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一般由電動機帶動,在啟動泵前,泵體及吸入管路內充滿液體。當葉輪高速旋轉時,版葉輪帶動葉片間的液體一權道旋轉,由於離心力的作用,液體從葉輪中心被甩向葉輪外緣(流速可增大至15~25m/s),動能也隨之增加。當液體進入泵殼後,由於蝸殼形泵殼中的流道逐漸擴大,液體流速逐漸降低,一部分動能轉變為靜壓能,於是液體以較高的壓強沿排出口流出。與此同時,葉輪中心處由於液體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液面處的壓強Pa比葉輪中心處要高,因此,吸入管路的液體在壓差作用下進入泵內。葉輪不停旋轉,液體也連續不斷的被吸入和壓出。由於離心泵之所以能夠輸送液體,主要靠離心力的作用,故稱為離心泵。
❷ 離心泵工作原理是什麼簡答即可
離心其實是物體慣性主要工作原理:
(1)葉輪被泵軸帶動旋轉,對位於葉片間的流體做功,流體受離心作用,由葉輪中心被拋向外圍。當流體到達葉輪外周時,流速非常高。
(2)泵殼匯集從各葉片間被拋出的液體,這些液體在殼內順著蝸殼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流動,使流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減小能量損失。所以泵殼的作用不僅在於匯集液體,它更是一個能量轉換裝置。
(3)液體吸上原理:依靠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輪中心的液體以很高的速度被拋開,從而在葉輪中心形成低壓,低位槽中的液體因此被源源不斷地吸上。
(2)能介廢水站離心泵的工作原理擴展閱讀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滑動軸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度,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
5、密封環又稱減漏環。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
❸ 排水泵的原理
離心式水泵是靠葉輪產生的真空把水從下面吸上來再打到高處,如果泵版體內沒水權的話,真空形不成,那水就吸不上來了,如果液位高於水泵,可以利用自灌的方式把水引入泵體內,不然也需要灌水。
排水泵基本都是多級泵,像秦山電廠的反沖洗泵,他也是排水泵,運行這種泵之前一定要先手動盤幾圈,防止防止運行時帶出裡面的橡皮軸承,還有一定把你面的空氣放完,待軸封水注滿後方可運行,否則萬一沒有水橡皮軸承就會很快被燒掉。
❹ ISGB離心泵工作原理,在線等!!
水泵
離心泵卧式離心泵(5) 管道離心泵(17) 離心化工泵(44) 單吸離心泵(2)
多級離心泵(8) 磁力離心泵(3) 離心清水泵(4) 雙吸離心泵(5)
保溫離心泵(1) 壓濾機專用泵(1) 直聯式離心泵(2) 耐腐砂漿泵(0)
強制循環泵(1)
驅動泵磁力驅動泵(17)
渦輪泵W型渦輪泵(3) 磁力傳動渦輪泵(1)
隔膜泵氣動隔膜泵(10) 電動隔膜泵(5)
螺桿泵濃漿螺桿泵(3) 三螺桿泵(2) 單螺桿泵(5) 紙漿螺桿泵(2)
雙螺桿泵(13)
排污泵潛水排污泵
砂漿/泥漿泵砂漿泵(1) 渣漿泵(1) 污水泥漿泵(3)
化工泵螺桿化工泵(1) 液下化工泵(1)
自吸泵自控自吸泵(1) 無堵塞自吸泵(1) 清水自吸泵(4) 自吸排污泵(1)
立式自吸泵(2) 自吸式磁力驅動泵(6) 耐腐自吸泵(7) 不銹鋼自吸泵(5)
無密封自吸泵(1)
管道循環泵磁力循環泵(1) 立式/多級管道泵(1) 多級管道泵(5) 襯里管道泵(1)
抽油泵離心輸油泵(1) 潤滑油泵(2) 自吸式離心油泵(7) 管道油泵(1)
加油泵(5) 齒輪油泵(30)
異型泵產品紙漿泵(1) 電動往復泵(2)
潛水泵深井潛水泵(7)
其他切線流泵(1) 液下泵(4) 瀝青泵(1) 屏蔽泵(1)
滾柱泵(1) 水泵控制箱(2) 阻尼器(1) 葉片泵(1)
計量泵(24) 水力噴射器(1) 船用泵(1) 電機(2)
轉子泵(2) 加葯裝置,加葯泵(4) 氨泵(2) 二氧化氯投加裝置(0)
膠體磨(2) 往復泵(7) 磷化液專用泵(1)
多級泵立式多級泵(5) 卧式多級泵(2)
真空泵水噴射真空泵(1) 真空機組(4) 水環真空泵(18) 旋片式真空泵(15)
乾式真空泵系列(3)
消防泵單吸消防泵(6) 多級消防泵(4)
水泵配件電機(1) 密封墊(1) 機械密封(1)
給水設備流給水設備(7) 消防給水設備(4) 泵站(1)
齒輪泵中高壓齒輪泵(2) 高壓齒輪泵(7)
漿料泵液下漿料泵(6)
❺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
離心泵啟動後,泵軸帶動葉輪一起作高速旋轉運動,迫使預先充灌在葉片間液體旋轉,在慣性離心力的作用下,液體自葉輪中心向外周作徑向運動。液體在流經葉輪的運動過程獲得了能量,靜壓能增高,流速增大。當液體離開葉輪進入泵殼後,由於殼內流道逐漸擴大而減速,部分動能轉化為靜壓能,最後沿切向流入排出管路。所以蝸形泵殼不僅是匯集由葉輪流出液體的部件,而且又是一個轉能裝置。當液體自葉輪中心甩向外周的同時,葉輪中心形成低壓區,在貯槽液面與葉輪中心總勢能差的作用下,致使液體被吸進葉輪中心。依靠葉輪的不斷運轉,液體便連續地被吸入和排出。液體在離心泵中獲得的機械能量最終表現為靜壓能的提高。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若在離心泵啟動前沒向泵殼內灌滿被輸送的液體,由於空氣密度低,葉輪旋轉後產生的離心力小,葉輪中心區不足以形成吸入貯槽內液體的低壓,因而雖啟動離心泵也不能輸送液體。這表明離心泵無自吸能力,此現象稱為氣縛。吸入管路安裝單向底閥是為了防止啟動前灌入泵殼內的液體從殼內流出。空氣從吸入管道進到泵殼中都會造成氣縛。
閉式和半閉式葉輪在運轉時,離開葉輪的一部分高壓液體可漏入葉輪與泵殼之間的空腔中,因葉輪前側液體吸入口處壓強低,故液體作用於葉輪前、後側的壓力不等,便產生了指向葉輪吸入口側的軸向推力。該力推動葉輪向吸入口側移動,引起葉輪和泵殼接觸處的摩損,嚴重時造成泵的振動,破壞泵的正常操作。在葉輪後蓋板上鑽若干個小孔,可減少葉輪兩側的壓力差,從而減輕了軸向推力的不利影響,但同時也降低了泵的效率。這些小孔稱為平衡孔。
(2)按吸液方式不同可將葉輪分為單吸式與雙吸式兩種,單吸式葉輪結構簡單,液體只能從一側吸入。雙吸式葉輪可同時從葉輪兩側對稱地吸入液體,它不僅具有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基本上消除了軸向推力。
(3)根據葉輪上葉片上的幾何形狀,可將葉片分為後彎、徑向和前彎三種,由於後彎葉片有利於液體的動能轉換為靜壓能,故而被廣泛採用。
❻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電能靠電磁來感應轉源化成了機械能(動能),電機帶動泵軸和葉輪旋轉,葉輪內部的液體隨葉輪一方面做圓周運動,另一方面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徑向拋出,葉輪中間部位就形成了負壓區,在大氣壓大作用下就吸進了液體。這樣液體就形成了不斷拋出和吸入的過程。
❼ 離心泵的結構及原理
液氨泵的工作原理
❽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離心其實是物體慣性主要工作原理:
(1)葉輪被泵軸帶動旋轉,對位於葉片間的流體做功,流體受離心作用,由葉輪中心被拋向外圍。當流體到達葉輪外周時,流速非常高。
(2)泵殼匯集從各葉片間被拋出的液體,這些液體在殼內順著蝸殼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流動,使流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減小能量損失。所以泵殼的作用不僅在於匯集液體,它更是一個能量轉換裝置。
(3)液體吸上原理:依靠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輪中心的液體以很高的速度被拋開,從而在葉輪中心形成低壓,低位槽中的液體因此被源源不斷地吸上。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滑動軸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度,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
5、密封環又稱減漏環。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
❾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離心其實是物體慣性的表現,比如雨傘上的水滴,當雨傘緩慢轉動時,水滴會跟隨雨傘轉動,這是因為雨傘與水滴的摩擦力做為給水滴的向心力使然。但是如果雨傘轉動加快,這個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在做圓周運動,那麼水滴將脫離雨傘向外緣運動,就像用一根繩子拉著石塊做圓周運動,如果速度太快,繩子將會斷開,石塊將會飛出.這個就是所謂的離心。離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
(1)葉輪被泵軸帶動旋轉,對位於葉片間的流體做功,流體受離心力的作用,由葉輪中心被拋向外圍。當流體到達葉輪外周時,流速非常高。
(2)泵殼匯集從各葉片間被拋出的液體,這些液體在殼內順著蝸殼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流動,使流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減小能量損失。所以泵殼的作用不僅在於匯集液體,它更是一個能量轉換裝置。
(3)液體吸上原理:依靠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輪中心的液體以很高的速度被拋開,從而在葉輪中心形成低壓,低位槽中的液體因此被源源不斷地吸上。單級單吸式離心泵的主要部件是一個蝸殼形的泵殼、一個固定在泵軸上的葉輪,葉輪上有6~12片葉片。泵殼上有兩個介面,一個在泵殼軸線方向,為吸液口,與吸入管路相連,另一個在泵殼的切線方向,為排液口,與排出管路相連。離心泵一般由電動機帶動,在啟動泵前,泵體及吸入管路內充滿液體。當葉輪高速旋轉時,葉輪帶動葉片間的液體一道旋轉,由於離心力的作用,液體從葉輪中心被甩向葉輪外緣(流速可增大至15~25m/s),動能也隨之增加。當液體進入泵殼後,由於蝸殼形泵殼中的流道逐漸擴大,液體流速逐漸降低,一部分動能轉變為靜壓能,於是液體以較高的壓強沿排出口流出。與此同時,葉輪中心處由於液體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液面處的壓強Pa比葉輪中心處要高,因此,吸入管路的液體在壓差作用下進入泵內。葉輪不停旋轉,液體也連續不斷的被吸入和壓出。由於離心泵之所以能夠輸送液體,主要靠離心力的作用,故稱為離心泵。離心泵在運轉時,如果泵內沒有充滿液體,或者在運轉過程中泵內漏入空氣,由於空氣密度比液體密度小得多,在葉輪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也小,使吸入口處不能形成足夠的真空度,將液體吸入泵內,這時,雖然葉輪轉動,卻不能輸送液體,這種現象稱為「氣縛」。為了避免「氣縛」的產生,必須在每次啟動泵之前將泵體及吸入管路內充滿液體並排盡空氣。對於輸送溫度較高或易揮發的液體,離心泵通常要在一定的灌注壓頭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