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廢水處理後形成的污泥,將它合理利用,變為肥料和沼氣。國內哪裡有類似先例有無具體說明
這個很多啊,像我爸在食品廠,他們屠宰活豬,公司會產生好多糞便,被水沖走後沉澱過濾後就可以用來制沼氣啊!
2. 沼氣廢水的利用,可以用來養殖嗎
答:完全可以的.沼氣廢水其實是有機腐熟料,含有大量的細菌和養份,可以增加池版塘水中的養分權,對養殖四大家魚有很大的好處.但要注意的是第一,要注意量,適當的量對水體有好處,過量時會增加耗氧量,對養殖不利,還有就是不是所有的種類都適合,比方說適應干凈水體的魚和蚌等就不行.
3. 有沒有介紹污水處理廠或者污水處理站利用污水製取沼氣,沼氣、沼液、沼渣產生量的書
我們公司生產模壓沼氣池,有空我給你查查關於這方面的
4. 沼氣池廢水如何處理成自來水飲用
非常困難。
具體做法可以參照海水淡化,用反滲透過濾或者蒸發冷凝。還得吸附掉裡面的雜質。話說咱非得用沼氣池的水么?
5. 淺談農村生活污水能用於產沼氣嗎,生活
理論上可以。來
農村生活源污水中有機物可以被厭氧微生物在沒有氧的條件下,分解產生沼氣。然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農村生活污水很少單獨用於產沼氣。根據理論推算,產沼氣的生物系統中每降低1千克COD可產生0.35立方米沼氣。
以農村5口之家為例,農戶生活污水日產生量為500升,污水COD濃度取500毫克/升,厭氧發酵(沼氣發酵)技術去除70%COD將產生0.0613立方米沼氣,遠低於農戶1.5立方米沼氣需求(每人每天生活所需實際耗氣量約0.2立方米,不會超過0.3立方米)。因此,生活污水COD濃度偏低即有機物含量少,生活污水不適合單獨用於厭氧發酵產沼氣。然而,生活污水可以與人畜糞便、廚房垃圾、秸稈等有機物料混合後產沼氣。
6. 學校廢水可以用沼氣池凈化嗎燃氣再供給學校食堂和水房的使用!
理論上可以。實際投入比較大。學校的廢水沒有必要用沼氣池吧?
7. 污水處理廠項目的評價技術路線
企業從事公共污水處理。2007年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給予「三免三減半」的優惠、版節能節水項權目的所得可以免徵,酷影模式,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公共垃圾處理。 網路一下。實施條例據此明確、海水淡化等項目的所得,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沼氣綜合開發利用、減征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按照規定稅率繳納污水處理企業不交增值稅和營業稅
8. 沼氣廢液 養魚的優缺點
沼肥作為淡水養殖的飼料,不僅營養豐富,加快魚池浮游生物的繁殖,耗氧內量減少,容水質改善。而且,常用沼液,水面能保持茶褐色,易吸收光熱,提高水溫,加之沼液的PH值為中性偏鹼,能使魚池保持中性,這些有利因素能促進魚類更好的生長。所以,沼肥是一種很好的養魚營養飼料。
9. 污水處理產生的沼氣如何利用
一、 要利用污水處理抄產生的沼氣,先要完善沼氣收集、貯存系統。同時嚴格管理,做好防雷、防火、防爆等措施。
二、利用方法有:
1、沼氣攪拌,利用產生的沼氣對一級、二級污泥消化池進行攪拌,促進消化進程;
2、沼氣加熱,用沼氣燒鍋爐,將產生的熱量利用水為介質,通過專用循環管路,對污泥消化池加熱;在高寒地域也可以對水處理區加熱;
3、沼氣發電,前提是產生的沼氣氣量穩定、能滿足發電機的需求,產生的電能大部分自用;
4、辦公生活供熱,應用於開水房、食堂、宿舍等方面;這是使用最多的沼氣利用。
10. 沼氣是怎樣開發利用的
到1973年發生了世界性石油危機後不久,沼氣又被重新重視起來,許多人對「綠色革命」興趣很濃,積極主張發展沼氣能源。瑞士在蒙塞里特於1976年率先建成一個75立方米容積處理牛糞的沼氣發酵裝置,隨後一大批沼氣發酵工程發展起來了。截至1987年底,10年時間西歐各國就興建起來743個沼氣工程,其中大型工程有71%是農場沼氣工程,29%是工業沼氣工程。發酵罐總容積最大的有44.5萬立方米。沼氣發酵罐的平均產氣率,在一般情況下為每天每立方米罐容可造1立方米沼氣,有的運用厭氧過濾器等新工藝,產量可達4立方米。其中30%用於自身能源消耗,70%可作為能源輸出。
沼氣發酵原料十分廣泛而豐富,目前,「未利用資源」中,可用於沼氣發酵的種類甚多,僅西歐各國就有農業廢棄物37種,包括圈養和放養的牲畜糞便以及農作物廢物;工業廢水有21種,多為農作物加工和食品工業廢水;還有糖廠的廢渣、屠宰場的廢水等。充分利用這些「未利用資源」,開發沼氣能源,這對解決農村能源和處理城市垃圾,都是一條變廢為寶的現實途徑,而且潛力甚大,據歐共體國家宣布,可供生產沼氣的人畜糞便每年約有1410萬噸,農作物秸稈等約850萬噸,市政污物890萬噸,這些總數達3150萬噸的廢棄物可產出相當歐共體1985年總能耗的3%左右的沼氣。如將海藻水生植物等也用來生產沼氣,總潛力還可增加三倍。
我國沼氣生產潛力也很大,據測算,我國全部農作物廢棄物和人畜糞便等,如全部入池發酵,每年就可製取沼氣1000多億立方米。除可全部滿足農村生活燃料需用外,還可供數百萬個5~8千瓦的沼氣動力站每天工作6小時。從80年代初以來,全國平均每年新建沼氣池近60萬個,產氣水平也逐步上升,沼氣的利用已從生活領域走向生產領域,並開始從農村走向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