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芳烴抽提工藝包括哪些過程及如何抽提
過程:(1)抽提塔,溶劑與原料接觸的場所,將芳烴和非芳烴分離開(2)汽提塔:目的是用抽提蒸餾的方法除去富溶劑中的輕質非芳烴。(3)
n回收塔:回收塔的目的是將芳烴和環丁碸溶劑分開,塔底的環丁碸打回抽提塔循環使用。塔頂的混合芳烴送至苯塔處理。採用真空操作避免高溫下環丁碸分解。(4) n非芳水洗塔:目的是用水洗的辦法回收非芳烴中的環丁碸,即利用水與溶劑互溶的性能,將非芳烴中的環丁碸溶解下來。(5) n水汽提塔:從非芳烴水洗塔底部出來的貧溶劑水和汽提塔頂迴流罐底來的含有微量非芳烴的水一起送至水汽提塔處理,目的是除去水中的輕質非芳烴,以防非芳烴在系統中聚集影響芳烴質量,以及回收被非芳烴攜帶而被水溶下的溶劑。
溶劑抽提法:其步驟是寬餾分重整汽油進入脫戊烷塔,脫戊烷塔頂流出戊烷成分,塔底物流進入脫重組分塔,塔頂分出抽提進料進入芳烴抽提部分,塔底重汽油送出裝置。抽提進料得到芳烴物質和混合芳烴物質,非芳烴送出裝置,混合芳烴經過白土精製,芳烴精餾後,得到苯,甲苯,二甲苯和鄰二甲苯產品,重芳烴送出裝置。
『貳』 蒸餾塔是壓力容器嗎
為了與一般容器(常壓容器)相區別,只有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的容器,才稱之為壓力容器:
(1)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工作壓力是指壓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其頂部可能達到的最高壓力(表壓力));
(不含液體靜壓力)
(2)內直徑(對非圓形截面指寬度高度或對角線如矩形為對角線橢圓為長軸)不小於150mm的容器
(3)工作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者溫度高於標准沸點的液體;
看看你的蒸餾塔是否滿足以上條件
希望幫到你
『叄』 請教個問題,有誰知道酒精精餾塔按照目前國家規定,能不能露天設置安全管理方面有何規定
按GB50160-2008的規定執行,條文如下:5.5.1 在非正常條件下,可能超壓的下列設備應設安全閥:1. 頂部最高操作壓力大於等於0.1MPa的壓力容器;2. 頂部最高操作壓力大於0.03MPa的蒸餾塔、蒸發塔和汽提塔(汽提塔頂蒸汽通入另一蒸餾塔者除外);3. 往復式壓縮機各段出口或電動往復泵、齒輪泵、螺桿泵等容積式泵的出口(設備本身已有安全閥者除外);4. 凡與鼓風機、離心式壓縮機、離心泵或蒸汽往復泵出口連接的設備不能承受其最高壓力時,鼓風機、離心式壓縮機、離心泵或蒸汽往復泵的出口;5. 可燃氣體或液體受熱膨脹,可能超過設計壓力的設備;6. 頂部最高操作壓力為0.03~0.1MPa的設備應根據工藝要求設置。該條條文說明如下:需要設置安全閥的設備如下:1根據國家現行法規規定,操作壓力大於等於0.1MPa(表)屬於壓力容器,因此應設置安全閥。2汽液傳質的塔絕大部分是有安全閥的,因為停電、停水、停迴流、汽提量過大、原料帶水(或輕組分)過多等原因,都可能促使氣相負荷突增,引起設備超壓,所以塔頂操作壓力大於0.03MPa(表)者,都應設安全閥。3壓縮機和泵的出口都設安全閥,有的安全閥附設在機體上,有的則安裝在管道上。因為機泵出口管道可能因故堵塞,出口閥可能因誤操作而關閉。
『肆』 蒸餾塔的蒸餾塔的工作原理
在發酵成熟醪中,不單是含有酒精,還含有其它幾十種成分的物質,若加上水,這些物質的含量遠遠超過酒精的含量,成熟醒中酒精含量僅為7—11%(容量)左右,而包括水、醇類、醛類、酸類、脂類的雜質幾乎佔90%,要得到純凈的酒精,就必須採用一定的方法,把酒精從成熟醪中分離出來。生產中是採用加熱蒸餾的辦法,把各種不同沸點、比重、揮發性的物質從不同的設備中分離出來,從而得到較高純度的酒精。
粗餾塔的工作原理為發酵成熟醪通過預熱後,進入粗餾塔中的上部,塔底不斷均勻地通入加熱蒸氣,這時由於加熱的作用就可將成熟醪中液態酒精轉變為酒精氣體,同時其它低沸點和揮發性的雜質,都成為氣態,和酒精一同進入排醛塔中(也可直接進入精餾塔),塔底將蒸餾後的廢糟排出塔外。
粗餾塔運行正常時,塔頂溫度不得低於93℃,但也不能過高,過高的頂溫對分離無利,且耗蒸氣量大。一般控制在95—96℃。溫度過低,醒中的酒精沒有完全蒸發出來,逃酒率明顯增大。純酒精的沸點是78.3℃,但混有水等成分的混合液體的沸點遠遠不止78.3℃,所以,粗餾塔底溫控制不應低於105℃,一般在105℃—109℃之間。成熟醪進入粗餾塔前必須進行預熱,減小溫差,有利於粗餾塔穩定運行。一般應將醪預熱溫度控制在60—70℃之間,有些生產單位由於設備性能的影響,一般偏低5—10℃。
除醛塔的工作原理是成熟醪中的酒精經過粗餾後,由氣態從粗餾塔頂進入除醛塔中,通過除醛塔內再適量的加熱、冷凝、迴流,使粗酒精中所含的醛、酯等低沸點、易揮發的雜質從排醛管中排出,脫醛酒精從醛塔底部進入液相精餾塔,部分酒頭從酒頭管中進入後發酵罐的醪中或成熟醪中。
正常情況下,除醛塔底部溫度為86—89℃,塔頂溫度控制在79℃,除醛塔上的1*冷凝器水溫不應低於60℃,最後一個冷凝器的溫度不得低於25℃。
精餾塔的工作原理是酒精通過以上兩塔蒸餾後,酒精濃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雜質還需進一步排除,精餾塔的蒸餾目的就是通過加熱蒸發、冷凝、迴流,上除頭級雜質,中提雜醇油,下排尾級雜質,獲得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品——酒精。蒸餾塔的工作原理並非只局限於提純酒精。蒸餾塔的功能主要是為了分離混合液體,利用不同液體在不同條件下,如溫度不同,揮發性(沸點)不同的原理進行液體分離,從而達到提純效果。蒸餾塔主要分為板式塔與薄膜式塔。板式塔比較常見,其構造可分為板、重沸器、冷凝器三個部分。
精餾塔的塔頂溫度一般應控制在79℃,塔底溫度應控制在105—107℃,塔中溫度在取酒正常的情況下,在88—92℃之間。精餾塔上的1*冷凝器水溫應在60—65℃,2*冷凝器應在35—40℃,最後一個冷凝器溫度最好不低於25℃。
『伍』 芳烴抽提工藝包括哪些過程及如何抽提
過程:(1)抽提塔,溶劑與原料接觸的場所,將芳烴和非芳烴分離開(2)汽提塔:目的是用抽提蒸餾的方法除去富溶劑中的輕質非芳烴。(3)
n回收塔:回收塔的目的是將芳烴和環丁碸溶劑分開,塔底的環丁碸打回抽提塔循環使用。塔頂的混合芳烴送至苯塔處理。採用真空操作避免高溫下環丁碸分解。(4) n非芳水洗塔:目的是用水洗的辦法回收非芳烴中的環丁碸,即利用水與溶劑互溶的性能,將非芳烴中的環丁碸溶解下來。(5) n水汽提塔:從非芳烴水洗塔底部出來的貧溶劑水和汽提塔頂迴流罐底來的含有微量非芳烴的水一起送至水汽提塔處理,目的是除去水中的輕質非芳烴,以防非芳烴在系統中聚集影響芳烴質量,以及回收被非芳烴攜帶而被水溶下的溶劑。
溶劑抽提法:其步驟是寬餾分重整汽油進入脫戊烷塔,脫戊烷塔頂流出戊烷成分,塔底物流進入脫重組分塔,塔頂分出抽提進料進入芳烴抽提部分,塔底重汽油送出裝置。抽提進料得到芳烴物質和混合芳烴物質,非芳烴送出裝置,混合芳烴經過白土精製,芳烴精餾後,得到苯,甲苯,二甲苯和鄰二甲苯產品,重芳烴送出裝置。
『陸』 腋窩下面發紅然後有臭味
因為體型較胖,可能是腋窩皮膚給先磨破,然後引發炎症了,可以疼的時候,用碘伏消毒,然後充分乾燥,用干毛巾或者吹風機吹乾。這樣消炎可以比較徹底。
『柒』 1,3-丁二烯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全球丁二烯主要來源及生產方法
目前,世界丁二烯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乙烯裂解裝置副產的混合C4餾分中抽提得到,這種方法價格低廉,經濟上占優勢,是目前世界上丁二烯的主要來源。另一種是從煉油廠C4餾分脫氫得到,該方法只在一些丁烷、丁烯資源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採用。世界上從裂解C4餾分抽提丁二烯以萃取精餾法為主,根據所用溶劑的不同生產方法主要有乙睛法(ACN法)、二甲基甲醯胺法(DMF法)和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3種。
(1)乙腈法(ACN法)
該法最早由美國Shell公司開發成功,並於1956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它以含水10%的ACN為溶劑,由萃取、閃蒸、壓縮、高壓解吸、低壓解吸和溶劑回收等工藝單元組成。1977年Shell公司在改造中增加了冷凝器和水洗塔,並將閃蒸和低壓解吸的氣相合並壓縮,其中約8%經冷凝送往水洗塔洗去溶劑,塔頂氣相返回原料蒸餾塔,這樣就除去了C4烴中的C5烴。其餘氣體一部分送往高壓解吸塔,另一部分送往萃取蒸餾塔塔底作為再拂氣體提供熱能,從而省去了一台再沸器,降低了蒸汽用量。水洗塔底溶劑約1%送往溶劑回收精製系統,以保證循環溶劑的質量。該法對含炔烴較高的原料需加氫處理,或採用精密精餾、兩段萃取才能得到較高純度的丁二烯。該方法以義大利SIR工藝和日本JSR工藝為代表。義大利SIR工藝以含水5%的ACN為溶劑,採用5塔流程(氨洗塔、第一萃取精餾塔、第二萃取精餾塔、脫輕塔和脫重塔)。在第一萃取精餾塔前加一氨水洗滌塔,用以除去原料中0.04%~0.08%的醛酮。炔烴由第二萃取蒸餾塔第75塊塔板側線采出,送往接觸冷凝器。脫重塔塔底和接觸冷凝器底部物料合並,其熱能回收後用於原料蒸發器。該工藝不僅能使丁二烯收率達到96%~98%,還能使丁二烯與炔烴分離,丁二烯產品純度可以達到99.5%以上。該技術的特點為流程簡單,溶劑解吸在萃取精餾塔下段完成;第一萃取精餾塔採用兩點進料,有利於改善塔內液相的濃度分布,減少該塔上段的液相負荷,降低能耗;在第一萃取精餾塔下部設置一台換熱器,起中間再沸器的作用,可充分利用塔底熱能提高烴類從溶劑中的分離效率;採用在第二萃取精餾塔第75塊塔板側線除炔烴的技術,使丁二烯與炔烴幾乎完全分離。日本JRS工藝以含水10%的ACN為溶劑,採用兩段萃取蒸餾,第一萃取蒸餾塔由兩塔串聯而成。該工藝經過了1980年和1988年兩次重大的改造。1980年的改造是採用了熱偶合技術,即將第二萃取蒸餾塔頂全部富含丁二烯的蒸汽,不經冷凝直接送入脫重塔中段,同時將脫重塔內下降液流的一部分從中段塔盤上抽出,送往第二萃取蒸餾塔作為塔頂迴流液,這樣第二萃取蒸餾塔塔頂不需要冷凝器,這部分的熱量將全部加到脫重塔,使該塔塔底再沸器的熱負荷比熱偶合前降低40%左右,從而實現大幅度節能。1988年的改造主要解決系統熱能回收問題,即在提濃塔和脫輕塔安裝中間冷凝器,將提濃塔從進料板附近上、下兩段串聯相接,這樣即可使上塔負荷大幅度降低,又不會影響塔的操作條件。將塔分為上下兩段,下塔操作壓力提高,塔內溫度相應升高,這樣中間冷凝器就可回收到高品位的熱能。此外,溶劑回收塔塔底廢水的熱能,可用於該塔進料管線的預熱器,加上解析塔從側線采出炔烴也可回收部分熱能,因而該工藝在同類工藝中的能耗是最低的。採用ACN法生產丁二烯的特點是沸點低,萃取、汽提操作溫度低,易防止丁二烯自聚;汽提可在高壓下操作,省去了丁二烯氣體壓縮機,減少了投資;粘度低,塔板效率高,實際塔板數少;微弱毒性,在操作條件下對碳鋼腐蝕性小;分別與正丁烷、丁二烯二聚物等形成共沸物,致使溶劑精製過程較為復雜,操作費用高;蒸汽壓高,隨尾氣排出的溶劑損失大;用於回收溶劑的水洗塔較多,相對流程長。
(2)二甲基甲醯胺法(DMF法)
DMF法又名GPB法,由日本瑞翁(Geon)公司於1965年實現工業化生產,並建成一套4.5萬t/a生產裝置。該生產工藝包括四個工序,即第一萃取蒸餾工序、第二萃取蒸餾工序、精餾工序和溶劑回收工序。原料C4汽化後進入第一萃取精餾塔,溶劑DMF由塔的上部加入。溶解度小的丁烷、丁烯、C3使丁二烯的相對揮發度增大,並從塔頂分出,而丁二烯、炔烴等和溶劑一起從塔底導出,進入第一解吸塔被完全解吸出來,冷卻並經螺桿壓縮機壓縮後進入第二萃取精餾塔進一步分離。不含C4組分的溶劑從解吸塔底高溫采出,用作萃取精餾、精餾、蒸發等工序的熱源,熱量回收後重新循環使用。炔烴、丙二烯、硫化物、羰基化合物這些有害雜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較高,為防止乙烯基乙炔爆炸,並進一步回收溶劑中的丁二烯,第二萃取塔底排出的富溶劑送往丁二烯回收塔,塔頂為粗丁二烯。回收塔塔頂餾出的丁二烯和少量雜質返回第二萃取塔前的壓縮機人口,塔釜含炔烴的溶劑送至第二解吸塔,從該塔塔頂分出乙烯基乙炔,稀釋後用作鍋爐燃料,釜液為溶劑,循環回萃取精餾塔。經兩段萃取精餾得到的粗丁二烯中的雜質採用普通精餾除去。比丁二烯揮發度大的C3、水分等,在脫輕塔頂除去,比丁二烯揮發度小的殘餘2-丁烯、1,2-丁二烯、C5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少量丁二烯二聚物在脫重塔塔底除去。脫重塔頂可以得到純度在99.5%以上的聚合級丁二烯。DMF法工藝的特點是對原料C4的適應性強,丁二烯含量在15%~60%范圍內都可生產出合格的丁二烯產品;生產能力大,成本低,工藝成熟,安全性好、節能效果較好,產品、副產品回收率高達97%;由於DMF對丁二烯的溶解能力及選擇性比其他溶劑高,所以循環溶劑量較小,溶劑消耗量低;無水DMF可與任何比例的C4餾分互溶,因而避免了萃取塔中的分層現象;DMF與任何C4餾分都不會形成共沸物,有利於烴和溶劑的分離;但由於其沸點較高,溶劑損失小。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良好,無水存在下對碳鋼無腐蝕性。但由於其沸點高,萃取塔及解吸塔的操作溫度都較高,易引起雙烯烴和炔烴的聚合;DMF在水分存在下會分解生成甲酸和二甲胺,因而有一定的腐蝕性。
(3)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
N-甲基吡咯烷酮法由德國BASF公司開發成功,並於1968年實現工業化生產,建成一套7.5萬t/a生產裝置。其生產工藝主要包括萃取蒸餾、脫氣和蒸餾以及溶劑再生工序。粗C4餾分氣化後進入主洗滌塔底部,含有8%水的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劑由塔頂進入,丁二烯和更易溶解的組分及部分丁烷和丁烯被吸收,同時不含丁二烯的丁烷和丁烯從塔頂排出。主洗塔底部的富溶劑進入精餾塔,在此溶劑吸收的丁烷和丁烯被更易溶的丁二烯、丙二烯和乙炔置換出來,含有乙炔和丙二烯的丁二烯從精餾塔側線以氣態采出進入後洗塔。在後洗塔中,用新鮮溶劑將其他組分溶解,粗丁二烯由其塔頂蒸出後冷凝液化進入蒸餾工序,塔釜富溶劑返回精餾塔的中段。精餾塔釜的富溶劑先進入閃蒸罐中部分脫氣,再進人脫氣塔脫烴,並控制NMP中的水平衡,少量炔烴從側線離開脫氣塔,其餘脫下的烴經冷卻塔進入循環壓縮機,最後返回精餾塔底部。從後洗塔出來的粗丁二烯在第一蒸餾塔脫除甲基乙炔,在第二蒸餾塔中脫除1,2一丁二烯和C5烴,由第二蒸餾塔頂得到丁二烯產品。汽提後的溶劑抽出總量的0.2%進行再生,以免雜質積累。NMP法工藝的特點是溶劑性能優良,毒性低,可生物降解,腐蝕性低;
原料范圍較廣,可得到高質量的丁二烯,產品純度可達99.7%~99.9%;C4炔烴無需加氫處理,流程簡單,投資低,操作方便,經濟效益高;NMP具有優良的選擇性和溶解能力,沸點高、蒸汽壓低,因而運轉中溶劑損失小;它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極好,即使發生微量水解,其產物也無腐蝕性,因此裝置可全部採用普通碳鋼;為了降低其沸點,增加選擇性,降低操作溫度,防止聚合物生成,利於溶劑回收,可在其中加入適量的水,並加入亞硝酸鈉作阻聚劑。
--- 詳細信息
『捌』 什麼情況下應設置安全泄放裝置
試驗和氣密性試驗相應地取1.25倍、1.15倍和1.00倍的最大允許工作壓力值,並在圖樣和銘牌中註明。.當容器上安裝一個泄放裝置時,泄放裝置的動作壓力應不大於設計壓力,且該空間的超壓限度應不大於設計壓力的10%或20kPa中的較大值。 3.當容器上安裝多個泄放裝置時,其中一個泄放裝置的動作壓力應不大於設計壓力,其他泄放裝置的動作壓力可提高,但不得超壓設計的4%。該空間的超壓限度應不大於設計壓力的12%或30kPa中的較大值。 4.當容器有可能遇到火災或接近不能預料的外來熱源而可能釀成危險時,應安裝輔助的泄放裝置,應使容器內超壓限度不超過設計壓力的16%。 5.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可看成是一個容器,只需在危險的空間(容器或管道上)設置一個泄放裝置。但在計算泄放裝置的泄放量時,應把容器間的連接管道包括在內。與壓力源相連接的、本身不產生壓力的壓力容器,該容器的設計壓力達到了壓力源的設計壓力時。專注於解決中央空調自控和供熱採暖自控方案;諸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相同或稍有差異,容器間採用足夠大的管道連接,且中間無閥門隔斷時. 6.同一台壓力容器,由於有幾種工況而具有兩個以上設計壓力時,該容器泄放裝置的動作壓力應能適用於各種工況下的設計壓力。 7.容器內的壓力若有可能小於大氣壓力,而該容器不能承受此負壓條件時,應裝設防負壓的泄放裝置。 8.換熱器等壓力容器,若高溫介質有可能泄漏到低溫介質而產生蒸汽時,應在低溫空間設置泄放裝置。 9.一般可任選一種類型的泄放裝置,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必須採用爆破片裝置。 壓力快速增長;對密封有更高要求;容器內物料會導致安全閥失效;安全閥不能適用的其他情況。
『玖』 誰知道香水怎麼製成的嗎
在很久以前,製造香水被人認為是非常浪漫卻高深的學問,這門學問起源於法國,稱作芳香學。當時,人們發現脂肪可以吸取香味。就像現在如果我們把一塊黃油和菠蘿放置在冰箱內,黃油就會吸收菠蘿的香味而變得香起來。芳香學的方法,也就是把脂肪在一塊塊玻璃上抹均勻,再將這些玻璃塊放置在木製的框上,周圍灑滿鮮花,花朵每天都要不停的更換,不能有點枯萎。這樣換了許多次後,這些脂肪顏色逐漸變深也漸漸飽和起來,便將它們從玻璃盤中移出倒在機器中攪動,攪碎後加入酒精,大約放置一個禮拜,香味就幾乎轉移到了酒精中,再將這些酒精收集起來,便形成了香水的雛形,剩下的脂肪可以加工成香膏。用這種方法可以製作出各種味道的香水,井可以將其中的幾種香精混合起來,在密封避光的地方保存一年左右,幾種不同的香味就會變得合諧而穩定起來,這個儲存時間不能縮短,否則質量就得不到保證。在製作香水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加入穩定劑,它能夠使酒精減少揮發,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香味,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用香貓香、麝香與龍涎香這三種昂貴的原料來作為穩定劑,直到現在,這三種定性劑仍然是很優秀、常用的香水配製原料。今天,製作香水的方法仍然沿襲了這種做法,只是這個過程更加高效而精確,選用高質量的溶劑運用萃取與蒸餾的方法提取高純的香精,這些香精油和製作原料在市場上隨時可以買到。
天然植物精油提贊萃取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榨取法:最簡單的方法,即為利用機械器具施壓力使植物汁液流出的方法。所有柑橘屬植物都採用此法。 萃取法:利用溶劑將精油溶解出來後,再將溶劑分離,即可取得純精油製品的方法。因精油性質又可分為三種方法: 1.一般溶劑萃取法:大多數精油均用此法,以非極性溶劑,例如石油醚、甲苯等。 2.樹脂萃取法:沸點高的精油難揮發,采一般萃取法將非常浪費加熱能源,故采此法,以樹脂作為溶劑。 3.二氧化碳萃取法:對加熱敏感的精油必須採用此法。 蒸餾法:利用水蒸汽將精油溶出的方法,有直接與間接兩種: 1.直接蒸汽蒸餾法:最常見的精油提贊方法,將蒸汽直接由蒸餾塔底吹入與萃取植物直接接觸的方法。 2.間接蒸汽蒸餾法:萃取植物與水一起加熱至沸騰方法。 另外有的精油提贊後需要再精贊更純者,或者色澤變黑者,則可再用真空蒸餾法來精贊,蒸汽僅作為加熱用,並不與精油接觸。
『拾』 植物精油提煉方法
常見的植物精油提煉復方法有水制蒸氣蒸餾法、冷凍壓縮法(壓榨法)、化學溶劑萃取法、油脂分離法(脂吸法)、二氧化碳萃取法、浸泡法。 蒸餾法是萃取芳香植物精油最常用的方法,95%的芳香植物精油是由蒸餾法萃取而得。
(10)非芳蒸餾塔壓力高擴展閱讀:
蒸餾法可以說是提煉精油最古老,也是最廣泛被使用的方法,處理的程序包括在蒸餾容器中以水或蒸氣(或是兩者並用)將植物加熱,使水蒸氣排出,因而製造出濃縮液。
用上述程序製造出來的液體混合油和水,通常油會浮在水上,因而是水重於油,如果是油重於水的情況(如丁香油),則油會沉到底下,這時候可以輕易把油和水分開。
蒸餾容器的大小差異很大,小的蒸餾器多見於山區的小型生產者,大的則可以大到用車台來裝載,大型的常見於美國薄荷生產區,甚至有更大型的則出現在法國格拉斯或英國隆梅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