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據不完全統計,我們生活中有6000多種產品,例如潤滑油、橡膠、塑料、合成纖維、塗料等等,都是石油產
塑料、合成纖維及合成橡膠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塑料薄膜是橫向縱向同時拉伸而成,合成纖維僅是縱向拉伸成絲狀物再進入紡織程序。
合成橡膠也是塑料,天然橡膠的分子作用力差,容易碎裂,經過硫化使分子交鏈,既保持了分子作用力差這一特性,又確保了分子不斷裂,使橡膠具備了良好的彈性。合成橡膠通過實驗是實現了塑料分子類似橡膠分子特性的目標。
三種物質性質一樣,合成纖維如同鋼材中的鐵絲,是分子的物理排列方式的不同;合成橡膠是分子的化合排列方式不同。
第四種塑料也該是第一種——膠木(酚醛樹脂)——以填充料為主樹脂為輔,所以失去了熱塑性。目前基本淘汰,原因是填充料價格不菲,加工用壓模能耗大工序繁遠不及塑膜效率高耗能少。
順便說一句:如今將增塑劑變成塑化劑,將廢舊塑料當填充料污染了增塑劑的名號。
原本增塑劑是硬脂酸,生物脂(動物脂、植物脂)絕無毒性,且添加量在百分之三以下,只是提高合成樹脂在加工時的流動性。
如今所謂增塑劑非但本身就是劣等的易分解的有毒的合成樹脂,而且絕非添加劑!是塑化劑融化劑甚至是產品的主要原料,其混合量至少百分之十甚至四五成。。
官方沒有為增塑劑正名,而是繼續混淆增塑劑和塑化劑的概念,無非是不打算打擊港商台商。
② 化工行業有哪些標准
系統工藝上的標准
《石油化工裝置基礎工程設計內容規定》SHSG-033-2008
《煉油裝置工藝設計規范》SH/T3121-2000
《煉油裝置工藝管道流程設計規范》SH/T3122-2000
《石油化工儀表及管道伴熱和隔熱設計規范》SH3126-2001
《煉油廠流程圖圖例》SH/T3101-2000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92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工藝裝置設備布置設計通則》SH3011-2000
《石油化工企業總體布置設計規范》SH/T3032-2002
《空冷式換熱器型式與基本參數》JB/T4740-1997
《浮頭式換熱器和冷凝氣型式與基本參數》JB/T4714-1992
《U型管換熱器型式與基本參數》JB/T4717-1992
《石油化工合理利用能源設計導則》SH/T3003-2000
《石油化工企業燃料氣系統和可燃性氣體排放系統設計規范》SH3009-2001
《石油化工設備和管道隔熱技術規范》SH3010-2000
《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規范》GB50126-2008
《石油化工塔器設計規范》SH/T3098-2011
《石油化工噴射式混合器設計規范》SH/T3120-2000
《石油化工企業工藝裝置管徑選擇導則》SH/T3035-2007
《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夾套管設計規范》SH/T3040-2002
《石油化工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H3024-1995
《石油化工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SH3047-1993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
《設備熱效率計算通則》GB/T2588-2000
《石油化工設計能耗計算標准》GB/T50441-2007
《煉油廠設計熱力工質消耗量計算方法》SH/T3117-2000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質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3501-2011
《石油化工緊急停車及安全聯鎖系統設計導則》SHB-Z06-1999
以上的只是化工設計上常用的標准,還有很多標准規定,比如TSG_D0001-2009管規、其他的施工規范,質量驗收等等,建議在網路文庫里搜索「化工標准」,但有可能不是最新版。我以上列出的都是目前最新版本。
③ 關於我國化工行業的發展狀況
近年來化工行業外部環境趨緊,給行業企業經營帶來不少壓力,但同時也倒逼一些企業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去年,氮肥行業涌現出不少盈利頗豐的企業,如心連心、魯西化工、華魯恆升等。
應該說,企業自主在供應側方面做出的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效果,盈利情況相對更好一些,應對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環境的信心明顯增強。但是,目前在這方面做出努力的企業還有限,尚需在全行業形成創新調整轉型的氛圍。
由於受國際經濟復甦緩慢,國內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以及安全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等因素影響,化工行業整體增速持續下降、開工嚴重不足、效益增速較快下滑,下行壓力加大。
供需失衡已成為影響化工行業經濟運行的最主要矛盾。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要在做好供應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下足功夫。
(3)石油樹脂節能能耗標准擴展閱讀
從供應側具體方向來看,近期建議要大力開拓好五大市場:
一是要大力開拓農業、農村市場。農業部提出到2020年,我國化肥、農葯使用量實現「零增長」的行動計劃,這為化肥、農葯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
在嚴格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大力開拓專用肥、緩釋肥、水溶肥、微量元素肥料和高效低毒新型農葯市場;要根據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大力提供大棚農業所需要的塑料大棚、滴灌器械、大棚作物營養液等新材料、新產品和新技術。
二是要大力開拓化工新材料市場。在化工行業貿易逆差中,進口量最多的是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市場也是跨國公司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要努力突破化工新材料技術制約的瓶頸,在食品保鮮包裝材料、化工建築新材料、汽車輕量化材料、電子化學品材料的供給能力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努力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三是要大力開拓專用化學品市場。我國是消費大國,食品添加劑、紡織後處理劑、印染助劑、新型塗料、醫葯原材料、日用化學品等專用化學品都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對於這樣一個十分巨大、技術和價值極高的終端消費市場,我國企業應努力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擴大自給率和佔有率。
四是要大力開拓節能環保市場。石油和化學工業既是廢水、廢氣、廢固排放的大戶,也是廢水、廢氣、廢固治理的專家,節能環保技術和服務將是一個潛力極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是要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根據不同國家的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採用貿易、承包工程、投資等多種方式有序推動裝備、技術和服務「走出去」。
開展境外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裝備製造和產業投資合作,開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骨幹企業。
④ 節能環保金點子發明
(1)不掉的牆壁插頭:
現在的牆壁插座孔夾持力小,兩極插頭易掉。可以在插座、插頭互相接觸部分,粘上尼龍粘扣,當使用時即可粘上。插頭輕微受力不掉,遇到緊急情況稍用力即可拉掉,擺脫電源。
(2)判斷干電池是否可用的方法
干電池是常用電源之一,有時難於鑒別新的質量優劣及用過的,判斷剩餘電能是多少,造成誤用(有時流出廢液腐蝕電極或停止工作),誤棄造成浪費,待急速放電恢復後,可以測得。方法是:(1)有的數字萬用表有測電池檔,如dt-830b型測電池檔可測:1.5v,lcd顯示值大於3.8ma為正常;9v,lcd顯示值大於24ma為正常。(2)有人只測電池電壓,可能產生有壓弱流的現象,只有測電池在電路工作時的電流值和電壓值才准確。購買各種電器選擇同樣型號電池,可合理利用的順序是:瞬時短路放電??小燈泡或者錄音機??收音機??電子鍾或者遙控器,其使用時間大大加長。
(3)廢尿不濕的利用:
尿不濕如果任其自然降解,約需300年。尿不濕的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類樹脂能吸收超過自重數百倍的水分,有貯存水(涵養水源)的功能,如果把尿不濕粉碎,質量比1:200與土壤混合,可使土壤疏鬆長時保持濕潤。用於栽培花木棚園種植可以節水50%,環保化害為利。
(4)改制便拆自行車內胎
從內胎氣門嘴旁邊10厘米處斷開,胎內3厘米打磨接著摸上膠水沾牢固,對折再沾牢固。另一端也這樣處理,會短一些,再接到足夠長。此端粘貼一個皮環,然後把它掛在氣門嘴處,防止在無氣或不足的時候,內胎隨著外胎走,出現有一部分沒有內胎的情況,組合後為圓形內胎,如果把它放在車中,當修理和更換時,就可以輕而一舉的取下來。
(5)改制雙出口洗發露瓶
現在的洗發瓶,只有一個出口,由於洗發液是粘稠的液體,每當剩餘少了不能再擠時,再往開控,出來需要長時間(大約30秒?1分鍾),給使用帶來不方便,在頭發已經濕了,急待塗洗發露時,更顯得時間長,事先貯備好了,再倒入也麻煩,有的乾脆仍掉,造成了浪費。有些瓶的出口處是平的,可以倒放,但人們習慣與正放,結果洗發露還是在底部。絕大部分瓶口密封是好的,液體較少時,這種粘稠液體是不能流出來的。製作時可以兩空瓶保留瓶口端的一半對接,如圖所示。這樣洗發露瓶是上下有兩個出口,洗發露多時習慣擠的用上出口,當洗發露少時,不管怎樣放,總是有個口在下面,洗發露在瓶底部打開蓋也可順利擠出,就不必為控出液體而延誤時間了。
(6) 防滴水雨傘
現在的雨傘不足的是:傘上有滯流的雨水,當進入室內時,水會從傘上滴落下來,弄臟或弄濕地毯或清潔的地面,例如上超市只能把 傘放在門口寄存,費事費時。 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我對雨傘進行了改進:
在傘桿頂端安裝上一個能盛,收傘後倒流滴下雨水的小桶(棒棒冰上的)。滴下雨水的體積(最多時)是小桶容積的3/4,小桶底部固定在傘桿上,小桶上部用支撐架固定防止松動,並起美觀作用,這樣雨水就會滴入小桶中,當再次使用時,先向下撐開傘,再揚起來,小桶中的水則從傘面流下,也不會灑在人身上,如果長時間不用,水會自然蒸發。 經過試用,防止了傘上的水污染地面,方便,潔凈。
(7) 易燃定時蚊香 蚊香,現在仍然是人們常用的驅蚊主要用品之一,有廣泛的應用。
現有蚊香存在著:1.點燃端較鈍,點燃時間長;2.使用者自備火源不便;3.無論使用房間空間大小一次性燃盡,可能會造成煙霧過濃對人有傷害,同時也造成了浪費。
經過實驗,一盤蚊香可以點燃約6小時,充滿4×4×3米的房間恰到好處,房間小的可以使之自動熄滅,通過其它實驗可以使之自帶火源,易點燃克服了上述不足。 個尖,變成2個且角度小,開出燕尾槽,易於點 燃。並把火柴插如槽中,蚊香支架鐵片上貼一片火柴盒上磷片,用於擦燃火柴,蚊香盒裡再放幾根火柴備用。在蚊香全長每1/12處,畫上痕跡(刻度)每個刻度燃燒時間為0.5小時。把口型金屬導片移到此處,燃到此處時由於金屬片散熱達到其燃點以下,自動熄滅。
(8)製作抗風傘 下雨時易刮風,刮風時易使折疊傘刮翻。可以取軟繩如圖那樣拴好。傘撐開時有繩拉著不被風吹翻,合上傘時,有立軟繩拉著,橫軟繩也不會露出。只拴一條直徑即可,單人或雙人使用都可避開此繩。
(9)可回收水的洗菜盆 可以用廢舊材料如圖那樣製作。初次廢水經過濾閥流入貯水桶中沉澱,固體廢物從濾閥上面撈出,廢水經過沉澱分層,較清的水從清水閥中放出再用,較渾濁的水從渾水閥中放出。用於初洗可以節水90%。
(10)製作碗架 取比碗直徑大的透明塑料瓶,如圖那樣剪切,下面再用硬桿穿透 做架來架住碗。使用方法:把洗好的碗正放一摞數個,將碗架扣在上面,雙手捏住翻過來,碗在架內底向上即可。這樣這摞碗支面大,不易碰翻;自動控水防止細菌滋生;不向碗內落灰塵。使用時不用翻過來,可以直接扣著拿取,總之方便、衛生。
⑤ 材料是如何分類的
一、材料的分類
1、從用途的角度來分析。
原材料可分為電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築材料、能源材料和生物材料等。
2、從物理屬性和化學屬性方面分析。
原材料又可分為無機物材料、有機物材料和復合材料,無機物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
3、從發展角度來分析。
原材料又可分為傳統材料和新型材料。傳統材料就是指已經能在工業中批量生產並廣泛應用的成熟型材料,如水泥、鋼鐵等材料,而新型材料是指正處於發展期,有特殊性能和應用前景的一類材料,傳統材料和新型材料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新型材料就是傳統材料發展而來的。
4、從材料本身的性能來分析。
原材料又可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結構材料是以力學性能為基礎,以其它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為輔,用來製造受力構件所用的材料,功能材料則主要是利用物質的獨特物理和化學性質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類材料。
5、從行業領域來具體分析。
可分為服飾服裝、建築建材、食品飲料、家居用品、辦公文教、化工原料、五金工具、機械設備、橡塑製品和儀器儀表等領域。
(5)石油樹脂節能能耗標准擴展閱讀:
新型材料產業
(1)紡織業;
(2)石油加工及煉焦業;
(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4)化學纖維製造業;
(5)橡膠製品業;
(6)塑料製品業;
(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0)金屬製品業;
(11)醫用材料及醫療製品業;
(12)電工器材及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等。
⑥ 保溫材料主要有哪些種類
按材料成份分類:有機隔熱保溫材料、無機隔熱保溫材料、金屬類隔熱保溫材回料。
按材料形狀分答類:鬆散隔熱保溫材料、板狀隔熱保溫材料、整體保溫隔熱材料。
有機類保溫材料主要有聚氨酯泡沫、聚苯板、EPS,XPS,酚醛泡沫等。有機保溫材料具有重量輕、可加工性好、緻密性高、保溫隔熱效果好,但缺點是:不耐老化、變形系數大、穩定性差、安全性差、易燃燒、生態環保性很差、施工難度大、工程成本較高,其資源有限,且難以循環再利用。
(6)石油樹脂節能能耗標准擴展閱讀:
建築物隔熱保溫是節約能源、改善居住環境和使用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築能耗在人類整個能源消耗中所佔比例一般在30-40%,絕大部分是採暖和空調的能耗,故建築節能意義重大。而且由於該隔熱保溫塗料以水為稀釋介質,不含揮發性有機溶劑,對人體及環境無危害。
其生產成本僅約為國外同類產品的1/5,而它作為一種新型隔熱保溫塗料,有著良好的經濟效益、節能環保、隔熱效果和施工簡便等優點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且這種太空絕熱反射塗料正經歷著一場由工業隔熱保溫向建築隔熱保溫為主的方向轉變。
⑦ 當前我國建築節能的形式與措施
建築節能材料的發展和種類 最近,有關專家重新定義了綠色材料———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使用或者再循環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於人類健康材料,亦稱之為「環境協調材料」。 在建築和工業中採用良好的保溫技術與材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統計表明,建築中每使用一噸礦物棉絕熱製品,一年可節約一噸石油。北京安苑北里節能小區採用情況表明,單位面積節煤率每年為11.91公斤標煤/平方米。工業設備與管道的保溫,採用良好的絕熱措施與材料,可顯著降低生產能耗和成本,改善環境,同時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如:工業設備和管道工程中,良好的保溫條件,可使熱量損失降低95%左右,通常用於保溫材料的投資一年左右可以通過節約的能量收回。 1980年以前,我國保溫材料的發展十分緩慢,為數不多的保溫材料廠只能生產少量的膨脹珍珠岩、膨脹蛭石、礦渣棉、超細玻璃棉、微孔硅酸鈣等產品,礦棉廠很少,生產能力不足萬噸,散棉、硅酸鈣絕熱材料也只有3家,年產8000立方米。產品數量、質量都滿足不了要求。 主要節能保溫材料的情況對比如下:礦物棉及製品礦物棉是一種優質的保溫材料,已有100餘年生產和應用的歷史。 1840年英國首先發現融化的礦渣噴吹後形成纖維,並生產出礦渣棉;1880年德國和英國開始生產礦渣棉,以後其它國家才相繼使用和生產,本世紀30年代開始大規模生產和應用;1960年至1980年,世界各國礦物棉發展最為迅猛;1980年以後至今,國際上礦物棉製品的產量處於比較平穩的階段,主要原因是其它保溫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發展加快,加之發達國家發展速度放慢,近年來世界礦物棉製品年產量約800萬噸左右,礦物棉在建築中應用最為廣泛,例如英國佔85%、德國佔70%、日本佔92%、美國佔90%以上。 我國80年代初北京引進瑞典16300噸生產線,我國絕熱材料向規模化、性能更加優異、品種規格更為齊全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隨後,哈爾濱、太原、呼和浩特、齊齊哈爾、烏魯木齊、東莞、銀川、西寧、上海、北京相繼從瑞典、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英國、波蘭引進,中國又在南京建造一條生產線。生產能力3000噸/年就有80家,生產企業有180家左右,設計能力55萬噸。 岩棉生產技術:小廠生產的岩棉均勻程度差;引進的設備布棉速度與厚度自動調節,出棉多,主動輪轉速快,有一個比例關系,因此,大廠的岩棉容重均勻、渣球含量少。 玻璃棉及製品繼岩棉之後,出現的一種容重輕、絕熱性能好的隔熱保溫材料。日本90年產量20.5萬噸,美國1985年產量192.5萬噸,法國1984年產量11.5萬噸。80年代前我國僅有幾家超細玻璃棉小廠,品種單一,質量低劣,80代中期,上海、北京引進日東紡技術和設備,採用離心噴吹法生產,產品有:板、氈、殼、裝飾天花板等。 特點:重量輕,一般10-96kg/m3,20kg/m3以下為氈,24-48kg/m3為中硬板,48-96kg/m3為硬板,其中48kg/m3可做天花板,軟化點為500°C左右,保溫300°C,美國用量較大,k=0.9。 硅酸鈣絕熱製品國內70年代研製成功,具有抗壓強度高,導熱系數小,施工方便,可反復使用的特點,在電力系統應用較為廣泛。 1994年底,全國有近50家生產企業,總設計生產能力近30萬平方米,目前能維持正常生產的僅30餘家,年產量約15萬平方米,它的應用受到礦物棉的沖擊,加之價格較高,宣傳不力,近年來銷售不佳,使生產受到制約。 應用:耐高溫,價格相對來說較低,最大缺陷在於受熱膨脹後自身易開裂,焊縫錯動;留有空間,熱空氣冒出來,冷空氣進去,雖然外護表面溫度不高,但熱損較大。 硅酸鋁纖維硅酸鋁纖維也叫耐火纖維,主要用作窯爐保溫材料,1971年我國研製成功,目前生產企業200家左右,總生產能力超過4萬噸/年,年產量近2萬噸。品種較多,國內主要有普通硅酸鋁纖維、高純硅酸鋁纖維、高鋁纖維和含鋁纖維及少量製品,均為中、低檔產品;多晶莫來石纖維、多晶氧化鋁纖維和多晶氧化鋯纖維等高檔產品。 國內大部分普遍為小作坊式生產,之後相繼從美國引進四條生產線,工藝技術先進,速溶速甩成纖、干法針刺氈,質量穩定,可耐溫800-1250°C。 特點:酸度導數2.0以上,耐高溫,一般化工管道1000°C多,必須用這種材料。溶溫在2000°C左右。 泡沫塑料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製成的,內部具有無數小孔的塑料製品,它具有導熱系數低,加工成型等優點,在建築上剛開始使用。主要用於包裝行業(如冰箱)、地下直埋管道保溫、冷庫保冷。 主要產品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但建築領域應用存在問題。近年來用於鋼絲網夾芯板材,彩色鋼板復合夾心板材,雖然有一定限制,但發展較快,隨著建築防火對材料要求越來越嚴格,對該材料應用提出了新課題.
⑧ 什麼是石油加工業
石油加工一般是指石油的粗加工,比如脫水,脫鹽等初步處理,很少涉及化學反應,一般都是物理處理,這種行業一般在產油地附近,應該是原料指向性的。
石油化工是指石油的後處理,比如裂解,催化裂化以及後續的產品比如丙烯等精細產品的加工,應該是市場指向型的。
(8)石油樹脂節能能耗標准擴展閱讀:
石化工業的主要原料是石油煉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石油餾分、煉廠氣、油田氣和天然氣。以石油餾分(主要是輕質油)為原料,通過烴類裂解和熱解氣分離,可製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烴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芳烴也可以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
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的蒸汽轉化和重油的部分氧化可制合成氣,然後制氨和制甲醇。以烯烴為原料,可生產各種醇、酮、醛、酸和環氧化合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烯烴和芳烴可以加工生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聚合物產品和表面活性劑等一系列精細化工產品。因此,石化工業的范疇已經擴展到聚合物化學工業和精細化工工業的大部分領域。
石油化工生產一般與石油煉制或天然氣加工相結合,相互提供原料、副產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