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聚酯樹脂可以用作汽車油漆嗎
聚酯樹脂可以用作汽車油漆。
聚酯樹脂是由二元醇或二元酸或多元醇和多元酸縮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總稱。聚酯樹脂分為飽和聚酯樹脂和不飽和聚酯樹脂。
❷ 水性丙烯酸樹脂可以代替不飽和聚酯樹脂嗎
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亦稱水可稀釋丙烯酸)及丙烯酸樹脂水溶液。乳液主要是由油性烯類單體乳化在水中在水性自由基引發劑引發下合成的,而樹脂水分散體則是通過自由基溶液聚合或逐步溶液聚合等不同的工藝合成的。丙烯酸乳液主要用於乳膠漆的基料,在建築塗料市場佔有重要的應用,目前其應用還在不斷擴大;近年來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的開發、應用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工業塗料、民用塗料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根據單體組成通常分為純丙乳液、苯丙乳液、醋丙乳液、硅丙乳液、叔醋(叔碳酸酯-醋酸乙烯酯)乳液、叔丙(叔碳酸酯-丙烯酸酯)乳液等。
不飽和聚酯樹脂,一般是由不飽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飽和二元酸不飽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具有酯鍵和不飽和雙鍵的線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聚酯化縮聚反應是在190~220℃進行,直至達到預期的酸值(或粘度),在聚酯化縮反應結束後,趁熱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單體,配成粘稠的液體,這樣的聚合物溶液稱之為不飽和聚酯樹脂。
❸ 什麼是水溶性聚酯樹脂
水溶性聚脂樹脂就是加入表面活性劑,使不溶於水的聚酯樹脂上含有溶於水的官能團,達到聚酯樹脂和水的共溶
❹ 如何由單體推斷出PET聚酯樹脂的結構式
因為是聚抄酯所以是酯化反應。具體做襲法是把羧基也就是酸根里單鍵連著碳的OH去掉,把羥基也就是氫氧基里的氫去掉,留下的氧和羧基里的碳連在一起就可以了,就是注意不要拆掉羧基里的碳氧雙鍵。如果是多個的聚合物就照這樣繼續往下連就可以生成n-1個水。
❺ 常用丙烯酸樹脂塗料有哪些
塗料:
塗覆在物體表面以獲得設計中的功能性、裝飾性的物質,包括人們常說的油漆、塗料。
油漆:
目前已被大家認為是油性塗料,所謂的油性塗料就是以有機溶劑如二甲苯、醋酸丁酯、丁醇等作為溶劑的塗料,一般具有刺鼻的氣味。該類塗料對施工環境(溫度)要求較之水性塗料要低,流平好,可做到高光澤。
水性塗料:
在人們常識中認為:可以加水稀釋的塗料就是水性塗料。這種說法對也不對,由此種說法衍生出了水性塗料的第一種分類:
A. 按水溶性來劃分:
水溶性水性塗料 這類塗料成膜樹脂多為乳液,可以任意比例溶於水。
助溶性水性塗料 這類塗料成膜樹脂不是乳液,本身不溶於水或均勻分散在水中,需要加入助溶劑如:丙二醇乙醚、丙二醇甲醚、正丁醇等分散在水中,也就是該類樹脂溶於(分散)在以上溶劑的水溶液中,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還是會揮發出刺鼻氣味。嚴格的講此類塗料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水性塗料。
B. 水性塗料的分類可以根據成膜物的性質來分:
水性乳膠漆(內牆、外牆用)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塗料(水性丙烯酸樹脂,一般用作耐候、裝飾性面漆)
水性環氧塗料(水性環氧樹脂,可作為防腐類底漆使用)
水性聚酯塗料(水性聚酯樹脂,可作為木器漆使用)
水性氨基塗料(水性氨基樹脂,可作為汽車漆使用)
電泳漆(水性特種乳液樹脂,作為汽車底漆使用)
水性無機塗料(市面上最多的是水性無機富鋅底漆,硅酸鹽樹脂)
其他水性特種塗料(如志盛威華ZS-1021等耐高溫塗料,最高耐溫高達2300℃,防腐、防氧化、隔熱保溫等等水性特種功能塗料均在此類中,只有水性才能達到較高的耐溫幅度≥600℃)
C. 水性塗料還可按使用領域來進行分類:
水性建築塗料(內外牆乳膠漆)
水性木器漆
水性工業漆
3.1水性防腐底漆
3.2水性中塗
3.3水性面漆
水性特種塗料(見上面的第8條)
綜述:
水性塗料的分類跟常規塗料的分類是一致的,只是樹脂體系變為水性體系,溶劑(稀釋劑)由有機溶劑變化成水而已。但由於水性樹脂的開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按常規塗料分類,有些種類目前還是空白的如:水性醇酸塗料。
隨著全球推行塗料水性化,各國法規都對VOC排放都有明確限制,因此迫於政策壓力及社會責任感驅使著塗料行業的水性化革命,水性樹脂的研發、應用也獲得了很大的突破,水性塗料的分類不再是空掛,實至名歸的真實產品將不斷補充該分類,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健康的水性塗料的選擇將會越來越多。
❻ 塗料的種類
塗料的分類方法很多,通常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按產品的形態來分,可分為:溶劑型塗料、粉末型塗料、高固體分塗料、金屬塗料、珠光塗料、無溶劑型塗料、和水溶性塗料。 按用途可分為建築塗料、罐頭塗料、汽車塗料、飛機塗料、家電塗料、木器塗料、橋梁塗料、塑料塗料、紙張塗料、船舶塗料、風力發電塗料、核電塗料、管道塗料、鋼結構塗料、橡膠塗料、航空塗料等。 按其性能來分,可分為:防腐蝕塗料、防銹塗料、絕緣塗料、耐高溫塗料、耐老化塗料、耐酸鹼塗料、耐化學介質塗料。 按是否有顏色,可分為:清漆、色漆。 按其施工工序來分,可分為:封閉漆、膩子、底漆、二道底漆、面漆、罩光漆。 按施工方法可分為刷塗塗料、噴塗塗料、輥塗塗料、浸塗塗料、電泳塗料等。 按功能可分為不粘塗料、鐵氟龍塗料、裝飾塗料、防腐塗料、導電塗料、防銹塗料、耐高溫塗料、示溫塗料、隔熱塗料、防火塗料、防水塗料等。 家用油漆可分為內牆塗料、外牆塗料、木器漆、金屬用漆、地坪漆。 按漆膜性能分(防腐漆、絕緣漆、導電漆、耐熱漆……) 按成膜物質分(天然樹脂類漆、酚醛類漆、醇酸類漆、氨基類漆、硝基類漆、環氧類漆、氯化橡膠類漆、丙烯酸類漆、聚氨酯類漆、有機硅樹脂類漆、氟碳樹脂類漆、聚硅氧烷類漆、乙烯樹脂類漆……) 按基料的種類分類:可分為有機塗料、無機塗料、有機—無機復合塗料。有機塗料由於其使用的溶劑不同,又分為有機溶劑型塗料和有機水性(包括水乳型和水溶型)塗料兩類。生活中常見的塗料一般都是有機塗料。無機塗料指的是用無機高分子材料為基料所生產的塗料,包括水溶性硅酸鹽系、硅溶膠系、有機硅及無機聚合物系。有機—無機復合塗料有兩種復合形式,一種是塗料在生產時採用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共同作為基料,形成復合塗料;另一種是有機塗料和無機塗料在裝飾施工時相互結合。 按裝飾效果分類:可分為:1.表面平整光滑的平面塗料(俗稱平塗),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施工方式;2.表面呈砂粒狀裝飾效果的砂壁狀塗料,如真石漆;3.形成凹凸花紋立體裝飾效果的復層塗料,如浮雕。 按在建築物上的使用部位分類:分為內牆塗料、外牆塗料、地面塗料、門窗塗料和頂棚塗料。 按使用功能分類:可分為普通塗料和特種功能性建築塗料(如防火塗料、防水塗料、防霉塗料、道路標線塗料等)。 按照使用顏色效果分類:如金屬漆,本色漆(或者叫作:實色漆),透明清漆等。
❼ 如何提高水性樹脂的穩定性 求助技術合作交流
如何提高水性環氧樹脂塗料的耐水性?
一般在兼顧乳液穩定的前提下,控制親水基團的含量盡可能低,或提高聚酯本身的耐水性,以長鏈二元酸及二元醇為原料(如己二酸等),有支鏈的二元醇或新戊二醇為原料也可提高聚酯的耐水性,聚醚的耐水解性好,有時也可以與聚酯並用.另外,向聚氨酯分子鏈中引入表面能低的硅氧烷鏈段或功能性氟單體,以增強水性聚氨酯的疏水性.
內交聯的缺點是產生高粘度的預聚體,導致乳化困難,有可能得不到粒徑細微的穩定乳液.因此,必須控制支化和交聯度,找到合適配比,否則在乳化預聚體時可能產生凝膠.外交聯所得乳液性能好,並且可根據不同交聯劑品種及用量,調節膠膜的性能,缺點是操作不方便.
熱處理可使可交聯型聚氨酯基團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交聯結構,從而提高耐水性、耐熱性.有的水性聚氨酯含可反應的官能團,如在聚氨酯分子結構中通過含環氧基多元醇組分引入環氧基團,經熱處理形成交聯的膠膜.
最好是成膜得時候想辦法把COOH給反應掉。
-----------------------------
水性樹脂中異丙醇的作用?
在剪切水性樹脂時,加入異丙醇是起何作用的?是作為水溶性的有機溶劑來提高分散穩定性的?
沒錯,作為水溶性的有機溶劑來提高分散穩定性的,但是不只作為水溶劑,異丙醇水溶性不如乙醇,但作為有機溶劑分散能力遠高於乙醇,又不會像丙酮或環己烷那樣過強的溶解性.所以異丙醇是很好的選擇,而且相對比較環保.
-------------------------------
論文:
《高性能水性聚酯樹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16年6月28日 - DMPA
的含量
直接
影響水性聚酯樹脂的水
解穩定 式(3
)
性、
外觀
、
耐水...優越的低溫性能
,
而且聚醚中不
存在相對易水解的酯基
,
因此在水性體系...
❽ 丙烯酸酯型塗料助劑的特點
一直以來,從事塗料配方研發的技術人員在選用助劑方面過於簡單,多數會聽從供應商的推薦,但這並
不是最好的。希望通過這個話題,使得我們在選助劑上不會盲目,會選得更快更好。
當然,首先條件是要懂得這些助劑起作用的機理。就從這里開個頭吧:技術人員差不多都接觸過丙烯酸
樹脂,但是有多少人清楚,為什麼有的適合作塗料的基料,而有些則適合作助劑,到底在分子量、分子
量分布、聚合物結構、官能團等等方面有什麼不同?類似結構的助劑有一個系列,這些不同的品種有多
大區別,從結構上如何理解?
這個問題對於我們應用助劑的人來說有些難度,如果生產開發助劑的人來講講那肯定非常好的。對於一
提起助劑,廠家對它的結構,分子量等都是比較保密
確實如此,但也正因為如此,才增加了助劑的神秘感。這里先從丙烯酸酯類化合物談起,看看做樹脂基
料和不同種類助劑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在結構上面有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丙烯酸類樹脂既可以用作塗料的樹脂,也可以做流平劑或消泡劑。在丙烯酸酯樹脂裡面加入
丙烯酸酯流平劑,丙烯酸酯消泡劑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可見同樣是丙烯酸類樹脂,區別是很大的。從
原理角度來講,決定一個化合物在給定體系裡面到底能否用作助劑,是流平劑還是消泡劑,決定的因素
還是與體系的相容性和表面張力兩個因素。在表面張力低於所用體系的情況下,如果是有限不相容的,
適合做流平劑,如果相容性更差一些,就只能用作消泡劑。同樣是丙烯酸酯化合物,到底適合做樹脂還
是助劑,適合做哪種助劑歸根到底看參與聚合的單體和分子量的選擇以及相應的結構對其表面張力和相
容性的影響。
下面我們從分子結構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塗料中所用的丙烯酸樹脂一般可以寫成如下結構式如下(在這里為了寫結構式討論方便,不區分丙烯酸
酯與甲基丙烯酸酯的區別,實際體系中,這兩類單體是共存的):—(CH2CHCOORm)x—(CH2CHCOORf)
y—,其中Rm 一般是C1-C4 的基團混合物,其中短碳鏈部分含量相對高一些,Rf 一般是官能基,在一般
的羥基丙烯酸樹脂當中,Rf 是羥乙基或者羥丙基。分子量一般是一萬到幾萬不等。
常見的丙烯酸酯流平劑結構式如下:—(CH2CHCOORl)x—,在這里Rl 主要是C4-C8 的基團的混合物,
分子量一般小於一萬。
常見的丙烯酸酯消泡劑結構式如下:—(CH2CHCOORd)x—,在這里Rd 主要是C10-C18 的基團混合物,
分子量一般是一萬到幾萬不等。
從上面的結構式可以看出來,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用作樹脂,還是用作流平劑或消泡劑,它所使用的單體
的種類大不一樣。從樹脂到流平劑再到消泡劑,所使用單體的碳鏈是增長的趨勢。從分子結構角度來講,
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側碳鏈越長,其表面張力就越低,相應的極性和溶度參數也就變得越小。當用作流
平劑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與用作樹脂的比較,流平劑的側碳鏈(C4-C8)更長,表面張力低於樹脂的聚
丙烯酸酯,且由於極性的明顯差別,兩者是不相容的,正是滿足了這兩點,當流平劑用的聚丙烯酸酯化
合物在丙烯酸樹脂裡面可以起到流平的作用。另外,流平劑需要有一個比較快速地遷移到表面而起作用
的過程,所以不能把分子量做得太大,一般小於一萬。如果加入更長的側碳鏈如C10-C18 的聚丙烯酸酯
化合物,那麼可以預測,它的表面張力比樹脂用C1-C4 的聚丙烯酸酯更低,相容性更差,這樣C10-C18
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在丙烯酸酯樹脂體系裡面可以當消泡劑使用。從消泡能力的角度,因為分子量越大與
體系的相容性越不好,消泡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聚丙烯酸酯消泡劑的分子量一般都不小。當然,由於側
碳鏈對於表面張力和相容性的影響是漸變的過程,所以某些結構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同時扮演流平
劑和消泡劑的角色,比如8 個碳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它介於流平劑和消泡劑的邊界位置,同時具備兩
者的性能。
以上就是不同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有不同用途的一些基本原理。因為從樹脂到流平劑到消泡劑是一個系
列,所以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討論。另外,作為聚丙烯酸酯分散劑的結構與他們又有區別。
丙烯酸樹脂合成做過幾年,但是還不知道丙烯酸酯助劑也是通過丙烯酸合成過來的,看了上面的內容覺
得區別是不是就是Rm 的碳鏈長度,一般丙烯酸樹脂的酯長度最多的也就是4 個碳,也就是丙丁酯類,
是不是助劑用的單體確實有區別?
上面為了描述聚丙烯酸酯在不同用途最基本的變化趨勢,結構簡式都是最基本的結構,實際的結構相對
會更多一些,當然丙烯酸樹脂的碳鏈的長度是影響丙烯酸樹脂用途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它因素如功能基
團的種類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用來改進潤濕性,相容性等等其他性能。一般來說,助劑裡面特別是流平
劑會用一些特殊結構的單體。至於說應用,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用作塗料的樹脂和助劑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通常有很大差別。
單從用途的角度來看(消泡與流平),聚氨酯和有機硅看來也類同了,只不過分子結構中換成特徵性的
氨酯基或硅氧結構。不知是否可以這樣推測?
可以這樣理解,總的原則就是在一個基準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調整分子結構來改變表面張力和極性,就可
以得到相應的助劑。
看完上面的回答,眼界有開闊了許多,至少消泡劑與流平劑的本質不像以前那麼神秘了。現在的認識就
是,消泡與流平的本質或者作用原理就是低的表面張力與相容性的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可以自由發揮,
不知對否?那麼再往前一步,怎樣判斷自己選的消泡劑和流平劑是最合適的或者是更合理的?除了價格
因素,當然還有一些效果評判外,換句話說,許多人說他的東西很好,但是否為性價比最高的東西呢?
從原理上講,消泡劑與流平劑的本質就是對表面張力和相容性的控製程度不同,在這個基礎上,肯定可
以自由發揮。
但是我們剛才討論的基準是以塗料用丙烯酸酯樹脂為標桿的,表面張力比它低一些,相容性差一些就是
流平劑,再低,再差就是消泡劑。如果換成其他樹脂,又會有不同,比如說原來在丙烯酸樹脂體系裡面
可以做流平劑的物質,如果放到極性比丙烯酸樹脂大得多的樹脂體系如環氧體系,那麼可能流平劑的表
面張力就會比環氧體系要低得多,相容性也差得多,於是在環氧體系,這個物質就成了一個消泡劑了。
很多時候助劑的使用是靈活的,並不是說明書說它是流平劑,它就只能做流平劑來用。流平與消泡的轉
變是相對你所使用的樹脂體系的極性來看的。 要是對這個助劑的極性范圍有一個清楚的了解,這樣助
劑用起來就靈活了,也就是我們說的自由發揮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助劑商對所提供的助劑產
品的化學成分上面的信息是嚴格保密的,這樣以來工程師就無法利用理論對助劑的使用進行預測了,只
能全憑供應商的介紹和推薦,如果碰上供應商對情況也不太了解的話,就會做很多無用功了。要想要最
合適的性價比最高的助劑,可能要相對費點精力多做試驗了,選出適用的可以解決問題的最便宜的一種
就行了。這樣試驗的助劑品種可能較多,但是由於仔細區分各種情況與應用體系,選出的東西最不浪費。
對於丙烯酸類分散劑,主要側重點應該是官能團了,同時考慮到不同顏料的表面特性,表面的酸鹼性,
表面的活性部位,還有表面的電位情況等等。關於這些方面如何理解的?
所有的分散劑從結構上講,都屬於是兩親型分子,有一頭親顏料,另一頭親介質。小分子的分散劑就是
我們常見的各種表面活性劑,而高分子型分散劑在結構上有其特點,可以討論的內容很多。
丙烯酸酯類分散劑從使用角度分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水性體系的丙烯酸酯胺鹽,鈉鹽類的分散劑,這
類分散劑很早就已經出現並廣泛運用到了水性塗料的生產當中,這類助劑結構簡單明確,這里不做過多
的討論。另外一類就是丙烯酸類的高分子型分散劑,准確地說是具備錨固基團與溶劑化鏈段組合的分散
劑,這類分散劑目前在一些高檔塗料當中有廣泛的應用。
丙烯酸酯類分散劑的結構也非常多變,源於丙烯酸酯單體種類的日益豐富,為了簡化結構,我們選擇最
基本的結構來做一說明,以下結構可以看做最基本的丙烯酸酯高分子型分散劑的結構—(CH2CHCOOR)a—
(CH2CHCOOCH2CH2N(CH3)2)b—(CH2CH2COOH)c— (CH2CHCOOCH2CH2CH2(OCH2CH2)nOH)d—,其中R
基團是烷基或者為了提高潤濕效果部分採用含氟烷基,a 鏈段主要為了調整整個分散劑的溶解性,a 鏈
段越少,極性越高,逐漸會從油溶性轉向水溶性,b 鏈段是錨固基團,丙烯酸二甲基乙醇胺酯是丙烯酸
酯超分散劑裡面常用的錨固基團單體,該錨固基團對於碳黑以及其他有機顏料均有較好的吸附能力,當
然,對於不同的顏料,也有其他的含氮單體可以選擇,c 鏈段也是錨固基團,主要用於對無機顏料的錨
固,d 鏈段含有長鏈的聚醚鏈段,很明顯,該鏈段是作為溶劑化鏈段,長的聚醚鏈在體系當中伸展開來,
可以阻止不同粒子之間相互靠近,從而達到穩定顏料的作用,同時聚醚鏈段裡面單體的調整也是調整整
個分散劑極性的一種手段,決定了該分散劑適用於何種極性的體系。
一 般來說,分散劑裡面的氨類錨固基團都是以叔氨基或者季胺鹽為主,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防止用於PU
體系的時候與固化劑反應,含伯氨基的分散劑很少用於PU 體 系。除了氨基,還有一種錨固基團就是芳
香環類(比如苯環,萘環等等),這類錨固基團主要通過P 電子雲共軛效應與顏料粒子進行錨固,很多
通用色漿的分散劑都含有此類基團。但是這一類錨固基團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和氨基相比較,他們對無
機顏料沒有任何親和力,一般只適合分散有機顏料。很多時候為了增加分散劑的通用性,還是要共聚少
量的氨類基團。
我這里更想了解的是用於單組分PU 體系的較為理想的分散劑。其實叔胺類對PU 也有很強的催化作用。
分散劑單用或者合用能基本滿足普通的各種需求。之前找到了一類分散劑,分子鏈中以部分醚鍵和叔胺
為主,但沒有驗證過實際效果。不知你對這方面的看法如何?
對於你的體系,個人認為以芳香環為錨固基團的分散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另外如果錨固基團是季胺鹽,
其催化作用也不是很強,可以使用,建議試一下Solseperse-27000。
對於顏料的潤濕性問題,非丙烯酸類樹脂如用量很大的醇酸樹脂,從理論上分析其結構上除了羥基、羧
基等官能團,還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對潤濕有多大影響,有沒有一個較為確定的規律?
醇酸樹脂對顏料良好的潤濕性能一般認為是由於醇酸樹脂含有大量的長鏈飽和脂肪烴或者不飽和脂肪
烴基團,由於這類基團的存在,醇酸樹脂相比一般的聚酯樹脂具有更低的表面張力,從而有更好的潤濕
能力。當然,分子結構中含有一些極性基團對於潤濕也很有幫助,另外一點,就是醇酸樹脂合成的反應,
最終產物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組分,這類低分子量組分具有更好的潤濕顏料的能力。
通常的熱塑性丙烯酸體系對顏料的潤濕分散性很差,最主要的原因,在一般人認為是因為缺少極性基團,
那麼這樣的體系的表面張力如何呢?一般也認為其表面張力是要小於醇酸類的,為什麼潤濕性如此差?
潤濕首先是一個動態過程。同樣條件下,分子量越小,潤濕越快。塗料中用的潤濕劑一般也都是低分子
化合物。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的分子量一般都在七八萬以上,屬於比較高分子量,所以潤濕效果會差一點,
而醇酸樹脂裡面分子量小於一萬的佔有一定比例,這部分潤濕效果很好的;另外其中極性官能團較少也
是一個原因,丙烯酸樹脂通過選擇單體,表面張力的可變化范圍很大。
高分子的分散劑和傳統型的潤濕分散劑對顏料的潤濕性能相比哪種更好一些呢? 高分子型的是不是空
間位阻越大潤濕性能就越好?
單從字面上看,高分子分散劑和超分散劑不完全等同。高分子分散劑從分子量的角度說的,強調的是溶
劑化鏈段的穩定作用,當然也隱含了錨固基團的數目;超分散劑更強調錨固基團數目,有些超分散劑的
分子量並不是很高。
所謂潤濕是指一種流體被另一種流體從固體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過程。單純從潤濕的角度看,溶劑
通常比分散劑潤濕更快,但是穩定性很差。傳統的潤濕分散劑分子量小,潤濕較快。但傳統的潤濕分散
劑對顏料的錨固基團從種類和數量上講一般不及高分子分散劑或超分散劑,其穩定效果通常要差些。傳
統的分散劑由於錨固基團少,需要更多量的分散劑充分吸附顏料表面的活性點。但這並不是說超分散劑
或高分子分散劑的效果總會好過傳統的分散劑,這中間還牽涉到分子結構的控制,比如兩個錨固基團之
間的鏈長,如果控制不好的話,會更容易形成顏料的架橋絮凝,另外空間位阻起的是穩定作用,但對前
期的潤濕鋪展過程其實不利。
❾ 溶水性樹脂
水性樹脂或水抄溶性樹脂也就是以水為溶劑的樹脂體系,用於水性漆。水性樹脂漆的合成樹脂之所以能溶於水,是基於在聚合物的分子鏈上含有一定數量的強親水性基團,例如含有羧基、羥基、氨基、醚基、醯胺基等。但是這些極性基團與水混合是多數只能乳濁液,它們的羧酸鹽則可部分溶於水中,因而水溶性樹脂絕大多數以中和成鹽的形式獲得水溶性。主要的種類有主要有:水溶性環氧酯、水溶性醇酸樹脂、水溶性聚酯樹脂、水溶性丙烯酸樹脂、水溶性聚丁二烯樹脂、水溶性陽離子樹脂等。以上僅作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大家一起學習和進步!
❿ 聚酯樹脂的常見結構
合成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主要是二元醇、二元酸和三元醇,個別的還有一元醇或版一元酸。最常用的醇權是新戊二醇,其酯化物的耐水性大大優於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主要是三羥甲基丙烷、三羥乙基乙烷。最常用的芳香族二元酸是間苯二甲酸,由於間苯二甲酸的耐鹽霧性、耐化學性和耐水性比鄰苯二甲酸更優越,所以間苯二甲酸在聚酯樹脂中的應用更為普遍。合成聚酯樹脂中也使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以己二酸應用更為普遍。大多數樹脂都含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二元酸與脂肪族二元酸的摩爾比是控制樹脂Tg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