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透射電鏡腎臟取材細切
透射電鏡生物樣品制備步驟
生物樣品, 透射電鏡, 制備步驟
一.取材:
組織塊小於1立方毫米
二.固定:
2.5%戊二醛,磷酸緩沖液配製固定2小時或更長時間。
用0.1M磷酸漂洗液漂洗 15分 三次
1%鋨酸固定液固定 2-3小時型信族
用0.1M磷酸漂洗液漂洗 15分 三次
三.脫水:
50%乙醇 15-20分
70%乙醇 15-20分
90%乙醇 15-20分
90%乙醇 90%丙酮(1:1) 15-20分
90%丙酮 15-20分
以上在4度冰箱內進行
100%丙酮 室溫 15-20分三次
四.包埋:
純丙酮+包埋液(2:1)室溫 3-4小時
純丙酮+包埋液(1:2)室溫 過夜
純包埋液 37度 2-3小時
五.固化:
37度烘箱內 過夜
45度烘箱內 12小時
60度坦滑烘箱內 24小時
六.超薄切片機切片 50-60 nm
七.3%醋酸鈾-枸櫞酸鉛雙染色
八.透射電鏡觀察。拍片
由於生物樣品含水太多,在電鏡中會被真空卜弊蒸發掉從而破壞了結構,所以需要一些能夠把水溫和取代掉、並且自身沒有結構的物質,這就是樹脂包埋劑。正因為生物脆弱、結構容易破壞,所以才需要溫和的制樣方法,方法才這么復雜。生物電鏡制樣就是最主要的工作,看電鏡倒是次要的。以下是生物樣品超薄切片的流程圖:
B. 掃描電鏡用的導電樹脂,國內哪家有
大家經常把金相樣品拿來直接做掃描電鏡,這樣可以把二者的內容統一起來,但回是一答般鑲嵌樹脂是不導電的,所以電鏡檢測的效果不理想。目前市面上的導電樹脂一般有兩種導電機理,一種是石墨導電,另外一種是金屬導電,所以你可以選擇適合你的類型。進口頂級品牌的當然沒有問題,國內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應該算上海川禾吧,我也找了很多綜合感覺他們最有實力,你自己再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C. 一般顯微觀察樣品的預處理,主要包括什麼
在光學顯微鏡的樣品制備過程中,樣品的切片厚度在2~25um之間;電鏡的切片厚度在50-100nm以內(高壓電鏡除外,其樣品厚度可達到1um),所以採用的切片方法,也不盡相同。
在載體方面,光學顯微鏡的的切片的載體是玻片,而電鏡切片的載體是載網。
在固定方面,光學顯微鏡的切片使用復合固定液固定,而電鏡切片,只用單一固定液進行重復固定
在染色方面,光學樣品的染色較為簡單,根據不同的觀測樣品及光學顯微鏡的類型,通常以固定的一些染色劑染色就行了。而電鏡樣品再染色方面的方法很多,而且也很復雜,比如負染色、銀染色等等。
在包埋方面,光學顯微鏡切片使用石蠟、火棉膠、明膠等做包埋劑;電鏡切片則用環氧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異丁烯樹脂及水溶性樹脂等做包埋劑。
D. 用10%的甲醛固定的組織是不是不能再做電鏡觀察
不可以,甲醛里還有甲醇對超微結構破壞很大,如銷源果你做的一般虧帶態診斷電鏡,有的做電鏡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如果是研究組織的超微結構不能用甲醛固定液,一行攜定要用戊二醛。
E. 掃描電鏡可以用石蠟包埋嗎
不可以。組織經過固定、脫水、透明和浸蠟等過程後枝消,掃描電鏡銀搭廳用包埋劑將組織塊包埋成塊,不可以使用石蠟,而是使用環氧樹脂+硬化劑,使得鋒隱組織和包埋劑相熔一體並迅速冷卻。掃描電鏡是介於透射電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微觀性貌觀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樣品表面材料的物質性能進行微觀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