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樹脂可以用來吸附濃硫酸中三價鐵離子
鐵單質參與的置換反應得到的溶液都是二價鐵 與氧化性酸如濃硫酸硝酸回等反映得到三價鐵 鐵、答二價鐵遇到強於三價鐵的氧化劑時反正生成三價鐵 初高中階段主要遇到的有Fe2(SO4)3 FeCl3 FeBr3 Fe(NO3)3 具體情況應根據題目先判斷溶液中的溶質 寫出化學式在判斷Fe的價態 或根據溶液陰陽離子電荷數相等等方法判斷。鐵與硫、硫酸銅溶液、鹽酸、稀硫酸等反應時失去兩個電子,成為+2價。與Cl2、Br2、硝酸及熱濃硫酸反應,則被氧化成Fe3+(三價鐵)。鐵與氧氣或水蒸氣反應生成的Fe3O4,往往被看成FeO·Fe2O3或Fe(FeO2)2,但實際上是一種具有反式尖晶石結構的晶體,既不是混合物,也不是鹽。其中有1/3的Fe為+2價,另2/3為+3價。鐵的+3價化合物較為穩定。通常無特別說明「鐵離子」指的是3價鐵離子,有這些樹脂。
B. 用硫酸再生陽離子樹脂後怎麼去除樹脂中殘留的硫酸根
首先,用硫酸在生陽樹脂,要分兩步再生法(即先用1-2%濃度的稀硫酸溶液快專速再生,目的是防止樹脂屬官能團吸附的Ca2+、Mg2+與硫酸根形成硫酸鈣硫酸鎂沉澱,然後再用3-4濃度的硫酸溶液進行正常再生)。再生完畢後,用水沖洗樹脂層至PH接近中性。您問的殘留的硫酸根問題,一般情況下,用戶不會將再生完的樹脂沖洗至PH完全中性,所以樹脂層內肯定會有一些殘留的稀酸液,如果你對樹脂層殘留硫酸根有較高要求,那麼建議您換HCl溶液或硝酸溶液去再生。如果陽樹脂後面跟有陰樹脂,那麼這些硫酸根自然就會被後續陰樹脂交換掉。
C. 哪種陰離子樹脂能夠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硫酸
選用常規抄的大孔苯乙烯 強(弱)鹼離子交換樹脂就可以,如此低PH值得溶液,強鹼和弱鹼都行
推薦D201或D301,不過D301交量一般比D201大,處理量稍大(交換樹脂一般不說吸附量,說交換容量,吸附樹脂才會說吸附量)
樹脂再生,使用4%質量濃度NaOH溶液再生,水洗至中性即可。
D. 大孔吸附樹脂和離子交換樹脂能用於硫酸脫色嗎
色素一般以一種有機酸的形式存在,所以從交換方式方面來分,脫色樹脂一般分兩類,即離子內交換樹脂和大孔吸附容樹脂。離子交換樹脂是通過離子交換達到脫色效果,大孔吸附樹脂是通過比表面積和網孔孔容孔徑吸附達到脫色效果。比如澱粉糖離交脫色用D354FD大孔弱鹼樹脂進行脫色,末端也可以用SD300進行精製脫色和去除雜質異味。也可以選擇大孔強鹼陰樹脂進行脫色。
E. 做樹脂留下來的廢硫酸(60
陰陽樹脂進行再生的時候需進行酸鹼再生清洗,清洗過程中會產生廢酸廢鹼,內一般用明渠排水溝收集進容入酸鹼中和水池進行綜合後排放!綜合水池需進行酸鹼防腐措施(玻璃鋼或耐酸鹼水泥)!綜合水池需加酸(鹼)管道(調節PH值)、空氣攪拌、PH儀、廢液排放泵。
F. 環氧樹脂可以耐硫酸腐蝕嗎
環氧樹脂通過選擇特殊的固化劑是可以耐硫酸的 哪怕是濃硫酸 耐硝酸就不行了
G. 鹽酸與硫酸再生樹脂有什麼區別
研究以周期制水量、工作交換容量和酸耗作為衡量指標時,分別用鹽酸和硫酸再生D113樹脂的最佳工藝條件和2種酸再生效果的比較,結果表明,用硫酸再生D113弱酸樹脂比HCl再生有更好技術經濟指標
H. 陽離子樹脂能用硫酸再生么
無論是強酸性或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都可以使用稀硫酸或稀鹽酸回作為再生劑,但一答般認為以稀硫酸作為再生劑,效果可能會好一些。因為樹脂若吸附有機物的話,稀硫酸較稀鹽酸更能解析出有機物,所以一般相關教科書多採用稀硫酸為再生劑。不過實際應用時,可能因為硫酸的取得較為困難,所以多使用鹽酸作為再生劑居多。
I. 硫酸可以溶解樹脂粉嗎
當然不可以的。來根據你說的情自況「鐵制的零件加熱後包上了一層樹脂粉,再加熱後表面很光滑了」,我判斷你用的是熱塑性塑料粉末,對不?如果是的,那麼如果想回收塑料,或重新加工你的鐵制的零件,我告訴你一個方法,就是用有機溶劑(注意哦:有機溶劑一般都是易燃易爆的危化品,使用的時候一定注意安全,一定要按照使用操作規定)(如果用苯類的產品,還要應該考慮是有毒有害)在高溫下浸泡把它溶解下來就可以了。
J. 從氧化鋁母液中用樹脂吸附金屬鎵,然後用濃度為17N---19N的硫酸再生出來,然後再與濃鹼中和,P
氧化鋁母液中的鎵加樹脂:Ga3+ + 3HR ===GaR3(沉澱)+ 3H+
加硫酸:3H2SO4 + 2GaR3====Ga2(SO4)3 + 6HR(樹脂再生)
中和:有氫氧化鈉和過量回硫酸的反應你知道答的。。。
Ga3+ + 3OH- === Ga(OH)3
Ga(OH)3 +OH- === [Ga(OH)4]+ (鎵酸鹽)
最後加高錳酸鉀氧化鈣、片鹼、除雜劑,二氧化錳。估計是要電解,陰極出鎵(Ga3+ + 3e- ===Ga)
你未說明樹脂,除雜劑的種類及分子結構,以酸性樹脂HR表示了。
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當量數,用符號N表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以8分重氧為標準的化合量,稱之為當量。叫當量定律。克分子很好理解就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分子量,叫該物質的一個克分子。以上這些概念已經過時了,你把它換成摩爾每升或克每升。。。。
絕對原創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