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漢白玉戓樹脂所成型的「擺件」,有什麼方法可以區別
漢白玉是碳酸鈣,在隱蔽處滴一滴鹽酸會有氣泡冒出,樹脂件沒這個情況。
B. 如何區分天然漢白玉和人造模擬漢白玉呀買了一個雕塑,不知真假!
辨別真假漢白玉
其實只需一道光芒和三字口訣。一道光芒就是最普通的燈光或者陽光,鑒定是不是漢白玉,這是最重要的手法。而三字口訣,正是「漢」、「白」、「玉」這三個字。
「玉」字說出了漢白玉的特性,其實漢白玉並不是玉,而是大理石的一種,之所以以玉命名,是因為它瑩潤有光澤,薄的地方都能透過光。
「白」字指的是它的白要夠耀眼,夠閃亮,對著陽光一轉,能達到滿眼金星的效果。
漢白玉的「漢」,原本應該是出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漢白玉最鮮為人知的一個特徵:真正的漢白玉,並不是潔白無暇的,而是隱含著淺淺的紋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記一樣。用這三條標准,在大晴天,有心人在故宮里走走看看,就會發現符合這些標準的古建,可謂少之又少。
現在科技發達了,有些所謂的漢白玉也符合上述三條標准,但它們也是假的,因為它們是用石粉壓制出來的。那又該如何鑒別呢?漢白玉的一大缺陷是打假的有利武器。觀察漢白玉的雕刻,就會發現一個特點:不論是獅子、華表,還是望柱或欄桿,無論多麼精美,都從來不會出現鏤空的紋飾。這並非漢白玉的雕刻師傅技不如人,而是由於其自身缺陷造成的。
漢白玉雖質地較為堅硬,但卻脆弱易碎,所以漢白玉的雕刻,有一個學名叫「棒槌形」。比如要雕一個舉著青龍偃月刀的關公像,如果是木雕或泥塑,這刀和身體肯定是分開的。要是用漢白玉來雕,這刀柄一定要和身體緊貼,不讓雕刻薄了的漢白玉吃勁。由此,整個人像個棒槌一樣,中間就沒有縫隙了。
如今,市場上不少商家做出的漢白玉雕像用的都是石粉壓制而成的材料,或者是用偏軟的石頭雕成的,冒充漢白玉。這類材質的石料沒有了漢白玉的致命弱點,因此能做出各種復雜的鏤空造型。但就是這些畫蛇添足的把戲,恰恰成了最為明顯的破綻。
C. 乾隆年制漢白玉酒杯和樹脂合成的假酒杯怎麼區分
樹脂為模具成型,或多或少殘留有范線。在能做破壞性試驗的條件下用小刀削一下隱蔽處,樹脂和玉石硬度完全不同。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的辦法,用指甲輕輕敲擊,一個悶響,一個清脆
D. 如何區別樹脂和漢白玉佛像
對著光看。漢白玉佛像裡面是沒有氣泡的,而樹脂合成產品,由高溫環節,裡面會有氣泡產生。
E. 怎麼鑒定樹脂和玉的區別
1、光澤:
玉石:玉石經過拋光之後,基本上都呈現玻璃光澤,
樹脂:樹脂製品內的表面經拋光後常呈現油脂容光澤,
2、硬度:
玉石:玉石的硬度要大於樹脂和玻璃。
樹脂:用小刀尖刻劃樹脂,能刻出道道。
玉石:
玉是礦石中比較高貴的一種。玉石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錳、鎂、鈷、硒、鉻、鈦、鋰、鈣、鉀、鈉等。玉之潤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悅煩悶之心,玉之純可凈化污濁之心。所以君子愛玉,希望在玉身上尋到天然之靈氣。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如酚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等,其中合成樹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F. 樹脂漢白玉碗與真漢白玉碗區別
天然的摸著有種涼涼的感覺,樹脂的沒有,還有就是天然的沉些,樹脂的要輕些
G. 合成樹脂和漢白玉石的質量是不是相當,同體積,重量相同
晚上好,不同。如果只算同體積的純合成樹脂和漢白玉石很明顯樹脂要比漢白玉回輕答(漢白玉主要成份碳酸鈣是無機物單分子量就高達100),常見的合成樹脂一般只有環氧和不飽和聚酯這兩種由於它們分子量遠低於碳酸鈣,做仿漢白玉時還必須要加入適量的碳酸鈣或者二氧化硅填料才能達到增白增重的。具體差多少重量沒辦法確定范圍因為每家仿石製作工藝都不一樣,但總體上都是樹脂比較輕一些請酌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