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餾和蒸餾的區別
1、定義不同
精餾:精餾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不同而將各組分加以分離的一種分離過程,常用的設備有板式精餾塔和填料精餾塔。精密精餾的原理及設備流程與普通精餾相同,只是待分離物系中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較小(<1.05~1.10),因而採用高效精密填料以實現待分離組分的分離提純。
蒸餾: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
2、原理不同
精餾:精餾通常在精餾塔中進行,氣液兩相通過逆流接觸,進行相際傳熱傳質。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轉入液相,於是在塔頂可得到幾乎純的易揮發組分,塔底可得到幾乎純的難揮發組分。
料液從塔的中部加入,進料口以上的塔段,把上升蒸氣中易揮發組分進一步增濃,稱為精餾段;進料口以下的塔段,從下降液體中提取易揮發組分,稱為提餾段。從塔頂引出的蒸氣經冷凝,一部分凝液作為迴流液從塔頂返回精餾塔,其餘餾出液即為塔頂產品。
塔底引出的液體經再沸器部分氣化,蒸氣沿塔上升,餘下的液體作為塔底產品。塔頂迴流入塔的液體量與塔頂產品量之比稱為迴流比,其大小會影響精餾操作的分離效果和能耗。
蒸餾: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使液體混合物部分汽化並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從而實現其所含組分的分離。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的單元操作。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輕工等領域。其原理以分離雙組分混合液為例。
將料液加熱使它部分汽化,易揮發組分在蒸氣中得到增濃,難揮發組分在剩餘液中也得到增濃,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兩組分的分離。兩組分的揮發能力相差越大,則上述的增濃程度也越大。在工業精餾設備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與部分冷凝的氣相直接接觸,
以進行汽液相際傳質,結果是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部分轉入氣相,也即同時實現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3、分類不同
精餾:根據操作方式,精餾可分為連續精餾和間歇精餾;根據混合物的組分數,可分為二元精餾和多元精餾;根據是否在混合物中加入影響氣液平衡的添加劑,可分為普通精餾和特殊精餾(包括萃取精餾、恆沸精餾和加鹽精餾)。
若伴有化學反應,則稱為反應精餾。在有色金屬冶金中,精餾成功地用於粗鋅的精煉。工業上還常將金屬轉變為氯化物然後經精餾。
蒸餾: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特殊精餾。
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⑵ 蒸餾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蒸餾屬於物理變化。
拿水來說,首先水經過加熱蒸發轉變為水蒸汽,再經液化得到蒸餾水,水與蒸餾水的區別為水中有雜質以及礦物質,而蒸餾水中沒有,原因是蒸餾水是由水蒸汽液化得到的,所以蒸餾是物理變化。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即,蒸餾條件:
1、液體是混合物。
2、各組分沸點不同。
特點
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
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
分類
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特殊精餾。
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⑶ 蒸餾和解吸都屬於傳質過程對嗎
借擴散進行物質傳遞的過程稱為傳質過程。
⑷ 精餾原理是什麼呢
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揮發能力的差異,通過液相和氣相的迴流,使氣、液兩相逆向多級接觸,在熱能驅動和相平衡關系的約束下,使得易揮發組分(輕組分)不斷從液相往氣相中轉移,而難揮發組分卻由氣相向液相中遷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斷分離。
精餾實際上是多次簡單蒸餾的組合。在精餾段,氣相在上升的過程中,氣相低沸點組分不斷得到精製,在氣相中不斷地增濃,在塔頂獲得低沸點產品。在提餾段,其液相在下降的過程中,其低沸點組分不斷地提餾出來,使高沸點組分在液相中不斷地被濃縮,在塔底獲得高沸點產品。
精餾與蒸餾的根本區別:
1.精餾是多次簡單蒸餾的組合。
2.精餾待分離物系中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較小,蒸餾相對揮發度需要相差很大。
3.精餾分離程度更高,蒸餾只能簡單分離。精餾通常在精餾塔中進行,氣液兩相通過逆流接觸,進行相際傳熱傳質。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轉入液相。
⑸ 蒸餾與精餾的區別
1、精餾是多次簡單蒸餾的組合。
2、精餾待分離物系中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較小,蒸餾相對揮發度需要相差很大。
3、精餾分離程度更高,蒸餾只能簡單分離。
精餾通常在精餾塔中進行,氣液兩相通過逆流接觸,進行相際傳熱傳質。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轉入液相,於是在塔頂可得到幾乎純的易揮發組分,塔底可得到幾乎純的難揮發組分。
評價精餾操作的主要指標是:
①產品的純度。板式塔中的塔板數或填充塔中填料層高度,以及料液加入的位置和迴流比等,對產品純度均有一定影響。調節迴流比是精餾塔操作中用來控制產品純度的主要手段。
②組分回收率。這是產品中組分含量與料液中組分含量之比。
③操作總費用。主要包括再沸器的加熱費用、冷凝器的冷卻費用和精餾設備的折舊費,操作時變動迴流比,直接影響前兩項費用。
⑹ 精餾的原理是怎麼樣的
精餾的原理如下。
原理是空氣的精餾是利用組成空氣的各組分具有不同的揮發度,而在同一溫度下各組分的蒸氣壓不同,將液態空氣進行多次部分蒸發和部分冷凝,就能達到分離的目的。
精餾通常在精餾塔中進行,氣液兩相通過逆流接觸,進行相際傳熱傳質。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轉入液相。
主要過程:
當處於冷凝溫度的氧氮混合氣接觸並穿過比它溫度低的液體時,氣相與液相之間同時進行熱質交換,於是氣體要部分冷凝轉變成液體並放出冷凝潛熱,液體在吸收熱量而部分蒸發。在精餾塔中該過程是在篩板中完成的,由於氮氧的沸點不同,氮比氧易蒸發,氧比氮易冷凝。
當氣體自下而上逐塊通過塔板時,氮濃度不斷增加,只要有足夠的塔板數,在塔頂即可獲得高純度的氮氣。反之,當液體自上而下的在塔板內通過時,氧濃度不斷增加,這樣在塔底獲得富氧液空。
⑺ 精餾的原理
原理:
精餾通抄常在精餾塔中進行,氣液兩相通過逆流接觸,進行相際傳熱傳質。液相中的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氣相中的難揮發組分轉入液相,於是在塔頂可得到幾乎純的易揮發組分,塔底可得到幾乎純的難揮發組分。
料液從塔的中部加入,進料口以上的塔段,把上升蒸氣中易揮發組分進一步增濃,稱為精餾段;進料口以下的塔段,從下降液體中提取易揮發組分,稱為提餾段。從塔頂引出的蒸氣經冷凝,一部分凝液作為迴流液從塔頂返回精餾塔,其餘餾出液即為塔頂產品。
底引出的液體經再沸器部分氣化,蒸氣沿塔上升,餘下的液體作為塔底產品。塔頂迴流入塔的液體量與塔頂產品量之比稱為迴流比,其大小會影響精餾操作的分離效果和能耗。
(7)蒸餾屬於傳熱傳質擴展閱讀:
精餾分類
1、根據操作方式,精餾可分為連續精餾和間歇精餾。
2、根據混合物的組分數,可分為二元精餾和多元精餾。
3、根據是否在混合物中加入影響氣液平衡的添加劑,可分為普通精餾和特殊精餾(包括萃取精餾、恆沸精餾和加鹽精餾)。
反應裝置
再沸器、精餾塔、塔板、進料預熱器、冷凝器、塔頂產品冷卻器、塔底產品冷卻器。
⑻ 什麼是化工項目,有些分類,蒸餾工藝是不是化工項目
化工生產過程包括很多操作,從大的方面來分就是傳動,傳熱,傳質三個塊(還有些其它方面的),即動量傳遞、熱量傳遞和質量傳遞。
化工生產過程基本包括五個方面: * 流體流動過程,包括流體輸送、過濾、固體流態化等。 * 傳熱過程,包括熱傳導、蒸發、冷凝等。 * 傳質過程,即物質的傳遞,包括氣體吸收、蒸餾、萃取、吸附、乾燥等。 * 熱力過程,即溫度和壓力變化的過程,包括液化、冷凍等。 * 機械過程,包括固體輸送、粉碎、篩分等。
你所說的蒸餾屬於傳質的一種,是化工項目。當然了,如果是酒的蒸餾,有時候也算是釀酒項目了,但是從大的方面來說,是化工操作的一種,是化工項目
⑼ 蒸餾原理是什麼
液體的沸點,是指它的飽和蒸氣壓等於外界壓力時的溫度,因此液體的沸點是隨外界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藉助於真空泵降低系統內壓力,就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這便是減壓蒸餾操作的理論依據。
減壓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有機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別適用於那些在常壓蒸餾時未達沸點即已受熱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質
原理
液體的沸騰溫度指的是液體的蒸氣壓與外壓相等時的溫度。外壓降低時,其沸騰溫度隨之降低。
在蒸餾操作中,一些有機物加熱到其正常沸點附近時,會由於溫度過高而發生氧化、分解或聚合等反應,使其無法在常壓下蒸餾。若將蒸餾裝置連接在一套減壓系統上,在蒸餾開始前先使整個系統壓力降低到只有常壓的十幾分之一至幾十分之一,那麼這類有機物就可以在較其正常沸點低得多的溫度下進行蒸餾。
有機物的沸騰溫度與壓力的關系可以近似地由圖表示。
想像此圖中有三條線:線a表示減壓下有機物的沸騰溫度(左邊),線b表示有機物的正常沸點(中間),線c表示系統的壓力(右邊)。
在已知一化合物的正常沸點和蒸餾系統的壓力時,連接線b上的相應點b(正常沸點)和線c上的相應點p(系統壓力)的直線與左邊的線a相交,交點a指出系統壓力下此有機物的沸騰溫度。
反過來,若希望在一安全溫度下蒸餾一有機物,根據此溫度及該有機物的正常沸點,也可以連一條直線交於右邊的線c上,交點指出此操作必須達到的系統壓力。
⑽ 想問一下傳遞過程中 三傳(傳質,傳熱,動量傳遞)的實際應用
1、動量傳遞(momentum transfer)流動著的流體與相鄰的流體層或管壁間有相對運動,流速較高、動量較大的流體的動量會向相鄰的低速流體層或壁面的邊界層轉移,稱為動量傳遞。
它直接影響到流體在化工設備中的空間分布或停留時間分布,對分離和反應設備的工作效率和化工設備放大有重要形響。
2、熱量傳遞是一種復雜的現象,常把它分成三種基本方式,即導熱、熱對流及熱輻射。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熱量傳遞現象往往是這三種基本方式的不同主次的組合。應該指出,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雖然只有三種,但與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密切相關的熱量傳遞問題卻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需要在認清其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探索才能獲得較滿意的結果。
3、物質在介質中因化學勢差的作用發生由化學勢高的部位向化學勢低的部位遷移的過程,與動量傳遞、熱量傳遞並列為三種傳遞過程。質量傳遞可以在一相內進行,也可能在相際進行。化學勢的差異可由濃度、溫度、壓力和外加電場所引起。質量傳遞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
例如,敞口水桶中水向靜止空氣中蒸發,糖塊在水中溶解,煙氣在大氣中擴散,用吸收方法脫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催化反應中反應物向催化劑表面轉移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或工程上常見的質量傳遞過程。
在化工生產中,質量傳遞不僅是均相混合物分離的物理基礎,而且也是反應過程中幾種反應物互相接觸以及反應產物分離的主要機理。研究質量傳遞規律,不僅對傳質設備(如板式塔、填充塔等)的設計很重要,而且對反應器的設計,特別在涉及受質量傳遞控制的反應時,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在環境工程、航天技術以及生物醫葯工程中,質量傳遞都起著重要作用。
(10)蒸餾屬於傳熱傳質擴展閱讀
傳遞過程的研究通常按三種不同的尺度進行,即分子尺度、微團尺度和設備尺度。
1、分子尺度上的研究考察分子運動引起的動量、熱量和質量的傳遞。以分子運動論的觀點,藉助統計方法,確立傳遞規律,如牛頓粘性定律(見粘性流體流動),傅里葉定律(見熱傳導)和斐克定律(見分子擴散)。與分子運動有關的物質的宏觀傳遞特性表示為粘度、熱導率、分子擴散系數等。
2、微團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體微團(由眾多分子組成,尺寸遠小於運動空間,也稱流體質點)運動所造成的動量、熱量和質量的傳遞。
常忽略流體由分子組成內部存在空隙這一事實,而將流體視為連續介質,從而使用連續函數的數學工具,從守恆原理出發,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建立描述傳遞規律的連續性方程、運動方程、能量方程和對流擴散方程。
當流體作湍流運動時,與流體微團運動有關的傳遞特性表示為渦流粘度、渦流熱擴散系數和渦流擴散系數,但這些傳遞特性與流動狀況、設備結構等有關,不是流體的物性。
3、設備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體在設備中的整體運動(如攪拌過程中,攪拌槳所造成的大尺度環流)所導致的動量、熱量和質量傳遞,以守恆原理為基礎,就一定范圍進行總體衡算,建立有關的代數方程。
設備尺度上的傳遞特性表示為傳熱分系數和傳質分系數,以及有效(或當量)熱導率和有效擴散系數等。這些傳遞特性與流動條件直接有關,同樣也不是物系的物性。
化工中屬於流體動力過程的各種單元操作,如流體輸送、過濾、沉降等,都以動量傳遞為基礎;屬於傳熱過程的,如換熱、蒸發等,都以熱量傳遞為基礎;屬於傳質分離過程的,如吸收、蒸餾、萃取等,都以質量傳遞為基礎。
化學反應工程要研究傳遞特性對化學反應的影響,也是以傳遞過程作為基礎的。從傳遞過程的研究,可以獲知化工設備的有關性能,這對於化工設備的設計、放大及其結構的改進和性能的優化等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例如掌握熱量傳遞的規律,就能為換熱器的強化找到途徑。多年來,化學工程的迅速發展是與傳遞過程的研究進展分不開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動量傳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熱量傳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質量傳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傳遞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