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飽和樹脂加了促進劑存放期有多長謝謝。
促進劑即是交聯劑/固化劑,視添加量而定。
一般夏天24-36小時,冬天48-73小時。
2.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和促進劑放在一起,會炸嗎
直接混合在一起嗎?我試過用同一個
燒杯
裝完
促進劑
倒出後在緩緩倒回入
固化劑
,殘留的答促進劑跟固化劑反應非常劇烈,像開過了一樣,有點害怕,還好沒事,大劑量的沒試過,最好別試!因為固化劑長期放置後猛烈撞擊都會爆炸!兩種固化劑混合時會爆炸!
3. 不飽和聚酯樹脂防止氧阻聚的方法
不飽和聚酯樹脂憑借其優異的加工性能,廣泛應用於日常生產中,幾乎每一個FRP從業者都接觸過不飽和樹脂,特別是苯乙烯的味道,讓人如此熟悉、親切。(但苯乙烯有毒害,各位還是少聞點好)
雖然很多人對不飽和樹脂非常熟悉了,但在實際生產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室溫固化時,發現製品表面有發粘的舉謹禪現象,這種發粘現象主要是發生在與空氣有接觸的表面。一般認為主要是沒有達到足夠的固化度,樹脂處於一種輕度交聯的狀態,因此發粘。
下面賢集網小編和大家來探討一下產生發粘現象主要有哪些影響因素,及如何來避免這種現象。
對於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室溫固化機理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大概的一個反應機理就是由引發劑(又稱為固化劑)分解出遊離基,從而激活聚酯/苯乙烯的碳碳雙鍵,引發共聚合反應。但一般情況下,引發劑(多用過氧化物)分解出遊離基需要一定的溫度,為了能在室溫下實現反應,一般會添加一定比例的促進劑,促進劑能與引發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促使引發劑在室溫下即可分解出遊離基來。
眾所周知,乙烯基單體的聚合速率與游離基的濃度平方根成正比關系。因此,足夠的游離基濃度是引發共聚反應的關鍵。
研究表面,一定溫度下,在苯乙烯發生共聚反應時,氧氣與原生態游離基的反應活性要遠遠大於苯乙烯與原生態游離基的反應活性。按照這種論點,在聚酯/苯乙烯室溫固化時,空氣中的氧氣會以極快的速度率先與原生態游離基反生反應,生成低活性的游離基。由於製品表面的原生態游離基濃度急速降低,因此減慢了共聚速度,從而導致表面輕度交聯而發粘的現象。
實驗表面,如果用空氣中的氮氣或者二氧化碳與製品表面接觸,均不會產生表面發粘的現象,由此可見氧氣會對共聚反應有阻聚效應,這就是我們通常稱之為的氧阻聚。
道理都懂了,那該怎樣來避免不飽和聚酯樹脂產生發粘現象呢?既然氧氣會阻礙反應進行,那想辦法把它和樹脂隔絕開來不就行了。
如果是閉模工藝(VIP、RTM等),由於基本不會和空氣有接觸,因此不會產生這種現象。那假如是敞模工藝,如手糊工藝,晌襲由於現場環境所限,肯定會和空氣有接觸,因此需要進行隔絕。現有的做法主要有與空氣隔離的物理方法和聚酯改性的化學方法。
物理方法
①添加蠟液。可以在生產樹脂時就添加,也可以後添加。其機理主要是不飽和樹脂在室溫固化時,體系內的反應熱迫使石蠟從三維網狀體中滲出到其表面來,從而形成一層能阻隔空氣的膜,避免接觸到氧氣。
此方法簡單、有效,且成本低。但表面的蠟膜需要經過研磨處理,才能得到不粘而有光澤的表面。如果產品需要後加工,如噴漆或粘接,表層的蠟膜也會影響其粘接強度,需徹底處理干凈。
②採用塑料薄膜作為隔絕空氣的覆蓋層。糊制完成後,在樹脂表面鋪覆一層塑料薄膜,將裡面的殘余空氣趕走,即可達到隔絕空氣防止表面發粘的目的。
化學方法
①改變聚酯的結構。主要是在聚酯的結構中引入一些空氣催干基團或極性基團,通過這些基團來抑制氧氣,提高樹脂快乾性,從而達到表面不粘的效果。
②選擇合適的引發劑-促進劑體系。選擇合適的體系和配比,能更好的提高樹脂的固化度,從而避免表面發粘。
物理方法簡單、有效,且成本較低,沒有特別高要求的時候,採用添加蠟液正塵或薄膜覆蓋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聚酯改性的化學方法由於生產工藝較復雜,因此原料的成本會較高,而選擇合適的引發劑-促進劑體系對於產品的整體性能都是有幫助的。
總之,還是需要根據自身實際的生產條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除此之外,如果有條件,採用升溫固化,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4. 不飽和樹脂為什麼不固化,藍水放超量了,會不會影響固化作用好長時間都不能脫膜。
晚上好,藍水是聚酯單體催化劑一般是異辛酸鈷或者環烷酸鈷的鄰苯二甲酸酯溶液,它們在聚酯單體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少量聚酯多元醇和白水固化劑過氧化甲乙酮之間起到加速交聯作用,通常來說多放一點攪拌均勻並不會影響整體固化時間甚至還會更快一點,不固化有可能是白水固化劑放少了導致三種單體中有殘留總是保持液態聚合不成PMMA+PS請參考。藍少白多一定會硬化,藍多白少缺少交聯劑就會不能表干總是粘手偏軟。
5. 不飽和樹脂放熱峰受什麼因素影響
不飽和樹脂的放峰溫度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相對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時體積收縮率專較大,固化樹脂的一屬些物理性質如下:⑴耐熱性.絕大多數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熱變形溫度都在50~60℃,一些耐熱性好的樹脂則可達120℃.紅熱膨脹系數α1為(130~150)×10-6℃.⑵力學性能.不飽和聚酯樹脂具有較高的拉伸、彎曲、壓縮等強度.⑶耐化學腐蝕性能.不飽和聚酯樹脂耐水、稀酸、稀鹼的性能較好,耐有機溶劑的性能差,同時,樹脂的耐化學腐蝕性能隨其化學結構和幾何開關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異.
6. 不飽和樹脂放在冰箱里長久保存可以嗎
其實夏天不飽和聚酯樹脂的保存問題就是溫度的問題,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專地方,必要時屬可以用水噴淋。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不要儲存太多,盡量在 一個月之內用完,除非你有低於25℃的儲存條件,但一兩年還是有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7.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不飽和樹脂固化劑分類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是一種化工原料,主要用於物品表面加厚,固化,有點類似於油漆的作用。不飽和樹脂固化劑種類很多,可以運用的范圍也很廣,價格也比較劃算,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具體要注意什麼呢?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禪伍螞項1.固化劑和促進劑必須配合使用,即1號固化劑用1號促進劑,2號固化劑用2號促進劑。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2.固化劑是強氧化劑,必須放在不見光的陰涼處,切勿近火,促進劑亦應保存在不見光的陰涼處。為安全起見,一般固化劑先和增塑劑配成糊狀物使用,而促進劑可和苯乙烯配成稀釋液使用。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3.固化劑和促進劑絕對不能直接混合,以免引起爆炸。保存時也應分開放置。配膠時切勿將固化劑和促進劑同時加入,可將促進劑先和樹脂混勻,再加入固化劑混勻。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4.固化劑和促進劑的用量應根據需要(如製品性能、操作溫度和使用期的長短等)來調節。在熱固化配方中可以不加促進劑。室溫固化時可按凝膠時間來調節,可在確定固賀埋化劑用量的情況下,改變促進劑的用量來調節,通常,固化劑用量為樹脂重量的2~4%,促進劑用量為1~2%。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分類
按引發方式的不同,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類型可為三種:
熱固化:靠外部加熱使固化劑釋放游離基,從而引發樹脂固化的過程。(也稱為熱引發固化)冷固化:在室溫或固化溫度不高的條件下,通過加入促進劑使固化劑釋放游離基從而使樹脂固化的過程。(也稱為化學分解引發固化)
光固化:通過加入光敏劑,用紫外線作為能源,引發樹脂交聯固化的過程。(也稱為光引發固化)
冷固化體系中常用的固化劑類型。1、過氧化環己酮(是多種氫過氧化物的橘罩混合物)過氧化環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為50%的糊狀物,稱為1#固化劑。
2、過氧化二苯甲醯(是一種過氧化物,簡稱BPO)過氧化二苯甲醯溶解在二丁酯中,成為50%的糊狀物,稱為2#固化劑。
3、過氧化甲乙酮(簡稱MEKP)固化劑樹脂重量的1%~2%一般要配合促進劑一同使用固化劑也叫引發劑,o=o鍵打開需要的能量比較低,一般在50-120度就會打開。
通過我們以上對於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和分類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於不飽和樹脂固化劑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了吧。這種材料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在會釋放出一些有毒的氣體,大家還是要謹慎的使用。
8. 不飽和聚酯樹脂在貯存和使用中應當注意哪些安全因素
據報道抄不飽和聚酯樹脂玻璃鋼加工車間在自然通風情況下苯乙烯蒸汽濃度一般為500-550 mg/m3;在裝有排氣扇的情況下一般為200-400mg/m3.高於國家規定.
因此,辦法之一是要加大通風強度,在車間設置足夠通風裝置,車間里要盡量減少樹脂貯存量,樹脂包裝桶使用後要加蓋密封.要注意苯乙烯蒸汽密度比空氣大,在靠近地面處苯乙烯濃度高,因此通風裝置的吸風口應靠近地面.
樹脂中加入苯乙烯揮發抑止劑也有作用.天津合成材料廠曾經用BYK的S-740、天津市化學試劑研究所的SEI和河北省冀縣津冀化工廠的DC-01三種苯乙烯揮發抑止劑,加量為樹脂的0.3%,與不用抑止劑的樹脂作對比試驗,試驗結果空氣中苯乙烯蒸汽含量分別減少了43%、46%和86%苯乙烯揮發抑止劑的技術應推廣,請產品生產廠家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樹脂生產廠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