周轉儲備量。
12、沉沙池(沉砂池)desilting basin ,grit chamber 去除水中自重很大、能自然沉降的較大粒徑沙粒或雜粒的水池。
13、預沉池 pre-sedimentation tank 原水中泥沙顆粒較大或濃度較高時,在進行凝聚沉澱處理前設置的沉澱池。
14、平流沉澱池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水沿水平方向流動的沉澱池。
15、異向流斜管 (或斜板)沉澱池 tube(plate)settler 池內設置斜管(或斜板),水自下而上經斜管(或斜板)進行沉澱,沉泥沿斜管(或斜板)向下滑動的沉澱的池。
16、同向流斜板沉澱池lamella 池內設置斜板,沉澱過程在斜板內進行,水流與沉泥均沿斜板向下流動的沉澱池。
17、機械攪拌澄清池 accelerator 利用機械使水提升和攪拌,促使泥渣循環,並使原水中固體雜質與己形成的泥渣接觸絮凝而分離沉澱的水池。
18、水力循環澄清池 circulator clarifier 利用水力使水提升,促使泥渣循環,並使原水中固體雜質與己形成的泥渣接觸絮凝而分離沉澱的水池。
19、脈沖澄清池 pulsator 懸浮層不斷產生固周期性的壓縮和膨脹,促使原水中固體雜質與己形成的泥渣進行接觸凝聚頁分離沉澱的水池。
20、懸浮澄清池 sludge blanket clarifier 加葯後的原水由上通過處於懸浮狀態的泥渣層,使水中雜質與泥渣懸浮層的顆粒碰撞凝聚而分離沉澱的水池。
21、液面負荷 surface load 在沉澱池、澄清池等沉澱構築物的凈化部分中,單位液(水)面積所負擔的出水流量。其計量單位通常以m3/(m2.h)表示。
22、氣浮池 floatation tank 運用絮凝和浮選原理使液體中的雜質分離上浮而去除的池子。
23、氣浮溶氣罐 dissolved air vessel 在氣浮工藝中,水與空氣在有壓條件下相互溶合的密閉容器。簡稱溶氣罐。
24、清水池 clear-water reservoir 為貯存水廠中凈化後的清水,以調節水廠制水量與供水量之間的差額,並為滿足加氯接觸時間而設置的水池。

給水工程中輸配水管網的術語
1、配水管網 distribution system ,pipe system 將水送到分配管網以至用戶的管系。
2、環狀管網pipe network 配水管網的一種置形式,管道縱橫相互接通,形成環狀。
3、枝狀管網 branch system 配水管網的一種布置形式,干管和支管分明,形成樹枝狀。
4、水管支墩 buttress ,anchorage 為防止由管內水壓引起的水管配件接頭移位而造成漏水,需在水管幹線適當部位砌築的墩座。簡稱支墩。

排水工程中排水制度和管渠附屬構築物的術語及其涵義
1、排水制度 sewer system 在一個地區內收集和輸送廢水的方式。它有合流制和分流制兩種基本方式。
2、合流制 combined system 用同一種管渠分別收集和輸送廢水的排水的方式。
3、分流制 separate system 用不同管渠分別收集和輸送各種污水、雨水和生產廢水的排水的方式。
4、檢查井 manhole 排水管渠上連接其他管渠以及供養護工人檢查、清通和出入管渠的構築物。
5、跌水井 drop manhole 上下游管底跌差較大的檢查井。
6、事故排出口 emergency outlet 在排水系統發生故障時,把廢水臨時排放到天然水體或其它地點去的設施。
7、曝雨溢流井 (截留井)storm overflow well ,intercepting well 合流制排水系統中,用來截留、控制合流水量的構築物

排水工程中水和水處理的術語及其涵義
1、生活污水 domestic sewage ,domestic wastewater 居民中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
2、工業廢水 instrial wastewater 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水。它包括生產廢水和生產污水。
3、生產污水polluted instrial wastewater 被污染的工業廢水。還包括水溫過高,排入後造成熱污染的工業廢水。
4、生產廢水 non-polluted instrial wastewater 未受污染或受輕微污染以及水溫稍有升高的工業廢水。
5、城市污水 municipal sewage ,municipal wastewater 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污水的統稱。在合流制排水系統中,還包括生產廢水和截留的雨水。
6、旱流污水 dry weather flow 合流制排水系統在晴天時輸送的污水。
7、水體自凈 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ies 河流等水體在自然條件的生化作用下,有機物降解,溶解氧回升和水體生物群逐漸恢復正常的過程。
8、一級處理 primary treatment 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的凈化過程,主要為沉澱。
9、二級處理 secondary treatment 污水經一級處理後,用生物處理方法繼續除去污水不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的凈化過程。
10、生物處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不穩定有機物降解和穩定的過程。
11、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和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後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迴流到曝氣池,多餘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
12、生物膜法 biomembrance process 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採用各種不同載體,通過污水與載體的不斷接觸,在載體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脫落下來的生物膜與水進行分離。
13、雙層沉澱池(隱化池) Imhoff tank 由上層沉澱槽和下層污泥消化室組成。
14、初次沉澱池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污水處理中第一次沉澱的構築物,主要用以降低污水中的懸浮固體濃度。
15、二次沉澱池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污水生物處理出水的沉澱構築物,用以分離其中的污泥。
16、生物濾池 biological filter ,trickling filter 由碎石或塑料製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歇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
17、生物接觸氧化 bio-contact oxidation 由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和人工曝氣系統構成的生物處理工藝。在有氧的條件下,污水與填表面的生物膜反復接觸,使污水獲得凈化。
18、曝氣池 aeration tank 利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污水生物處理的構築物。池內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時間,滿足好氧微生物所需的氧量以及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接觸的混合條件。

排水工程中污泥和污泥處理的術語及其涵義
1、原污泥 raw sludge 未經污泥處理的初沉污泥、二沉剩餘污或兩者的混合污泥。
2、初沉污泥 primary sludge 從初次沉澱池排出的沉澱物。
3、二沉污泥 secondary sludge 從二次沉澱池排出的沉澱物。
4、活性污泥 activated sludge 曝氣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種好氧微生物群體的絮狀體。
5、消化污泥 digested sludge 經過好氧消化或厭氧消化的污泥,所含有機物質濃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並趨於穩定。
6、迴流污泥 returned sludge 由於次沉澱池(或沉澱區)分離出來,迴流到曝氣池的活性污泥。
7、剩餘污泥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活性污泥系統中從二次沉澱池(或沉澱區)排出系統外的活性污泥。
8、污泥氣 sludge gas 在污泥厭氧消化時,有機物分解所產生的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並有少量的氫、氮和硫化氫。俗稱沼氣。
9、污泥消化 sludge digestion 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轉化為較穩定物質的過程。
10、好氧消化 aerobic digestion 污泥經過較長時間的曝氣,其中一部分有機物由好氧微生物進一步降解和穩定的過程。
11、厭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在無氧條件下,污泥中的有機物由厭氧微生物進行降解和穩定的過程。
12、中溫消化 mesophilic digestion 污泥在溫度為33℃-35℃時進行的厭氧消化工藝。
13、高溫消化 thermophilic digestion 污泥在溫度為53℃-55℃時進行的厭氧消化工藝。
14、污泥濃縮 sludge thickening 採用重力或氣浮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使污泥稠化的過程。
15、污泥淘洗 elutriation of sludge 改善污泥脫水能的一種污泥預處理方法。用清水或廢水淘洗污泥,降低水化污泥鹼度,節省污泥處理投葯量,提高污濾脫水效率。
16、污泥脫水 sludge dewatering 對濃縮污泥進一步去除一部分含水量的過程,一般指機械脫水。
17、污泥真空過濾 sludge vacuum filtration 利用真空使過濾介質一側減壓,介質的污泥脫水方法。
18、污泥壓濾 sludge pressure filtration 採用正壓過濾,使污泥水強制濾過介質的污泥脫水方法。
19、污泥干化 sludge drying 通過滲濾或蒸發等作用,從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過程,一般指採用污泥干化場(床)等自然蒸發設施。
20、污泥焚燒 sludge incineration 污泥處理的一種工藝。它利用焚燒爐將脫水污泥加溫乾燥,再用高溫氧化污泥中的有機物,使污泥成為少量灰燼。

排水工程中物理量的術語及其涵義
1、生化需氧量 biochmical oxygen demand 水樣在一定條件下,於一定期間內(一般採用5日、20℃)進行需氧化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英文簡稱BOD。
2、化學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水樣中可氧化物從氧化劑重鉻酸鉀中所吸收的氧量。英文簡稱COD。
3、耗氧量 oxygen consumption 水樣中氧化物從氧化劑高錳酸鉀所吸收的氧量。英文簡稱OC或CODMn 。
4、懸浮固體 suspended solid 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一般指用濾紙過濾水樣,將濾後截留物在105℃溫度中乾燥恆重後的固體重量。英文簡稱SS

B.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方案

一、連續循環曝氣系統(CCAS)
A、CCAS工藝簡介

CCAS工藝,即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這種工藝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SBR工藝早於1914年即研究開發成功,但由於人工操作管理太煩瑣、監測手段落後及曝氣器易堵塞等問題而難以在大型污水處理廠中推廣應用。SBR工藝曾被普遍認為適用於小規模污水處理廠。進入60年代後,自動控制技術和監測技術有了飛速發展,新型不堵塞的微孔曝氣器也研製成功,為廣泛採用間歇式處理法創造了條件。1968年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與美國ABJ公司合作開發了「採用間歇反應器體系的連續進水,周期排水,延時曝氣好氧活性污泥工藝」。1986年美國國家環保局正式承認CCAS工藝屬於革新代用技術(I/A),成為目前最先進的電腦控制的生物除磷、脫氮處理工藝。

CCAS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經預處理的污水連續不斷地進入反應池前部的預反應池,在該區內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並一起從主、預反應區隔牆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m/min)進入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內依照「曝氣(Aeration)、閑置(Idle)、沉澱(Settle)、排水(Decant)」程序周期運行,使污水在「好氧-缺氧」的反復中完成去碳、脫氮,和在「好氧-厭氧」的反復中完成除磷。各過程的歷時和相應設備的運行均按事先編制,並可調整的程序,由計算機集中自控。

CCAS工藝的獨特結構和運行模式使其在工藝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1)曝氣時,污水和污泥處於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澱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於完全理想沉澱狀態,使出水懸浮物(SS)極低,低的SS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B、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概況

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環境污染成了一大難題。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約許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標,要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20%。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尤其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中西部環境與生態保護已被提上首要議事日程。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自200年前工業革命以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成為一個地區文明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近200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已從原始的自然處理、簡單的一級處理發展到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深度處理污水,並回用。處理工藝也從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發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藝)等多種工藝,以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相對於國外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6.7%。在我們大力引起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經驗的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發展,尤其是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參考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應符合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總投資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資金非常龐大,因此嚴格控制總投資對國民經濟大有益處。

(2)運行費用低。運行費用是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是評判一套工藝優劣的主要指標之一。

(3)佔地省。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極其緊缺。土地資源是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和規劃的一個重要因素。

(4)脫氮除磷效果。隨著我國大面積水體環境的富營養化,污水的脫氮除磷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國最新實施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也明確規定了適用於所有排污單位,非常嚴格地規定了磷酸鹽排放標准和氨氮排放標准。這就意味著今後絕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要考慮脫氮除磷的問題。

(5)現代先進技術與環保工程的有機結合。現代先進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自控系統設備的出現和完善,為環保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廠大都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和自控系統,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穩定的合格出水,而我國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後。計算機控制和管理也必將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的方向。

C、幾種處理系統的工藝比較

為了選擇出工藝上最可靠,投資上最經濟,管理上最方便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我們調研了國內外污水處理廠的成熟經驗和發展趨勢,並進行了比較。

目前,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大都採用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級處理是採用物理方法,主要通過格柵攔截、沉澱等手段去除廢水中大塊懸浮物和砂粒等物質。這一處理工藝國內外都已成熟,差別不大。二級處理則是採用生化方法,主要通過微生物的生命運動等手段來去除廢水中的懸浮性,溶解性有機物以及氮、磷等營養鹽。目前,這一處理工藝有多種方法,歸結起來,有代表性的工藝主要有傳統活性污泥、氧化溝、A/O或A2/O工藝、SBR及CCAS工藝等。目前,這幾種代表工藝在國內外都有實際應用。

二、SPR高濁度污水處理技術

在天然淡水資源已被充分開發、自然災害日益頻繁暴發的今天,缺水已經對世界各國眾多城市的經濟和市民生活構成了十分嚴重的威脅,缺水危機已經是我們面臨的現實,解決城市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應該是將城市污水變為城市供水水源。城市污水就近可得,來源穩定,容易收集,是可靠且穩定的供水水源。城市污水經凈化後回用主要可作為市政綠化、景觀用水和工業用水。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統、污水凈化處理技術及其系統、出水輸配系統、回用水應用技術和監測系統。其中污水凈化再生技術及其系統是關鍵,污水凈化處理的流程要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要為該城市經濟實力所能承受,處理後出水的水質要滿足回用的要求。

沿用了許多年的傳統的「一級處理」及「二級處理」水處理工藝技術和設備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的高濁度和高濃度污水的凈化處理要求,處理後出水更不能滿足城市對水回用的水質要求。沿著傳統的工藝技術路線只能進一步附加傳統的「三級處理」設備系統,既迴避不了龐大復雜的傳統二級生化處理系統,也迴避不了投資和運行費用都十分昂貴的傳統三級過濾吸附處理系統。這些恰恰是實現污水回用的忌諱之處。所以,環保市場十分迫切需要凈化效率更高、處理後出水能滿足現有環保標准並且能回用於城市,投資和運行費用又要為現有城市的經濟實力所能接受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和新設備。

最新發明的「SPR高濁度污水凈化系統」(美國發明專利 )將污水的「一級處理」和「三級處理」程序合並設計在一個SPR污水凈化器罐體內 ,在30分鍾流程里快速完成 。它容許直接吸入懸浮物(濁度)高達500毫克/升至5000毫克/升的高濁度污水,處理後出水的懸浮物(濁度)低於3毫克/升(度);它容許直接吸入CODcr為200毫克/升至800毫克/升的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後出水CODcr可降為40毫克/升以下。只需用相當於常規的一 、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工程投資和低於常規二級處理的運行費用 ,就能夠獲得三級處理水平的效果 ,實現城市污水的再生和回用。

SPR污水處理系統首先採用化學方法使溶解狀態的污染物從真溶液狀態下析出,形成具有固相界面的膠粒或微小懸浮顆粒;選用高效而又經濟的吸附劑將有機污染物、色度等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然後採用微觀物理吸附法將污水中各種膠粒和懸浮顆粒凝聚成大塊密實的絮體;再依靠旋流和過濾水力學等流體力學原理,在自行設計的SPR高濁度污水凈化器內使絮體與水快速分離;清水經過罐體內自我形成的緻密的懸浮泥層過濾之後,達到三級處理的水準,出水實現回用;污泥則在濃縮室內高度濃縮,定期靠壓力排出,由於污泥含水率低,且脫水性能良好,可以直接送入機械脫水裝置,經脫水之後的污泥餅亦可以用來製造人行道地磚,免除了二次污染。

最新發明的SPR污水凈化技術以其流程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低、佔地少、凈化效果好的眾多優勢將為當今世界的城市污水的再利用開創一條新路。城市污水實現再利用之後,為城市提供了第二淡水水源,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SPR污水處理系統與眾不同的技術特點

1.城市生活污水和處理葯劑的混合主要是在泵前吸葯管道 、污水泵 葉輪、蛇形反應管 和瓷球反應罐的組合作用下完成的 ,依照紊流速度 、混合時間 、和水力學結構數據設計 ,得以十分充分的混合 ,為取得最佳混凝凈化效果和最大限度地節省葯劑創造了前提條件 。這是過去常規的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之水工結構所做不到的 。

2.SPR系統處理城市污水時 ,採用五種以上污水處理葯劑及其最佳配方組合使用 ,靠化學反應使污水中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 、重金屬離子 和有害的鹽類從水中析出 ,成為有固相界面的微小顆粒 (它包含有污水三級處理的作用)。其中還選用了一種吸附效果很好而價錢又很便宜的吸附劑,以吸附有機污染物和色度 。靠消毒劑在30分鍾的流程內殺滅細菌和大腸桿菌 。靠混凝的物理化學吸附作用將懸浮物及各類雜質凝聚成大而且密實的絮團 。這樣發揮各葯劑的單獨作用和它們之間的交聯作用的用葯方式是與常規的物理化學法不相同的 。而且SPR系統使用的組合葯劑配方 ,只能在具有十分精細的水動力學參數設計的SPR污水凈化器及其系統里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在常規的水工系統里是無法使用的 。

3.SPR系統裝置能夠依照模擬試驗得出的配方 ,藉助大氣壓力和流量計 ,十分精確地投加混凝葯劑和絮凝葯劑 ,不致因加葯過量而造成葯劑殘留在凈化後的出水中,而且動力消耗很少 。

4.SPR污水凈化器內部結構是完全按照混凝機理精確設計的 ,形成的渦旋流動和各部位恰當的水流速度 ,使得膠體顆粒之間有最多的碰撞次數 ,並且有凝聚吸附所需的最佳流速環境 。從而在極小的容積內獲得了極充分的凝聚效果 。這也是常規水工裝置無法比擬的 。

5.根據混凝形成的絮團實際狀況 ,准確確定了SPR污水凈化器內部的水動力學數據 ,使得在罐體中上部形成了一個有幾十厘米厚的 、十分緻密的懸浮泥層 。所有經過混凝的出水都必須通過此懸浮泥層的過濾 ,才能升流到罐體上部的清水匯集區 。它十分成功地起到了污水高級處理工藝中極為重要的過濾作用 。

這個緻密的懸浮泥層是由污水中的污泥及混凝葯劑形成的絮體本身組成的 。隨著絮體由下向上運動 ,使泥層的下表層不斷增加 、變厚 ;同時 ,隨著過濾水力學原理形成的罐體的旁路流動,引導著懸浮泥層的上表層不斷流入中心接泥桶 ,上表層不斷減少 、變薄 。這樣 ,懸浮泥層的厚度達到一個動態的平衡 。當混凝後的出水由下向上穿過此懸浮泥層時 ,此絮體濾層靠界面物理吸附和電化學特性及范德華力的作用 ,將懸浮膠體顆粒 、絮體 、細菌菌體等等雜質全部攔截在此懸浮泥層上 ,使出水水質達到三級處理的水平 。由於泥層是由絮體組成 ,緻密度高 ,過濾效率遠遠高於常規的沙粒層過濾 ;由於是處於懸浮狀態的絮體泥層作濾層 ,其過濾的水頭(阻力)損失非常小 ,所以動力消耗遠遠低於常規的砂層過濾 、微孔過濾 、或反滲透膜過濾;又由於過濾泥層是凈化過程中由污水中的污泥自動補充添加 ,又自動被引走 ,即過濾泥層自身在不斷地更新 ,過濾泥層總是保持著穩定的厚度,而且總是保持著穩定的物理吸附和電化學吸附性能 ,因此能獲得穩定的過濾效果 。而且完全免去了常規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過濾層的反沖洗以及反沖洗帶來的眾多麻煩 。這種結構和原理與常規的三級污水處理的過濾裝置是完全不同的 ,這里沒有價格昂貴的反滲透膜過濾 、微孔過濾 、或活性炭過濾等裝置 。所以 ,投資省 、動力消耗小 、運行費用低是SPR系統的必然優勢。

6.SPR系統選用的絮凝劑 ,同時也是良好的污泥助濾劑 ,所以 ,系統最後排出的污泥漿 ,其脫水性能良好 ,可以不另外添加助濾劑 ,就直接泵入壓濾機脫水 。泥餅可以製成人行道地磚再利用 ,不會帶來二次污染的問題 。它沒有傳統的生化法產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脫水性能很差的致命弱點。

7.本類型污水凈化器曾開機運行處理過養豬場污水 、養雞場污水 、煤礦礦井坑道污水 、生豬屠宰場污水 、高粱釀酒廠酒糟污水 、紡織印染污水、再生紙造紙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等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和氨氮的污水;也成功應用於陶瓷廠污水、牆地磚廠污水、大理石水磨拋光污水、洗煤污水、燃煤鍋爐濕法除塵污水、石英砂洗砂污水等懸浮物含量極高的污水的凈化和回用。 各地權威檢測部門測試了污水凈化器進水和出水的有關數據 。測試報告單表明 :氨氮去除率可以達到85%,總氮去除率可達95% ,有機氮去除率可達96% ,BOD去除率可達95% ,懸浮物的去除率則高達98.3% ~ 99.6% ,出水濁度達到3 度(3 毫克 / 升)以下。這是本凈水系統在低投資 、低運轉費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出水指標 。 這是常規的物化法和生物化學法的一級 、二級處理系統都無法達到的 。

除發達國家有專門的城市生活污水管路系統外,實際的城市污水往往混入有許多工業污水,可生化性差和污染物成分不規則地快速變化是我們面臨的現實,而針對降解某種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過程卻太長,所以,傳統生化系統難以適應當今愈來愈工業化了的城市的污水。SPR系統已擁有處理眾多工業污水的適應能力和物化法具有的快速應變能力,容易通過自動化的手段應付系統入口污水水質的變化,保持穩定的凈化效果。

8.在SPR系統中投放殺菌消毒葯劑時 ,只要增加一些投氯量(無需另外增加設備)就可以起到用氯來氧化除氨的作用 ,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系統去除氨氮的效率 。

9.假如經過SPR系統處理後的出水氨氮含量還未達到較嚴格的要求(如某些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將排水標準定為含氨氮1毫克 / 升以下) ,也可以後續再串聯設置一級離子交換裝置 ,靠斜發沸石離子交換柱最終達到除氨氮的目標 。

因為斜發沸石離子交換系統要求進口水質的懸浮物含量要低於35毫克 / 升 ,否則會影響離子交換柱的功能和壽命 ,從而大大增加離子交換的運行費用 。過去 ,常規的一 、二 級污水處理裝置是難以長期穩定地達到這樣的前處理水平的 ,因而限制了離子交換法除氨氮技術的廣泛應用 。現在 ,SPR污水處理系統絕對可以保證凈化後出水的懸浮物含量低於3毫克 / 升(實際運行中出水的懸浮物含量多為1毫克 / 升) ,使得後續的斜發沸石離子交換系統去除氨氮的負荷減輕很多 ,交換柱的使用壽命會大大延長 ,即離子交換的運行費用會大大降低 ,將使離子交換法除氨氮技術的優點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

早在七十年代 ,美國Minnesota 州Minneapolis 市的羅茲芒污水廠就是用純粹的物理化學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 ,其工藝流程是:化學混凝----沉澱----過濾和活性炭吸附----斜發沸石離子交換 。其最後出水水質標准為:氨氮1 毫克 / 升 ,BOD 10毫克 / 升 ,磷 1毫克 / 升,懸浮物 10毫克 / 升 ,pH 8.5 。證明純粹的物理化學法處理城市污水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現在 ,依靠新發明的SPR凈水技術 ,將使這項工藝的經濟性更為圓滿 。

10 。其實 ,經過SPR污水凈化系統處理後的出水 ,其懸浮物的含量小於3 毫克 / 升 ,濁度也小於3 度 (毫克 / 升 ) ,達自來水標准 ,不再會堵塞輸水管路 ,並且已經經過了良好的消毒 。將此出水回送到城市各地 ,作為城市草坪綠地和樹木綠化澆灌用水是十分安全 、可靠的 。經過SPR系統處理後的出水中 ,殘存的氮含量已經很低 ,氮作為植物生長的營養物是不必去除 、或不必去除得那麼干凈 的。從而可以免去除氮的深度處理投資及其運行費用 ,既保證了環境質量 ,又為社會節省了大筆資金 。 用此回用水取代自來水作為城市綠化用水 ,將大大節省城市的淡水資源 ,減輕城市市政部門的供水壓力 ,對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定會產生十分巨大的效益 。這是城市污水回用的新概念。

11 。這種純粹的物理化學法污水處理系統 ,受天氣 、環境 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少 ,操作人員控制處理系統的能力和靈活性都大大優越於生物化學法 ,這是眾所周知的 。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可採用下列新模式 :

方案〔1〕:一般的城市:污水經SPR系統處理後 ,回用於城市綠化 、澆灌草地樹木,或作為工業用水 。

城市生活污水儲存調節池:SPR污水處理系統 ----污泥脫水------ 污泥製成人行道地

出水回用於澆灌城市草地、樹木,或作為工業用水

方案〔2〕:特殊要求的城市:生活污水經SPR系統處理後 ,再進行離子交換除氨氮 ,最後排海 ,或回用。

城市生活污水儲存調節池:SPR污水處理系統 ------ 污泥脫水 ------ 污泥製成人行道地磚

斜發沸石離子交換除氨氮,出水排入近海 、或回用於澆灌城市草地、樹木,或作為工業用水。

如果有關部門能協助創造一些現場表演的簡易條件 ,將可以運送一台處理水量為10 ~ 20 立方米 / 日的SPR污水凈化器及其完整的配套系統到現場作城市污水凈化處理的連續開機運行操作表演 ,並通過播放錄像和幻燈片詳細講解有關的凈化機理 ,同時請當地水質檢測的權威部門進行凈化效果的水質測試 。全套裝置輪廓最大尺寸為長3米 ,寬1.4米 ,高2.4米 ,總重量為一噸以下 。

在技術展示成功的基礎上 ,與當地的環保部門及環保產業密切合作 ,依靠當地自身的科技力量和自身的製造能力 ,建造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 。 另外,SPR系統也可用於市區內的公園湖水的凈化及自循環 。希望將要興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採用SPR污水處理技術後,能成為全球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典範 。 如果在已有的城市污水一級和二級處理系統的基礎上,附加採用SPR污水處理系統作為最後的深度處理裝置,使出水達到工業自來水的標准,以實現最後出水回用的目標,也是現有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換代的極佳方案。

三、BIOLAK污水處理技術

l、百樂卡(BIOLA)工藝特點

百樂卡工藝是一種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多級活性污泥污水處理系統。它是由最初採用天然土池作反應池而發展起來的污水處理系統。自1972年以來,經多年研究形成了採用土池結構、利用浮在水面的移動式曝氣鏈、底部掛有微孔曝氣頭的一種具有一定特色的活性污泥處理系統。

由於採用土池而大大減少了建設投資,採用曝氣鏈曝氣系統進一步強化了氧的磚移效率,並減少運行費用,大大提高了處理效果。工藝設計簡捷,不需復雜的管理,在適宜的條件下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1低負荷活性污泥工藝

百樂卡工藝污泥迴流量大,污泥濃度較高,生物量大,相對曝氣時間較長,所以污泥負荷較低。龍田污水廠BOD5污泥負荷率為 0?05kgBOD/kgMLSS.d,污泥濃度為400Omg/L,污泥齡為29d,所以剩餘污泥雖很少。

1.2 曝氣池採用士池結構

根據國家環保局1992年《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調查與研究》,我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資金的54%用於土建工程設施,而只有36%用於設備,造成這 種投資分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工藝池大都採用價格昂貴的鋼筋混凝土池。而龍田污水廠土建工程造價500萬元,僅占總投資的20%。

大的鋼筋混凝土池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施工難度大。但對於許多種曝氣工藝來講,都不考慮採用土池,因為土池會造成地下水的侵蝕,同時也由於在土池基礎上安裝曝氣頭是十分困難的。

為了減少投資,百樂卡技術在研究土池結構的曝氣池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使用HDPE防滲膜隔絕污水和地下水,其次是懸掛在浮管上的微孔曝氣頭避免了在池底池壁穿孔安裝。

這種敷設HDPE防滲膜的土池不僅易於開挖、投資低廉,而且完全能滿足污水處理池功能上的要求,並能因地制宜,極好地適應現場的地形,存某些特殊的地質條件下,如地震多發地區、土質疏鬆地區,其優點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敷設HDPE防滲膜的土池使用壽命遠遠超過鋼筋混凝土池。

1.3 高效的曝氣系統

百樂卡曝氣系統的結構是,曝氣頭懸掛在浮鏈上,停留在水深4一5m處,氣泡在其表面逸出時,直徑約為50um。如此微小的氣泡意味著氧氣接觸面積的增大和氧氣傳送效率的提高。同時,因為氣泡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水流流動,浮鏈擺動等擾動,因此氣泡並不是垂直向上的運動,而是斜向運動,這樣延長了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同時也提高氧氣傳遞效率。運行表明:百樂卡懸掛鏈的氧氣傳遞率,遠遠高於一般的曝氣工藝以及固定在底部的微孔曝氣工藝。百樂卡曝氣頭懸掛在浮動鏈上,浮動鏈被鬆弛地固定在曝氣池兩側,每條浮鏈可在池中的一定區域蛇形運動。在曝氣鏈的運動過程中,自身的自然擺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混合效果,節省了混合所需的能耗。

採用百樂卡系統的曝氣池中混合作用所需的能耗僅為1?5W/m3,而一般的傳統曝氣法中混合作用的能耗為l0一l5W/m3。由於百樂卡曝氣頭(BIOLAK)-Friox)特殊的結構,即使在很復雜的環境里曝氣頭也不至於阻塞,這意味著曝氣裝置可運行幾年不維修,所需維護費用很少。

曝氣系統與配套的高效鼓風機保證了很高的氧氣傳遞效率,供氧能力為2?5kgO2/kW?h),而傳統的污水處理廠該值為lkgO2/lkW?h)。鼓風機就設在池邊,減少了鼓風機房和空氣輸送管道的費用。

1.4 簡單而有效的污泥處理

百樂卡工藝的另一特點是迴流污泥量大,其剩餘污泥比傳統工藝少許多。

在恆定的負荷條件下,百樂卡工藝的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是傳統工藝的幾倍。由於污泥池中的污泥是完全穩定的,它不會再腐爛,即使長期存放也不會產生氣味,這就是它同傳統工藝相比污泥更容易處理的原因。而且污泥池完全可以做成土池結構,節省廠土建費用。

1.5 簡單易行的維修

百樂卡系統沒有水下固定部件,維修時不用排乾池中的水,而用小船到維修地點將曝氣鏈下的曝氣頭提起即可。實踐表明,曝氣頭運行幾年也不用任何維修,這主要是因為曝氣管是由很細的纖維(直徑約0?003mm)做成,並用聚合物充填,以達到防水和防臟物的目的。同時,曝氣頭有大約80%的自由空隙和20%的表面,和傳統曝氣頭剛好相反。因此,微生物可生長的面積很小,並很容易被去除。當曝氣頭必須維修時,也不影響整個污水處理場的運行。該工藝的移動部件和易老化部件都很少。在選擇設備和材料時,都採用了可靠耐用的材料。該工藝無需太多的自動化。它既不需要任何易損的探測器,也不需要任何復雜的控制系統,而操作這些控制系統還需要專門的技術和昂貴的配件。

1.6 二次曝氣和安全池

為了保證負荷變化時用水質量,百樂卡工藝利用一個相對獨立的池來進行二次曝氣,以保證出水清潔,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

1.7 二沉池

曝氣池中產生的污泥在二沉池中被分離,並重新回到曝氣池參與污水凈化。有的百樂卡工藝的二沉池和曝氣池合並到一起,進一步節省了土建費用和佔地面積。二沉池沉澱污泥由漂浮式刮泥機、吸泥機排入污泥槽迴流。

1.8 土地的利用

盡管百樂卡系統需要的曝氣池體積比所謂密集型的大,但所需的總面積並不大,有時甚至更小,這主要有以下原因:a\不需初沉池;b\二沉池可以和曝氣池合建在一起;c\池的設計和布置的自由度大,對地形的適應性強。

2、龍田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污水在廠內首先經過粗格柵去除大的漂浮物,然後自流入集水池。污水經立式污水泵提升至組合式旋轉細格柵,組合式旋轉細格柵可把雜物及砂粒從廢水中分離出來,並濃縮址理。旋轉細格柵處理出水先進入厭氧池,由推進器將進水和厭氧污泥混合進行厭氧處理,然後自流入BIOLAK生化池,利用懸鏈式曝氣器曝氣充氧進行好氧處理,處理後的污水,經沉澱後再進行曝氣充氧穩定,污水自流入消毒池,消毒後排放。Bl0lAk反應池產生的剩餘污泥用污泥泵送入污泥濃縮池,污泥經濃縮後再由螺桿泵送人帶式壓濾機脫水。污泥濃縮池產生的上清液和壓濾機產生的濾液自流入集水池二次處理。BlOLAK反應池需要的氧氣由風機供給,預處理設施產生的機械雜物外運填埋處置,產生的剩餘污泥外運用作農肥。

3、山東招遠百樂卡工藝處理效果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所有的技術都是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百樂卡技術正是這樣一種由復雜到簡單的工藝,但這種高效、簡單的工藝,是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集合了大量研究工作的先進成果,並在數百例工程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改進提出的,它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工藝。

四、「WT--FG」生物法技術簡介

C. 污水治理方案

污水治理裝置的分類:
廢水按所要求的凈化程度可分為三級處理。一級處理即機械處理,主要用物理法或化學法將廢水中的懸浮物(SS)除去,然後加氯消毒排放。二級處理即生化處理,生化法是通過生物氧化作用除去大量有機物,使廢水進一步凈化。三級處理又稱深度處理,主要除去氮、磷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及溶解的鹽類等,它主要採用物理化學法。
污水治理裝置可分為三類:即單元處理裝置、組合處理裝置和兼用處理裝置。前兩種稱為污水治理專用裝置。
1、單元處理裝置 指單元操作(或過程)所實用的各種廢水處理裝置。主要有:
a、物理法處理裝置 如格柵、篩網、濾機、沉澱池、澄清池、氣浮池、過濾器、蒸發器、磁分離器、離心分離機、混合攪拌器及污泥脫水機等裝置。
b、化學法處理裝置 如化學沉澱槽、中和設備、氧化消毒器、電解槽及電絮凝器等裝置。
c、生物化學法處理裝置 如活性污泥法使用的鼓風曝氣機、機械曝氣機、純氧曝氣機及深井曝氣機等。生物膜法使用的生物濾機、生物轉盤及生物接觸氧化池等。厭氧消化法使用的各種裝置等。
d、物理化學法處理裝置 如吸附柱、離子交換器、萃取塔及各種膜分離器等裝置。
2、組合處理設備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單元處理裝置組合在一起而構成,用於處理某種特定廢水,具有設備緊湊、功能齊全的特點。例如小型生活污水處理機、醫院污水處理裝置、游泳池水處理裝置、電鍍廢水處理機、含油廢水處理機、乳化液處理機、高濁度廢水處理裝置等。
3、兼用處理裝置 指其他專業使用的裝置也可由環保專業選用或經局部修改後採用的裝置。例如化工、醫葯、石油等專業使用的蒸發器。各種壓濾機及各種泵、閥、管件等。
污水治理裝置的發展趨勢;
(1)發展組合處理裝置。由於廢水的成分復雜,採用單元處理裝置往往難以達到處理要求。採用組合處理裝置具有高效能、多功能、設備小型化的特點,且便於操作管理。
(2)開發新工藝、新產品。由於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和組成不斷變化,環保控制的要求也愈來愈嚴格,現行的水處理工藝和裝置難以滿足要求,必須開發新工藝和新的處理裝置,以適應環保發展要求。
(3)發展機、電、儀一體化產品,提高裝置自動監測、控制水平,實現全過程微機操作。
(4)加強運行管理,充分發揮廢水處理裝置的功能。裝置的功能首先決定於產品的質量,其次是正確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能隨時掌握設備運行情況,以便隨時加以調整,使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D. 污水處理廠管理方案

管理人員1人,化驗1人,運行人員4人,維修1人,處理成本要根據污水的水質及處理方式來估算。

E. 污水處理設計方案怎麼寫急!

如果不包含管網,只做污水處理廠的初步方案,一般包含以下內容:工程介紹,確定進水水量水質、出水水質、工藝比較與設計、土建設計、建築設計、電控設計、工程造價等

F. 污水處理的英文縮寫是什麼

Waste Water Treatment
縮寫:WWT.

G. 污水處理行業中SPT和HRT是什麼的縮寫具體涵義

SRT=污泥抄停留時間,HRT=水力停留時間。
污泥停留時間就是指曝氣池活性污泥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全池子的污泥都更新一次所需的天數,就是總污泥量/剩餘污泥量。水力停留時間就是處理的污水跟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應時間,就是池子的容積/進水的流量。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治理方案縮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核污水有哪些害處 瀏覽:191
高頻電子除垢原理 瀏覽:121
金華污水環保裝備多少錢 瀏覽:764
原油常減壓蒸餾裝置的主要污染源 瀏覽:187
水處理壓力容器供應商 瀏覽:341
凈水器不要用反滲透的 瀏覽:337
誤食除垢劑多久沒事了 瀏覽:634
污水罐車轉移 瀏覽:425
濾芯怎麼放磁鐵 瀏覽:696
部隊反滲透部署 瀏覽:454
氣提超濾膜原理 瀏覽:665
家用凈水器水垢 瀏覽:592
污水處理廠建在水廠附近 瀏覽:212
純凈水怎麼安裝水泵 瀏覽:842
飲水機熱水出水很小怎麼辦 瀏覽:590
外接凈水器老是有人扭開關怎麼辦 瀏覽:168
怎麼測試飲水機熱膽好壞 瀏覽:936
老款朗逸機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348
ethereal過濾器顏色 瀏覽:670
水垢太多有什麼壞處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