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脲醛樹脂用氯化銨固化,PH值,濃度對固化時間和適應期的影響
氯化銨是製造脲醛樹脂的催化劑。燒鹼是鹼性催化劑,氯化銨是酸性催化回劑,在製造脲醛答樹脂的過程中燒鹼一般至少添加兩次,第一次是在添加甲醛溶液以後,添加尿素之前。由於甲醛溶液呈弱酸性,而尿素和甲醛在反應初期必須在弱鹼性或中性條件下反應,因此在添加尿素之前必須先加鹼液,把甲醛溶液的PH 值調至弱鹼性或中性。
當然在加尿素後再加燒鹼溶液也可以,但此時添加鹼液必須及時,否則加遲了容易發生事故(鹼加遲了,由於反應激烈,會出現噴膠現象)。第二次加鹼液是在反應後期,當反應終點到達後加入,使縮聚反應終止。第二次加鹼液必須及時,加早了或加遲了都會影響脲醛樹脂的最終質量。甲酸(或氯化銨)是在反應初期保溫結束以後加入,一般加甲酸時都是逐步加入,使反應液的PH 值逐步降低到所需要的值
由95℃先降溫到87℃,再調酸,調至PH值4.8。在18℃~20℃水中起大白霧後,霧中微帶細絲時,立即壓鹼到PH值7.5。在90℃成膠。
降溫到45℃完成。期間PH值要控制好,一般在PH在7.0~7.5之間,絕對不可以低於7.0。
2. 指接木用脲醛膠水怎樣提高粘結強度,耐水性.和夏季加入氯化銨後固化
脲醛樹脂膠
是尿素與甲醛在催化劑(鹼性或酸性催化劑)作用下,縮聚成初期脲醛樹脂,然後再在固專化劑或助劑作用下屬,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熱固性樹脂。 固化後的脲醛樹脂顏色比酚醛樹脂淺,呈半透明狀,耐弱酸、弱鹼,絕緣性能好,耐磨性極佳,價格便宜,它是膠粘劑中用量最大的品種.特別是在木材加工業各種人造板的製造中,脲醛樹脂及其改性產品占膠粘劑總用量的90%左右。然而,遇強酸、強鹼易分解,耐候性較差,初粘差、收縮大、脆性大、不耐水、易老化,用脲醛樹脂生產的人造板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甲醛釋放的問題,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改性。
聚氨酯膠
聚氨酯膠水是分子鏈中含有氨酯基和異氰酸酯基的膠水,聚氨酯膠水由於含有強極性的異氰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基,具有很高的反應性,能夠室溫固化,因而對金屬、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木材、織物、皮革等多種材料都有優良的膠粘性能。聚氨酯的主鏈柔性很好,其最大特點是耐受沖擊震動和彎曲疲勞,剝離強度很高,特別是耐低溫性能極其優異,在現有的膠水中獨占鰲頭。聚氨酯膠水工藝簡便,室溫和加熱均能固化,不同材料膠粘時熱應力影響小,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聚氨酯膠水耐水性和耐熱性較差,選用時需要注意。
3. 脲醛樹脂添加氯化銨固化劑,本來是透明的膠體,固化後變成乳白色,如何能讓固化後仍是透明的,急急急
改進脲膠工藝
4. 脲醛樹脂膠和氯化銨一起用有什麼缺點
查了一下網路,氯化銨能使脲醛樹脂膠固化,所以氯化銨應該會是脲醛樹脂膠在粘連東西變得像塑料一樣,導致粘連粘連不固,粘口處易於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