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mfe2乙烯基樹脂msds

mfe2乙烯基樹脂msds

發布時間:2023-01-11 21:53:41

Ⅰ 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要人教版的,謝了

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Ⅰ、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
一、阿伏加德羅定律
1.內容: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即「三同」定「一同」。
2.推論
(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
(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羅定律也適用於不反應的混合氣體。②使用氣態方程PV=nRT有助於理解上述推論。
3、阿伏加德羅常這類題的解法:
①狀況條件:考查氣體時經常給非標准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01×105Pa、25℃時等。
②物質狀態: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准狀況下非氣態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質結構和晶體結構:考查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時常涉及希有氣體He、Ne等為單原子組成和膠體粒子,Cl2、N2、O2、H2為雙原子分子等。晶體結構:P4、金剛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結構。
二、離子共存
1.由於發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澱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鹼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鹼性的介質中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鹼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於發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Fe3+與 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鹼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後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鹼(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鹼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三、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基本規律要求
(1)合事實:離子反應要符合客觀事實,不可臆造產物及反應。
(2)式正確:化學式與離子符號使用正確合理。
(3)號實際:「=」「 」「→」「↑」「↓」等符號符合實際。
(4)兩守恆:兩邊原子數、電荷數必須守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要相等)。
(5)明類型:分清類型,注意少量、過量等。
(6)檢查細:結合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細心檢查。
四、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1)根據元素的化合價
物質中元素具有最高價,該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質中元素具有最低價,該元素只有還原性;物質中元素具有中間價,該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對於同一種元素,價態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強;價態越低,其還原性就越強。
(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則其對應的還原產物的還原性就越弱;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則其對應的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據反應的難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還原性的強弱只與該原子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而與得失電子數目的多少無關。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氧化性就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強,其還原性就越強。
②同一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常見氧化劑:
①、活潑的非金屬,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處於高化合價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處於高化合價時的含氧酸,如濃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處於高化合價時的鹽,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過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有機化學總復習知識要點一覽

一、 碳原子的成鍵原則
1、 飽和碳原子與手性碳原子;2、不飽和碳原子;3、苯環上的碳原子。
應用①利用「氫1,氧2,氮3,碳4」原則分析有機物的鍵線式或球棍模型;
②利用「手性碳原子」的特點分析有機物結構中的手性碳原子或書寫含手性碳原子的有機物結構。
二、 官能團的重要性質
1、 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單聚、混聚);③氧化
延生
2、 C≡C:
3、 :①取代(鹵代,硝化,磺化);②加成(H2)
延生①引入氨基:先引入 (還原劑是Fe +HCl)
②引入羥基:先引入
③引入烴基:
④引入羧基:先引入烴基
4、R—X:

5、醇羥基:

多個羥基遇Cu(OH)2溶液呈絳藍色
6、酚羥基:
①與Na,NaOH,Na2CO3反應
2 —OH+2Na→2 —ONa +H2↑

—OH +NaOH→ —ONa +H2O

—OH +Na2CO3→ —ONa +NaHCO3
注意酚與NaHCO3不反應。
—ONa —OH +NaHCO3(NaHSO3,Na+)
②苯酚在苯環上發生取代反應(鹵代,硝化,磺化)的位置:鄰位或對位。
③酚與醛發生縮聚反應的位置:鄰位或對位。
檢驗遇濃溴水產生白色渾濁或遇FeCl3溶液顯紫色;
7、醛基:
氧化與還原
檢驗①銀鏡反應;②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共熱。
8、羧基:
① 與Na,NaOH,Na2CO3,NaHCO3溶液反應

② 酯化反應:
③ 醯胺化反應 R—COOH+H2N—R/→R—CO—NH—R/+H2O
9、酯基:
水解

R—CO—O— + 2NaOH→RCOONa+ —ONa
延生醇解

10、肽鍵:水解

應用 ①定性分析:官能團 性質;
常見的實驗現象與相應的結構:
(1) 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C═C或C≡C;
(2) 遇FeCl3溶液顯紫色:酚;
(3) 遇石蕊試液顯紅色:羧酸;
(4) 與Na反應產生H2:含羥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
(5) 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羧酸;
(6) 與Na2CO3溶液反應但無CO2氣體放出:酚;
(7) 與NaOH溶液反應:酚、羧酸、酯或鹵代烴;
(8) 發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共熱產生紅色沉澱:醛;
(9) 常溫下能溶解Cu(OH)2:羧酸;
(10) 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結構(能氧化的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能發生消去反應的醇,羥基相「鄰」的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
(11) 能水解:酯、鹵代烴、二糖和多糖、醯胺和蛋白質;
(12) 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還原成醇:醛;
②定量分析:由反應中量的關系確定官能團的個數;
常見反應的定量關系:
(1)與X2、HX、H2的反應:取代(H~X2);加成(C═C~X2或HX或H2;C≡C~2X2或2HX或2H2; ~3H2)
(2)銀鏡反應:—CHO~2Ag;(注意:HCHO~4Ag)
(3)與新制的Cu(OH)2反應:—CHO~2Cu(OH)2;—COOH~ Cu(OH)2
(4)與鈉反應:—OH~ H2
(5)與NaOH反應:一個酚羥基~NaOH;一個羧基~NaOH;一個醇酯~NaOH;一個酚酯~2NaOH;
R—X~NaOH; ~2NaOH。
③官能團的引入:
(1) 引入C—C:C═C或C≡C與H2加成;
(2) 引入C═C或C≡C:鹵代烴或醇的消去;
(3) 苯環上引入

(4) 引入—X:①在飽和碳原子上與X2(光照)取代;②不飽和碳原子上與X2或HX加成;③醇羥基與HX取代。
(5) 引入—OH:①鹵代烴水解;②醛或酮加氫還原;③C═C與H2O加成。
(6) 引入—CHO或酮:①醇的催化氧化;②C≡C與H2O加成。
(7) 引入—COOH:①醛基氧化;②—CN水化;③羧酸酯水解。
(8) 引入—COOR:①醇酯由醇與羧酸酯化;②酚酯由酚與羧酸酐酯化。
(9) 引入高分子:①含C═C的單體加聚;②酚與醛縮聚、二元羧酸與二元醇(或羥基酸)酯化縮聚、二元羧酸與二元胺(或氨基酸)醯胺化縮聚。
三、 同分異構體
1、 概念辨別(五「同」: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等同結構);
2、 判斷取代產物種類(「一」取代產物:對稱軸法;「多」取代產物:一定一動法;數學組合法);
3、 基團組裝法; 4、殘基分析法; 5、缺氫指數法。
四、 單體的聚合與高分子的解聚
1、 單體的聚合:
(1) 加聚:①乙烯類或1,3—丁二烯類的 (單聚與混聚);②開環聚合;
(2) 縮聚:①酚與醛縮聚→酚醛樹脂;②二元羧酸與二元醇或羥基酸酯化縮聚→聚酯;③二元羧酸與二元胺或氨基酸醯胺化縮聚→聚醯胺或蛋白質;
2、 高分子的解聚:
(1) 加聚產物→「翻轉法」 (2) 縮聚產物→「水解法」
五、 有機合成
1、 合成路線:

2、 合成技巧:

六、 有機反應基本類型
1、取代;2、加成;3、消去;4、氧化或還原;5、加聚或縮聚。
七、 燃燒規律
(1)氣態烴在溫度高於100℃時完全燃燒,若燃燒前後氣體的體積不變,則該烴的氫原子數為4;
若為混合烴,則氫原子的平均數為4,可分兩種情況:①按一定比例,則一種烴的氫原子數小於4,另一種烴的氫原子數大於4;②任意比例,則兩種烴的氫原子數都等於4。
(2)烴或烴的含氧衍生物
CxHy或CxHyOz 耗氧量相等 生成CO2量相等
生成H2O量相等
等質量 最簡式相同 含碳量相同 含氫量相同
等物質的量 等效分子式 碳原子數相同 氫原子數相同
注釋:「等效分子式」是指等物質的量的兩種有機物耗氧量相同,如:
CxHy與CxHy(CO2)m(H2O)n或CxHy(CO2)a(H2O)b
推論:①最簡式相同的兩種有機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耗氧量一定,生成的CO2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② 含碳量相同的兩種有機物,總質量一定,則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③ 含氫量相同的兩種有機物,總質量一定,則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④ 兩種分子式等效的有機物,總物質的量一定,完全燃燒,耗氧量一定;
⑤ 兩種有機物碳原子數相同,則總物質的量一定,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⑥ 兩種有機物氫原子數相同,則總物質的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有機實驗的八項注意

有機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高考會考的常考內容。對於有機實驗的操作及復習必須注意以下八點內容。
1.注意加熱方式

有機實驗往往需要加熱,而不同的實驗其加熱方式可能不一樣。

⑴酒精燈加熱。 酒精燈的火焰溫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溫度不太高的實驗都可用酒精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乙烯的制備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蒸餾石油實驗」和「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⑵酒精噴燈加熱。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比酒精燈的火焰溫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較高溫度的有機實驗可採用酒精噴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噴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煤的干餾實驗」。

⑶水浴加熱。水浴加熱的溫度不超過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熱的有機實驗有:「銀鏡實驗(包括醛類、糖類等的所有的銀鏡實驗)」、「 硝基苯的製取實驗(水浴溫度為6 0℃)」、「 酚醛樹酯的製取實驗(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水浴溫度為70℃~80℃)」和「 糖類(包括二糖、 澱粉和纖維素等)水解實驗(熱水浴)」。

⑷用溫度計測溫的有機實驗有:「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以上兩個實驗中的溫度計水銀球都是插在反應液外的水浴液中,測定水浴的溫度)、「乙烯的實驗室製取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插入反應液中,測定反應液的溫度)和「 石油的蒸餾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在具支燒瓶支管口處, 測定餾出物的溫度)。

2、注意催化劑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劑的實驗有:「乙烯的製取實驗」、 「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纖維素硝酸酯的製取實驗」、「糖類(包括二糖、澱粉和纖維素)水解實驗」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

其中前四個實驗的催化劑為濃硫酸,後兩個實驗的催化劑為稀硫酸,其中最後一個實驗也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做催化劑

⑵鐵做催化劑的實驗有:溴苯的製取實驗(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與鐵反應後生成的溴化鐵)。

⑶氧化鋁做催化劑的實驗有: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3、注意反應物的量

有機實驗要注意嚴格控制反應物的量及各反應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備實驗」必須注意乙醇和濃硫酸的比例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則反應物升溫太慢,副反應較多,從而影響了乙烯的產率。

4、注意冷卻

有機實驗中的反應物和產物多為揮發性的有害物質,所以必須注意對揮發出的反應物和產物進行冷卻。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裝)冷卻的實驗:「蒸餾水的製取實驗」和「石油的蒸餾實驗」。

⑵用空氣冷卻(用長玻璃管連接反應裝置)的實驗:「硝基苯的製取實驗」、「酚醛樹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和 「溴苯的製取實驗」。

這些實驗需要冷卻的目的是減少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揮發,既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又減少了這些揮發物對人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

5、注意除雜

有機物的實驗往往副反應較多,導致產物中的雜質也多,為了保證產物的純凈,必須注意對產物進行凈化除雜。如「乙烯的制備實驗」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雜質氣體,可將這種混合氣體通入到濃鹼液中除去酸性氣體;再如「溴苯的制備實驗」和「硝基苯的制備實驗」,產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別含有溴和NO2,因此, 產物可用濃鹼液洗滌。

6、注意攪拌

注意不斷攪拌也是有機實驗的一個注意條件。如「濃硫酸使蔗糖脫水實驗」(也稱「黑麵包」實驗)(目的是使濃硫酸與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時間內急劇反應,以便反應放出的氣體和大量的熱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體物質快速膨脹)、「乙烯制備實驗」中醇酸混合液的配製。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機實驗:⑴ 實驗室中製取乙烯的實驗; ⑵石油蒸餾實驗。
8、注意尾氣的處理

有機實驗中往往揮發或產生有害氣體,因此必須對這種有害氣體的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製取實驗中可將可燃性的尾氣燃燒掉;⑵「溴苯的製取實驗」和「硝基苯的制備實驗」中可用冷卻的方法將有害揮發物迴流。

有機化學中常見誤區剖析
--------------------
1、誤認為有機物均易燃燒。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
2、誤認為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
因為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
3、誤認為碳原子數超過4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
新戊烷是例外,沸點9.5℃,氣體。
4、誤認為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後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必須再用鹼石灰處理。
5、誤認為雙鍵鍵能小,不穩定,易斷裂。
其實是雙鍵中只有一個鍵符合上述條件。
6、誤認為烯烴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並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時卻能使其褪色。因為烴鏈越長越難溶於溴水中與溴接觸。
7、誤認為聚乙烯是純凈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為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定。
8、誤認為乙炔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實說明乙炔使它們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誤認為塊狀碳化鈣與水反應可制乙炔,不需加熱,可用啟普發生器。
由於電石和水反應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反應中產生的糊狀物還可能堵塞球形漏斗與底部容器之間的空隙,故不能用啟普發生器。
10、誤認為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能發生取代反應,故苯與氯氣在光照(紫外線)條件下也能發生取代。
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六氯環己烷。
11、誤認為苯和溴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後無明顯現象。
雖然二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褪去,而苯層變為橙紅色。
12、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於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易溶於水的苯甲酸鈉,然後分液。
13、誤認為石油分餾後得到的餾分為純凈物。
分餾產物是一定沸點范圍內的餾分,因為混合物。
14、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區分直餾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餾汽油中含有較多的苯的同系物;兩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鑒別。
15、誤認為鹵代烴一定能發生消去反應。
16、誤認為烴基和羥基相連的有機物一定是醇類。
苯酚是酚類。
17、誤認為苯酚是固體,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大量苯酚從水中析出時產生沉澱,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苯酚與水能行成特殊的兩相混合物,大量苯酚在水中析出時,將出現分層現象,下層是苯酚中溶有少量的水的溶液,上層相反,故應用分液的方法分離苯酚。
18、誤認為乙醇是液體,而苯酚是固體,苯酚不與金屬鈉反應。
固體苯酚雖不與鈉反應,但將苯酚熔化,即可與鈉反應,且比乙醇和鈉反應更劇烈。
19、誤認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微微變紅,於是斷定苯酚一定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酸性強弱」≠「酸度大小」。飽和苯酚溶液比飽和碳酸的濃度大,故濃度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20、誤認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苯酚的電離程度雖比碳酸小,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大,所以由復分解規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21、誤認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澱過濾除去。
苯酚與溴水反應後,多餘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雖不溶於水,卻易溶於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22、誤認為苯酚與溴水反應生成三溴苯酚,甲苯與硝酸生成TNT,故推斷工業製取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通過苯酚的直接硝化製得的。
此推斷忽視了苯酚易被氧化的性質。當向苯酚中加入濃硝酸時,大部分苯酚被硝酸氧化,產率極低。工業上一般是由二硝基氯苯經先硝化再水解製得苦味酸。
23、誤認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
酚類也能形成對應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對於醇而言,酚成酯較困難,通常是與羧酸酐或醯氯反應生成酯。
24、誤認為醇一定可發生去氫氧化。
本碳為季的醇不能發生去氫氧化,如新戊醇。
25、誤認為飽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
當羥基與叔碳連接時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6、誤認為醇一定能發生消去反應。
甲醇和鄰碳無氫的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27、誤認為酸與醇反應生成的有機物一定是酯。
乙醇與氫溴酸反應生成的溴乙烷屬於鹵代烴,不是酯。
28、誤認為酯化反應一定都是「酸去羥基醇去氫」。
乙醇與硝酸等無機酸反應,一般是醇去羥基酸去氫。
29、誤認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機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變紅。
硬脂酸不能使石蕊變紅。
30、誤認為能使有機物分子中引進硝基的反應一定是硝化反應。
乙醇和濃硝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硝酸乙酯。
31、誤認為最簡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是同分異構體。
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
32、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例:乙烷與甲醛、丙醇與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且結構不同,卻不是同分異構體。
33、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結構不同,這樣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例:乙醇和甲酸。
34、誤認為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例:乙烯與環丙烷。
35、誤認為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或一定含有醛基。
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發生銀鏡反應,但它們不是醛;果糖能發生銀鏡反應,但它是多羥基酮,不含醛基。

Ⅱ 化學材料簡介和應用

聚丙烯醯胺
聚炳烯醯胺(Polyacrylamide)簡稱PAM,俗稱絮凝劑或凝聚劑,分陽離子、陰離子型,分子量在400-1800萬之間,產品外觀為白色或略帶黃色粉末,液態為無色粘稠膠體狀,易溶於水,溫度超過120℃時易分解。聚丙烯醯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陰離子型 、陽離子型、非離子型、復合離子型。膠體產品為無色透明、無毒、無腐蝕。粉劑為白色粒狀。兩者均能溶於水,但幾乎不溶於有機溶劑。不同品種、不同分子量的產品有不同的性質。

聚丙烯醯胺分子中具有陽性基團(-CONH2),能與分散於溶液中的懸浮粒子吸附和架橋,有著極強的絮凝作用,因此廣泛用於水處理以及冶金、造紙、石油、化工、紡織、選礦等領域。

陰離子型主要用於生活生產用水,工業和城市污水處理。亦適用於氧化鋁制備過程中赤泥的絮凝沉澱及泥液分離。陽離子型分子量偏高,主要用於水懸濁液和懸濁物的絮凝沉澱,酸性和偏酸性溶液含有有機懸濁物時絮凝是很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能有效的進行絮凝沉澱,顯示其突出的性能。使用形態為0.1-0.2%水溶液,必須用Ph≤7的水配製,配成稀溶液後極易水解。應隨配隨用或在當天用完,不宜長時間存放。

作用:PAM用作污水處理,對水中有機物去除效率高,用量少,沉降速度快,制水成本低,是其它絮凝劑無法替代的產品。

使用方法:PAM用於水處理可以單獨使用,有可以和PAC配合使用,但兩者攪拌必須分開進行,根據各自情況確定稀釋時加水量和投加量大小。

用途:
粉劑產品主要以陰離子型為主,該產品主要用於石油、冶金、選礦、造紙、紡織、製糖、石料切割、化工、醫葯以及污水處理等產品標准按GB/T13940-92執行。
粉劑聚丙烯醯胺產品標准: 指標名稱 牌號 PAM-ASG-800 PAM-ASG-1000 PAM-ASG-1500
外觀 白色粒狀
分子量(M) 600-800萬 900-1200萬 1300-1500萬
固含量(%)≥ 90
水解度(%) 5-30
游離單體(%)≤ 0.5
溶解時間(h) 1-2
註:粉劑牌號中符號意義為:PAM-聚丙烯醯胺N-非離子型A-陰離子型S-粉劑G-工業用
運輸、貯存過程中注意防潮、防曬。

CAS No.: 9003-05-8
英文名稱: Poly(acrylamide)
中文別名: 絮凝劑3號;陰離子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乾粉(陰離子型);聚丙烯醯胺膠體Ⅰ型;聚丙烯醯胺(膠體);聚丙烯醯胺膠體Ⅱ型

Ⅲ 低密度聚乙烯樹脂含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嗎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 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高壓‎下乙烯自由‎基聚合而獲‎得的熱塑性‎塑料。LD‎P E是樹脂‎中的聚乙烯‎家族中最老‎的成員,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早期就‎作為電線包‎皮第一次商‎業生產。‎L DPE綜‎合了一些良‎好的性能:‎透明、化學‎惰性、密封‎能力好,易‎於成型加工‎。這決定‎了LDPE‎是當今高分‎子工業中最‎廣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化學‎和性能:乙‎烯是聚乙烯‎製品的基本‎結構單元。‎它是從煉油‎廠氣、液化‎的石油氣或‎液態烴中獲‎得的無色氣‎體。因為‎它是許多其‎它工業化學‎品和聚合物‎的成
第 1 頁
超高分子聚乙烯管-專業生產廠家-礦產及化工

山東陽谷巨龍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的廠家。公司專業生產超高分子聚乙烯管,板材,棒材,異型件等產品,歡迎咨詢
點擊立即咨詢,了解更多詳情
咨詢
山東陽谷巨龍新型材料 廣告
分,所‎以不斷地存‎在乙烯供應‎的競爭。這‎種獲得乙烯‎的競爭具有‎戲劇性地影‎響著聚乙烯‎的價格和有‎效價值。‎例如: 1‎990年,‎國內乙烯生‎產能力約為‎465億磅‎,其中 5‎1%用於象‎聚乙烯這樣‎的聚合物的‎生產。

常規的L‎D PE可用‎兩種方法生‎產:管式法‎或釜式法。‎兩種製法都‎是將高純度‎乙烯通入高‎壓(103‎到276M‎P a)高溫‎(300到‎500F)‎含有引發劑‎的反應器中‎。引發劑或‎是氧氣或是‎一種有機過‎氧化物。反‎應終止的實‎現是通過加‎入鏈終止劑‎或靠兩個分‎子鏈的連結‎。與其它聚‎
第 2 頁
乙烯(HD‎P E和LL‎D PE)制‎法獲得的線‎性結構不同‎,通過高壓‎手段製得的‎聚合物是分‎支結構。這‎種分支結構‎賦與常規L‎D PE優異‎的透明性、‎曲撓性及易‎於擠出的性‎能。為滿足‎不同應用而‎特製的LD‎P E樹脂是‎通過分子量‎、結晶度及‎分子量分布‎M WD的平‎衡與控制而‎得到的。分‎子量是表示‎構成聚合物‎的所有分子‎鏈的平均長‎度。為了方‎便,熔融指‎數(MI)‎被選作塑料‎工業分子‎量大小的量‎度。熔融指‎數用克/1‎0分鍾給出‎,它與分子‎量的大小成‎反比。對‎於LDPE‎,熔融指數‎反映了樹脂‎的流動性能‎和涉及成品‎大形變的性‎質。降低M‎I(增大分‎子量)在增‎加大部分強‎度性能的同‎時,降
第 3 頁
低了‎L DPE的‎流動性和制‎造過程中樹‎脂流向薄壁‎的能力。L‎D PE中的‎結晶度是樹‎脂中存在的‎分支短鏈數‎量的函數。‎對於LDP‎E,結晶度‎正常浮動范‎圍為 30‎—40%。‎增加 LD‎P E的結晶‎度將增大‎L DPE的‎剛度、抗化‎學腐蝕性、‎透氣性能、‎拉伸強度、‎耐熱性;同‎時,降低了‎L DPE的‎沖擊強度、‎撕裂強度和‎抗應力開裂‎性。分子量‎分布(MW‎D)或聚合‎度分布性定‎義為重均分‎子量與數均‎分子量的比‎值。塑料工‎業中,MW‎D值3—5‎的樹脂被認‎為是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MWD‎值6—12‎為中等分子‎量分布,M‎W D值在1‎3以上視為‎寬分子量分‎布。MWD‎主要反映與‎流動相關的‎性能。具有‎相等
第 4 頁
平均分‎於量的樹脂‎,寬分子量‎分布的在加‎工過程顯示‎了比窄分子‎量分布的樹‎脂具有更好‎的流動性W‎D對最終使‎用性能有些‎影響。但是‎,MWD的‎影響一般都‎被分子量的‎變化影響掩‎蓋。
‎加工:LD‎P E級別可‎以滿足大部‎分熱塑性成‎型加工技術‎的要求。包‎括:薄膜吹‎制、薄膜鑄‎制、擠壓貼‎膠、電線電‎纜貼膠、注‎射成型、吹‎塑成型。‎
應用:‎L DPE可‎單獨使用或‎與聚乙烯家‎族其它成員‎共混使用。‎廣泛應用於‎包裝。建築‎、農業、工‎業和消費市‎場。擠出薄‎膜。LDP‎E最大的銷‎路是製作薄‎膜(<12‎毫時)。吹‎塑或鑄壓工‎藝生產出的‎單
第 5 頁
一和復合‎L DPE薄‎膜佔LDP‎E國內消費‎總量的
5‎5%以上。‎LDPE‎製做的薄膜‎表現了良好‎的光學性能‎、強度、曲‎撓性、密封‎性以及緩慢‎的氣味擴散‎性和化學穩‎定性。LD‎P E用來包‎裝麵包、農‎產品、快餐‎食品、紡織‎品、經久性‎消費品及一‎些工業製品‎。LDPE‎也可用作非‎包裝薄膜,‎比如:一次‎性尿布、農‎用薄膜和縮‎水膜。

擠壓貼膠‎,它是LD‎P E的另一‎個主要市場‎。由於LD‎P E分子的‎結構特點,‎它是聚乙烯‎樹脂家族中‎唯一能夠滿‎足擠壓貼
第 6 頁
膠‎加工工藝要‎求的樹脂。‎貼膠提供了‎有助於成品‎包裝密封的‎防護層,必‎不可少的優‎良的拉伸性‎能、持久的‎覆蓋性和低‎的氣味擴散‎性。典型的‎熔融指數范‎圍為3—1‎5克/1O‎分鍾。LD‎P E貼膠可‎覆蓋在很多‎基質上面,‎如:紙、板‎,布料和其‎它高分子材‎料。LDP‎E貼膠是保‎證基質熱密‎封性和防濕‎性的一個經‎濟而有效的‎手段。使用‎L DPE貼‎膠的市場有‎盛牛奶的盒‎子,無菌防‎腐包裝,食‎品包裝。膠‎帶和紙製品‎。
L‎D PE復合‎擠壓廣泛作‎為高阻隔復‎合層壓板的‎一種組分。‎重要的要求‎就是防濕和‎密封。滿足‎不同的要求‎,樹脂的性‎能
第 7 頁
隨之不同‎。它可用於‎無菌包裝、‎葯品與日用‎品的包裝。‎
模塑‎,在聚乙烯‎樹脂家族的‎競爭中,吹‎塑成型與注‎射成型使用‎常規LDP‎E已經相對‎穩定。LD‎P E樹脂由‎於它的抗曲‎撓性和加工‎特性而被用‎於模塑成型‎。樹脂熔融‎指數范圍為‎0.5—2‎.0克/1‎0分鍾,密‎度變化范圍‎0.91‎8—0.9‎22克/立‎方厘米。L‎D PE模塑‎應用於製做‎要求擠壓性‎能的醫用和‎日用消費瓶‎以及封密件‎。
電‎線與電纜,‎L DPE最‎初是用作電‎線、電纜的‎包皮材料。‎L DPE顯‎示了優異的‎電性能和抗‎磨性能,這‎些性能是市‎場上嚴格要‎求的。樹脂‎熔融指數范‎圍為0.2‎5-2.
第 8 頁
0‎克/10分‎鍾,密度為‎0.918‎一0.93‎2克/立方‎厘米。當今‎,LDPE‎樹脂被用作‎電訊電纜的‎外皮。

第 9 頁
網路文庫
搜索
低密度聚乙烯樹脂含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嗎

展開全文

免費讀低密度聚乙烯(L...全文

APP
列印
導出為WORD
導出為PDF
發送至微信
APP打開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並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相關文檔
MSDS-LDPE低密度聚乙烯
1000閱讀 行業好評免費獲取全文
LLDP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相關牌號
LLDPE 線型低密度聚乙烯 品名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LLDPE 牌號 7050 9020 9085 7042 7042 1801 1802 7042 LL101AA LL103AA 7042 7144 8916 7042 7047 7144 LLO410KJ LL0
2184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1.6萬閱讀 優質內容免費獲取全文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1587閱讀
查看更多
為您精選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會員文檔274篇
人氣好文
MSDS-LDPE低密度聚乙烯
1000人閱讀

LLDP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相關牌號
2184人閱讀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1.6萬人閱讀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
1000人閱讀
立即開通VIP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_科天化工氯化聚氯乙烯樹脂-20年老品牌 廠家直銷&現貨供應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科天牌氯化聚氯乙烯樹脂無毒無味,具有優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學葯品及耐老化性能氯化聚氯乙烯樹脂-【詳情電話咨詢】
sdkthx.com廣告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_供應石油樹脂優質供應商廣州凱佑順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供應石油樹脂埃克森,伊曼,聯超,可隆,出光品種齊全質優價廉供應石油樹脂應用於熱熔膠,橡膠,黏合劑,印刷油墨等行業,
kaiyoushun.com廣告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_乙烯基樹脂-專業生產廠家-質量保證-歡迎來電咨詢
低密度聚乙烯(LDPE)知識介紹,買乙烯基樹脂還得找萬青,全國設庫閃電發貨!倉庫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每個月出貨1000噸,乙烯基樹脂認准萬青化學,10年專注品質之選,各大品牌均有代理,24小時發貨,新客88折
wqhxkj.cn廣告
基於你的瀏覽為你整理資料合集
低密度聚乙烯樹脂含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嗎
文件夾
低密度聚乙烯 - 網路文庫
4.1分 8102閱讀 人氣好文
低密度聚乙烯(LDPE) - 網路文庫
3.9分 3118閱讀 近期下載量飆升
低密度聚乙烯 - 網路文庫
3.6分 1021閱讀
剩餘10篇精選文檔
APP內一鍵獲取全部合集
1572人已獲取
工具

收藏
APP獲取全文

獲取文檔
下一篇

Ⅳ 高中化學出現的各種物質特徵

物質鑒別題的類型和解題步驟、方法
一、鑒定、鑒別和推斷的區別和聯系
鑒定、鑒別和推斷都屬於物質的檢驗,它們的共同點是: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和特徵反應,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准確觀察反應中的明顯現象,如顏色的變化、沉澱的生成和溶解、氣體的產生和氣味、火焰的顏色等,進行判斷、推理。
鑒定通常是指對於某一種物質的定性檢驗,根據物質的化學特性,分別檢出陽離子、陰離子;鑒別通常是指對分別存放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進行定性辨認,可根據一種物質的特性區別於另一種,也可根據幾種物質的顏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時的熱效應等一般性質的不同加以區別;推斷是通過已知實驗事實,根據性質分析推求出被檢驗物質的組成和名稱。我們要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對常見物質進行鑒別和推斷。
1.常見氣體的檢驗
常見
氣體 檢驗方法
H2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混合空氣點燃有爆鳴聲,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氫氣才產生爆鳴聲;可點燃的氣體不一定是氫氣
O2 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l2 黃綠色,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O3、NO2也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
HCl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形成白霧,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藍試紙變紅;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時冒白煙;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澱生成。
SO2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又顯紅色。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H2S 無色有具雞蛋氣味的氣體。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產生黑色沉澱,或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NH3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時能生成白煙。
NO2 紅棕色氣體,通入水中生成無色的溶液並產生無色氣體,水溶液顯酸性。
NO 無色氣體,在空氣中立即變成紅棕色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SO2氣體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N2等氣體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CO 可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燃燒後只生成CO2;能使灼熱的CuO由黑色變成紅色。
CH4 無色氣體,可燃,淡藍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C2H4 無色氣體、可燃,燃燒時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煙,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C2H2 無色無臭氣體,可燃,燃燒時有明亮的火焰和濃煙,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2.幾種重要陽離子的檢驗
(l)H+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試液變為紅色。
(2)Na+、K+ 用焰色反應來檢驗時,它們的火焰分別呈黃色、淺紫色(通過鈷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鹽溶液產生白色BaSO4沉澱,且沉澱不溶於稀硝酸。
(4)Mg2+ 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Mg(OH)2沉澱,該沉澱能溶於NH4Cl溶液。
(5)Al3+ 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Al(OH)3絮狀沉澱,該沉澱能溶於鹽酸或過量的NaOH溶液。
(6)Ag+ 能與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反應,生成白色AgCl沉澱,不溶於稀 HNO3,但溶於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銨鹽(或濃溶液)與NaOH濃溶液反應,並加熱,放出使濕潤的紅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有刺激性氣味NH3氣體。
(8)Fe2+ 能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Fe(OH)2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Fe(OH)3沉澱。或向亞鐵鹽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後,立即顯紅色。2Fe2++Cl2=2Fe3++2Cl-
(9)Fe3+ 能與 KSCN溶液反應,變成血紅色 Fe(SCN)3溶液,能與 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Fe(OH)3沉澱。
(10)Cu2+ 藍色水溶液(濃的CuCl2溶液顯綠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Cu(OH)2沉澱,加熱後可轉變為黑色的 CuO沉澱。含Cu2+溶液能與Fe、Zn片等反應,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的銅生成。
3.幾種重要的陰離子的檢驗
(1)OH-能使無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劑分別變為紅色、藍色、黃色。
(2)Cl-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AgCl沉澱,沉澱不溶於稀硝酸,能溶於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AgBr沉澱,不溶於稀硝酸。
(4)I-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黃色AgI沉澱,不溶於稀硝酸;也能與氯水反應,生成I2,使澱粉溶液變藍。
(5)SO42- 能與含Ba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4沉澱,不溶於硝酸。
(6)SO32- 濃溶液能與強酸反應,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該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澱,該沉澱溶於鹽酸,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
(7)S2- 能與Pb(NO3)2溶液反應,生成黑色的PbS沉澱。
(8)CO32- 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BaCO3沉澱,該沉澱溶於硝酸(或鹽酸),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
(9)HCO3- 取含HCO3-鹽溶液煮沸,放出無色無味CO2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向HCO3-鹽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無現象,加熱煮沸,有白色沉澱 MgCO3生成,同時放出 CO2氣體。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與AgNO3反應,生成黃色Ag3PO4沉澱,該沉澱溶於硝酸。w.w.w.k.s.5.u.c.o.m
(11)NO3- 濃溶液或晶體中加入銅片、濃硫酸加熱,放出紅棕色氣體。
4.幾種重要有機物的檢驗
(1)苯 能與純溴、鐵屑反應,產生HBr白霧。能與濃硫酸、濃硝酸的混合物反應,生成黃色的苦杏仁氣味的油狀(密度大於1)難溶於水的硝基苯。
(2)乙醇 能夠與灼熱的螺旋狀銅絲反應,使其表面上黑色CuO變為光亮的銅,並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乙醛。乙醇與乙酸、濃硫酸混合物加熱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飽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狀、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體浮在水面上。
(3)苯酚能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澱。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 能發生銀鏡反應,或能與新制的藍色Cu(OH)2加熱,生成紅色的 Cu2O沉澱。
二、物質鑒別的幾種主要類型
1、任意選擇試劑的物質鑒別
這是指一般類型鑒別題。它不限所用鑒別試劑的多少,只要求能簡明扼要,一一區別開來即可。比如,鑒別下列六種氣體:O2、Cl2、NH3、CO2、N2、空氣。對於此題可先觀色,即黃綠色者為Cl2,後聞氣味,即有刺激性氣味的是NH3,其餘再點燃,火焰無明顯變化的是空氣,燃燒更旺的是O2,火焰熄滅的是CO2和N2,再將CO2和N2分別通入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的是CO2,不變的為N2。w.w.w.k.s.5.u.c.o.m
2.限用一種試劑的鑒別題
這類題較前者更復雜,它要求只允許用一種試劑加以一一區別。為此,我們所選用的那種試劑須能分別與被鑒別物反應,產生各種不同的現象才行,即被檢物有幾種就應產生幾種不同的現象(包括沒有明顯變化也是一種現象)。
3、不用任何試劑的鑒別題
它要求不準用任何外來試劑去參與物質鑒別。為此,須掌握待鑒物之間相互鑒別之功能,或先加熱或先觀察所給物質顏色,或先水溶然後再相互滴加鑒別之。如不用任何試劑,將HCl、BaCl2、NaOH、CuSO4四種溶液鑒別出來。經觀察,四種溶液中只有CuSO4溶液顯藍色,其餘為無色。把CuSO4溶液分別滴入另三種溶液中,有白色沉澱產生的原溶液為BaCl2溶液;有白藍色沉澱產生的原溶液為NaOH溶液,剩餘的為HCl溶液
三、物質鑒別題的解題步驟、方法
物質鑒別題的解題步驟、方法又根據物質的狀態不同而又有所區別。但解答此類題的敘述程序基本相同,就是:由操作到現象再到結論最後寫出有關方程式。
1、氣態物質的鑒別
鑒別氣態物質的步驟和方法一般遵循:
①看氣體的顏色;②嗅氣味;③用試紙檢驗;④用火點燃⑤加有關試劑。當然,在具體操作時,可根據題意省略或變動其中的某些步驟和順序
【例1】在十個集氣瓶里分別盛有Cl2、N2、O2、H2S、CO2、HCl、NO2、CO、H2、NO等氣體,試用最簡單的方法把它們鑒別出來。w.w.w.k.s.5.u.c.o.m
解析:①看顏色:黃綠色的為Cl2,棕紅色的為NO2,瓶口附近出現棕紅色的為NO;②嗅氣味:有臭雞蛋氣味的為H2S,有刺激性氣味的為HCl;③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紅的為CO2(此步也可省略);④用燃著的木條試驗:熄滅的為N2,燃燒更旺的為O2,氣體被點燃的是CO、H2;⑤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置於燃燒的火焰附近,石灰水出現渾濁的為CO,無渾濁出現的為H2。
2、固態物質的鑒別
鑒別固態物質時,一般採用如下的步驟和方法,即①分別取出試樣,配成溶液;②各取少量試液,分別加入有關的試劑,根據不同現象加以區分或分組;③分組取出少量試液,各加有關的試劑,根據反應特徵,加以區分 w.w.w.k.s.5.u.c.o.m
【例2】 現有十瓶白色固體,它們是Al2O3、Ca CO3、Ba(OH)2、Mg Cl2、 BaSO4、AlCl3、NH4NO3、NaNO3、 (NH4)2SO4、無水CuSO4等,是將它們一一鑒別出來。
解析:①加水配成溶液,不溶的有Al2O3、Ca CO3、BaSO4;溶液成藍色的為無水CuSO4;溶液成無色的有Ba(OH)2、Mg Cl2、AlCl3、NH4NO3、NaNO3、 (NH4)2SO4
②在不溶物組中分別加NaOH溶液,溶解的為Al2O3,不溶的為Ca CO3、BaSO4。再向Ca CO3、BaSO4中分別加鹽酸,溶解的為Ca CO3,仍不溶的為BaSO4
③在無色溶液組中分別加CuSO4溶液,出現藍色沉澱的為Ba(OH)2;不出現沉澱的為Mg Cl2、AlCl3、NH4NO3、NaNO3、 (NH4)2SO4等
④在餘下的五種溶液中,分別加Ba(OH)2溶液,無明顯現象的為NaNO3;有白色沉澱且不消失的為Mg Cl2,有白色沉澱過量後消失的為AlCl3,有氣體產生而無沉澱的為NH4NO3,既有氣體產生又生成沉澱的為(NH4)2SO4 w.w.w.k.s.5.u.c.o.m
(溶液的鑒別在另一專題中單獨歸納)
你會尋找鑒別方法嗎?
「有比較才有鑒別」。可見,比較是鑒別的前提。通過比較,找出性質差異,依據性質差異尋找體現性質差異的鑒別方法,是解答鑒別物質題的常規思路。要提醒同學們的是:找差異可從整體找,也可從局部找;可從化學性質找,也可從物理性質找。對同一問題的鑒別方法可能有多種。例如:
題目:如何鑒別室溫下等體積飽合食鹽水、蒸餾水各一杯。
解析:飽和食鹽水與蒸餾水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即蒸餾水中不含Na+和Cl-。就是這種組成上的差別,造成它們性質上的很多差異。因而就有如下的可用鑒別方法:
1、往兩液體中分別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者為飽和食鹽水。
2、分別稱量等體積的兩液體,質量大者為飽和食鹽水。
3、分別測兩液體的導電性,導電能力強者為飽和食鹽水。
4、分別測丙液體的沸點,高者為飽和食鹽水。
5、分別加熱蒸發兩液體,冷卻後見有晶體者為飽和食鹽水。
6、分別在兩液體中加入少量食鹽晶體,攪拌後有不溶晶體者為飽和食鹽水。
7、在兩液體中分別通入HCl氣體,有晶體析出者為飽和食鹽水。
8、用潔凈鉑絲分別蘸取兩液體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者為飽和食鹽水。
當然,還可以有其他的辦法。
另外,有人認為,只要嘗一下這兩種液體的味道便可解決問題,豈不更簡單。本來這辦法也是正確的,不過,在化學上,我們總是盡可能避免去嘗物質的味道,以免錯嘗了毒物。

高中化學——常見的特徵反應現象及對應物質
常見的特徵反應現象及對應物質
① 焰色反應顯黃色Na顯紫色(透過鈷玻璃)的元素是K
② 有臭雞蛋氣味或能使濕Pb(Ac)2 試紙變黑的氣體是H2S
③ 在空氣中由無色迅速變為紅棕色NO
④ 使品紅溶液褪色SO2
⑤ 能使澱粉變藍I2
⑥ 與鹼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在空氣中迅速變灰綠色最終變紅褐色的離子___Fe2+
⑦ 滴入KSCN溶液顯血紅色以及遇苯酚顯紫色的離子__Fe3+
⑧ 投入水中生成氣體和難溶物(或微溶物) CaC2 Al2S3 Mg3N2
⑨ 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鹼反應且生成氣體Al NH4HCO3 (NH4)2CO3 (NH4)2S
⑩ 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

物質的性質

1.顏色的規律
(1)常見物質顏色
① 以紅色為基色的物質
紅色:難溶於水的Cu,Cu2O,Fe2O3,HgO等。
鹼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試紙遇到較強酸時及品紅溶液。
橙紅色:濃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紅色:Fe(OH)3固體、Fe(OH)3水溶膠體等。
② 以黃色為基色的物質
黃色:難溶於水的金、碘化銀、磷酸銀、硫磺、黃鐵礦、黃銅礦(CuFeS2)等。
溶於水的FeCl3、甲基橙在鹼液中、鈉離子焰色及TNT等。
淺黃色:溴化銀、碳醱銀、硫沉澱、硫在CS2中的溶液,還有黃磷、Na2O2、氟氣。
棕黃色:銅在氯氣中燃燒生成CuCl2的煙。
③ 以棕或褐色為基色的物質
碘水淺棕色、碘酒棕褐色、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FeCl3的煙等
④ 以藍色為基色的物質
藍色:新制Cu(OH)2固體、膽礬、硝酸銅、溶液中澱粉與碘變藍、石蕊試液鹼變藍、pH試紙與弱鹼變藍等。
淺藍色:臭氧、液氧等
藍色火焰:硫、硫化氫、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氫氣火焰(藍色易受干擾)。
⑤ 以綠色為色的物質
淺綠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綠色:濃CuCl2溶液、pH試紙在約pH=8時的顏色。
深黑綠色:K2MnO4。
黃綠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⑥ 以紫色為基色的物質
KMnO4為深紫色、其溶液為紅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氣、中性pH試紙的顏色、K+離子的焰色等。
⑦ 以黑色為基色的物質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煙怠、氧化 銅、四氧化三鐵、硫化亞銅(Cu2S)、硫化鉛、硫化汞、硫化銀、硫化亞鐵、氧化銀(Ag2O)。
淺黑色:鐵粉。
棕黑色:二氧化錳。
⑧ 白色物質
★ 無色晶體的粉末或煙塵;
★ 與水強烈反應的P2O5;
★ 難溶於水和稀酸的:AgCl,BaSO4,PbSO4;
★ 難溶於水的但易溶於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 微溶於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 與水反應的氧化物:完全反應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應的:MgO。
⑨ 灰色物質
石墨灰色鱗片狀、砷、硒(有時灰紅色)、鍺等。
(2)離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體的顏色
① 水合離子帶色的:
Fe2+:淺綠色;
Cu2+:藍色;
Fe3+:淺紫色 呈黃色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紅色;
:苯酚與FeCl3的反應開成的紫色。
②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離子(包括含氧酸根)無色。
運用上述規律便於記憶溶液或結晶水合物的顏色。
(3)主族金屬單質顏色的特殊性
ⅠA,ⅡA,ⅣA,ⅤA的金屬大多數是銀白色。
銫:帶微黃色 鋇:帶微黃色
鉛:帶藍白色 鉍:帶微紅色
(4)其他金屬單質的顏色
銅呈紫紅色(或紅),金為黃色,其他金屬多為銀白色,少數為灰白色(如鍺)。
(5)非金屬單質的顏色
鹵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異形體(金鋼石)外,均有色。
2.物質氣味的規律(常見氣體、揮發物氣味)
① 沒有氣味的氣體:H2,O2,N2,CO2,CO,稀有氣體,甲烷,乙炔。
② 有刺激性氣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濃液)、乙醛(液)。
③ 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氣體和揮發物:Cl2,Br2,甲醛,冰醋酸。

④ 稀有氣味:C2H2。
⑤ 臭雞蛋味:H2S。
⑥ 特殊氣味:苯(液)、甲苯(液)、苯酚(液)、石油(液)、煤焦油(液)、白磷。
⑦ 特殊氣味:乙醇(液)、低級酯。
⑧ 芳香(果香)氣味:低級酯(液)。
⑨ 特殊難聞氣味:不純的C2H2(混有H2S,PH3等)。
3.熔點、沸點的規律
晶體純物質有固定熔點;不純物質凝固點與成分有關(凝固點不固定)。
非晶體物質,如玻璃、水泥、石蠟、塑料等,受熱變軟,漸變流動性(軟化過程)直至液體,沒有熔點。
沸點指液體飽和蒸氣壓與外界壓強相同時的溫度,外壓力為標准壓(1.01×105Pa)時,稱正常沸點。外界壓強越低,沸點也越低,因此減壓可降低沸點。沸點時呈氣、液平衡狀態。
(1)由周期表看主族單質的熔、沸點
同一主族單質的熔點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屬熔點漸低;而非金屬單質熔點、沸點漸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點越低,與金屬族相似。還有ⅢA族的鎵熔點比銦、鉈低,ⅣA族的錫熔點比鉛低。
(2)同周期中的幾個區域的熔點規律
① 高熔點單質
C,Si,B三角形小區域,因其為原子晶體,熔點高。金剛石和石墨的熔點最高大於3550℃,金屬元素的高熔點區在過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點為鎢(3410℃)。
② 低熔點單質
非金屬低熔點單質集中於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氫氣。其中稀有氣體熔、沸點均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點(-272.2℃,26×105Pa)、沸點(268.9℃)最低。
金屬的低熔點區有兩處: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點是Hg(-38.87℃),近常溫呈液態的鎵(29.78℃)銫(28.4℃),體溫即能使其熔化。
(3)從晶體類型看熔、沸點規律
原子晶體的熔、沸點高於離子晶體,又高於分子晶體。金屬單質和合金屬於金屬晶體,其中熔、沸點高的比例數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體中成鍵元素之間共價鍵越短的鍵能越大,則熔點越高。判斷時可由原子半徑推導出鍵長、鍵能再比較。如熔點:
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
分子晶體由分子間作用力而定,其判斷思路是:
① 結構性質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大,范德華力大,則熔、沸點也相應高。如烴的同系物、鹵素單質、稀有氣體等。
② 相對分子質量相同,化學式也相同的物質(同分異構體),一般烴中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烴的衍生物中醇的沸點高於醚;羧酸沸點高於酯;油脂中不飽和程度越大,則熔點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溫時為液體,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態。
上述情況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對分子質量小而沸點高的三種氣態氫化物:NH3,H2O,HF比同族絕大多數氣態氫化物的沸點高得多(主要因為有氫鍵)。
(4)某些物質熔沸點高、低的規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屬熔點。如
Li<Be,Na<Mg<Al
② 鹼土金屬氧化物的熔點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顯著高,所以氧化鎂、氧化鋁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③ 鹵化鈉(離子型鹵化物)熔點隨鹵素的非金屬性漸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4.物質溶解性規律
(1)氣體的溶解性
① 常溫極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氣)] HCl(1:500)
還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爾馬林)。
② 常溫溶於水的
CO2(1:1) Cl2(1:2)
H2S(1:2.6) SO2(1:40)
③ 微溶於水的
O2,O3,C2H2等
④ 難溶於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
(2)液體的溶解性
① 易溶於水或與水互溶的
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② 微溶於水的
如:乙酸乙酯等用為香精的低級酯。
③ 難溶於水的
如:液態烴、醚和鹵代烴。
(3)固體的水溶性(無機物略)
有機物中羥基和羧基具有親水性,烴基具有憎水性,烴基越大,則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於有機溶劑中。如:甲酸、乙酸與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過少反而不溶於水而溶於CCl4,汽油等有機溶劑。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於苯。
(4)從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鹵素的有機溶劑
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
(5)白磷、硫易溶於CS2
(6)常見水溶性很大的無機物
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溫超過100g(AgNO3超過200g)。KNO3在20℃溶解度為31.6g,在100℃溶解度為246g。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甚少的物質常見的只有NaCl。
(7)難溶於水和一般溶劑的物質
① 原子晶體(與溶劑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於熔化的鐵。
② 有機高分子:纖維素僅溶於冷濃H2SO4、銅氨溶液和CS2跟NaOH作用後的溶液中,已熱固化的酚醛樹脂不溶於水或一般溶劑。
5.常見的有毒物質
(1)劇毒物質
白磷、偏磷酸、氰化氫(HCN)及氰化物(NaCN,KCN等)砒霜(As2O3)、硝基苯等。
CO(與血紅蛋白結合),Cl2,Br2(氣),F2(氣),HF,氫氟酸等。
(2)毒性物質
NO(與血紅蛋白結合),NO2,CH3OH,H2S。
苯酚、甲醛、二氧化硫、重鉻酸鹽、汞鹽、可溶性鋇鹽、可溶性鉛鹽、可溶性銅鹽等。
這些物質的毒性,主要是使蛋白質變性,其中常見的無機鹽如:HgCl2,BaCl2,Pb(CHCOO)2;銅鹽也使蛋白質凝固變性,但毒性較小,此外鈹化合物也有相當的毒性。
欽酒過多也有一定毒性。汞蒸氣毒性嚴重。有些塑料如聚氯乙烯製品(含增塑劑)不宜盛放食品等。

閱讀全文

與mfe2乙烯基樹脂msds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廠調試葡萄糖投加量確定 瀏覽:772
飲水機的水燒不開是什麼原因 瀏覽:234
不銹鋼水槽水垢處理 瀏覽:826
蒸餾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193
家裡人抽煙需要什麼凈化器 瀏覽:594
zobo正牌過濾煙嘴多少錢 瀏覽:801
西安室外雨污水管道單價 瀏覽:864
進口提升器哪個好 瀏覽:375
edi內阻的計算 瀏覽:933
小型飲水機最便宜的多少錢 瀏覽:362
110厘米寬的污水管多少錢1米 瀏覽:742
160污水管介面能承受多少壓力 瀏覽:527
陝西農村縣鎮污水處理 瀏覽:189
污水處理廠補充碳源可以用哪些 瀏覽:948
污水處理排放等級水類等級 瀏覽:332
陝西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瀏覽:202
超濾膜車間要反沖洗水 瀏覽:804
飲水機過濾有什麼作用 瀏覽:255
特濃豆漿需要過濾嗎 瀏覽:98
600陰性缸瀑布過濾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