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析減壓蒸餾實驗過程中餾分溫度的影響因素
分析減壓蒸餾在實驗過程中,餾分溫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環境壓力:減壓蒸餾是利用低壓下液體能夠較低溫度下汽化的原理,因頌派此環境壓力是影響餾分溫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壓力越低,液體汽化所需的能量就越小,相應的餾分溫度也會降低。
2、液體性質:不同的液體具有不同的汽化溫度。比如,乙醇和水的沸點分別為78.4℃和100℃,因此在減壓蒸餾實驗中,乙醇和水扒談的揮發溫度也會有所不同。
3、餾分採集速度:在實驗過程中,餾分採集器內的液面高度會影響蒸汽壓,並且採集速度對餾分溫度也會有影響。如果採集速度太快,會使得液面高度下降,從而導致蒸汽壓下降,餾分溫度也會降低。
4、水冷器效率:水冷器的冷卻效率也會影響餾分溫度。如果水冷器效率不高,無法充分冷卻蒸汽,那麼蒸春櫻碰汽很可能不會完全冷凝,從而影響餾分溫度。
『貳』 減壓蒸餾的注意事項
結合前段時間做的實驗總結了下面幾條: 1.蒸餾瓶內液體不可超過其體積的一半,因為減壓下蒸汽的體積比常壓下大得多。 2.正式蒸餾前的關鍵步驟:空試。以
『叄』 減壓蒸餾實驗目的
減壓蒸餾實驗目的如下:
1、 理解減壓蒸餾的原理。
2、了解減壓蒸餾的意義和使用范圍。
3、 熟悉減壓蒸猛前悄餾的裝置和操作。
4、了解油泵的結構、使用及維護。
減壓蒸餾原理
1、液體的沸點是指它的蒸氣壓等於外界壓力時的溫度,因此液體的沸點是隨外界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藉助於真空泵降低系統內壓力,就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這便是減壓蒸餾操作的理論依據。
3、蒸餾沸點較高的物質時,最好用石棉繩或石棉布包裹克氏蒸餾頭的兩頸,以減少散熱。
4、要特別注意真空的轉動方向。如果真空泵接線位置搞錯,則會使真空泵反向轉動,導致水銀沖出壓力計,造成污染。
5、蒸餾完畢,或蒸餾過程中需要中斷(例如調換毛細管、接受瓶)時,應先滅去火源,撤去熱浴,待稍冷後緩緩解除真空,使系統內外壓力平衡後,方可關閉油泵。否則,由於系統中的壓力較低,油泵中的油會吸入吸收塔。
『肆』 減壓蒸餾及旋轉蒸發儀的使用實驗結論
減壓蒸餾和旋轉蒸發儀是常見的分離純化實驗儀器。它們可以用於對混合物進行分離、濃縮和純化。下面是它們使用實驗的結論:
減壓蒸餾實驗陵鍵返結論:
1. 減壓蒸餾是利用不同的沸點溫度,將混合物中的組分逐一分離;
2. 減壓蒸餾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合物的沸點,使它們在低溫下就可以蒸發;
3. 減壓蒸餾可以去除混合物中的不易揮發的雜質,得到更純凈的目標物質;
4. 減壓蒸餾須保證減壓系統密封良好,避免出現泄漏現象。尺飢
旋轉蒸發儀實驗結論:
1. 旋轉蒸發儀可以用於將溶解在溶劑中的溶質亮納進行濃縮,得到較高濃度的目標物質;
2. 旋轉蒸發儀可以加速溶劑的揮發速度,使溶質更快地沉澱下來;
3. 當旋轉蒸發儀的溶劑濃度接近飽和狀態時,溶質的濃度也達到了最高峰;
4. 在進行旋轉蒸餾實驗時,應注意旋轉乾燥瓶密封情況和溶劑回收情況,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和浪費現象。
綜上所述,減壓蒸餾和旋轉蒸發儀都是常用的分離純化實驗儀器,它們能夠幫助我們從混合物中分離出目標物質,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和效率。
『伍』 如何把碘從四氯化碳的溶液中提取出來
有減壓蒸餾法、反萃取法和過氧化氫法
1、減壓蒸餾法。
室溫下,將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在10~15 mmHg壓力下進行減壓蒸餾,約8 min將碘和四氯化碳分離開。但這種方法在實驗室中不容易實現。
2、濃NaOH溶液反萃取法。
使I2轉化成碘鹽進行富集。I2的CCl4溶液中的碘在鹼性條件下會發生歧化反應,所以可以用較濃NaOH溶液對I2的CCl4溶液進行反萃取,使CCl4得到回收,I2與NaOH反應後,能以鹽的形式富集。
3、過氧化氫法
取10mL 學生實驗後的碘的CCl4萃取液於大試管中,先加入20滴飽和NaHCO3,後加入30%的H2O2溶液,液體只是分層,沒有其他現象。振盪後紫色逐漸變淺,並有大量氣體產生,靜置後CCl4仍有氣泡產生。棄去上層清液,繼續加入10滴飽和NaHCO3和10滴H2O2溶液振盪,顏色全部褪去。
(5)減壓蒸餾浙江大學實驗擴展閱讀
在實驗中碘溶液呈現的性質
碘溶於不同溶劑形成的不同顏色的溶液。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硫化碳、苯等非極性或弱極性溶劑中,由於不發生溶劑化作用,碘溶液顯示碘蒸氣的特徵紫色。在水、醇、醚等極性溶劑中,由於溶劑分子以配位鍵與碘結合而發生溶劑化作用,使碘溶液顯深紅或棕色。
碘還易溶於碘化氫、碘化鉀的水溶液。這是由於形成了配離子I婣,所得溶液也顯棕色,在此溶液中,碘的化學活性較高。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在醫葯上用作消毒劑。常用的碘酒溶液的濃度為2%或5%,最高達7%。
『陸』 減壓蒸餾實驗步驟
減壓蒸餾的操作方法
減壓蒸餾開始時的操作順序是:
打開真空泵→調好真空度→接通冷凝水→開始加熱蒸餾。
具體如下:
(1)在圓底蒸餾燒瓶中,放置待蒸餾的液體(不超過蒸餾燒瓶容積的1/2)。按圖3所示安裝好減壓蒸餾裝置。
(2)旋緊毛細管上的螺旋夾,打開安全瓶上的雙通活塞,然後開啟真空泵抽氣。慢慢關閉雙通活塞,從測壓計上觀察系統所能達到的真空度。如果達不到所需要的真空度,可能是因為漏氣(假如不是真空泵本身效率的限製造成的),需檢查各部分塞子和橡皮管的連接是否嚴密等,必要時可用熔融的固體石蠟密封(密封只有在解除真空後才能進行)。如果超過所需的真空度,可小心地旋轉雙通活塞,放入少量空氣,以調節至所需的真空度。調節毛細管上的螺旋管,使液體中有連續平穩的小氣泡通過(如無氣泡,毛細管可能已經阻塞,需要及時更換)。
(3)開啟冷凝水,選用合適的加熱方式進行蒸餾。加熱時,圓底蒸餾燒瓶至少應有2/3浸入浴液中。蒸餾速度以每秒1-2滴為宜。在汪神整個蒸餾過程中,要注意蒸餾情況,不斷觀察溫度計和測壓計的讀數。在壓力穩定的情況下,純物質的沸程不應超過1℃ - 2℃。在前餾分蒸完後,需要更換接受瓶接受所需的餾分。此時應先移去熱源,取下熱浴,待稍冷後,慢慢地旋開雙通活塞,使系統與大氣相通,然後松開毛細管上的螺旋夾,切斷真空泵的電源,卸下接受瓶,換上另一潔凈的接受瓶,再重復前述操作。如果使用的是多頭接引差陵祥管,則只要轉動其位置即可收集不同沸程的餾分。
減壓蒸餾結束時的操作順序恰好相反,先移去熱源→關閉冷凝水→體系稍冷後慢慢打開毛細管上的螺旋夾→慢慢打開安全瓶上的雙通活塞放氣→等體系內外壓力平衡後再關閉虛搏真空泵。
『柒』 減壓蒸餾實驗應注意什麼
1.別漏氣,否則壓力下不來。
2.換成克氏蒸餾頭,燕尾管,在介面處塗油,使轉動方便。
3.所有的接受液體的儀器必須用圓底的,保證壓力均勻。
4.注意安全,防止暴沸
5.先減壓,壓力平穩後加熱
『捌』 求實驗室減壓蒸餾裝置圖
實驗室減壓蒸餾裝置圖如下圖所示:
實驗原理
1.減壓蒸餾適用對象
在常壓蒸餾時未達沸點即已受熱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質
2、減壓下的沸點
(1)通常液體的沸點是指其表面的蒸氣壓等於外界大氣壓時的溫度;
(2)液體沸騰時溫度是與外界的壓力相關的,即外界壓力降低沸點也降低;
(3)利用外界壓力和液體沸點之間的關系,將液體置於一可減壓的裝置中,隨體系壓力的減小,液體沸騰的溫度即可降低,這種在較低壓力下進行蒸餾的操作被稱為減壓蒸餾。
注意事項
1.真空油泵的好壞決定於其機械結構和真空泵油的質量,如果是蒸餾揮發性較大的有機溶劑,其蒸氣被油吸收後,會增加油的蒸氣壓,影響泵的抽真空效果;如果是酸性的蒸氣,還會腐蝕泵的機件;
另外,由於水蒸氣凝結後會與油形成濃稠的乳濁液,破壞了油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真空油泵的使用中,應安裝必要的保護裝置。
2.測壓計的作用是指示減壓蒸餾系統內部的壓力,通常採用水銀測壓計,一般可分為封閉式和開口式兩種。使用時必須注意勿使水或臟物侵入測壓計內。水銀柱中也不得有小氣泡存在。否則,將影響測定壓力的准確性。
『玖』 化學實驗:減壓蒸餾
一、先加熱,再減壓,可能由於已經達到減壓的沸點而發生暴沸,嚴重的可能沖料!
二、先通大氣,後停止加熱,可能會由於反應瓶中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而導致餾分倒吸!
『拾』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在學有機化學時做過哪些有機實驗
是浙大的不?高分子、化工應該都修的有機實驗是大化O
去選課網,查下大化O的課程介紹,下邊寫著要修的實驗,應該差不得太多
至於實驗具體內容,我是化學的,修的是基礎化學實驗3
所以,大化O的要求是怎樣的,不很清楚,但應該會比我們化學類的低
比如,「乙醯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
實驗步驟
1.鈉的粉碎
在100ml蒸餾瓶中加入2.60g鈉和12.5ml二甲苯,用電熱套加熱,使鈉熔融,二甲苯沸騰。稍冷,劇烈振盪,即得鈉沙。
(鈉沙顆粒的大小直接影響反應速率)
2. 制備
在燒瓶中迅速加入27.5ml乙酸乙酯,裝上冷凝管(一端裝有CaCl2乾燥管),電熱套加熱,直至所有鈉反應完全.
3.後處理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30%醋酸溶液, 直至反應液呈弱酸性.
將反應物轉入分液漏斗, 加入等體積的飽和NaCl溶液, 分出乙醯乙酸乙酯, 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 轉入梨形瓶.(少量乙酸乙酯洗滌乾燥劑)
旋轉蒸發除去乙酸乙酯, 減壓蒸餾.
「苯乙酮的制備」實驗:
1.制備
本實驗是無水操作,因此所用儀器和試劑都需充分乾燥,裝置中凡是和空氣相通的部位應裝置乾燥管。按如圖搭好裝置後(250ml三頸瓶),迅速投入已稱量好的20g無水三氯化鋁,再加入30ml無水苯(反應體系變為淡黃色),而後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加7ml乙酸酐,控制滴加速度使反應瓶稍熱為宜,大約15min滴加完畢(反應體系變為暗紅色)。繼續加熱迴流約30min直至沒有HCl氣體逸出。
2.後處理
後處理是本實驗的主要部分。將反應物冷至室溫,攪拌下,慢慢加入到置於冰水浴中的盛有50ml濃鹽酸和50mg碎冰的燒杯中(反應體系變為無色渾濁)。10ml苯萃取兩次,而後有機相用等體積5%NaCO3和水洗滌一次,用無水硫酸鎂乾燥(反應體系變為亮黃色)。
粗產物蒸去苯(50ml圓底燒瓶中),再在60℃左右水浴中用水泵完全抽去苯,而後減壓蒸餾得到產物。
「色素的提取和色素分離」實驗:
1.稱取5g的菠菜,剪碎後用甲醇攪拌均勻,研磨5min,抽濾後,棄去濾液。將液體返回研缽,先用10ml3:2石油醚-甲醇,棄去濾液,後用10ml 3:2的石油醚-甲醇混合溶液萃取一次,留下濾液,每次加以研磨和抽濾。轉移產出液,用10ml水水洗兩次,棄去水-甲醇層,余物用污水硫酸鈉乾燥後轉移至圓底燒瓶中,旋轉蒸發除去大部分石油醚,至體積為1ml左右。
2.薄層層析,取四塊載玻片,經過硅膠G和0.5%羧甲基纖維素鈉制板後,晾乾後在110℃下活化1h。展開劑:(a)石油醚-丙酮=8:2(體積比)(b)石油醚-乙酸乙酯=6:4(體積比),取下層析板,點樣後,小心加入展開劑的廣口瓶中,底部墊以濾紙,蓋好瓶蓋。待展開劑上升至規定高度時,取出層析板,在空氣中晾乾,用鉛筆作好標記。用不同的展開劑展開。
3.柱層析,在20×10cm的層析柱中,加入15cm高的石油醚,將20g層析用中性氧化鋁從漏斗中緩慢加入,小心打開柱下活塞,保持石油醚高度不變。流下的氧化鋁在柱子中堆積。必須是用裝在玻璃棒上的橡皮塞輕輕的在層析柱周圍敲擊。柱中的層析面由下端的活塞控制,不能漫溢和乾涸。打開活塞,放出溶劑直至氧化鋁表面剩下1-2mm高為止,加入石英砂。將菠菜濃縮液用滴管小心的加入層析柱的頂部,加完後打開活塞讓液面下降到柱面以下1mm左右,關閉活塞,加數滴石油醚,打開活塞,使液面下降,反復幾次。待色素全部加入柱體後,加入1.5cm高的洗脫劑-9:1石油醚-丙酮溶液。然後裝上一個滴液漏斗。內裝15ml洗脫劑。打開上下兩個活塞,讓洗脫劑逐滴放出,層析開始進行,用錐形瓶收集,待第一個有色成分即將出現時,去另一個錐形瓶收集。之後換用洗脫劑,用7:3的石油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