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TC 5D-11是什麼電子元器件用什麼方法測好壞
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縮寫,意思是負的溫度系數,泛指負溫度系數很大的半導體材料或元器件,所謂NTC熱敏電阻器就是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它是以錳、鈷、鎳和銅等金屬氧化物為主要材料, 採用陶瓷工藝製造而成的。這些金屬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導體性質,因為在導電方式上完全類似鍺、硅等半導體材料。溫度低時,這些氧化物材料的載流子(電子和孔穴)數目少,所以其電阻值較高;隨著溫度的升高,載流子數目增加,所以電阻值降低。NTC熱敏電阻器在室溫下的變化范圍在100~1000000歐姆,溫度系數-2%~-6.5%。NTC熱敏電阻器可廣泛應用於溫度測量、溫度補償、抑制浪涌電流等場合。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是指隨溫度上升電阻呈指數關系減小、具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現象和材料.該材料是利用錳、銅、硅、鈷、鐵、鎳、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進行充分混合、成型、燒結等工藝而成的半導體陶瓷,可製成具有負溫度系數(NTC)的熱敏電阻.其電阻率和材料常數隨材料成分比例、燒結氣氛、燒結溫度和結構狀態不同而變化.現在還出現了以碳化硅、硒化錫、氮化鉭等為代表的非氧化物系NTC熱敏電阻材料.NTC熱敏半導瓷大多是尖晶石結構或其他結構的氧化物陶瓷,具有負的溫度系數,電阻值可近似表示為:式中RT、RT0分別為溫度T、T0時的電阻值,Bn為材料常數.陶瓷晶粒本身由於溫度變化而使電阻率發生變化,這是由半導體特性決定的.NTC熱敏電阻器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階段.1834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硫化銀有負溫度系數的特性.1930年,科學家發現氧化亞銅-氧化銅也具有負溫度系數的性能,並將之成功地運用在航空儀器的溫度補償電路中.隨後,由於晶體管技術的不斷發展,熱敏電阻器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960年研製出了N1C熱敏電阻器.NTC熱敏電阻器廣泛用於測溫、控溫、溫度補償等方面.下面介紹一個溫度測量的應用實例,NTC熱敏電阻測溫用原理如圖4所示.它的測量范圍一般為-10~+300℃,也可做到-200~+10℃,甚至可用於+300~+1200℃環境中作測溫用.RT為NTC熱敏電阻器;R2和R3是電橋平衡電阻;R1為起始電阻;R4為滿刻度電阻,校驗表頭,也稱校驗電阻;R7、R8和W為分壓電阻,為電橋提供一個穩定的直流電源.R6與表頭(微安表)串聯,起修正表頭刻度和限制流經表頭的電流的作用.R5與表頭並聯,起保護作用.在不平衡電橋臂(即R1、RT)接入一隻熱敏元件RT作溫度感測探頭.由於熱敏電阻器的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使接在電橋對角線間的表頭指示也相應變化.這就是熱敏電阻器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熱敏電阻器溫度計的精度可以達到0.1℃,感溫時間可少至10s以下.它不僅適用於糧倉測溫儀,同時也可應用於食品儲存、醫葯衛生、科學種田、海洋、深井、高空、冰川等方面的溫度測量
2. 琥珀形成過程
琥珀是松柏科樹;對脂的化石。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時期,地球上生長著許多松柏科植物,當時氣候溫暖、潮濕,但還無人類,蘭樹木含有大量液體樹脂,這些樹脂從樹木里流淌下來落在地上。隨著地殼的運動,那些原來是原始森林的大片陸地慢慢地變成湖泊或海洋沒入水下,後來樹木連同樹脂一起被泥土等沉積物深深地掩埋。經過幾干萬年以上的地層壓力和熱力,並在地下發生了石化作用,這時樹脂的成分、結構和特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最後,隨著地殼不斷的升降運動,石化了的樹脂被沖刷、搬運到一定的地方,由於水流速度的降低在某些地方沉積下來,然後發生成岩作用從而形成琥珀礦。
琥珀形成以後,在悠悠歲月中,經歷地殼升降遷移、日曬雨淋、冰川河流沖擊的種種磨煉,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再埋入地下。露出地表的琥珀,有的被沖入海中成為海珀,有的被沖人湖中成為湖珀,再埋人地下的成為礦珀。琥珀多蘊於沉積地層和煤系地層。琥珀在形成過程和之後的漫長歲月中,受到周圍水土、有機物、無機物和陽光、地熱等環境因素影響使其顏色、密度、硬度和熔點等產生了種種變化,因而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琥珀。琥珀的本質是石化的樹脂。
3. 冰川紋玻璃杯為什麼這么便宜
重金屬是二氧化鉛吧。但是現在價格比較低的一般都是仿琉璃的,是水琉璃,是樹脂,或者水晶玻璃替代做的。
4. 琥珀是怎麼形成的它的作用都有哪些
琥珀的年紀在200萬年到3.6億光年中間,三疊紀白堊紀至新一代第三紀階段,人們還不會有,那時候的氣侯溫暖,濕冷,有很多松柏樹科植物的生長在地球上,很多液態樹脂存有於這種樹身體內,這種樹脂會從花草樹木里流動出來落入地面上。
堆積地質構造和煤系地質構造常蘊含琥珀。琥珀在建立全過程和之後的幽幽歲月中,遭受周圍土水,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和太陽,地暖等諸多要素危害,使其色調,相對密度,強度等特點造成了很多轉變,這才產生大家現如今見到的琥珀。石油化工的樹脂便是琥珀的實質。他的外觀和那時候樹脂的流動性,降落和產生時周邊環境等相關。每一個琥珀的純天然鐵礦石都擁有尤其的,不尋常的樣子,投射出他們在樹上或者樹中的產生,外觀設計,形狀的特性。
5. 看中第十代雅閣,想訂銀色,不過有冰河銀和太空銀,誰知道這兩個是不是金屬漆
冰河銀和太空銀都屬於金屬漆。
十代雅閣的顏色中的極光藍、星月白、寶石紅這三種屬於珠光漆;而冰河銀和太空銀屬於金屬漆,由於其摻配了金屬粉末,會呈現出較強的層次感,在不同的角度下,兩種金屬漆銀色在光線的折射下,整車外觀造型看起來更豐富、車身更有型。金屬漆面的特點是附著力強,硬度高,不易被劃傷,抗氧化、抗腐蝕能力強。
(5)樹脂冰川擴展閱讀:
金屬漆對比、特性等介紹:
1、金屬漆所顯現出來的顏色就不是原本的正色。白色會變成珍珠白、黑色會變成帶亮光的「炭黑」、紅色會變成所謂的 「酒紅」,而黃色則會變成閃閃動人的「金黃」。
2、金屬漆就是在油漆里摻配了金屬粉末,不但可以讓經過塗裝後的鈑件表面看起來更閃閃動人,而且在不同的角度下,由於光線的折射,會讓車色、甚至輪廓都會有所變化。讓整車外觀造型看起來更豐富、更有趣。在金屬漆的外面,還加有一層清漆予以保護。
3、金屬漆的組成:由氟樹脂、優質顏填料、助劑、固化劑等組成,是一種雙組分常溫固化型塗料。
4、金屬漆的特性:漆膜堅韌、附著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紫外線、耐腐蝕性、高豐滿度,能全面提高塗層的使用壽命和自潔。
車輛漆面為金屬漆的養護:
1、清洗:要保持金屬漆的外表干凈,僅靠擦一擦灰塵是不夠的,要注意經常和及時地清洗車輛。
2、打蠟:要保持金屬漆的容貌,打蠟是不可少的。但是頻繁打蠟、乾脆不打蠟以及迷信進口的蠟,其實都是不妥當的。由於各種車蠟的性能不同,其作用與效果也不一樣,所以在選用時必須慎重。選擇不當不僅不能保護車身,反而會使車漆變色。一般情況下,應根據車蠟的作用、特點,車輛的新舊程度、車漆顏色及車輛的行駛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
3、修補:專業的劃痕修補對作業環境有嚴格要求,因為噴漆最怕的就是灰塵和雜質的影響。如果灰塵、操作工人的頭屑或衣服上的纖維落在車身外表面上,都會形成斑點或鼓包。
4、維護:對外表噴塗油漆的塑料件,應使用優質的清潔劑進行清潔;上蠟時不能用力過重,防止穿透油漆露出底色。
參考資料來源:廣汽本田第十代雅閣官網-車身顏色及內飾規格
6. 什麼東西可以去除水裡的雜質呢
從網上搜集的,共同學習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水的來源及含雜質情況
水對很多物質都有良好的溶解能力,這就造成水中容易混入雜質的缺點。
從自然界得到的水中往往含有許多雜質,這些雜質或者溶解或者懸浮在水中。懸浮在水中的無機物包括少量砂土和煤灰;有機懸浮物包括有機物的殘渣及各種微生物。溶解在水中的氣體包括來自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氮氣和工業排放的氣體污染物如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化氫、氯氣等;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類主要有碳酸鈣、碳酸氫鈣、硫酸鈣、氯化鈣以及相應的鎂鹽、鈉鹽、鉀鹽、鐵鹽、錳鹽和其他金屬離子的鹽,溶解的有機物,主要是動植物分解的產物。
由於天然水的來源不同,其中溶解的雜質也不盡相同。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雨水 雨水是天空中水蒸氣凝聚而成,總的來說雨水中含雜質較少,是含鈣、鎂離子較少的軟水。但也溶解有一部分來自空氣的少量氧氣、二氧化碳和十定量的塵埃。還可能含有由雷電作用產生的含氮化合物。在城市上空受工業廢氣污染可能含有二氧化硫,這種雨水有酸性,俗稱酸雨,有較強的腐蝕性。
(2)江河水 河流是降水經過地面流動匯集而成的。它在發源地可能受高山冰雪或冰川的補給,沿途可能與地下水相互交流。由於江河流域面積十分廣闊,又是敞開流動的水體,所以江河水的水質成分與地區和氣候條件關系密切i而且受生物活動尋口人類社會活動的影響最大。
(3)湖泊水 湖泊是由河流及地下水補給而在低窪地帶形成的。湖泊的水質與它來源的水質有一定關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日照及蒸發的強度也強烈影響湖泊的水質。如果蒸發強烈水中溶解物濃度就會逐漸增加,特別是水中含有的硝酸鹽、磷酸鹽的濃度增加時,會帶來水質富營養化的傾向,造成水生植物過度生長,水中含氧量降低,會使水腐敗變質。
(4)地下水 地下水是降水或地表水經過土壤地層滲流而形成的。十般地下水經過土壤地層的過濾,所含懸浮雜質較少,常為清澈透明;受地面污染蠖少因而含有機,物及細菌相對較少;但一般溶解的無機鹽含量較高,硬度和含礦物質高;有的地區地下水含可溶性二價鐵鹽異常高,由於二價鐵離子不穩定易氧化成三價鐵離子並生成不溶性三價鐵鹽或氫氧化鐵沉澱,所以在利用這種地下水之前,需要經過曝氣處理以分離去除所含的鐵離子。
(5)自來水 經過水廠處理得到的自來水,應該達到適合飲用水的標准,但其中仍有少量雜質。
表5—4 天然水中的雜質
來源
懸浮物
膠體
氣體
非離子固體
陽離子
陰離子
從礦物,土壤和岩石中來的
粘土、砂礫、
其他無機的土壤污物
粘土
SiO2
Fe2O3
Al2O2
MnO2
CO2
Ca2+、Mg2+
Na+、K+
Fe2+、Mn2+
Zn2+、Cu2+
HCO3-、Cl-
SO42-、NO3-
CO32-、HSiO3-
H2BO3-、HPO42-
H2PO4-、OH-、F-
從大氣中來
NH3、N2、
O2、CO2、
SO2
HCO3-、
SO42-
從有機物分解現時來
有機污物、有機廢水
蔬菜的色素物質,有機廢水
O2、NH3
CO2、N2
H2S、CH4
H2
蔬菜色素物質,有機廢水
Na+
NH4+
H+
Cl-
HCO3-
NO2-、NO3-
OH-、HS-
其他有機陰離子
活的微生物
魚、藻、微生物、硅藻
細菌、藻類、病毒、硅藻
從表5—4可看出,天然水中雜質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懸浮雜質和溶解雜質。懸浮雜質包括懸浮物和膠體;溶解雜質包括氣體』、司巨電解質和電解質固.體,其中電解質雜質以離子狀態存
在於水中。天然水中雜質來自於四個方面:即從礦物、土壤和岩石中溶入的;從空氣中帶入的;有機物分解帶人的和活的微生物產生的。
二、雜質對水質的不良影響
1.水中溶解的氣體
水中熔解的氣體主要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等。對水質影響較大的氧氣、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硫和硫化氫;
(1)氧氣 水中溶解的氧氣常是造成工業生產中鍋爐等金屬設備腐蝕的原因d:溶解氧不僅可以引起金屬的化學腐蝕,而且由於水中氧濃度分布不均勻還會導致危害更大的電化學腐蝕。水中氧濃度分布不均的區域稱為氧濃差區域l氧濃度較高的區域稱為高氧區廣氧濃度較低的區域稱為貧氧區;由於氧濃度的不伺在金屬表面形成濃差電池發生電化學腐蝕時i牛富氧區是腐蝕電池的陰極,貧氧區是電池的陽極;由於氣體在水中擴散十分緩、慢十因此水的深度不同會產生氧濃差。離水面較深的區域,一旦氧氣被消耗不能及時得到補充成為貧氧區,而在水面附近與空氣接觸、易溶入氧氣形成富氧區;而在攪動邢流動的水中雖然象水的流動,氧的濃度比較均勻卜但在水中某些部位廠水流動受阻,會成為水的滯流區,因此也會形成貧氧區和濃度差而造成電化學腐蝕。
在化工生產的動力鍋爐用水中士溶解氧濃度是一項重要監測指標,鍋爐水中微量溶解氧存在時會使鋼鐵表面鈍化膜破裂而導致嚴重的點蝕或局部腐蝕主因此必須除去水中;的溶解氧,而且鍋爐壓力越高,÷允許殘留在水中的氧濃度就越低。通常的作法是先用蒸氣加熱的方法脫 氧再加入聯氨;亞硫酸鈉之類的還原劑:與氧反應使氧濃度進扒步下降,當含氧量小於0.005mg/L時,一般不會引起鍋爐腐蝕。
(2)二氧化碳 溶於水中二氧化碳一方面對水的pH值產生影響,含CO2多的水顯酸性,會導致金屬設備的腐蝕,為此工業生產中在水中加入環己胺或嗎福啉等揮發性鹼來調節水的pH值以防止二氧化碳腐蝕。
另一方面在水溶液中二氧化碳、碳酸氫根和碳酸根離子濃度之間存在一個平衡關系:溶於水的二氧化碳(H2CO:)在水中發生兩級電離,
一級電離為:
一級電離平衡常數 (5—2)
二級電離為:
二級電離平衡常數 (5—3)
計算表明,當pH<8.3即氫離子濃度cH+=4.7X10-9mol/L時,溶液中主要以H2CO3,和HCOi-3離子形式存在,COi2-3離子濃度低。而水中COi—離子和Ca2+離子濃度過高是造成水垢產生的原因,因此要把水溶液控制在一個近中性(pH=7)的合適范圍,既不引起金屬腐蝕,也防止碳酸鹽水垢的產生。
(3)氨氣 氨氣是易溶於水的鹼性物質,通常水中含氨量很少,不會對水質造成影響,但是當水中含蛋白質等含氮有機物較高時,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產生氨。氨在潮濕空氣中或含氧水中會引起銅和銅合金腐蝕。氨與銅離子能形成穩定絡合物而降低了銅的氧化還原電極電位使銅易被氧化腐蝕,導致銅質工業設備損壞。
(4)硫化氫和二氧化硫 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氫都使水顯酸性,其中硫化氫的危害更大些,這是因為硫離子有強烈的促進金屬腐蝕的作用。工業生產設備中與水接觸的碳鋼表面出現「鼓泡」等腐蝕現象,主要是硫化氫作用的結果。硫化氫有強還原性,會與水中的氧化性殺菌劑或鉻酸鹽等強氧化性緩蝕劑反應而使它們失效。另外許多金屬硫化物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所以硫化氫是一種金屬離子沉澱劑,會使含鋅等金屬離子緩蝕劑形成硫化物沉澱而失效。因此要盡力減少水中硫化氫的含量。
2。水中溶解的無機鹽類
(1)無機鹽在水中的溶解性規律 無機鹽在水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規律分為三類:絕大多數鹽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加的;有些鹽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不顯著(如食鹽);也有些鹽類溶解度是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屬於這一類的有碳酸鈣、硫酸鈣、碳酸鎂等微溶和難溶鹽,因此在受熱過程中,這些鹽特別容易形成水垢。
(2)溶鹽含量的表示方法 常用mg/L(ppm)表示溶解鹽(或離子)的含量。如lm水中含有鈣離子40g相當於40mg/L(Ca2+),有時用mg/L(CaC03)表示,即摺合成每升水中含碳酸鈣多少毫克。由於C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而C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0,所以40mg/L(Ca2+)相當於100mg/L(CaC03)。目前通常用mg/L(CaC03)作為水硬度的單位, lmg/L(CaC02)叫1度。
(3)總溶固含量和電導率 總溶固含量(TDS)是水質控制的第一個重要指標。溶於水的總固體物質包括鹽類和可溶性有機物,但後者在水中含量一般很低:實際上總溶固量就是水中溶解鹽的數量,根據水中的總溶固量的不同而將水質分為淡水、鹹水、高鹽水三類。
測定水中總固含量需把水蒸至干,很費時間。由於水中溶解的鹽有導電能力,含鹽量高導電力強,因此直接測定溶液的導電率即可換算出總溶固含量。電導率是一定體積溶液的電導,是溶液電阻率的倒數。對於同一類型淡水,在pH=5~9范圍,電導率是與總溶固含量大 致成線性關系。電導率測定通常在25℃恆溫下進行,溫度變化l℃,電導率可有2%變化量鍋爐壓力越高,要求控制電導率越低,即總溶固含量越低。
(4)鈣鎂離子與硬度 一般從自然界得到的水都溶有一定的可溶性鈣鹽和鎂鹽,這種含可溶性鈣鹽、鎂鹽較多的水稱為硬水。又根據鈣鹽、鎂鹽具體種類的不同,又分為暫時硬水和永久硬水。含有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的硬水在煮沸過程中會變成碳酸鹽沉澱析出,所 以把這種硬水叫做暫時硬水;而把含鈣、鎂的硫酸鹽、氯化物的硬水稱為永久硬水,因為它們在煮沸時也不會析出。而把含鈣、鎂離子少的水稱為軟水。
水中含鈣;鎂離子這種雜質時對洗滌危害是較大的。鈣、鎂離子會使肥皂和一些合成洗滌劑的洗滌效力大為降低。肥皂中含有的高碳脂肪酸根(如硬脂肪酸根)會與鈣、鎂離子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鈣(俗稱鈣皂)或硬脂酸鎂,而使肥皂失去洗滌去污的作用。同時生成的鈣皂沉澱物會牢固地附著在洗滌對象的表面,不易去除,嚴重影響洗滌質量:
2C17H35COONa+Ca2+=====(C17H35COO)2Ca↓+2Na+
同樣,合成洗滌劑、烷基苯磺酸鈉雖有一定的耐硬水能力,但也會與鈣、鎂離子發生反應:
原來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易溶於水的,當形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鈣之後則不易溶於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在水中。因此洗滌時最好使用含鈣、鎂離子少的軟水。
水的硬度是反映水中含鈣、鎂鹽特性的一種質量指標。把水中含有的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的量叫碳酸鹽硬度。由於將水煮沸時,這些鹽可分解成碳酸鹽沉澱析出,故又稱之為暫時硬度。把水中含有的鈣、鎂硫酸鹽及氯化物的量叫非碳酸鹽硬度,因為用煮沸方法不能除掉這些鹽,故又稱為永久硬度。把上述兩類硬度的總和稱為總硬度。
世界各國雖都規定有自己的硬度單位標准,但通常把一百萬份水中含一份碳酸鈣作為硬度單位(即lkg水中含有lmg碳酸鈣)。
水的硬度與水質的關系如表5—5所示。
表5-5 水的硬度分級
水質
硬度/(CaCO3mg/kg)
水技
硬度/(CaCO3mg/kg
很軟的水
軟水
較軟的水
0~40
40~80
80~120
較硬功夫的水
硬水
很硬的水
120~180
180~300
300以上
[page]
硬水對肥皂的洗滌性能影響很大。有實驗結果表明,用硬脂酸鈉製成的肥皂,以硬度為、100的水配成質量分數為0.2%的溶液時,大約有1/4的硬脂酸鈉轉變成沒有滌滌作用硬脂酸鈣,而且它們會沾附在洗滌對象表面造成污染。假如用硬度為200的水配製上述溶液時,肥皂的起泡性和洗滌效果都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用眼看,手摸都能感覺到鈣皂沉澱的存在。
硬水不僅不適合做洗滌用水,也不適合作鍋爐用水,它容易產生水垢,使鍋爐熱效率降低,甚至引起鍋爐爆炸。因此必須把硬水進行軟化處理。
(5)鐵離子的危害 水中含鐵量過高時,飲用時有發腥發澀的感覺,用於洗滌衣物和瓷器會染上黃色。水牛鐵離子包括Fe2+、Fe3+兩種形式。由於Fe(OH)3溶度積很小,所以在中性水中Fe3+都是以膠體狀態的氫氧化鐵形式懸浮於水中,會相互作用凝聚沉積在鍋爐房金屬表面形成難以去除的銹垢,並弓[發金屬進一步腐蝕。而溶在水中的FeZ+的危害作用在於它是水中鐵細菌的營養源,Fe2+含量過多會引起鐵細菌的滋生。Fe2+與磷酸根離子結合形成的磷酸亞鐵是粘著性很強的污垢。而且Fe2+能在碳酸鈣過飽和溶液中起到晶核作用,能加快碳酸鈣沉澱的結晶速度。因此在水中要嚴格控制含鐵量。
(6)銅離子的危害 雖然銅離子在水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它對金屬腐蝕有明顯影響。由於銅離子易被鐵、鋅、鋁等活潑金屬還原成金屬銅,而在金屬表面形成以銅為陰極的微電池,引發金屬電化學腐蝕,造成金屬的點蝕而穿孔,因此要嚴格控制水中含銅量。
(7)水中的陰離子與鹼度 水中含有的陰離子有OH-、C02-、PO3-4、Si02-3、C1-和SO24離子等,其中能引起金屬腐蝕是通常在水中含量較高的C1-離子。研究表明,C1-離子雖然並沒有直接參加電極反應,但能明顯加速腐蝕速度,這可能是與C1-離子容易變形發生離子極化,極化後的Cl-離子具有較高極性和穿透性有關。由於它的高極性和穿透性使Cl-離子易於吸附在金屬表面,並滲入到金屬表面氧化膜保護層內部,造成破壞而導致腐蝕發生。
鹼度是指水中能與H+發生反應的物質總量。水中能與H+發生反應的物質包括OH-、CO2-3、HCO-3、HP02-4、H2PO-4、HSi0-3等陰離子和NH3,測量鹼度時,加入酚酞指示劑,用強酸滴定到紅色褪去所消耗酸的數量叫酚酞鹼度。加入甲基橙指示劑用強酸滴定至溶液顯紅色所消耗的酸的總量叫甲基橙鹼度或總鹼度。甲基橙鹼度總是大於酚酞鹼度的。根據兩者的關系可判斷水中OH-、C02-3、HCO-3離子的相對含量。
滴至酚酞變色發生的反應是:
而進一步滴定至甲基橙變色發生的反應是:
由於將C02-3滴定至HCO-3,與將HCO-3滴定至H2CO3所消耗的酸量相等,而OH-與HC0-3不能同時共存於溶液,因此當酚酞鹼度等於甲基橙鹼度時,說明溶液中只有OH-,沒有HC0-3、CO2-3離子,當甲基橙鹼度等於酚酞鹼度二倍時,說明溶液中只有C02-3離子。而當甲基橙鹼度小於酚酞鹼度二倍時,說明溶液中有OH-、C02-3,沒有HCO-3(因為OH-與HCO-3不能同時存在於同一溶液中)。
由於OH-、C02-3、HC0-3離子與鈣鎂離子一樣都是成垢離子的來源,為了防止結垢就必須控制溶液的硬度和鹼度。因此鹼度也是水質控制的重要指標。
3.水中其他雜質的危害
(1)油污 水中含有油污,一方面它會粘附在金屬表面上影響金屬的傳熱效率,還會阻止緩蝕劑與金屬表面充分接觸,使金屬不能受到很好的保護而腐蝕。還會對水中各種污垢起粘結劑作用加速污垢的形成和聚積。油污還是微生物的營養源會加快微生物的滋生和形成微生物粘泥,因此水中含油量必須嚴格控制。
(2)二氧化硅 水中溶解少量以硅酸或可溶性硅酸鹽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硅對金屬的腐蝕有一定的緩蝕作用。但含量過高時會形成鈣鎂的硅酸鹽水垢或二氧化硅水垢。這種水垢熱阻大、難以去除對鍋爐危害特別大,因此要嚴格加以控制。
三、水的凈化與純化
1.硬水軟化
把硬水轉變成軟水的過程叫硬水軟化。軟化硬水的方法較多,有加熱法、化學沉澱法和離子交換法。目前廣泛採用的是離子交換法,即用離子交換劑來軟化硬水的方法。過去曾用過磺化煤、泡沸石來軟化硬水,目前普遍使用的離子交換劑是高分子離子交換樹月旨,它是有交換離子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不溶於水的交換劑本體及能在水中解離的活性交換基團兩個基本部分組成。根據可交換的離子是陽離子或陰離子而分別稱為陌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如通常使用的苯乙烯型離子交換樹脂,它的交換劑本體是由苯乙烯與部分對苯二乙烯共聚而成的不溶性高聚物。當本體上連有磺酸基(一SO-3Na+)或季銨基[一N+ (CH3)3Cl-]後則分別具有交換陽離子或陰離子的能力。
用離子交換樹脂軟化硬水分為兩步:處理工程和再生工程。
當硬水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與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活性基團鈉離 —B子發生交換並被吸附,使水軟化:
口一(S03Na)2+Ca2+——>口一(SO3)2·Ca+2Na+ (處理工程)
當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鈉離子幾乎全部被鈣、鎂離子所交換時就失去了交換離子的能力;必須通過再生恢復它的交換能力。通常使用食鹽為再生劑,再生過程中先用清水洗滌離子交換樹脂,然後通人質量分數為10%的食鹽水浸泡而使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的鈣、鎂離子解吸下來,然後隨廢液排出。
口一(S03)2Ca+2Na+——>口一(S03Na)2+a2+ (再生工程)
在離子交換過程中,不僅鈣、鎂離子會被交換,水中含有的鐵、錳、鋁等金屬離子也可同舊寸被交換去除。當硬水先後通過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後;水中的電解質陽、陰離子基本均可被去除,這種方法得到的軟水叫去離子水。見圖5—3。
圖5—3 離子交換樹脂軟化硬水示意圖
一般鍋爐中使用的軟水,精密工業清洗領域使用的洗滌及沖洗用水,大都是採用離子交換樹脂法製得的。這種方法簡便、成本低,水中的離子性雜質基本被去除,在許多場合去離子水被用來代替成本較高的蒸餾水使用。
目前中國大型工礦軟化水大都仍採用石灰法。其他軟化方法成本較高只適用於少量水系統。用石灰可以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氫鈣、碳酸氫鎂。
Ca(OH)2+C02====CaCO3↓+H20
Ca(HCO3)2+Ca(OH)2====2CaCO3↓+2H20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0
有時為了去除非碳酸鹽硬度(如CaSO+,CaCl。等)要配合加入適量Na2CO汁
CaSO4+Na2C03=CaCO3+Na2S04
MgSO4+Na2CO3+Ca(OH)2====Mg(OH)2+CaCO↓+Na2SO4
2.混凝劑去除懸浮膠體
為了去除水中懸浮粘土和膠體要加入混凝劑。分散很細的粘土膠體,單靠重力沉降很難從水中分離。混凝劑的作用在於通過吸附作用使細小粘土顆粒聚集在一起首先形成直徑在1μm的聚集體,再通過化學粘結、共同沉澱等作用使聚集體進一步聚集成羊毛絨狀的絮狀體。絮狀體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發生沉降而被去除。
工業上常用的無機混凝劑有硫酸鋁[A12(SO4)·18H20l鋁銨礬[Al2(SO4)·(NH4)2SO4·24H20]孔氯化鋁(A1C13);—鋁鉀礬[A12(SO4)3·K2SO4· 24H20]三氯化鐵(FeCl3),綠礬(FeSO4·H20),硫酸高鐵等。
有機絮凝劑有聚丙烯醯胺等。
無機混凝劑的作用機理是鋁、鐵離子在水中發生水解,形成單核或多核的羥基絡離子:
這些永解產物有混凝作用,它們可以把表面帶負電荷的粘土顆粒的雙電層壓縮,使所節凈負電荷減少。當鋁、鐵離子形成氫氧化鐵或氫氧化鋁等絮狀沉澱物時會把粘土顆粒卷掃攜同沉澱。它們也可以通過吸附架橋作用把粘土顆粒連在一起形成聚集體。
聚丙烯醯胺等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主要通過架橋作用使粘土顆粒絮凝沉澱,當聚合物分子與膠體粒子接觸時,聚合物分子的一些基團吸附到膠體粒子表面,而聚合物分子的剩餘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一個聚合物分子有多個位置可與膠體粒子發生吸附,當聚合物分子同時與多個膠體粒子發生吸附作用時就會發生架橋作用,把膠體粒子聚集在一起,並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澱,如圖5—4所示。
經過混凝處理之後的水再通過細砂、活性炭組成的過濾池就可把水中懸浮顆粒基本去除。
3.純水和超純水
由於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對水質提出日益嚴格的要求,因而直接採用批水作原料、工藝用水或生產過程用水的部門逐漸增多,製造純水的技術也相應得到迅速發展。
所謂純水並非指化學純的水,而是指在千定程度上去除了各種雜質的水。用離子交換法主要去除的是水的硬度(Ca2+、Mg2+),而並沒有把水中包括非硬度鹽在內的所有強電解質者陸除,而且水中還存在硅酸等弱電解質以及氣體、膠體、有機物、細菌等雜質,根據這些雜質的去除程度把純水又分為除鹽水、純水和超純水幾個等級。
按生產工藝的實際需要,許多部門都提出了對純水的。要求。如在醫葯、精.製糖、高級紙製造、合成纖維、電影膠片、電子工業、高壓鍋爐用水以及其他部門都要求使用除鹽水或純水。而在超高壓鍋爐、高絕緣材料、精密電子元件、原子能工業等則要求使用超純水。在精密工業清洗的許多領域,水中含有微量雜質都會影響製品的精度,如屬於最先進的精密工業的光學儀器、電子機械、半導體元件等領域,洗滌後沖洗用水中存在的微量雜質在乾燥之後會在被洗物表面形成污點或斑跡,這是造成元件表面覆蓋膜會存在氣孔的原因,也是造成其導電性變差,機械性能變壞的原因。電子工業中一些精密元件的製造和清洗都要求使用高純水心口果電子管陰極塗面混入雜質則會影響電子發射;在電視攝像管和電視機熒光屏製造過程中混入微量銅、鐵等金屬就會使畫面變色。在半導體晶體管製造、集成電路蝕刻過程中對水質要求更高。
測量水的純度有多種指標,而電·阻率是通常衡量水純度的重要指標。水的電阻率早與水中含有的離子性雜質多少直接有關的。因為水中溶解的各種鹽都是以離子狀態存在而具有導電能力的。水的導電能力越強<電阻率越低)說胡含有離子性雜質越多,而電阻率越高則說明水越純。理論上不含離子性雜質的純水可達到電阻率的極限為18.3M∏·cm(25℃)。只有經過蒸餾的純水的電阻率才能達到這個標准。讀者可根據表5—6了解各種水的電阻率與所含離子性雜質的關系。
下面列出天然水經處理後其中含鹽量。
除鹽水是指水中包括非硬度鹽類的各種電解質都去除到一定程度的水,其含鹽量在1~5mg/L范圍。
純水又稱深度除鹽水,其中不僅除去了強電解質,而且大部分硅酸和二氧化碳等弱電解質也已除去,含鹽量降至1.0mg兒以下。
超純水要求把水中的氣體、膠體、有機物、…細菌等各種雜質都去除到最低限度,達到工業上可達到的最高純度,此時水中的含鹽量降低到0.tmg/i以下。見表5—?。
表5-7 超純水水質標准(電子工業甲)
項目
ASTM①
SEMI②
項目
ASTM①
SEMI②
電陰率/M∏·cm(25℃)
微粒數/(個/cm3)
細菌數/(個/L)
SiO2(μg/L)
TOC(總有機碳)/(μg/L)
18
2(粒徑<
1μm)
10
75
200
17
1000(粒徑<
0.8μm)
2(菌族)
5(膠體)
75
銅/(μg/L)
氯離子/(μg/L)
鉀郭子/(μg/L)
鈉離子/(μg/L)
鋅/(μg/L)
TDS③/(μg/L)
2
10
2
2
10
10
2
20
1
1
1
15
①ASTM:美國材料試驗標准。
②SEMI:電子材料工業標准。
⑧TDS:可溶性固體總含量·
超純水的製造系統通常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
(1)前處理 目的為減少後續處理步驟的負荷,包括凝聚沉澱、精密過濾、活性炭吸附層過濾等步驟,使水中含有的較粗大顆粒雜質得以去除。
(2)離子交換處理 通過離子交換樹脂脫除各種可溶的離子性雜質,為了去除鈣、鎂離子以外的其他非硬度強電解質離子;·有時要增加高性能的離子交換裝置;
(3)超濾膜處理 目的在於去除懸浮在水中的各種微小雜質(包括細菌、有機物殘渣)。
(4)反滲透處理 將超濾膜無法去除的更微小的可溶性雜質(如可溶性蛋白質)加以去除。應詞注意,反滲透處理工藝使用的半透膜耐壓壽命較短+應當盡量減少此種半透膜的負荷:
(5)紫外燈處理 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對水牛微生物進行殺滅。
其整個處理流程如圖5—5所示。
圖5—5 超純水制連流程圖
製造超純水時,應考慮到不銹鋼和玻璃器材雖然耐水腐蝕性很好,但仍會在水中溶解邱微量離子性雜質.,因此製造超純水生產路線的管道以及各種反應容器應該使用對水更加穩定
的氟樹脂和其他塑料來製造。 同時在保存、使用超純水的過程中,會因種種原因使水的純度降低,比如由於靜電弓I力而附著在容器上的污垢落入水中,微量的食鹽或其他電解質溶解到水中,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到水中,都會使純水的純度下降導:電性增加,所以在保存過程中要十分小心。
7. 藍冰是什麼東西
藍冰,又名冰川冰,是位於南極附近的冰川。由於光的散射使波長較短的藍光呈現在我們眼中從而有了藍冰之說。藍冰主要出現在南極附近。年代久遠的冰川冰比鋼鐵還硬。顏色為淡藍色, 硬度和溫度有關,一般為0 ℃。 礦物密度是:0.9g/cm³。溶解度:≥0℃。
藍冰俗稱環保冰,又叫蓄冷劑。是高效新型蓄冷劑,凝膠物,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無毒,,不會燃燒和爆炸,無腐蝕性,可重復使用,非陽光下使用壽命超過10年,即使盛環保冰的容器破損也無任何污染,俗稱環保冰。
藍冰和冰袋內容物都是一樣的,都是吸水樹脂所配的高分子聚水化合物,區別在於藍冰是塑料盒子,擠壓耐磨,可塑性強,適合反復使用和家用,母乳等,冰袋PE袋或腹膜袋,佔地小,適合隨貨發給客戶,不回收,成本低。
藍冰實際上是在消融地區,積雪積累量小於消融量的地區,下面就全是冰,很厚的冰是藍的。藍冰區並不是一點沒有雪,像地基一樣,上面有一點點雪。主要分布在南北極附近,西伯利亞,貝加爾湖。
(7)樹脂冰川擴展閱讀:
藍冰的形成: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外界條件和時間的變化,雪花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徵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這種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積雪變成粒雪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直至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
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緻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
8. 蜜蠟琥珀的介紹什麼是琥珀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
自古以來,蜜蠟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貴族、收藏家、百姓的鍾愛,它不只被當做手飾,頸飾等裝飾品, 更因為具有神秘的力量而獲一致的贊揚推崇。它是歷代皇族所採用的飾物與宗教之加持聖物,令佩戴者與珍藏家得到無比的幸運和財富。所以歐洲一直有「千年琥珀,萬年蜜蠟」的說法。蜜蠟於本世紀已經掀起全球收藏熱潮,價值不斷攀升。蜜蠟的質感和彩艷魅力,足以媲美鑽石和翡翠,它的神秘力量和靈性,卻是其他珠寶所不具備的,可謂最美麗和珍貴的珠寶。雖然在歷史上,人類很早就發現並利用蜜蠟,但對蜜蠟為何物及其來歷,認識則十分有限,甚至有的認知根本是錯誤的,蜜蠟始終蒙著一層厚厚的面紗。直至近世,化學 、物理學和地質學等現代科學發展之後 ,人類才憑藉科學知識和手段,揭開蜜蠟的神秘面紗。 虹琥珠寶
地質學研究表明,遠在三四千萬至一億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堊紀年代,地球上生長著許多針葉植物:松柏 和楓樹,這些樹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質時期受到外界強烈刺激,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並隨著地質層變 動而深埋地下,再經過三四萬年以上的地層壓力和熱力,這些脂液便石化為蜜蠟礦。地質學研究又表明,蜜 蠟最早形成於距今一億年左右的白堊紀,最遲點則在距今二千萬年左右的中新世,中新世形成的蜜蠟已經比 較軟(多明尼加蜜蠟即其中之一)。之後,因針葉林劇減和石化時間愈來愈不足,加上地層運動漸漸穩定,蜜 蠟的形成就愈來愈少。虹琥珠寶
蜜蠟形成以後,在悠悠歲月中,經歷地殼升降遷移、日曬雨淋、冰川河流沖擊的種種磨煉,有的露出地 表,有的再埋入地下。露出地表的蜜蠟,有的被沖入海中成為海珀,有的被沖入湖中成為湖泊,再埋入地下 的成為礦珀,(多蘊於沉積地層和煤系地層) 。蜜蠟在形成過程和之後的漫長歲月中,受到周圍水土有機物 、無機物和陽光、地熱等環境因素影響而產生了種種變化,除母體仍為樹脂 (已經石化)外 ,其他諸如顏色、比重、硬度和溶點等,都產生了一定差異,甚為玄妙,甚為奧秘。古人始終無法獲得合理解釋,只有現代化學、物理學,才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分析出其中的玄妙。 虹琥珠寶
蜜蠟為非晶質體,無固定的內部原子結構和外部形狀,斷口常呈貝層狀,折射率介乎1.54至1.55,雙 折射不適用。物理學驗定,蜜蠟的比重在1.05至1.10之間,僅比水稍大,故部份組織較疏鬆而又不含其他 礦物的蜜蠟能浮於水(英文蜜蠟Amber一詞自阿拉伯文,其原義即為「浮於水」的意思)。蜜蠟摩擦產生靜電荷,能吸附紙片、鐵屑等輕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亦帶有靜電荷,握之有「啜手」的感覺。虹琥珠寶
二.蜜蠟諸多顏色形成的原因
為什麼同是一種樹脂石化而來的蜜蠟會有這多不同的顏色?
其實,蜜蠟色調的豐富形成,許多是現在不知道的,將來亦可能不知道。因為當地球還處於洪荒時期蜜便開始形成,而在爾後悠悠歲月中,天地宇宙的諸般因素對蜜蠟種質、色澤的影響是極其復雜和難以追溯的, 相信以人類的智能和技術,即使在長遠的未來,亦不可能揭示其全部奧妙。這亦是蜜蠟將永還保持其某種程度的神經性和吸引眾生對其保有永不消褪的興趣及深入思維的魅力所在。
不過,就以今日科技已經確認的若干解釋而言,答案有以下數項:
1.含琥珀酸多的蜜蠟,其黃色較含琥珀酸少的蜜蠟深;所處地層土壤酸性較重的蜜蠟,其黃色亦較深。
2.原蠟若長久埋於「藍土層」(層漸新世地層,砂土比較疏鬆,含有雲母和石灰質),會逐漸受砂土中的石灰質和氧化鈦影響而變成藍色。
3.所謂「藍土層」並非藍色,而是其所含的石灰質(含碳酸)、氧化鈦等成分能令原蠟變成藍色。
4.硫、硫化物侵入蜜蠟中,能使之變成為綠色,乃至藍紫色,硫酸銅的滲透亦會使之變成綠色。
5.鐵礦、硃砂或錳等沁入,使之變紅色、棕色、褐色和啡色。
6.受地熱長久燜焗者,顏色均較深;長埋雪地者因較少受地熱影響,多為土色、棕色、啡色 、紅色和米白色。
7.處於腐殖土較多的地層中,蜜蠟受滲透多變成啡色,乃至黑色和墨綠色;藏於煤層和灰燼中,則成黑 色 、灰色。
8.長期漂浮於水中者(如海珀、湖珀),色調會變淡;鄰近火山的亦會變色,並多帶熒光。
兩種或以上顏色同時侵入樹脂並熔融一體,會出現多不勝計的變色。對不同光源的反應,有的蜜蠟會變 色(如海寶藍、藍精靈、綠精靈等) 。 蜜蠟本身的多向色性,令觀賞的方向不同,如迎視、俯視等,所看到的顏色亦不同,瑿珀即其一。 佩戴日久,得人氣呵護,色彩亦會變得更油潤、亮澤和晶瑩。日久蜜蠟會自動變色,如血珀變瑿珀,一般色澤亦會變得較深;暴露於曠野者,長期受日曬雨淋,色調會慢慢變淡。
三.蜜蠟的產地
最常見的蜜蠟是產在波羅的海以及北歐的黃色蜜蠟。一般只有黃色,甚至有些還是半透明的狀態。那裡的蜜蠟有約四五百萬年的形成歷史,由於形成年代比較輕,所以這樣的蜜蠟還沒有徹底石化,質地還比較柔軟 。在蜜蠟中也只屬於比較便宜的。
而真正珍稀蜜蠟的出產地一般在中東,例如伊朗、阿富汗,以及緬甸、巴基斯坦和非洲。有許多種顏色, 皆因埋藏地質含礦物質的不同。這些珍罕蜜蠟形成年代在四五千萬年以上,甚至有一億多年。但它們的數量卻非常稀少,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四.現今蜜蠟的市場狀況
市場上能見到的蜜蠟有這么幾種:多米尼加蜜蠟,雪山蜜蠟(僅僅是叫這個名字,產在中東和非洲,並不是產在雪山上),水蠟(比較透明的一種蜜蠟),絲蠟(內部有絲狀條紋),波羅的海蜜蠟(呈現奶黃色和金黃色,或介於二者之間半透明狀。)
價格最高的是多米尼加蜜蠟;其次是雪山蜜蠟和水蠟,它們價格不相上下,誰年代久誰貴些;再次是絲蠟和波羅的海蜜蠟,它們價格也差不多。
蜜蠟是琥珀的一種,在物理成分和化學成分上都和琥珀沒有區別,只是因其"色如蜜,光如蠟"而得名。蜜蠟的質地柔美,色澤溫潤,深受人們的喜愛。琥珀是4000萬年至6000萬年前的針葉樹木所分泌出來的樹脂,經過地殼的變動而深埋在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樹脂化石。如果按透明度來劃分,可以將琥珀分為: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的琥珀。不透明的琥珀,顏色似蜜,具有蠟狀的光澤和質感,傳統上習慣稱之為 "蜜蠟"。蜜蠟的色澤含蓄,質地溫潤,感覺上具有無比的親和力。歷來都是達官貴人競相收藏把玩的寶物。琥珀自古就被視為是珍貴的寶物。中醫認為琥珀具有安定心神,幫助睡眠的作用。佛教中將琥珀列為七寶之一,是佛家的吉祥之物。國外則流行用琥珀作為裝飾品。無論是在東方或者是在西方,琥珀都以其溫潤的色澤,古樸的雅緻,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虹琥珠寶
9. 琥珀化石是怎樣形成的
琥珀形成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樹脂所形成的化石,最少有五千萬年的歷史。特別是一種茂盛於二千萬至六千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的松樹 Pinus Succinifera 的樹脂,經過壓力和熱力變質而形成琥珀。
世界最古老的琥珀,約為三億年前的產物,被發現於英國的Northumberland及西伯利亞。琥珀是人類最古老的飾物之一,在愛沙尼亞發現紀元前3700年由琥珀製成的墬飾、珠子、紐扣等,在埃及並發現紀元前2600年由琥珀製成的寶物。
琥珀是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過地質作用後而形成的一種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通俗點說,它的祖先是松樹。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樹脂從柏松樹上分泌出來;第二階段樹脂脫落被埋在森林土壤當中,在此階段內發生了石化作用,在這一作用下化石樹脂的成分、結構和特徵都發生了強烈的變化; 第三階段是石化樹脂被沖刷、搬運和沉澱,成岩作用形成了琥珀。
琥珀是由C、H、O組成的有機物,也含有Al、Mg、Fe、Mn等微量元素。琥珀有各種不同的外形,如腎狀、結核狀、瘤狀、圓盤狀。唬珀很軟, 其硬度為2-2.5,也比較輕, 相對比重為1.05-1.09,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琥珀的顏色也多種多樣,常見金黃、黃至褐色、淺紅、橙紅、黑色等,藍、淺綠、淡紫色少見。琥珀加熱至150℃變軟,開始分解,在250℃時就會熔融,產生白色蒸汽,並發出一種松香味。 最豐富也最有意義的是琥珀內部的包裹體,有植物包體,如傘形松、種子、果實、樹葉;也有動物包體,如甲蟲、蒼蠅、蚊子、螞蟻、螞蜂等。有氣液兩相包體,如圓形、橢圓形的氣泡和液體;有旋渦紋,多分布在昆蟲包體的周圍,這是昆蟲掙扎時留下的痕跡;還有許多的雜質,如泥土、沙礫和碎屑。這些豐富的包裹體不僅構成了美麗的圖案,也為科學地研究當時環境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目前,科學家們已成功地從琥珀所含的化石中提取出一些生物的遺傳密碼DNA,這對生物演化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科幻影片《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就講述了科學家在琥珀中包裹著的一隻吸了恐龍的血的蚊子中提取了DNA,然後利用遺傳工程繁殖出恐龍,最後恐龍成災.....。
琥珀因密度低,戴之很輕,加上顏色均勻,晶瑩剔透,其飾物為西方和阿拉伯人所喜愛。如果其內部有完整的動物包體,還有掙扎的跡象,栩栩如生,這將是作為珍品被受青睞。人們賦予這種琥珀「外射晶光,內含生氣」的贊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重15.25 kg,取名「緬甸琥珀」,而實際上是約翰·查爾斯·鮑寧於1860年在中國廣東用300英鎊購買的,現珍藏於英國倫敦歷史博物館。它也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
10. 南京雨花石
真的雨花石有什麼特點:
1 色狀: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頭裡面能看見很多自然的形狀和顏色,現在能見較多的形狀是條紋狀,顏色以黃紅綠居多。如果能有風景或人物的形狀在雨花石裡面,那麼這將是一個價格極高,極為貴重的佳品,很難得的。
2 形狀:石頭大家都見過,石頭不可能有規則的形狀,雨花石一般以非規則的橢圓型為主,厚度不一,總之一句話,自然的一定就是非規則的。
3 硬度: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所以硬度極高,石頭嘛,雞蛋肯定碰不了的,呵呵。
4 重量:石頭肯定是比較重的,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一般就能感覺出來。
假的雨花石的特點:
1 以人造玻璃和樹脂假制:玻璃材質的東西容易碎,形狀比較規則(比如球狀),圖案也比較規則,沒有什麼自然的痕跡。樹脂假制的就更能分辨了,一般市場銷售此類假冒的雨花石都是圓形透明薄片,裡面有些圖案,質地較軟。包裝是一張塑料袋。
2 以鵝卵石充當雨花石:這類假冒市場上常見,因為鵝卵石具有雨花石大多的特點,分辨此類區別主要是看色狀,鵝卵石裡面沒有形狀,一般是一團暗紅或暗黑,所以鵝卵石不具有觀賞價值,它只能當作石料用,比如鋪設公園里的小徑,現在大多數的地區都能見到的。
雨花石是個美麗的,希望喜愛雨花石的朋友越來越多,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一眼識別真假。
另外,現在一般市場銷售的雨花石禮品盒,這裡面的石頭大多是經過打磨拋光的,打磨是因為雨花石沒有規則的形狀,需要打磨之後能有個比較合適的形狀,以適應人們的審美和便於裝盒。拋光使雨花石的表面變的圓滑有光澤,並且不需要置於水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