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聚氯乙烯樹脂理化參數

聚氯乙烯樹脂理化參數

發布時間:2021-03-19 01:07:29

1. 聚氯乙烯樹脂的物化性質

CAS No.:復9002-86-2
EINECS號:制208-750-2
分 子 式:-[CH2CHCl]-n
熔 點:302
折 射 率:1.54 (20 C)
密 度:1.4 g/mL at 25 °C(lit.)

2. 聚氯乙烯樹脂的型號,用途以及區別(列表表示)

PVC (聚氯乙烯)

注塑模工藝條件:

乾燥處理:通常不需要乾燥處理。

熔化溫度:185~205℃

模具溫度:20~50℃

注射壓力:可大到1500bar

保壓壓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當地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澆口:所有常規的澆口都可以使用。如果加工較小的部件,最好使用針尖型澆口或潛入式澆口;對於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澆口。針尖型澆口或潛入式澆口的最小直徑應為1mm;扇形澆口的厚度不能小於1mm。

化學和物理特性
剛性PVC是使用最廣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種非結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實際使用中經常加入穩定劑、潤滑劑、輔助加工劑、色料、抗沖擊劑及其它添加劑。

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強度、耐氣侯變化性以及優良的幾何穩定性。

PVC對氧化劑、還原劑和強酸都有很強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夠被濃氧化酸如濃硫酸、濃硝酸所腐蝕並且也不適用與芳香烴、氯化烴接觸的場合。

PVC在加工時熔化溫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藝參數,如果此參數不當將導致材料分解的問題。

PVC的流動特性相當差,其工藝范圍很窄。特別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難於加工(這種材料通常要加入潤滑劑改善流動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PVC的收縮率相當低,一般為0.2~0.6%。
PVC在成型過程中易釋放出有毒氣體

典型用途
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牆板,商用機器殼體,電子產品包裝,醫療器械,食品包裝等

pvc 就是聚氯乙烯 ,真正的聚氯乙烯是無毒的。有毒的是氯乙烯 ,高分子都存在有聚合度高低的問題,當聚合度足夠高,氯乙烯的含量下降到一定值時,就是無毒的PVC了!
PVC是沒有毒的,只是添加了熱穩定劑,增塑劑等各種有毒的助劑才有毒!有些PVC的縮水是很大的達到2%!
PVC 料過一段時間會變色;PVC對光 氧 熱都不好,很容易發生降解,引起PVC製品顏色的變化,變化順序為:白色----粉紅色----淡黃色----褐色----紅棕色-----紅黑色----黑色.

PVC:做成成品後,會發出很臭的味。確實我所見過的PVC氣味都很差,且帶靜電易吸塵
PVC在電線\電纜\插頭及透明包裝類產品也極其常用!

PVC (聚氯乙烯) -(CH2- CH2)- | CH3

一般以為含15%以下增塑劑的PVC稱為硬PVC, 而含15%以上增塑劑的PVC稱為軟PVC, 玩具所用PVC多為軟PVC, 35~90度

@ 塑膠主要性能:
a) 非結晶性塑膠, 透明, 著色容易:
b) 材料中增塑劑含量決定軟硬程度(一般在55-90度)及力學性能.

@ 注塑工藝要點:
a) 原料必須乾燥(氯乙烯極性分子易吸水), 乾燥溫度85℃左右, 時間2小時以上;
b) 材料的成型溫度接近分解溫度, 故須控制盡可能用較低的溫度注射, 同時亦應盡可能縮短啤塑周期, 以減少熔料在料筒內的滯留時間;

料溫參數: 前160-170℃, 中160-165℃, 後140-150℃. 由於PVC本身耐熱 性差, 料在料筒內長時間受熱, 會降解析出氯化氫(HCL)使膠件變黃甚至產生 黑點, 並且氯化氫對模腔有腐蝕作用, 所以要經常清洗模腔及機頭死角位;

c) 流動性很差, 故注塑模的澆口` 流道盡可能粗` 短` 厚且製件壁厚應在1.5mm以上, 以減少壓力損失使料流盡快充滿型腔, 總之宜採用高壓底溫(注射壓力200Mpa以上, 背壓取0.5-1.5Mpa, 保壓取注壓力的20-30%);
d) 模具溫度盡可能低(通常運凍水, 控制模溫在30-45℃), 以縮短成型周期以及減小膠件出模後變形, 必要時藉助定型模` 縮水模來較正控制變形;
e) 水口料: 清潔良好的水口料可百分之百回用;
f) 關機: 早10啤前關電掣, 停機後用PE過機.

用於唱片,瓶子,人造皮,地板材料,薄板,膠膜,熱索套館,鞋子,線材,給排水管(UPVC),摥膠.

共混改性塑膠:
a) PVC + EVA→提高沖擊強度(長效增塑作用);
b) PVC + ABS→增加韌性, 提高沖擊強度.

3. 聚氯乙烯樹脂飽和蒸氣壓,沸點各為多少

測定飽和蒸氣壓的方法主要有:①靜態法:在一定溫度下,直接測量飽和版蒸氣壓。此法權適用於具有較大蒸汽壓的液體。②動態法:測量沸點隨施加的外壓力而變化的一種方法。液體上方的總壓力可調,而且用一個大容器的緩沖瓶維持給定值,汞壓力計測量壓力值,加熱液體待沸騰時測量其溫度。③飽和氣流法: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用乾燥氣體緩慢地通過被測純液體,使氣流為該液體的蒸汽所飽和。用吸收法測量蒸汽量,進而計算出蒸汽分壓,此即該溫度下被測純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該法適用於蒸汽壓較小的液體。

4. 聚氯乙烯的PVC理化性能

純的聚氯乙烯的密度為1.4g/cm3,加入了 增塑劑和填料等的聚氯乙烯塑件的密度一般為1.15-2.00g/cm3。

硬質聚氯乙烯有較好的抗拉、抗彎、抗壓和抗沖擊能力,可單獨用做結構材料。

軟質聚氯乙烯的柔軟性、斷裂伸長率、耐寒性會增加,但脆性、硬度、拉伸強度會降低。

聚氯乙烯有較好的電氣絕緣性能,可作低頻絕緣材料,其化學穩定性也好。由於聚氯乙烯的熱穩定性較差,長時間加熱會導致分解,放出HCL氣體,使聚氯乙烯變色,所以其應用范圍較窄,使用溫度一般在-15~55℃之間。

5. pvc樹脂的型號參數

懸浮法聚氯乙烯樹脂目前型號
SG-1:K值77-75 平均聚回合答度 /
SG-2:K值74-73 平均聚合度 /
SG-3:K值72-71 平均聚合度 1350-1250
SG-4:K值70-69 平均聚合度 1250-1150
SG-5:K值68-66 平均聚合度 1100-1000
SG-6:K值65-63 平均聚合度 950-850
SG-7:K值62-60 平均聚合度 850-750
SG-8:K值59-55 平均聚合度 750-650

6. 聚氯乙烯樹脂的物理化學性質

聚氯乙烯屬高分子抄化合物襲.熱塑性,工業品是白色或淺黃色粉末,比重約1.4,含氯量為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於酮類\酯類和氯代烴溶劑,高分子量的則難溶解.它們都具有極好的耐化學腐蝕性,但對熱穩定性和耐光性較差.在140度時開始分解出氯化氫,故在製造時加穩定劑.電絕緣性優秀,不會燃燒.根據所加增塑劑的多少,可製得軟質的和硬質的,如透明薄膜;雨衣\檯布\農用薄膜;人造革和電線套層等,硬質的可制板\管導\閥門等.
現在聚氯乙烯不適宜制食品\醫葯的包裝,因為氯元素和放出的氯化氫對人有毒.故多用聚乙烯樹脂代替.這是很重要的.

7. pvc樹脂的物理屬性

PVC樹脂,物理外抄觀為白色粉末,無毒、無臭。相對密度1.35-1.46,折射率1.544(20℃)不溶於水,汽油,酒精和氯乙烯,溶於丙酮,二氯乙烷,二甲苯等溶劑,化學穩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數有機溶劑外,常溫下可耐任何濃度的鹽酸、90% 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燒鹼,此外,對於鹽類亦相當穩定;PVC在火焰上能燃燒並放出HCl,但離開火焰即自熄,是一種「自熄性」、「難燃性」物質;PVC在100℃以上開始分解並緩慢放出HCl,隨著溫度上升,分解與釋放HCl速度加快,致使PVC變色。

8. 聚氯乙烯樹脂化學結構分子式是什麼一噸PVC中含氯重有多少公斤誰能算出來

(CH2CHCl)n,每噸含氯568公斤
副產物有燒鹼和氫氣:2NaCl+2H2O(電解)=2NaOH+H2↑+Cl2↑

9. 聚氯乙烯樹脂粉規格型號分類問題

聚氯乙烯的規格型號是根據聚合度來定的。給你復制個標准,你對照一下: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發布 2007-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前言
本標准對應於ASTMD 1755:1992(2001年確認)《聚氯乙烯樹脂規范》,與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准代替GB 5761-1993《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本標准與GB 5761-1993的技術差異為:
——對范圍進行了調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標(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檢驗項目中抽檢項目的檢驗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樣品保存期限
——刪除了附錄B「白度(160℃,10min)試驗方法」;
——增加了附錄B「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wiki]石油[/wiki]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SAC/TC 15/SC 7)歸口。
本標准委託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解釋。
本標准起草單位: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樂金大沽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陳沛雲、孫麗娟、趙陽、姜軍、張英民、諶紹銅、方向陽、孫文育。
本標准於1986年首次發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准適用於以懸浮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本體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亦可參照採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試驗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發出氯化[wiki]氫[/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wiki]測試[/wiki]方法
GB/T 4615 聚氯乙烯樹脂中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方法
GB/T 6003.1 金屬絲編織網試驗篩
GB/T 6679-2003 固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9348 聚氯乙烯樹脂的雜質與外來粒子數的測定方法(GB/T 9348-1988,eqv ISO 1265-1979)
GB/T 9349 [wiki]聚乙烯[/wiki]、相關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樹脂及其混合物熱穩定性的測定 變色法(GB/T 9349-2002,eqv ISO 305:1990)
GB/T 15595 聚氯乙烯樹脂熱穩定性試驗方法 白度法
GB/T2002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表觀密度的測定(GB/T 20022-2005,ISO 60:1997,MOD)
3 產品分類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產品由GB 3402.1中規定的產品名稱、聚合方法和用途的表示符號及粘數分類號(見表1)等四項組成的代碼分類。聚合方法和用途及粘度的表示符號組合稱為型號。

粘數分類號n 0 1 2 3 4 5 6 7 8 9
粘數,ml/g >156 156~144 143~136 135~127 126~119 118~107 106~96 95~87 86~73 <73
4 要求
4.1 外觀:白色粉末。
4.2 物化性能應符合表2要求。

表二 物化性能要求

序號

項目 型號
SG0 SG1 SG2 SG3 SG4
等級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56
>(77)
>[1785] 156~144
(77~75)
[1785-1536] 143~136
(74~73)
[1535-1371] 135~127
(72~71)
[1350~1250] 126~119
(70~69)
[1250~11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wiki]%[/wiki],≤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7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27 25 23 27 25 23 26 25 23 23 22 20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5×10-3 — 5×10-3 — 5×10-3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表2(續)

序號

項目 型號
SG5 SG6 SG7 SG8 SG9
等級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18~107
(68~66)
[1135-981] 106~96
(65~63)
[980-846] 95~87
(62~60)
[845~741] 86~73
(59~55)
[740~650] <73
<(55)
<[6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20 40 80 20 4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8 0.45 0.42 0.48 0.45 0.42 0.50 0.45 0.42 0.50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30 50 90 30 5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19 17 — 15 15 — 12 — — 12 — —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5 70 70 75 70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 —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30

5 試驗方法
5.1 外觀
目視觀察或依據供需雙方協議按GB/T 2913執行。
5.2 粘數(或K值及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粘數、K值和平均聚合度的測定方法可任選其一。若有爭議,以GB/T 3401為仲裁方法。
5.2.1 粘數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
5.2.2 K值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其中K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
ts ——溶液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t0——溶劑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毫升(g/mL)。

平行測定的相對偏差應不大於0.7%。
試驗結果取平行測定的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修約至整數。
5.2.3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按附錄A進行。
5.3表觀密度的測定
按GB/T 20022附錄A進行。
5.4 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
按GB/T 3400進行。
5.5 揮發物(包括水)含量的測定,
按GB/T 2914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10[wiki]±[/wiki]2)℃,時間為1h,並按1h的失重量計算結果。
5.6 篩余物的測定
按GB/T 2916或附錄B進行。若有爭議,以GB/T 2916為仲裁方法。
5.7 「魚眼」數的測定
按GB/T 4611進行。
5.8 水萃取液電導率的測定
按GB/T 2915進行。
5.9 雜質粒子數的測定
按GB/T 9348進行。
5.10 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的測定
按GB/T 4615進行。
5.11 白度(160℃,10min)的測定
按GB/T 15595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60±1)℃,時間為10min。若用戶對熱穩定性還有其他要求時,可由供需雙方協商,選用GB/T2917.1或GB/T 9349進行測定。
6 檢驗規則
6.1 組批
以單釜所得產品或同聚合條件的數釜產品經混合均勻為一批。
6.2 采樣
6.2.1 從批量總袋數中按下述規定的采樣單元數進行隨機采樣。當總袋數小於500時,按表3確定;大於500時,以公式 (N為總袋數)確定,如遇小數進為整數。
表3 選取采樣袋數的規定
總袋數 采樣袋數 總袋數 采樣袋數
1~10 全部 182~216 18
11~49 11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65~81 13 297~343 21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3 15 395~450 23
124~151 16 451~512 24
152~181 17
6.2.2 采樣時,用采樣探子(GB/T 6679-2003附錄A或和附錄C或相似探子)自袋的中心垂直插入深度的3/4處,採取均勻樣品或用連續自動采樣器(或人工)在包裝線按采樣單元數確定的間隔采樣。
6.2.3 采樣量不少於2kg,混均後分裝於潔凈乾燥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封嚴,(用於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的樣品,應貯存儲存在密封良好的樣品瓶中並壓實充滿),並標明產品批號和采樣日期。
6.3 出廠檢驗
6.3.1 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企業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驗,並附有質量檢驗報告單,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型號、批號、質量指標、等級、生產日期,並有檢驗章。未滿足標准要求的產品不得聲明符合本標准。
6.3.2 物化性能要求中出廠檢驗項目為粘數(或K值或平均聚合度)、表觀密度、揮發物含量、0.25mm篩余物、雜質粒子數、「魚眼」數、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其餘檢驗項目為型式檢驗項目中的抽檢項目。如有停產後復產、原料或者工藝有重大改變、合同規定等情況,必須進行型式檢驗。在連續正常生產時,抽檢項目應保證達到本標准規定指標,每月抽檢一次,當抽檢不達標時應每批都經行檢驗,直至連續五批檢驗結果都符合標准規定後,方可按正常抽檢。
6.3.3 檢驗結果中如有不符合本標准要求的項目時,應自同批產品中以雙倍采樣單元數采樣對不符合本標准要求項目進行復檢,以復檢結果確定。如仍不符合本標準的技術要求,即為不合格品。
6.3.4 本標准產品質量指標極限數值的確定,採用GB/T 1250中「修約值比較法」。
6.4 用戶驗收
用戶有權按本標准規定對收到的產品進行驗收,如發現產品有不符合本標准規定時,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向生產廠提出處理意見。
因貯運管理不當影響產品質量,則應由貯運單位負責。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標志
包裝袋上應標明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准號、凈質量、生產廠名稱及地址,並標識產品型號及等級。
7.2 包裝
本產品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四層牛皮紙袋、聚丙烯編織袋或牛皮紙與聚丙烯編織物復合袋包裝。每袋凈重25.0±0.2kg,亦可採用適宜的其他包裝方式和包裝質量。應保證產品在正常貯存中包裝不破損,產品不被污染、不泄漏。
7.3 運輸
運輸時必須用潔凈的運輸工具,並防止雨淋。
本產品為非危險品,可按一般貨物運輸。
7.4 貯存
產品應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以批為單位分開存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日曬和受潮。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A.1 溶劑
硝基苯,分析純。
A.2 儀器
A.2.1 烏氏粘度計,如圖A1所示。

圖A1 烏氏粘度計
A.2.2 甘油(丙三醇)浴,可控制(100±2)℃。
A.2.3 恆溫水浴,可控制(30±0.05)℃。
A.2.4 玻璃砂芯漏斗,孔徑(10~15μm)。
A.2.5 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A.2.6 秒錶,分度值0.1s。
A.3 操作步驟
A.3.1 測試溶液的制備
稱取(200±0.1)mg聚氯乙烯樹脂試樣,於50mL帶玻璃塞的容量瓶中,加入約40mL硝基苯,在保持(100±2)℃的甘油浴中加熱,間斷搖動容量瓶使試樣完全溶解後,取出容量瓶冷卻至室溫,再置於(30±0.05)℃恆溫水浴中20min,用同樣溫度的硝基苯稀釋至刻度,搖均待用。
A3.2 溶劑流經時間的測試
在粘度計管2、管3分別接上乳膠管,把粘度計垂直置入(30±0.05)℃的恆溫水浴中,使水面超過粘度計球C。
用玻璃砂芯漏斗將溶劑經管1濾入粘度計球A,直至溶劑的液面處於刻在球A上的兩條刻度線之間,恆溫10min。
緊閉管3上的乳膠管,用吸球經管2上的乳膠管慢慢地將溶劑吸進球B,使溶劑升至球C一半時,停止吸氣。
取下吸球再放開管3上的乳膠管,使得溶劑自由下落,用秒錶測量液面從球B上刻度線降至下刻度線所需要的時間,准確至0.1s。重復進行測試並取平均值。
A3.3 溶液流經時間的測定
將上述溶劑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約15m的溶液(A.3.1)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使溶液通過球B吸上放下三次,再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剩餘的溶液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再按A3.2步驟測定溶液的流經時間。
A.4 計算
A.4.1 增比粘度ηsp
按式(A.1)計算:
............................ (1)
式中:
t1——溶劑硝基苯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t2——測試溶液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A.4.2 特性粘度[η]
按式(A.2)計算:
............................(2)
式中:
ηr——相對粘度的數值(t2/t1);
ηsp——增比粘度的數值;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升,g/L。
A.4.3 平均聚合度P
按式(A.3)計算:
............................(3)
式中:[η]——特性粘度的數值。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B.1 范圍
本試驗方法適用於懸浮法聚氯乙烯樹脂的篩余物和顆粒大小分布的測定。
B.2 原理
將定量的樹脂,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wiki]機械[/wiki]振擺進行干篩,稱量篩余物。
B.3 定義
篩余物:試驗後留在篩子上的樹脂,以質量分數表示。
B.4 儀器
B.4.1 標准篩振機,主要技術參數為:振動次數230次/min,振動偏心距12mm,振動次數175次/min,振幅高度(2~3)mm可調,電機轉數2800轉/min。
B.4.2 篩子,篩面直徑200mm,高度25mm,篩框和篩網是金屬的,應符合GB/T 6003.1中的規定。按規定和樹脂顆粒大小分布選擇所需的孔徑。
註:可用含有水和清洗劑的超聲清洗裝置清洗篩子,或使用刷子小心清理,如嚴重堵塞,可將篩子浸入四氫呋喃中(3~4)d,取出晾乾即可使用。
B.4.3 天平,分度值0.01g。
B.4.4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B.4.5 定時器(秒錶)。
B.5 試驗方法
稱取試樣25g,精確至0.01g(若有靜電,可加入抗靜電劑γ-氧化鋁0.025g,混均)。將混均後的樹脂輕輕倒入篩中,牢固地裝在振篩機上,啟動篩機,同時開始計時,振篩20min停機,連同篩底取下。任選以下方式中一種進行稱量:
a) 將每隻篩子和篩余物一起稱量再減去篩子的質量,精確至0.01g;
b) 將每隻篩子篩余物仔細刷下收集在已知質量的容器中,稱量,精確至0.0001g。
B.6 結果表示
B.6.1 結果計算
篩余物的質量分數R按式(B.1)計算:
R=m1/m0×100 (B.1)
式中:
m0 ——試樣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m1 ——篩余物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以兩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為結果,修約至一位小數。
B.6.2 重復性
同一試樣連續兩次或者同台篩機二組篩一次測定,如果不滿足下列條件,則結果無效。
a)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大於或等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3%;
b)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小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2%;
c)每個篩的篩余物和底盤中樹脂質量分數總和在(100±2)%范圍內。

閱讀全文

與聚氯乙烯樹脂理化參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DI只用於 瀏覽:115
哪裡有韓式pp棉過濾芯賣 瀏覽:459
雞蛋殼去電熱水壺水垢 瀏覽:906
上海小型油煙凈化器需要多少錢 瀏覽:541
半透膜能耐受DMSO 瀏覽:320
EDI循環 瀏覽:420
威馳空氣濾芯蓋兩個鎖扣怎麼打開 瀏覽:740
abs樹脂與pp有啥區別 瀏覽:838
水費簡易計稅需要區分污水費嗎 瀏覽:130
普通熱水瓶去水垢的方法 瀏覽:74
別墅排水需要什麼樣的污水提升泵 瀏覽:189
河南省城鎮污水廠排放 瀏覽:294
反滲透膜品牌選擇上海保茲 瀏覽:891
簡單蒸餾的步驟 瀏覽:378
07騏達空調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184
活性炭吸附廢水適用條件 瀏覽:904
濰坊食品廢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487
投影機過濾網怎麼取 瀏覽:927
dsm樹脂有沒有毒 瀏覽:660
什麼是檸檬酸除垢劑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