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原理
氧化還原的原理,也有熱固性的。氧化還原是通過氧化劑與促進劑共同激活產生自由基,使樹脂產生交聯反應。
熱固性,是通過控制溫度,讓固化劑達到其開球溫。度,產生自由基,從而樹脂產生交聯反應
『貳』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主要原料為乙二醇、馬來酸酐和鄰苯二甲酸酐。試說明三種原料各起什麼作用。
乙二醇聚合用
馬來酸酐是給不飽和聚酯引入不飽和鍵,增加其含量可以提高不飽和聚酯的不飽和度,從而提高其交聯度
鄰苯二甲酸酐的量增加可以提高成型後材料的剛性
『叄』 191樹脂膠促進劑固化劑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1%促進劑,2%固化劑;
低卜陸溫條件下生內產可以再提高1-2個點的固化劑作為補強請酌情參考。
如果固內化劑不是MEKP而是BPO或者TBPB那反應速率會比較慢可以再多加一點,工件不大建議提升周圍環境溫度來輔助,冬天氣溫低時作為稀釋溶劑的鄰苯二容甲酸酯黏度會增大導致鈷鹽難以順利分散也是降低固化進程的一個缺點。
(3)簡述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三階段擴展閱讀: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
1、凝膠階段(A階段):從加入固化劑、促進劑以後算起,直到樹脂凝結成膠凍狀而失型族頃去流動性的階段。該結段中,樹脂能穗碧熔融,並可溶於某些溶劑(如乙醇、丙酮等)中。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幾分鍾至幾十分鍾。
2、硬化階段(B階段):從樹脂凝膠以後算起,直到變成具有足夠硬度,達到基本不粘手狀態的階段。該階段中,樹脂與某些溶劑(如乙醇、丙酮等)接觸時能溶脹但不能溶解,加熱時可以軟化但不能完全熔化。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幾十分鍾至幾小時。
3、熟化階段(C階段):在室溫下放置,從硬化以後算起,達到製品要求硬度,具有穩定的物理與化學性能可供使用的階段。該階段中,樹脂既不溶解也不熔融。我們通常所指的後期固化就是指這個階段。這個結段通常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幾天或幾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
『肆』 不飽和聚酯樹脂凝膠時間受哪些因素影響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是放熱反應,可分為三個階段:
膠凝階段:從加入促進劑版到不飽和聚酯樹權脂變成凝膠狀態的時間,是
6/38
固化過程最重要的階段。
影響膠凝時間的因素:阻聚劑、引發劑和促進劑的加入量,交聯劑的蒸發損失,環境溫度和濕度等。
硬化階段:從樹脂開始膠凝到具有一定硬度,能把製品從模具上取下為止的時間。
完全固化階段:通常在室溫下進行,可能需要幾天至幾星期。
『伍』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原理
具有粘性的可流動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引發劑存在下發生自由基共聚合反應,而生成性能穩定的體型結構的過程稱為不飽和聚酯的固化。
發生在線型聚酯樹脂分子和交聯劑分子之間的自由基共聚合反應,其反應機理同前述自由基共聚反應的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它是在具有多個雙鍵的聚酯大分子(即具有多個官能團)和交聯劑苯乙烯的雙鍵之間發生的共聚,其最終結果,必然形成體型結構。
固化的階段性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整個固化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凝膠——從粘流態樹脂到失去流動性生成半固體狀有彈性的凝膠;
定型——從凝膠到具有一定硬度和固定形狀,可以從模具上將固化物取下而不發生變形;
熟化——具有穩定的化學、物理性能,達到較高的固化度。
一切具有活性的線型低聚物的固化過程,都可分為三個階段,但由於反應的機理和條件不同,其三個階段所表現的特點也不同。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是自由基共聚反應,因此具有鏈鎖反應的性質,表現在三個階段上,其時間間隔具有較短的特點,一般凝膠到定型有時數個小時就可完成,再加上不飽和聚酯在固化時系統內無多餘的小分子逸出,結構較為緊密,因此不飽和聚酯樹脂和其他熱固性樹脂相比具有最佳的室溫接觸成型的工藝性能。
引發劑
用於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的引發劑與自由基聚合用引發劑一樣,一般為有機過氧化合物。各類有機過氧化合物的特性,通常用活性氧含量,臨界溫度和半衰期等表示。
活性氧含量
活性氧含量又稱為有效氧含量。對於純粹的過氧化物,活性氧含量是代表有機過氧化物純度的指標。實際上,由於純粹有機過氧化物貯存的不安定性,通常與惰性稀釋劑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混合配製,以利於貯存和運輸。
臨界溫度
過氧化物受熱分解形成自由基時所需的最低溫度稱為臨界溫度。一般在臨界溫度以上才發生引發反應,這可從固化放熱效應反映出來。臨界溫度是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時應用的工藝指標。
半衰期
半衰期是指在給定溫度條件下,有機過氧化物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實際應用上,可用下面兩種方法表示半衰期,一種是給定溫度下的時間,另一種是給定時間下的溫度,它們都是引發劑活性的標志。顯然,有機過氧化物的半衰期愈短,其活性也就愈大。
引發劑的種類雖然很多,但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最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即國產1
號引發劑和2號引發劑。
1號引發劑是50%過氧化環已酮糊。過氧化環已酮是幾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外觀是白色粉沫或硬塊,易溶於苯乙烯中得到透明的溶液。由1:1的過氧化環已酮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組成的1號引發劑,呈糊狀,久置後分層,上層為透明溶液,下層是白色沉澱物,使用時必須攪拌均勻成糊狀。
過氧化甲乙酮具有與過氧化環已酮類似的特性,一般配成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的50%溶液使用,該溶液無色透明,不含懸浮物,使用時不需要攪拌。
『陸』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不飽和樹脂固化劑分類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是一種化工原料,主要用於物品表面加厚,固化,有點類似於油漆的作用。不飽和樹脂固化劑種類很多,可以運用的范圍也很廣,價格也比較劃算,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具體要注意什麼呢?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禪伍螞項1.固化劑和促進劑必須配合使用,即1號固化劑用1號促進劑,2號固化劑用2號促進劑。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2.固化劑是強氧化劑,必須放在不見光的陰涼處,切勿近火,促進劑亦應保存在不見光的陰涼處。為安全起見,一般固化劑先和增塑劑配成糊狀物使用,而促進劑可和苯乙烯配成稀釋液使用。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3.固化劑和促進劑絕對不能直接混合,以免引起爆炸。保存時也應分開放置。配膠時切勿將固化劑和促進劑同時加入,可將促進劑先和樹脂混勻,再加入固化劑混勻。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4.固化劑和促進劑的用量應根據需要(如製品性能、操作溫度和使用期的長短等)來調節。在熱固化配方中可以不加促進劑。室溫固化時可按凝膠時間來調節,可在確定固賀埋化劑用量的情況下,改變促進劑的用量來調節,通常,固化劑用量為樹脂重量的2~4%,促進劑用量為1~2%。
不飽和樹脂固化劑分類
按引發方式的不同,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類型可為三種:
熱固化:靠外部加熱使固化劑釋放游離基,從而引發樹脂固化的過程。(也稱為熱引發固化)冷固化:在室溫或固化溫度不高的條件下,通過加入促進劑使固化劑釋放游離基從而使樹脂固化的過程。(也稱為化學分解引發固化)
光固化:通過加入光敏劑,用紫外線作為能源,引發樹脂交聯固化的過程。(也稱為光引發固化)
冷固化體系中常用的固化劑類型。1、過氧化環己酮(是多種氫過氧化物的橘罩混合物)過氧化環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為50%的糊狀物,稱為1#固化劑。
2、過氧化二苯甲醯(是一種過氧化物,簡稱BPO)過氧化二苯甲醯溶解在二丁酯中,成為50%的糊狀物,稱為2#固化劑。
3、過氧化甲乙酮(簡稱MEKP)固化劑樹脂重量的1%~2%一般要配合促進劑一同使用固化劑也叫引發劑,o=o鍵打開需要的能量比較低,一般在50-120度就會打開。
通過我們以上對於不飽和樹脂固化劑使用注意事項和分類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於不飽和樹脂固化劑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了吧。這種材料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在會釋放出一些有毒的氣體,大家還是要謹慎的使用。
『柒』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機理
常用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主要由線型不飽和樹脂和活性單體(一般是苯乙烯版)兩部分組成。兩者權都含有不飽和鍵,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加入過氧化物引發劑、加熱、受紫外線照射等),就能進行自由基共聚和反應。這種反應實在按照鏈引發、鍵增長和鏈終止的歷程進行的。
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熱量的放出,液體樹脂的粘度迅速增大,硬度提高,最終變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體。
根據需要在成型過程中可以加入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也可以不加增強材料,只加(或不加)不同的填料,前者即得到我們通常所說的玻璃鋼,後者可以製成人造大理石,人造瑪瑙等製品或作為表面塗層使用。
(7)簡述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三階段擴展閱讀
使用配比:100份樹脂,加固化劑2~3份,促進劑1~2.5份。當溫度低需用加速劑時,加量為0.2~0.5%份。添加順序為:加速劑®促進劑®固化劑,並且每加一種時,都必須充分與樹脂混合均勻後,才可加入第二種。
注意事項:過氧化甲乙酮是潛在性爆炸物必須遠離火源、碰撞及避免陽光直射。儲藏在陰涼、通風處。但決不可與促進劑放在一起,二者相互混合會引起燃燒及爆炸。
『捌』 固化劑樹脂
按引發方式的不同,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類型可為三種:熱固化:靠外部加熱使固化內劑釋放游離基,從容而引發樹脂固化的過程。(也稱為熱引發固化)冷固化:在室溫或固化溫度不高的條件下,通過加入促進劑使固化劑釋放游離基從而使樹脂固化的過程。(也稱為化學分解引發固化)光固化:通過加入光敏劑,用紫外線作為能源,引發樹脂交聯固化的過程。(也稱為光引發固化)冷固化體系中常用的固化劑類型 1、 過氧化環己酮(是多種氫過氧化物的混合物)過氧化環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為50%的糊狀物,稱為1#固化劑 2、過氧化二苯甲醯(是一種過氧化物,簡稱BPO)過氧化二苯甲醯溶解在二丁酯中,成為50%的糊狀物,稱為2#固化劑 3、 過氧化甲乙酮(簡稱MEKP)
『玖』 凝膠效應對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有什麼影響
加速固化時間。凝膠從粘流態樹脂到失去流動性生成半固體狀有彈性的凝膠是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整個固化過程三個階段之一,不飽和聚酯分子鏈中不飽和雙鍵含量越高,樹脂的反應活性越高,達到完全固化的時間越短。凝膠化效應一般是指一些液棚溶液在冷卻時,會逐漸變得粘稠,最後失去流動性而成為具有彈性的膠凍,膠凍能承受較鬧肆則大的壓力。雹改
『拾』 聚酯樹脂的樹脂固化
有室溫固化和熱固化兩種:①室溫固化,向上述製得的不飽和聚酯溶液中分別加入引發劑(例如過氧化苯甲醯、環己酮過氧化物等)和促進劑(如N,N-二甲基苯胺、鈷鹽),使聚酯液在室溫下先形成凝膠,再進行固化。②熱固化,可以只加過氧化苯甲醯引發劑,加熱至100℃左右而固化。無論是室溫固化還是熱固化,其反應都是首先由引發劑分解產生的初級自由基引發苯乙烯聚合,形成低聚體的活性自由基,然後再連接到不飽和聚酯主鏈上的雙鍵上,進行共聚交聯反應。此外,也可用紫外線、電子束、γ射線等輻照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