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凝器有哪些分類哪些實驗室比較常用
主要有直型冷凝器,球形冷凝器,空氣冷凝器以及蛇形冷凝器,各有不同用處
直型冷凝器一般用於蒸餾及減壓蒸餾,球形冷凝器主要用於迴流,冷凝效果較直型冷凝器好,二者都是實驗室常用。空氣冷凝器主要用於沸點較高的液體的迴流,可防止水冷時冷凝管炸裂。
蛇形冷凝管效果最好,但就夠復雜,常用在一些儀器上,如旋轉蒸發儀,一般不單獨使用
2. 化學實驗室蒸餾實驗時使用冷凝器,為什麼要「下進上出」還有一般使用哪種冷凝器.
lz說的應該是冷凝管吧~
下進上出因為進水口處的水溫回較低而被蒸氣加熱過後的水,溫度較高;較熱的答水因密度降低會自動往上流,有助於冷卻水的循環,提高冷卻效率.
冷凝管有直型、球型、蛇型(沒見過=、=)三種,蒸餾一般用直型冷凝管,利於餾分流出
3. 比較精餾塔冷凝方式(全凝器冷凝和分凝器),它們有何特點和適用場合
精餾塔頂出來的氣相,一般需要用其它冷媒冷疑(如循環水、冷凍水或冷物料),具體是採用全凝器冷凝或分凝器冷凝以及選用何種冷媒,要看被冷凝的氣相溫度高低及氣相組分的沸點高低。
當被冷凝的氣相溫度較高及組分較單一且常溫下為液態時,一般採用全凝器冷凝,用循環水做冷媒。
當被冷凝的氣相溫度較高但組分較多且常溫下有某組分為氣態或易氣化時,一般採用分凝器冷凝,先用循環水做冷媒將氣相中沸點較高的組分冷凝下來,未冷凝氣體再用低溫冷凍水做冷媒冷凝,即所謂分凝器冷凝。
當然,也可以就用低溫冷凍水進行全凝器冷疑。但因冷凍水比循環水成本高,經濟上不合算。
實際生產中,為了節能,當被冷凝的氣相溫度較高時,也可先與其它低溫物料換熱,這樣氣相被部分冷凝,再用循環水冷凝,也是一種分凝方法,可減少循環水用量。低溫物料被預熱,也可減少蒸汽耗量。
(3)蒸餾冷凝器如何選用擴展閱讀:
掌握好物料平衡、氣液相平衡和熱量平衡是精餾操作的關鍵所在,三個平衡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操作中通常是以控制物料平衡為主,相應調節熱量平衡,最終達到氣液相平衡。
(1)要保持塔底液面穩定平衡,必需穩定:
①進料量和進料溫度;
②塔頂、側線及塔底抽出量;
③塔頂壓力。
(2)要保持穩定的塔頂溫度,必需穩定:
①進料量和進料溫度;
②頂迴流、循環迴流各中段迴流量及溫度;
③塔頂壓力;
④汽提蒸汽量;
⑤原料及迴流不帶水。
只要密切注意塔頂溫度、塔底液面,分析波動原因,及時加以調節,就能掌握塔的三個平衡,保證塔的正常操作。
4. 甲醇,乙醇類溶劑的蒸餾,選擇哪種冷凝器比較好
乙醇沸點為78.3攝氏度,水冷凝就可以
蒸餾化學口訣
隔網加熱冷管傾,上回緣下緣兩相平。
需加碎答瓷防暴沸,熱氣冷水逆向行。
瓶中液限掌握好,先撤酒燈水再停 [5] 。
相關解釋
①隔網加熱冷管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說加熱蒸餾燒瓶時要隔石棉網(防止蒸餾燒瓶因受熱不均勻而破裂),在安裝冷凝管時要向下傾斜。
②上緣下緣兩相平:意思是說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上緣要恰好與蒸餾瓶支管介面的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
③熱氣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說冷卻水要由下向上不斷流動,與熱的蒸氣的流動的方向相反。
④瓶中液限掌握好:意思是說一定要掌握好蒸餾燒瓶中液體的限量,最多不超過蒸餾燒瓶球體容積的2/3,最低不能少於1/3。
⑤先撤酒燈水再停:意思是說蒸餾結束時,應先停火再停冷卻水。
5. 實驗室中製取蒸餾水如何使用冷凝器
從蒸餾燒瓶出來的導管連接冷凝管平(大)一頭,尖頭即冷凝水出來的位置,冷凝管身上有兩個小連接頭,接近冷凝管出口的必須接到水龍頭上,用於冷凝的水從這里進入充滿冷凝管後,從接近冷凝管入口的小接頭上流出。即"下進上出"
6. 精餾設備的冷凝器
用以將塔頂蒸氣冷凝成液體,部分冷凝液作塔頂產品,其餘作迴流液返回專塔頂,使塔內汽屬液兩相間的接觸傳質得以進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殼式換熱器。小型精餾塔的冷凝器可安裝在精餾塔頂部;大型的冷凝器則單獨安裝,並設有迴流槽,迴流液用泵送至塔頂。
7. 化學實驗室蒸餾實驗時使用冷凝器,為什麼要「下進上出」還有一般使用哪種冷凝器。
lz說的應該是冷凝管吧~
下進上出因為進水口處的水溫較低而被蒸氣加熱過後的水,溫度版較高權;較熱的水因密度降低會自動往上流,有助於冷卻水的循環,提高冷卻效率。
冷凝管有直型、球型、蛇型(沒見過=、=)三種,蒸餾一般用直型冷凝管,利於餾分流出
8. 冷凝器材質如何選
冷凝器是對蒸發後的高溫氣體進行降溫。凝汽器是對高溫氣體降溫後進行液化
有一點區別就是使用范圍不同而造成名稱不同.
凝汽器是專門用於水蒸汽的降溫液化.
冷凝器可用於其它任何蒸氣的降溫與冷凝.
冷凝器(Condenser)
空調系統的機件,能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大部分的汽車置於水箱前方。
把氣體或蒸氣轉變成液體的裝置。發電廠要用許多冷凝器使渦輪機排出的蒸氣得到冷凝;在冷凍廠中用冷凝器來冷凝氨和氟利昂之類的致冷蒸氣。石油化學工業中用冷凝器使烴類及其他化學蒸氣冷凝。在蒸餾過程中,把蒸氣轉變成液態的裝置稱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氣體或蒸氣的熱量帶走而運轉的。對某些應用來說,氣體必須通過一根長長的管子(通常盤成螺線管),以便讓熱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氣中,銅之類的導熱金屬常用於輸送蒸氣。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經常在管道上附加散熱片以加速散熱。散熱片是用良導熱金屬製成的平板。這類冷凝器一般還要用風機迫使空氣經過散熱片並把熱帶走。
一。一般製冷原理
一般製冷機的製冷原理壓縮機的作用是把壓力較低的蒸汽壓縮成壓力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體積減小,壓力升高。
壓縮機吸入從蒸發器出來的較低壓力的工質蒸汽,使之壓力升高後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壓力較高的液體,經節流閥節流後,成為壓力較低的液體後,送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吸熱蒸發而成為壓力較低的蒸汽,從而完成製冷循環。
1.蒸汽壓縮式製冷原理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其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製冷系統的基本原理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其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實際製冷系統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9. 實驗室中製取蒸餾水如何使用冷凝器
從蒸餾燒瓶出來的導管連接冷凝管平(大)一頭,尖頭即冷凝水出來的位置,冷凝管身上有兩個小連接頭,接近冷凝管出口的必須接到水龍頭上,用於冷凝的水從這里進入充滿冷凝管後,從接近冷凝管入口的小接頭上流出。即"下進上出"
10. 冷凝器選型
肯定是選用表面式換熱器,根據殼程,管程工作介質的參數,流量,壓力和溫度等,做出流體力學計算和傳熱計算,確定換熱面積,介面尺寸,管程的流程數,換熱器結構強度等
最好是直接找到做換熱器的廠家,根據你的要求做出設備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