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塞流式沼氣工藝(PFR)
PFR是一種長方形的非完全混合式消化器,原料從一端進入,呈活塞式推移狀態從另一端流出。由於消化器內沼氣的產生,呈現垂直的攪拌作用,而縱向攪拌作用甚微。在進料端呈現較強的水解酸化作用,甲烷的產生隨著向出料方向的流動而增強。由於該體系進料端缺乏接種物,所以要進行固體的迴流。為減少微生物的沖出,在消化器內應設置擋板以有利於運行的穩定。
二、連續理想管式反應器
這種反應器又稱平推流反應器,活塞流反應器或反應管(Plug Flow Reactor),以PFR表示。
1、結構及操作
這種反應器的結構非常簡單,一般是直管,要求有足夠大的長徑比(L/d > 50)。反應物料從管的一端送入,一邊流動一邊反應,從管的另一端引出時,已達到預定的轉化率。如圖5-13所示。
圖5-13 連續理想管式反應器示意圖
2、性能和特點
由於這種反應器基本符合連續理想排擠流動模型。故其性能和特點有:
(1)通常情況為連續穩定過程,在反應器的各個截面上,CA、xA、(-rA)均為定值,但其隨管長方向變化。如圖5-14所示。
(2) 各質點在反應器中停留時間相同,返混=0
(3)各質點在流動方向上作有規則的平行移動,相互之間並無位置的交換,因而空混=0。
(4)容易實現大規模生產和自動控制。常用於氣相均相反應的場合,如石油烴類的熱裂解反應等。
圖5-14 PFR的性能
3、基礎設計方程
如圖5-15所示,PTR的物料衡算,由於該反應器沿管長方向物料的組成在不斷變化,故只能取其微元進行衡算,當物料沿管長變化dL時,相應反應器的有效容積變化dVR,據式(5-13)可得:進(1)=出(2)+反應(3)
圖5-15 PFR的物料衡算
FA=FA+dFA+(-rA)dVR+0
∵dFA=d[FA0(1-xA)]=-FA0dxA
∴FA0dxA=(-rA)dVR
對整個反應器進行積分:
式(5-24)、(5-25)、(5-26)稱為PFR的基礎設計方程式。
在等溫恆容的條件下,將反應速率方程式代入基礎設計方程式,進行積分,即可求得達到一定轉化率所需的反應器的容積。
對於一級反應(-rA)=kCA=kCA0(1-xA)
如果用圖解法求解,式(5-24),(5-25)中的關系可用圖(5-16)表示。
圖5-16 PFR設計方程圖解
比較理想間歇反應器和理想管式反應器的各方程式可以看出,兩者之間不僅對應的方程相同,而且表述各種參數、變數之間關系的圖解形式也都相同。也就是說,在等溫等容的過程中,同一反應在相同的反應條件下,為達到相同的轉化率,反應組分在理想間歇釜中的反應時間與理想管式反應器內的空間時間是相同的,這是因為在這兩種反應器內物料沒有返混,所有微元停留時間相同,反應物濃度經歷了相同的變化過程,只是在理想間歇釜內濃度隨時間變化,而在理想管式反應器內濃度隨軸向長度變化而已。就反應過程而言,這兩種反應器具有相同的效率,只因間歇反應器存在非生產時間,故生產能力低於管式反應器。
例5-2 在平推流反應器中進行已二酸與已二醇的縮聚反應,生產醇酸樹脂。操作條件和產量與例5-1相同。試計算平推流反應器的有效容積。其平推流反應器內徑為300mm,其反應器長度為多少米?
解 因該反應為二級反應且屬於恆容過程,代入二級反應計算式
=0.9/(0.118*4(1-0.9)) = 19.067 h
VR=τCV0=19.067*0.171=3.26m3
管長 L=VR/{(π/4)d2} =0.326/(0.785*0.32)≈46m
沒有實際做過,給你的資料,希望能有幫助
Ⅱ 水性樹脂與水性塗料的目錄
第1章導論
1.1概述
1.2塗料的作用
1.3塗料的分類與命名
1.4塗料發展概況
1.4.1塗料的水性化
1.4.2塗料的粉末化
1.4.3塗料的高固體分化
1.4.4塗料的光固化
1.5結語
第2章聚合反應基礎
2.1概述
2.2自由基連鎖聚合
2.2.1高分子化學的一些基本概念
2.2.2聚合反應分類
2.2.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與命名
2.2.4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2.2.5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
2.2.6自由基聚合機理
2.2.7鏈引發反應
2.2.8鏈增長、鏈終止反應
2.2.9自由基聚合動力學
2.2.10聚合物的分子量和鏈轉移反應
2.2.11阻聚與緩聚
2.3自由基共聚合
2.3.1均聚合與共聚合的區別
2.3.2共聚物的分類與命名
2.3.3共聚物組成方程
2.3.4共聚物組成隨轉化率的變化
2.3.5共聚物組成的控制方法
2.3.6單體、自由基的活性大小及影響因素
2.4逐步聚合反應
2.4.1縮聚反應
2.4.2官能團等反應活性假定
2.4.3線型縮聚物聚合度的影響因素及控制
2.4.4體型縮聚
2.4.5體型縮聚的凝膠現象及凝膠理論
2.5結語
第3章水性醇酸樹脂
3.1概述
3.2水性醇酸樹脂的分類
3.2.1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乾性分類
3.2.2按醇酸樹脂油度分類
3.3水性醇酸樹脂的合成原料
3.3.1多元醇
3.3.2有機酸
3.3.3油脂
3.3.4催化劑
3.3.5水性單體
3.3.6助溶劑
3.3.7中和劑
3.3.8催干劑
3.4合成原理
3.5配方設計
3.6合成工藝
3.6.1醇解法
3.6.2脂肪酸法
3.7水性醇酸樹脂合成實例
3.7.1TMA型短油度水性醇酸樹脂合成
3.7.2PEG型水性醇酸樹脂合成
3.7.3DMPA型水性醇酸樹脂合成
3.7.4DMPA型短油度水性醇酸樹脂合成
3.7.5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型水性醇酸樹脂(1)的合成
3.7.6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型水性醇酸樹脂(2)的合成
3.7.7水性醇酸?丙烯酸樹脂雜化體的合成
3.8醇酸樹脂的應用
3.9結語
第4章水性聚酯樹脂
第5章水性丙烯酸樹脂
第6章水性聚氨酯樹脂
第7章其他水性樹脂
第8章水性塗料用助劑
第9章水性塗料配方設計原理
第10章建築塗料
第11章水性木器漆及其他水性漆
附錄
參考文獻
Ⅲ 如何讓短油度醇酸樹脂溶解於脂肪烴中
醇酸樹脂是由苯酐,植物油和多元醇合成的.植物油在 成品醇酸樹脂中所佔的百分量(質量分數)稱為油度.隨著油 度的不同,醇酸樹脂的性質也不同.因此,油度是醇酸樹脂不 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參數.例如,長油醇酸樹脂可以溶於甲苯 或以脂肪烴為主的200 汽油,但短油醇酸樹脂就只能溶於甲 苯而不溶於200 汽油.溶度參數法是高聚物選擇良溶劑的重 要方法,也與附著力有重要關系.因此,系統地研究油度對溶 度參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Hansen¨曾經測定了油度為 34%和65%~66%的三維溶度參數,劉大壯,等曾經報道了 油度為44%醇酸樹脂的溶度參數.但是都沒有系統地研究醇 酸樹脂的油度與其溶度參數的關系.在塗料工藝J 一書中報 道了在弱極性溶劑,中等極性溶劑和強極性溶劑中溶度參數 的范圍,數據不夠直觀,不能系統地看出油度對溶度參數的影 響.為此,本文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給出了根據油度估算溶 度參數及其色散力分量,極性力分量和氫鍵力分量的計算式. 對於醇酸樹脂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價值. 改用sI 單位值以後,溶度參數的單位應當用(J?am.). 引文中原單位如果是(cal/cm),已經換算.因為本文中溶度 參數單位均用同一的(J?am),本文中只列出數據,把單位 省略了. 1 根據基團加和法推算溶度參數 溶度參數6 是Hildebrand 在研究正規溶液時提出的,其定 義是: 6=(E/V)(1) 式中:一液體蒸發為氣體的摩爾蒸發熱,液體的摩爾 體積.小分子溶劑可以根據定義直接算出,高聚物不能蒸發, 只能靠實驗測定.經過簡化估計,相近的量化表示是 3.5(J/cm).為了精確預測溶解情況,後來人們提出了二 維溶度參數和三維溶度參數方法.目前影響較大的是Hansen 的三維溶度參數….它將溶度參數分解為色散溶度參數分量 ,極性溶度參數分量6 和氫鍵溶度參數分量.這些分量 和溶度參數是向量加和的關系: 6=~/++(2) 按照Hansen 的觀點,如果在色散力,極性力和氫鍵力的 三維空間作圖,可溶溶劑應當落在半徑為的球體內,不可溶 溶劑則落在球體之外.的計算方法是: R=~/4(8d 一6∞)+(一P0)+(6^一6∞)(3) 要建立描述溶度參數和油度的關聯式,需要測定許多不同油 度的溶度參數.工作量很大,而且一些理想化的醇酸樹脂實際上 很難制備,也難於得到其摩爾體積.幸運的是,不論是溶度參數 作者簡介:王兆勤(1941 一),女,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長期從事防腐蝕塗料研發工 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塗料工藝開發. 王兆勤:醇酸樹脂的油度和其溶度參數的關系 及其分量,還是摩爾體積,都可以根據重復單元的分子結構按照 基團加和法進行計算.為此,本文採用了這種方法.與本文有 關的基礎加和數據見表1.其基本計算方法見式(4). 6:6:V 表1 基團加和法計算摩爾體積和溶度參數的基礎數據 6=(4) 需要注意,不同的分量計算公式是不同的.這樣,如果能 夠將一種高聚物的重復單元分解為相應的基團,按照表1 的 數據加和,用式(4)計算就可得到要求的數據. 2 植物油的基團分解和溶度參數 植物油是制備醇酸樹脂的重要原料之一,它的組成比較 復雜,其由脂肪酸和甘油酯化而成.例如半乾性的豆油脂肪 酸的成分是:棕櫚酸11%,硬脂酸4%,油酸25%,亞油酸 51%,亞麻酸9%.乾性油的亞麻油的成分是:棕櫚酸6%,硬 脂酸4%,油酸22%,亞油酸16%,亞麻酸52%.由於是一個 復雜體系,參照文獻[6]中活性亞甲基的演算法,採用基團加權 平均的方法.以豆油為例如表2 所示. 表2 豆油脂肪酸烴基部分的基團分解
Ⅳ 丙三醇的結構式
丙三醇的結構式為:
(4)醇酸樹脂的縮聚反應式擴展閱讀
貯存方法
1、貯存於清潔乾燥處,應注意密封貯存。注意防潮,防水,防熱,嚴禁與強氧化劑混放。可用鍍錫或不銹鋼容器貯存。
2、採用鋁桶或鍍鋅鐵桶包裝或用酚醛樹脂襯里的貯槽貯存。貯運中要防潮、防熱、防水。禁止將甘油與強氧化劑(如硝酸、高錳酸鉀等)放在一起。按一般易燃化學品規定貯運。
工業用途
1、用作製造硝化甘油、醇酸樹脂和環氧樹脂。
2、在醫學方面,用以製取各種制劑、溶劑、吸濕劑、防凍劑和甜味劑,配劑外用軟膏或栓劑等。
3、在塗料工業中用以製取各種醇酸樹脂、聚酯樹脂、縮水甘油醚和環氧樹脂等。
4、紡織和印染工業中用以製取潤滑劑、吸濕劑、織物防皺縮處理劑、擴散劑和滲透劑。
5、在食品工業中用作甜味劑、煙草劑的吸濕劑和溶劑。
6、在造紙、化妝品、製革、照相、印刷、金屬加工、電工材料和橡膠等工業中都有著廣泛的用途。
7、並用作汽車和飛機燃料以及油田的防凍劑。
8、甘油可以作為塑化劑用於新型陶瓷工業。
Ⅳ 亞麻仁油酸、鄰苯二甲酸酐、甘油、1,2- 丙二醇縮聚制備醇酸樹脂,其原料摩爾比是 1.2∶1.5∶1.0∶0.7 求
⑴平復均官能度=2*(1.2+3.0)/(1.2+1.5+1.0+0.7)制=1.909
⑵由⑴知平均官能度=1.909<2
所以該體系不會出現凝膠化。
(3)平均官能度=2*(1*2+2*0.4)/(1.0+0.4+0.4)=3.1>2
所以此情況下該體系會出現凝膠化;
Pc=2/3.1=0.645
Ⅵ 誰知道醇酸樹脂的紅外光譜圖及其解析
醇酸樹脂是聚酯的一類,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經單元酸(或油脂)改性縮聚而成的樹脂。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季戊四醇和三羥甲基丙烷等。常用的多元酸有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等。常用的單元酸有脂肪酸、苯甲酸、松香等。醇酸樹脂常用於塗料和油墨。
鄰苯二甲酸酐、丙三醇、脂肪酸(下式以「R」表示)以摩爾比為1:2:3生產的醇酸樹脂的結構式如下:
脂肪酸 丙三醇 鄰苯二甲酸酐 丙三醇+脂肪酸 脂肪酸
圖8.1是醇酸樹脂的紅外光譜。圖11.7是醇酸樹脂的紅外光譜。3523cm-1是OH伸縮振動吸收。3070cm-1是苯環上的=C-H伸縮振動和脂肪酸中不飽和雙鍵上=C-H伸縮振動吸收的疊加。2963cm-1、2877cm-1分別是CH2、CH3反對稱伸縮振動和對稱伸縮振動。1728cm-1是醇酸樹脂中鄰苯二甲酸酯及油脂中C=O伸縮振動吸收的疊加,其中鄰苯二甲酸酐的羧基與苯環相連,羰基與苯環形成共軛體系,C=O伸縮振動頻率降低至1720cm-1左右,油脂中C=O伸縮振動通常在1735cm-1左右。1599cm-1、1580cm-1一對雙峰為苯環鄰位取代的特徵吸收,屬苯環的伸縮振動。1463cm-1是CH3反對稱變角振動和CH2對稱變角振動吸收的疊加。1379cm-1是CH3對稱變角振動。1270cm-1、1129cm-1分別是C-O的反對稱伸縮振動和對稱伸縮振動。1073cm-1是苯環上鄰位取代4個相鄰氫原子面內變角振動;1042cm-1是O(CH2)2左右式結構的吸收;977cm-1是C-O面外變角振動;852cm-1為CH2的搖擺振動;743cm-1是苯環鄰位取代4個相鄰氫原子面外變角振動;706cm-1是苯環的變角振動;651cm-1是COO的變角振動。781cm-1為乙基中CH2的變角振動,乙基可能存在於大分子的側鏈。
醇酸樹脂中植物油的類型很難通過紅外光譜分析得出,要比較准確了解植物油的類型,需要使醇酸樹脂水解甲酯化,用色譜法等方法分析脂肪酸甲酯的成分而定。
以上內容摘自化工出版社出版馮計民著「紅外光譜在微量物證分析中的應用」
Ⅶ 甘油的結構式是
結構式為HOCH₂CHOHCH₂OH或C₃H₅(OH)₃,分子式為C₃H₈O₃。
甘油,能從空氣中吸收潮氣,也能吸收硫化氫、氰化氫和二氧化硫。難溶於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類。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甘油能吸收硫化氫、氫氰酸、二氧化硫。能與水、乙醇相混溶,1份該品能溶於11份乙酸乙酯、約500份乙醚,不溶於苯、二硫化碳、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石油醚、氯仿、油類。易被脫水,失水生成雙甘油和聚甘油等。
氧化生成甘油醛和甘油酸等。在0℃下凝固,形成有閃光的斜方結晶。在溫度150℃左右時,會發生聚合。與無水醋酸酐、高錳酸鉀、強酸、腐蝕劑、脂肪胺、異氰酸酯類、氧化劑不能配伍。
(7)醇酸樹脂的縮聚反應式擴展閱讀:
甘油與酸發生酯化反應,如與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樹脂。與酯發生酯交換反應。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代醇。甘油脫水有兩種方式:分子間脫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內脫水得到丙烯醛。甘油與鹼反應生成醇化物。
甘油與醛、酮反應生成縮醛與縮酮。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羥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與強氧化劑如鉻酸酐、氯酸鉀或高錳酸鉀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醯化等作用。
Ⅷ 苯甲酸和丙三醇為什麼不是縮聚
醇酸樹脂的制備方法是將多官能醇、多元酸以及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縮聚酷化而成,不同種類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分子中雙鍵的數量不同,由此可劃分為乾性、不幹和半乾性醇酸
Ⅸ 醇酸樹脂是一種成膜性好的樹脂,下面是一種醇酸樹脂的合成線路: 已知: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