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米酒的釀造在蒸餾過程中會「掐頭去尾」,那麼他們的量一般是多少
請再次明確您的問題,米酒的釀造是不包括蒸餾這一步的。米酒是純釀造酒,度數一般在8-10度,部分高度的能到12度。是純手工釀造的,中國很多地區都有自釀米酒的習慣。
您說的應該是白酒,或者是米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吧,這就根據酒麴的不同,釀造工藝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手段了,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一切以保證後期調制為准。
「掐頭去尾」主要是為了保證酒的品質,蒸餾過程中各餾份的變化規律是:甲醇、高級醇、低級脂肪酸酯、醛類在酒頭中較多,在酒身和酒尾中逐漸減少。有機酸,特別是乳酸等在酒頭中很少,在酒身和酒尾中含量逐漸增高。高級醇例如異戊醇的沸點雖然為132℃,但由於異戊醇的酒精溶液比異戊醇的水溶液沸點低,兩者的相對揮發度不同,所以,這類物質在酒頭、酒尾中含量都較高,在各餾份中,異戊醇的含量成S形曲線。酒的味道,通常是酒頭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較協調;酒尾甜,但邪雜味大,所以摘酒時要掐頭去尾。掐去酒頭,分別貯存,可作勾兌酒用。酒尾經選擇適宜的餾份,也可作勾兌酒用。
『貳』 白酒為什麼要掐頭去尾
一、「掐」哪個「頭」?
最早流出來的酒被稱之為「酒頭」,度數非常高達到70-80度,但這些酒口感暴辣,傷身體的醛類物質非常多,釀酒師一般會捨去。 中間段流出的酒稱為酒身,度數在50-60度左右,酒精分子與水融合程度最好,而且這個階段有害物質最低,是整鍋酒中質量最優質的部分。
二、「去」什麼「尾」?
最末留出的酒被稱為酒尾,度數在40-50度以下,口感非常不好,酒體渾濁、口感酸澀刺,邪雜味大,常被酒廠作為下腳料倒掉。這類酒雖屬於低度酒,但沒有人會去喝。
三、為什麼要「掐頭去尾」?
蒸餾過程中各餾份的變化規律是:甲醇、高級醇、低級脂肪酸酯、醛類在酒頭中較多,在酒身和酒尾中逐漸減少。 有機酸,特別是乳酸等在酒頭中很少,在酒身和酒尾中含量逐漸增高。高級醇例如異戊醇的沸點雖然為132℃,但由於異戊醇的酒精溶液比異戊醇的水溶液沸點低,兩者的相對揮發度不同,所以,這類物質在酒頭、酒尾中含量都高,在各餾份中,異戊醇的含量成S形曲線。酒的味道,通常是酒頭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較協調;酒尾甜,但邪雜味大,所以摘酒時要掐頭去尾。掐去酒頭,分別貯存,可作勾兌酒用。酒尾經選擇適宜的餾份,也可作勾兌酒用。
四、掐頭去尾各是多少?
把酒頭單獨接出來的過程叫做掐頭,投糧100斤的糧食掐頭在半斤到1斤為宜。投糧200斤的糧食掐頭在1斤至1.5斤為宜。家庭釀酒由於糧食少,掐頭一般在1兩至3兩之間。,去尾是接完蒸餾酒後,低於50度的酒不要了叫做去尾。為了節約能源酒尾一般低於10度就不接了。
白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飲品,很多的人們都會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來一小杯的白酒,現在很多人們在宴會時,最標準的標配就是白酒了,而且酒對我們的影響是越來越大,所以學習一些基本的白酒還是很有必要的。
『叄』 蒸溜白酒咋樣切頭酒,比方一百斤應該切去多少斤頭酒
蒸餾白酒是斬頭去尾,只留中間。按照100斤算頭酒要去3-5斤。
『肆』 自釀白酒怎樣掐頭去尾 自釀白酒也需要勾兌嗎
白酒蒸餾過程來中有掐源頭去尾。
酒頭就是蒸餾過程中最先流出的白酒,大約在1kg左右,酒尾是蒸餾白酒過程中,酒花消失後就是酒尾了。
自釀白酒也需要勾兌,勾兌是保障自釀白酒口感一致,白酒口感最佳時候出廠,賣給消費者。
『伍』 小型自家釀酒去尾幾度酒
小型自家釀酒去尾大概10度酒。
把酒頭單獨接出來的過程叫做掐頭。掐頭的量為1%左右,即100斤糧食蒸餾後掐頭1斤左右。掐出來的酒頭要單獨存放或者和酒尾放在一起。去尾是接完蒸餾酒後,當桶里的酒平均酒度為50度時,餘下的酒用另外一個桶單獨接出來,為了節約能源酒尾一般低於10度就不接了。
『陸』 蒸餾白酒的最隹溫度是多少
蒸餾白酒的原漿出酒都在50度以上,為保證酒的質量,取酒是掐頭去尾,只專取中端,因屬為頭酒酒精含量過高,甚至超過七十度,還含有些許雜質,影響口感。尾酒的問題是水分過重,且酒體質量不穩定。在傳統制酒工藝中品質好酒都是一體成型,出酒後不再使用其他手段去影響酒體,原酒必須在陶缸進行靜置窖藏。經過一定時間的靜置陳放,酒體會變得柔和穩定,剛出鍋的辛辣燥熱逐漸減退。一般存放三個月就會有很明顯的變化,酯化反應的最劇烈時間段已經過去,後續反應速率減緩。但反應會一直持續下去。酒是越陳越香,越陳越順口。
米香型的出酒度數偏低,原酒度數一般在五十度以下。一般成品在四十到五十度之間。因為其原料的特殊性,所以造就其口感獨特,酒質成琥珀色,蜜香清雅,入口綿甜,落口爽凈,回味怡暢,具有令人愉快的葯香。
所以酒體度數正常態勢都在五十度以上。但根據其香型的不同,所適應的度數范圍也不盡相同,但最適應的度數還是52到56度。
『柒』 2018-03-26高梁固態釀酒工藝步驟, 小作坊燒酒設備
高粱是生產白酒的主要原料。以高粱釀造白酒,我國獨步世界,久享盛名。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風格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我國,以高粱為原料蒸餾白酒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正如俗語所說,「好酒離不開紅糧」,馳名中外的中國名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做輔料配製而成。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釀酒所需的大量澱粉、適量蛋白質及礦物質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單寧。適量的單寧對發酵過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製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單寧產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質,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風味。因此,含有適量單寧的高粱品種是釀制優質酒的佳料。
現在把高粱固態發酵釀造工藝總結如下:
1、原料配方:高粱100斤,唐三鏡酒麴0.6斤。
2、工藝流程:選料→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拌曲→裝箱培菌→發酵→蒸餾→成品
3、操作要點:
⑴浸泡:加水浸過高粱層面,浸泡時間約10-16小時。待高粱浸泡透心後,放去泡高粱水,用清水洗凈。
⑵初蒸:將泡透的高粱裝入蒸煮鍋中,上大汽後蒸45分鍾,揭蓋向甑中潑入高粱重量15%-20%的水,讓高粱粒吸水膨脹。圓汽後蒸30分鍾,潑一次水,再蒸30分鍾。
⑶燜糧:將初蒸好的高粱出甑倒入裝有涼水的泡玉米池中,使水蓋過高粱面,高粱皮冷卻收縮使高粱開口。潤水時間約10-15分鍾。
⑷復蒸:將潤好水的高粱再裝入甑中,加大火復蒸。前45-60分鍾加蓋蒸,後半小時敞開蒸,使高粱收汗。
⑸攤涼、拌曲:將復蒸好的高粱攤涼至28~30℃,夏季攤涼到室溫時,就可加入酒麴粉拌勻。用曲量為高粱重量的0.6%。
⑹裝箱培菌:將拌好曲的高粱粒堆在曬墊上,扒平,高粱粒上鋪蓋一張曬墊保濕。冬季還要在蓋墊上加蓋一層干凈的稻草保溫。
⑺發酵:將糖化好的醅料裝入缸中,然後用塑料布封缸發酵6天以上即可蒸餾。發酵時間,夏季從培菌開始7天左右,冬天缸的四周用稻草等保溫,約9-14天。
⑻蒸餾:高粱酒蒸餾一般需要掐頭去尾,100斤糧食去酒頭半斤,直接接酒到想要的度數為止,剩下的尾酒用大火催出來倒入下鍋復蒸。
高粱酒具有酒體晶瑩醇厚,香氣悠久,味醇厚,口感清香綿長,各味諧調,恰到好處,酒味全面的獨特風格。
『捌』 尾酒多少度不能要
去尾是接完蒸餾酒後,低於50度的酒不要了叫做去尾。為了節約能源酒尾一般低於10度就不接了。
『玖』 白酒斷尾多少度最好
沒有最好,合適的才是好的。去尾要看你自己,
喝酒的度數不同,對酒尾的定義不同,比如喝高度酒的地方,接至桶中綜合酒度為50度時,其餘酒即單獨接出來了。
無論你們當地喝高度酒、中度酒還是低度酒,建議30以下的酒就要單獨接出來了。如果喝低度酒,寧願用水降度,也不要用酒尾。
綜合就是30-50度都可以
『拾』 米酒的釀造在蒸餾過程中會「掐頭去尾」,那麼他們的量一般是多少
請再次明確您的問題,米酒的釀造是不包括蒸餾這一步的。米酒是純釀造酒,度數一般在8-10度,部分高度的能到12度。是純手工釀造的,中國很多地區都有自釀米酒的習慣。
您說的應該是白酒,或者是米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吧,這就根據酒麴的不同,釀造工藝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手段了,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一切以保證後期調制為准。
「掐頭去尾」主要是為了保證酒的品質,蒸餾過程中各餾份的變化規律是:甲醇、高級醇、低級脂肪酸酯、醛類在酒頭中較多,在酒身和酒尾中逐漸減少。有機酸,特別是乳酸等在酒頭中很少,在酒身和酒尾中含量逐漸增高。高級醇例如異戊醇的沸點雖然為132℃,但由於異戊醇的酒精溶液比異戊醇的水溶液沸點低,兩者的相對揮發度不同,所以,這類物質在酒頭、酒尾中含量都較高,在各餾份中,異戊醇的含量成S形曲線。酒的味道,通常是酒頭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較協調;酒尾甜,但邪雜味大,所以摘酒時要掐頭去尾。掐去酒頭,分別貯存,可作勾兌酒用。酒尾經選擇適宜的餾份,也可作勾兌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