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溶解樣品時加入30ml蒸餾水

溶解樣品時加入30ml蒸餾水

發布時間:2022-12-09 22:14:46

❶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實驗是什麼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實驗是微型實驗。實驗原理物質溶於水時,如果溶解過程中吸熱,則所形成溶液的溫度會降低,反之,若溶解過程中放熱,則所形成溶液的溫度會升高。因此,可以通過測量物質溶解過程中溶液的溫度變化來判斷該物質溶解時是吸熱還是放熱。

實驗步驟

用量筒向燒杯中加入30mL左右的蒸餾水,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用托盤天平稱取1g左右的氯化鈉加入燒杯中,開始計時。立即用玻璃棒攪拌,同時測定溶液溫度。

每隔10s讀取一次溫度計示數,至氯化鈉完全溶解,再讀3個數據後停止。洗凈燒杯,重復第1、2步操作,分別測量硝酸銨和氫氧化鈉的溶解熱效應。

❷ 溶解樣品時,加入30ml的蒸餾水可不可以用量筒取

可以。一般只有定容時用容量瓶,移液時或精密量取時用移液管,其餘用量筒即可

❸ 在小燒杯A中裝入30ml蒸餾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燒杯B中裝入30ml濃氨水用一大燒杯把A,B兩個燒杯在一起

變紅,因為濃氨水的揮發性很強,能較快的揮發出來,揮發出來的氨氣溶解到A燒杯中並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電離產生OH-是酚酞溶液變紅。因此看到的現象是A燒杯中的酚酞水溶液一段時間後變紅。該實驗說明了: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因此濃氨水要密封於棕色試劑瓶中保存。2、氨氣易溶於水,溶解性較大。3、氨氣溶於水後與水發生了反應,並生成了鹼,使溶液呈鹼性(NH3 + H2O==可逆== NH3·H2O==可逆==NH4+ + OH-)

❹ 在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置實驗中。溶解固體為什麼要加入適量蒸餾水,適量又是多少

如果水加多了,就要重新配置了,否則計量不準,無法保證溶液的濃度。再者就是要轉移到一個大的容量瓶中,重新計算溶質的物質的量,重新定容

❺ 溶解基準物質時加入20-30 ml水,是用量筒量取,還是用移液管移取為什麼

用量筒量取即可。因為這時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準物質,而不會影響基準物質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確,可以用量筒量取。

分析化學中用於直接配製標准溶液或標定滴定分析中操作溶液濃度的物質。 基準物質的定義越來越准確,分類明確,在許多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

標准物質是具有準確量值的測量標准,它在化學測量、生物測量、工程測量與物理測量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標准物質作為具有準確量值的計量標准,是化學計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量值傳遞與溯源的一種重要手段。

(5)溶解樣品時加入30ml蒸餾水擴展閱讀:

標准物質可作為特性量值已知的物質,用於研究和評價測量這些成分或特性的方法。從而判斷該方法的准確度和重復性,並通過驗證和改進測量方法的准確度,評價檢測方法在特定場合的適應性,促進了校準方法和測試技術的發展。

在生產過程中,從工業原料的檢驗、工藝流程的控制、產品質量的評價、新產品的試制到三廢的處理和利用等都需要各種相應的標准物質保證其結果的可靠性,使生產過程處於良好的質量控制狀態,有效地提高產品質量。

另外,標准物質在產品保證制定驗證與實施方面,在產品檢驗和認證機構的質量控制和評價方面,在使用室認可工作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❻ 碘氧化樣品處理液中的何種物質為何採用鹼性條件

碘單質通常是用碘酸鉀和碘化鉀在酸性的條件下反應得到的,方程式為:
IO3-+5I-+6H+=3H2O+3I2
而且碘單質還與鹼溶液反應,方程式為:3I2+6OH-=3H2O+5I-+IO3-
所以需要在酸性條件下。
溶液配製:
首先計算出需要的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然後用天平稱出相應的質量;
最後將二者混合,用玻璃棒攪拌混合均勻即可。
計算公式
一、用液體試劑配製:
根據稀釋前後溶質質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釋濃度ρ1 :密度V1:欲配溶液體積
ω2:濃溶液濃度ρ2:密度V2:需用濃溶液體積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1、根據稀釋前後溶質的量相等原則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釋前的濃度 V1:稀釋前體積
C2:稀釋後的濃度 V2:稀釋後體積
2、用固體試劑配製
公式:m=C×V×M/1000
m:需稱取的質量 C:欲配溶液濃度
V:欲配溶液體積 M:摩爾質量
3、用液體試劑配製
公式:V1×d×a%=C×V2×M/1000
V1:原溶液體積 V2:欲配置溶液體積
d:比重 a:原溶液百分濃度
c:物質的量濃度 M:相對分子質量
操作步驟
1.計算:n=m/M , c=n/v ,p=m/v
例:實驗室用密度為1.18g/mL,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配製250ml,0.3mol/L的鹽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稱量或量取:固體試劑用分析天平或電子天平(為了與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稱量,液體試劑用量筒。
3.溶解:將稱好的固體放入燒杯,用適量(20~30mL)蒸餾水溶解。
4.復溫:待溶液冷卻後移入容量瓶。
5.轉移(移液):由於容量瓶的頸較細,為了避免液體灑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緊貼容量瓶瓶口,棒底應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線下。
6.洗滌: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全部轉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液面離容量瓶頸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9.搖勻,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於容量瓶不能長時間盛裝溶液,故將配得的溶液轉移至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注意事項:
1.氫氧化鈉為鹼性化學物質,濃鹽酸為酸性化學物質,注意不要濺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蝕,實驗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一旦不慎將氫氧化鈉濺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稱量時,使用燒杯放置。
2.要注意計算的准確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釋濃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配好的溶液要及時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並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葯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摩爾分數)),放到相應的試劑櫃中。

❼ 加入30ml水溶解8g食鹽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氯化鈉在20攝氏度是的溶解度是36g,30 mL水可以溶解10.8克氯化鈉,所以8g在低於20攝氏度的30mL水中完全溶解。

NaCl的溶解度在0℃-40℃,在36克左右,即100克水最多溶解36克NaCl。30克水最多溶解10.8克。粗鹽提純,30蒸餾水溶解8.0g食鹽,是為了保證粗鹽完全溶解。如果水少於30克有可能不能完全溶解,大於30克,水太多,離子的濃度小,後面的實驗的現象和操作不便。

特別注意:

溶解度的單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劑)而不是沒有單位。

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溶劑中能溶解物質的克數來表示。一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主要決定於溶劑和溶質的性質,即溶質在溶劑的溶解平衡常數。例如,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劑,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與水互溶。大多數鹼金屬鹽類都可以溶於水;苯幾乎不溶於水。

❽ 用濃硫酸配置稀硫酸,為何先加入30ml蒸餾水

若先加濃硫酸,再加水,水會沸騰飛濺,並帶出濃硫酸。

❾ 高一化學所有實驗,要過程、現象和結論

高一化學實驗:製取氧化銅,用容量瓶配置溶液,鹼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鹵素性質及其氯離子的檢驗,濃硫
酸的性質及其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製取氧化銅:將5g五水合硫
酸銅(CuSO4*5H2O)在研缽中研細後倒如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30mL蒸餾水,攪拌至完全溶解.
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不在產生沉澱.CuSO4+2NaOH==Cu(OH)2↓+Na2SO4
過濾溶液,並用蒸餾水洗滌濾渣2--3次.
加熱濾渣至完全邊為黑色.
鹼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將鈉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放在濾紙上,用小刀切下綠豆大小的一塊,用濾紙吸去上面的煤油.
在小燒杯中倒入一些水,用鑷子把切下來的鈉放入燒杯中,並迅速用玻璃片把燒杯蓋好,觀察現象.2Na+H2O==2NaOH+H2↑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在一乾燥的試管中放入1克左右的碳酸氫鈉,用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口,並將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使試管口稍微向下傾斜,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
給試管中的碳酸氫鈉加熱,觀察發生的現象.NaHCO3==(加熱)2Na2CO3+H2O+CO2
氯離子的檢驗:將樣品溶於蒸餾水中,用硝
酸酸化溶液,並滴入幾滴硝
酸銀溶液(AgNO3),生成不溶於硝
酸的白色沉澱,則可證明有氯離子.Cl-+Ag+==AgCl↓

酸根離子的檢驗:將樣品溶於蒸餾水後加入氯化鋇溶液(BaCl2),生成不溶於稀鹽
酸的白色沉澱,則可證明有硫
酸根離子.SO42-+Ba2+==BaSO4↓

閱讀全文

與溶解樣品時加入30ml蒸餾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產廢水為 瀏覽:465
飲水機水壺怎麼拿掉 瀏覽:772
廢水中的輕油如何處理 瀏覽:549
廣州黃陂污水處理廠擴建 瀏覽:987
教師的愛情電影 瀏覽:255
她將在下周看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188
女主叫溫暖是老師的小說 瀏覽:517
電影票價在哪看 瀏覽:593
污水處理COBBOD是指什麼 瀏覽:44
飲水機排氣口漏水怎麼辦 瀏覽:545
望塘污水處理廠什麼時候遷走 瀏覽:269
工業廢水中的硫酸鈉如何排放 瀏覽:21
處置樹脂粉 瀏覽:582
泰拉蒙空氣凈化器為什麼沒有臭氧 瀏覽:354
蘋果免費看電視網站 瀏覽:655
按摩推油共享電影 瀏覽:623
重生作曲唱歌的小說 瀏覽:838
廢水零排放項目技術規范書 瀏覽:269
不用下載可以免費看的網站 瀏覽:369
將蒸餾出的液體轉移至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