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餾塔直徑超過2.2米,可以用單溢流降液管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0
㈡ 精餾塔公稱直徑是1200mm,塔頂風封頭(橢圓形)曲面高度直邊高度是多少
封頭垂直高度(不是曲面高度)是300mm;曲面直邊高度是100mm
㈢ 當蒸餾塔的產品不合格時,可以考慮
塔板效率:精餾塔在實際運行中,由於氣液相傳質阻力、混合、霧沫夾帶等原因,氣液相的組成與平衡狀態有所偏離,所以在確定實際塔板數量時,應考慮塔板效率。系統物性、流體力學、操作條件和塔板結構參數等都對塔板效率有影響,塔板效率還不能精確地預測。塔板效率一般是根據經驗來確定的。常用的經驗關聯式是基於一些工業裝置的數據,分析歸納成為經驗式求取塔的效率,適用於一般烴類物系和化學物系的大多數設計。如德里卡默和布羅德福(Drickarner,H.G.和Bradford,J.R.)經驗關系曲線、奧康奈爾(0』Connell,H.E.)經驗關系曲線等。對於丙烯精餾塔來說,一般塔的操作壓力在2.0御a左右,塔頂塔底平均溫度在53℃左右,該溫度下其進料粘度為0.055~0.065rnPa·S,丙烯一丙烷相對揮發度為1.2。影響塔板效率因素理論分析:丙烯精餾塔板效率經驗關系曲線和實際運行結果均可達到95%,文獻報道的數據甚至高達100%以上。從物系分析來看,丙烯精餾操作壓力高,意味著操作溫度高,液相粘度和相對揮發度均較小,均對提高塔板效率有利。隨著裝置規模日趨大型化,精餾塔直徑隨之增大,塔內液流長度增加,減少了液流的軸向返混,增加了液體與汽體的接觸傳質時間,也對提高塔板效率有利。文獻。J分析認為:「塔內液體流過塔板時,不起返混作用,故液體進入塔板時含低沸物較多,經過兩相汽液接觸,離開此塔板時,則含量變低,上升蒸氣與進入塔板的液體接觸,致使蒸汽離開塔板時的組成,較離開塔板的液體的平衡蒸氣組成高」。又認為:「在C2~C4烴類的加壓普通精餾時,應用浮閥塔全塔效率經常在100%左右,有時可超過100%,若在加壓下進行丙烯一丙烷的分離,則塔板效率超過100%」。改進措施:(1)採用PR0/Ⅱ,選用正確的熱力學方法和丙烯一丙烷二元交互作用參數,模擬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符合良好。(2)通過模擬計算與實際情況的對比和理論分析認為.丙烯精餾塔板效率可達100%甚至100%以上。(3)氣體分餾裝置新建和擴建改造,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丙烯收率和丙烷純度;丙烯精餾塔的設計可選取較高的塔板效率,兼顧考慮原料變化情況,建議塔板效率選取范圍為93%~98%。
㈣ 加工原油的四大件法寶有哪些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加工任何東西都需要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加工金屬要用車、鉗、鉚、焊各種手段,加工木材就少不了鋸子和刨子等等。那麼加工石油需要什麼工具呢?這主要就是煉油的所謂四大件法寶:加熱爐、蒸餾塔、機泵和反應器。
石油加工的大多數過程都是在高溫下進行的,有時竟然會高達500℃。要把常溫下的原料升到那麼高的溫度,那就非得用爐子加熱不可,所以一進煉油廠就會看到許多爐子的煙囪。這些爐子裡布滿了垂直的或水平的、能耐高溫的合金鋼管,管子里流的是各種油料。在爐子的底部或者側面裝有一些火嘴,火嘴裡會噴出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的熊熊烈火,來加熱在管子里流動著的油料。煉油廠加熱爐所用的燃料是煉廠的副產氣體和燃料油,充分利用燃料的熱能是降低煉油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要設法使燃料能燃燒完全,同時盡量回收包括燃燒產生的高溫廢氣中的熱量,千方百計地提高熱能的利用率。
石油和石油產品都是復雜的混合物,為了能合理利用原油並使產品達到一定的質量標准,常常需要把油料按照其沸點的高低進行分離,這就需要一種稱為蒸餾塔的設備。這種設備像寶塔一樣高聳入雲,有的竟高達幾十米。其直徑大小不一,從不到1米的「細高個」到直徑為10米左右的「大胖子」。這些塔的裡面並不是空的,有的塔里裝滿了形狀各異的填料,有的塔則像寶塔一樣分了許多層,每一層上還裝有一排排形式不同的構件。在操作時液體從上面向下流,蒸氣從下面往上升。通過兩者之間的反復接觸、不斷整合,塔上部出來的是較輕的成分,而塔下部流出的則是較重的成分。
凡是去過煉油廠的人一定對廠區里密密麻麻像蜘蛛網一樣的管線嘆為觀止。這些管子里按一定方向流動著的各種各樣的油料和氣體,是煉油廠的「血管」。當然這些液體和氣體絕不會自發地運動,必須有外加的力量來使勁,這就涉及煉油廠的另一類設備—機泵。所謂「機」主要是指壓縮機,用它能使常壓下的氣體提高壓力。對於「泵」一般並不生疏,在煉油廠里用得最多的不是水泵而是油泵,其中有的還是熱油泵,所泵送的油料溫度甚至高達400℃以上。為了防止滲漏,這些油泵尤其是熱油泵都是由優質材料做成,因而絕不能用水泵來代替油泵,不然會出大事故的。
煉油廠全景原油的一些成分有時要經過化學加工後才能更好地應用。要進行化學反應就需要一類叫做反應器的設備,這裡面大都裝有五花八門具有各種功能的催化劑,藉助這些催化劑可以使原料油按著人們的要求轉化成多種多樣所需要的產品。這些化學反應往往都是在高溫和高壓下進行的,所以反應器一般都是用特殊的合金鋼製成的高壓容器。這些容器的製造不能等閑視之,它們必須由具有相當資質的單位來製造,不然就無法確保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此外,在煉油廠里除了加熱爐、蒸餾塔、機泵和反應器外,還有許多諸如換熱器、冷凝器等其他輔助設備,它們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㈤ 酯化蒸餾塔直徑與分水速度成正比
分水速度與汽化量成正比,別外反應溫度高,反應速度加快,但是不會很明顯!
㈥ 精餾塔的工作原理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具有不同的揮發度,即在同一溫度下各組分的蒸氣壓版不同這一性質,使液相權中的輕組分(低沸物)轉移到氣相中,而氣相中的重組分(高沸物)轉移到液相中,從而實現分離的目的。
無論是平衡蒸餾還是簡單蒸餾,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分離作用,但是並不能將一混合物分離為具有一定量的高純度產品。在石油化工生產中常常要求獲得純度很高的產品,通過精餾過程可以獲得這種高純度的產品。
(6)蒸餾塔直徑擴展閱讀
精餾塔產品質量指標選擇有兩類:直接產品質量指標和間接產品質量指標。精餾塔最直接的產品質量指標是產品成分。成分檢測儀表發展很快,特別是工業色譜儀的在線應用,出現了直接控制產品成分的控制方案,此時檢測點就可以放在塔頂或塔底。
然而由於成分分析儀表價格昂貴,維護保養麻煩,采樣周期較長(即反應緩慢,滯後較大)而且應用中有時也不太可靠,所以成分分析儀表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精餾塔產品質量指標通常採用間接質量指標。
㈦ 蒸餾塔是壓力容器嗎
為了與一般容器(常壓容器)相區別,只有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的容器,才稱之為壓力容器:
(1)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工作壓力是指壓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其頂部可能達到的最高壓力(表壓力));
(不含液體靜壓力)
(2)內直徑(對非圓形截面指寬度高度或對角線如矩形為對角線橢圓為長軸)不小於150mm的容器
(3)工作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者溫度高於標准沸點的液體;
看看你的蒸餾塔是否滿足以上條件
希望幫到你
㈧ 精餾塔的塔徑是直徑還是半徑
精餾塔的塔徑通常指的是直徑,直徑由處理量決定,更准確來說由上升蒸汽量、汽相密度等決定。
㈨ 關於食品工程原理里的精餾塔實驗該如何設計
實驗8 篩板精餾塔實驗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篩板式精餾塔的結構流程及操作方法.
2.測取部分迴流或全迴流條件下的總板效率.
3.觀察及操作狀況.
二、實驗原理
在板式精餾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迴流液逐板下降,汽液兩相在塔板上接觸,實現傳質,傳熱過程而達到兩相一定程度的分離.如果在每層塔板上,液體與其上升的蒸汽到平衡狀態,則該塔板稱為理論板,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汽、液接觸時間有限,汽液兩相一般不可能達到平衡,即實際塔板的分離效果,達不到一塊理論板的作用,因此精餾塔的所需實際板數一般比理論板要多,為了表示這種差異而引入了「板效率」這一概念,板效率有多種表示方法,本實驗主要測取二元物系的總板效率Ep :
板式塔內各層塔板的傳質效果並相同,總板效率只是反映了整個塔板的平均效率,概括地講總板效率與塔的結構,操作條件,物質性質、組成等有關是無法用計算方法得出可靠值,而在設計中需主它,因此常常通過實驗測取.實驗中實驗板數是已知的,只要測取有關數據而得到需要的理論板數即可得總板效率,本實驗可測取部分迴流和全迴流兩種情況下的板效,當測取塔頂濃度,塔底濃度進料濃度 以及迴流比 並找出進料狀態、即可通過作圖法畫出平衡線、精餾段操作線、提餾段操作線,並在平衡線與操作線之間畫梯級即可得出理論板數.如果在全迴流情況下,操作線與對角線重合,此時用作圖法求取理論板數更為簡單.
三、實驗裝置與流程
實驗裝置分兩種:
(1)用於全迴流實驗裝置
精餾塔為一小型篩板塔,蒸餾釜為卧直徑229m長3000mm內有加熱 器.塔內徑50mm共有匕塊塔板,每塊塔板上開有直徑2mm篩孔12個板間距100mm,塔體上中下各裝有一玻璃段用 以觀察塔內的操作情況.塔頂裝有蛇管式冷凝器蛇管為φ10×1紫銅管長3.25m,以水作冷凝劑,無提餾段,塔傍設有儀表控制台,採用1kw調壓變壓器控制釜內電加熱器.在儀表控制台上設有溫度指示表.壓強表、流量計以及有關的操作控制等內容.
(2)用於部分迴流實驗裝置
裝置由塔、供料系統、產品貯槽和儀表控制櫃等部份組成.蒸餾釜為φ250×340×3mm不銹鋼罐體,內設有2支1kw電熱器,其中一支恆加熱,另一支用可調變壓器控制.控制電源,電壓以及有關溫,壓力等內容均有相應儀表指示,
塔身採用φ57×3.5mm不銹鋼管製成,設有二個加料口,共十五段塔節,法蘭連接,塔 身主要參數有塔板十五塊,板厚1mm不銹鋼板,孔徑2mm,每板21孔三形排列,板間距100mm,溢流管為φ14×2不銹鋼管堰高10mm.
在塔頂和靈敏板塔段中裝有WEG—001微型銅阻感溫計各一支由儀表櫃上的XCE—102溫度指示儀顯示,以監測相組成變化.
塔頂上裝有不銹鋼蛇管冷凝器,蛇管為φ14×2長250mm以水作冷凝劑以LZB10型轉子流量計計量,冷凝器裝有排氣旋塞.
產品貯槽上方設有觀測罩,用於檢測產品.
迴流量、產品量及供料量分別由轉子流量計計量.料液從料液槽用液下泵輸送.釜液進料液和餾出液分別可由采出取樣,此外在塔身上、中、下三部分各在二塊上設有取樣口,只要用針筒穿取樣口中的硅膠板即可取樣品,因此本裝置不但可以進精餾操作性能的訓練和塔沖總效率的測定,而且還可以進行全迴流下單板效率的測定.
四、實驗方法
(一)全迴流操作實驗方法
1、熟悉了解裝置,檢查加熱釜中料液量是否適當,釜中液面必須浸沒電加熱器(為液面計高1/2以上,約5升0釜內料液組成乙醇10-25%(重量)左右的水溶液.
2、打開電源和加熱器開關,控制加熱功率在700W左右,打開冷卻水,注意觀察塔頂、塔釜情況,當上升蒸汽開始迴流時此時塔頂冷凝器內冷卻水流量應控制好使蒸汽基本處於全凝狀況(50-100升/小時范圍)若流量過小會使蒸汽從塔頂噴出,過大塔板上泡沫層不均,溫度變低.
3、當塔板上泡沫層正常各泡沫層高度大體相等,且各點溫度基本保持穩定、操作穩定持續一段時間(20分鍾以上)後即可開始取樣.
4、由塔頂取樣管和釜底取樣考克用燒瓶接取試樣(150mι左右)取樣前應取少許試樣沖洗燒瓶,取樣後用塞子塞好,並用水沖瓶外部,使其冷卻到常溫.
5、將常溫試樣用比重天平稱出相對密度,然後用相對密度與質量百分數對照表查出質量百分數.
6、可加大加熱電流(5安培左右)觀察到液泛現象,此時塔內壓力明顯增加,觀察後,將加熱電流緩慢減到零,關閉電源開關.
(二)部分迴流時操作方法
1、配製4~5%(體積)灑精水溶液,注入蒸餾釜(或由供料泵注入)至液位計上的標記為止.
2、在供料槽中配製15~20%(體積)灑精水溶液.
3、通電啟動加熱釜液,先可將可調變壓器達到額定電壓,開冷卻水,觀察塔各部情況.
4、進行全迴流操作,控制蒸發量「靈敏板」溫度應在80℃左右.
5、開加料泵,控制流量(需經幾度調節才能適宜流量)
6、為了首先滿足迴流要求、故在迴流分配器中的產品管(φ8)管口高於迴流管的管口,應調小迴流量(過一段時間即可餾出產品)進行部分迴流並控制一定回比,使產品達到 要求的濃度94~95%(體積)
7、控制釜底排料量,使釜液面保持不變.
8、控制好冷卻水用量(即塔頂冷凝器冷流體)便塔頂蒸汽基本處於全凝狀態.
9、操作均達到穩定後,進行樣品採集,可按進料、塔釜、塔頂、順序採集.並記錄進料迴流、餾出各流量及溫度等有關數據.
10、將樣品降到常溫後,在教師指導下用液體比重天平測定相對密度,再用對照關系曲線,查出質量百分數.
11、可加大加熱電流觀察液泛現象.
12、注意觀察操作條件不同對結果的影響.
五、數據處理
1、用作圖法確定實驗條件下理論板數,並進一步得出總板效率.
2、對結果的可靠性進行分析.
六、實驗討論題
1、在實驗中應測定哪些數據?如何測得?
2、比重天平如何使用?應注意什麼問題?
3、全迴流和部分迴流在操作上有何差異?
4、塔頂迴流液濃度在實驗過程中有否改變?
(全迴流及部分迴流兩種情況)
5、怎樣採集樣品才能合乎要求?
6、比較兩種裝置在內容和操作方面的不同?
7、在操作過程中各塔板上泡沫層狀態有何不同?各發生過怎樣的變化?為什麼?
8、塔釜內壓強由何決定?為會么會產生波動?
9、塔頂和塔底溫度和什麼條件有關?
10、精餾塔板效率都有幾種表示方法,試討論如何以板效率?
11、全迴流操作是否為穩定操作?當採集塔頂樣品時,對全迴流操作可能有何影響?
12、塔頂冷凝器內冷流體用量大小,對精餾操作有何影響?
13、如何判別部分迴流操作已達到穩定操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