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蘭地是出自哪裡的酒
白蘭地,最初來自荷蘭文Brandewijn,意為「燒制過的酒」。狹義上講,是指葡萄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經橡木桶貯存而成的酒。白蘭地是一種蒸餾酒,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貯藏後釀造而成。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叫葡萄白蘭地,常講的白蘭地,都是指葡萄白蘭地而言。以其他水果原料釀成白蘭地,應加上水果的名稱,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但它們的知名度遠不如前者大。
白蘭地通常被人稱為「葡萄酒的靈魂」。世界上生產白蘭地的國家很多,但以法國出品的白蘭地最為馳名。而在法國產的白蘭地中,尤以干邑地區生產的最為優美,其次為雅文邑(亞曼涅克)地區所產。除了法國白蘭地以外,其他盛產葡萄酒的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美國﹑秘魯﹑德國﹑南非﹑希臘等國家,也都有生產一定數量風格各異的白蘭地。獨聯體國家生產的白蘭地,質量也很優異。
B. 干邑白蘭地和雅文邑白蘭地有什麼區別
白蘭地(brandy)最初來自荷蘭文 Brandewijn,意為「燒制過的酒」。通常所說的白蘭地,一般都以葡萄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橡木桶陳年釀制而成的高度烈酒。
而以其他水果為原料,通過同樣的方法製成的酒,常在白蘭地酒前面加上水果原料的名稱以區別其種類。比如,以櫻桃為原料製成的白蘭地稱為櫻桃白蘭地(Cherry Brandy),以蘋果為原料製成的白蘭地稱為蘋果白蘭地(Apple Brandy)。
世界上生產白蘭地的國家有很多,但以法國出品的白蘭地最為馳名。而在法國產的白蘭地中,尤以干邑地區生產的白蘭地最受歡迎,其在法國干邑產區以銅制蒸餾器雙重蒸餾而成,並在法國橡木桶中密封陳釀2年的葡萄白蘭地酒。
因此, 干邑屬於白蘭地,但白蘭地不一定都是干邑。 在法國,有兩大生產白蘭地的產區——干邑和雅文邑,兩者之間有何區別?
干邑 vs 雅文邑地理位置: 隔「波爾多」相望。干邑產區位於波爾多以北靠海的地方,氣候更加清涼,土壤以鈣質土為主。雅文邑產區則在波爾多以南,相對內陸使得其氣候更加溫暖,土壤則以沙質土為主。
蒸餾工藝不同 :大部分 干邑會使用傳統的銅制壺式蒸餾器蒸餾 2 次,直到酒精度達到72.4% ABV。而雅文邑則多會選擇使用柱式蒸餾器蒸餾 1 次 ,通常會在酒精度達到52% ABV 時停止蒸餾,不過雅文邑地區也有部分酒廠使用干邑產區的方式蒸餾。
用桶方式不同 :干邑產區偏愛使用利慕贊(Limousin)或彤塞(Troncais)地區的橡木桶,其法規要求至少要經過 2 年的桶陳。而雅文邑地區則更喜歡蒙勒贊(Monlezun)橡木桶,並沒有桶陳的最低限制。
風味不同 :由於產區風土、蒸餾工藝和陳釀的不同,必然造就了其風味的不同。總體而言, 干邑的香氣更加精緻,帶有花香、果香和堅果類香氣,口感更加柔和、輕盈、圓潤 ;而 雅文邑的風味更加復雜濃郁,常帶有堅果、焦糖、香草、杏子的香氣,口感更加飽滿豐富 。
等級劃分不同 :這 2 個產區的等級都是按照桶陳時長劃分的,但由於 2 者對桶陳的要求不同,自然有了不同的等級。
「VS」等級至少桶陳 2 年;
「VSOP」等級至少桶陳 4 年;
「XO、Napoleon、Extra、Hors d』age」都至少桶陳 10 年時間。
「Blanche」未經過桶陳;
「VS」至少桶陳 1 年;
「VSOP」至少桶陳 4 年;
「Napoleon」至少桶陳 6 年;
「XO、Hors d』age」至少桶陳 10 年;
「Age Indicated」需要在酒標上標注最少桶陳年限;
「Vintages」年份雅文邑則說明酒液全部來自同年,並至少經歷了 10 年桶陳。
提及白蘭地,多數人都很熟悉的白蘭地之一,特別是軒尼詩(Hennessy)、馬爹利(Martell)、人頭馬(Remy Martin)以及拿破崙(Courvoisier)等等。
而雅文邑與的產區面積本來就比干邑小,以小酒廠為主,雅文邑 年產540萬瓶 ,僅是干邑產量的1/30,且大部分雅文邑只在法國本土銷售。
不過,法國人對雅文邑的認可度比干邑要高很多。因此,也有「法國人把干邑送給了世界,把雅文邑藏在了法國」的說法。
最後,白蘭地怎麼挑?干邑還是雅文邑、亦或者其他白蘭地?其實沒那麼復雜,喝酒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就好啦!
歡迎關注@波記商貿,懂酒、 養生 ,更愛品質生活。
C. 干邑的工藝流程
盡管當局允許採用的葡萄有七種,但現在只採用三種葡萄:主要是Ugni Blanc,但亦採用Folle Blanche和Colombard。干邑來自白葡萄,但這種烈酒的顏色卻這樣深,是否有點奇怪呢?事實上,干邑的顏色是以在橡木桶里的陳年時間來決定。
較遲成熟的Ugni Blanc葡萄釀出來的白酒酸度甚高而酒精含量低:這都是透過蒸餾和陳年來釀制好乾邑的必要元素。
除了本身在布特妮區所擁有的廣闊葡萄園外,卡慕家族亦和區內多間葡萄種植園有聯系,其中一些三代以來都向卡慕供應葡萄。
干邑區在每年十月中葡萄完全成熟時進行採摘。這是充滿歡樂的時刻,一年的辛勤耕耘終於取得成果。
採摘後的葡萄會馬上用傳統的平板壓榨器來進行壓榨,而不得使用速度更快的Archimedes螺旋壓榨器。
進行壓榨時只榨取葡萄汁液,絕不碾破葡萄外皮或裡面的果核。
榨好的汁液會立刻儲存起來,留待發酵。法例嚴禁加入糖份(Chaptalisation),所以發酵而成的葡萄酒酒精含量較低 - 只有大約8%。 產自干邑區的葡萄酒酒精度較低,味道亦較酸。不過,要經過蒸餾來生產優質干邑,這些特徵都不可缺少。
說干邑,首先要提白蘭地。18世紀前,法國出口的葡萄酒因當時的運輸條件,往往經受不住長途運輸而變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人們採用了「2次蒸餾」來提高酒精含量,以便運輸。到達目的地後再稀釋復原。2次蒸餾的白葡萄酒便是早期的白蘭地。9公升白酒經過兩次蒸餾程序後,只能釀製成1公升干邑白蘭地。蒸餾器皆為紅銅所制,其基本設計500年來未變。每次蒸餾需長達12個小時,經過第二次蒸餾後的酒,法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但還要經過悠長歲月的熏陶久藏,這些辛辣的新酒才能配以干邑白蘭地的美名。
一直以來,蒸餾方法都沒有改變。至今釀酒商仍然採用同一方式、稱為夏朗德蒸餾器(alambic charentais)的銅甑,和四百年前一樣。
干邑的蒸餾分兩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大約需要12小時。
蒸餾的原理相當簡單:將酒倒進鍋爐加熱直至蒸氣冒出。再將蒸氣收集,引入一條管,流入冷卻塔里冷凝,又再成為液體。
第一次蒸餾的酒有點濁,酒精含量約為28%,稱為低度酒/初蒸酒(brouillis)。這些初蒸酒會再進行第二次蒸餾,稱為「bonne chauffe」(雙蒸酒)。在舍棄頭尾(最先和最後釋放的蒸氣)後,就可得到bonne chauffe雙蒸酒的中心部份。這部份是酒精含量達70%至72%的清澈烈酒,經過陳年的階段就會變成干邑。
總蒸餾師負責留意酒和初蒸酒的加熱溫度,以及將酒頭酒尾分隔,其角色實在不可或缺。在兩位蒸餾師手上,即使同一種原酒,在同一個銅甑里蒸餾,亦會生產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干邑。在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蒸餾期內,總蒸餾師都會住在蒸餾廠里,以便能夠定期監察每個階段的進度 經過兩次蒸餾的清澈烈酒並未能稱為「干邑」,還需要先在橡木桶(只可用橡木)里陳年最少兩年,最長更多達50年。
干邑的奇妙變化都在橡木桶的歲月里發生。經過黑暗酒窖里空氣和木材不斷交流接觸,干邑慢慢沾染上橡木的顏色,香氣亦愈來愈醇厚。
橡木的一些特徵會漸漸轉移到干邑,形成「熟釀」氣味,只有年份十分久遠的干邑才會有這種獨一無二的氣味。
由於干邑陳年時所用的橡木充滿氣孔,一部份的干邑會隨著時間過去而蒸發。這是個不可缺少的過程,它既可減輕干邑的酒精度,亦令其變得醇厚。
在橡木桶里陳年50年後,完全成熟的干邑就會灌入大玻璃瓶里儲藏,此後不再會有任何變化。
金黃閃爍的美酒、空氣和木質之間這種細致和明顯的融煉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亦不能加以干預。一切都渾然天成,四個世紀以來未嘗改變。
木桶在藏酒過程中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法國於18世紀捲入了西班牙戰爭,白蘭地出口市場不佳,造成大量存貨,人們不得不將存貨裝入由橡木製成的木桶內儲藏。數年後,解甲歸田的人們驚奇地發現,儲存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竟然變得更香更醇,且色澤晶瑩剔透,呈琥珀色。於是,用橡木桶釀藏白蘭地便成為一個重要傳統。只有在法國特定的森林區專為釀酒而種的堅實橡木,才被用來製造釀酒桶。雖然酒窖甚為陰涼,但隨著干邑白蘭地儲藏年份日久,在橡木桶揮發掉的酒也越多,行內俗稱這為Angle share即「天使的配額」。
在橡木桶揮發掉的酒,經過空氣被吸附在牆壁上,再慢慢消失在屋外。屋外牆隨著時間會慢慢形成一層黑色的霉。法國人給它一個很浪漫的名字:angel share.那些在橡木桶里不翼而飛的酒被天使分享了。 調配堪稱是釀制干邑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經過不同總蒸餾師的蒸餾過程並在橡木桶里不同時間的陳年之後,來自六個干邑分區的干邑都會形成不同的味道、香氣和特徵。
至於怎樣「撮合」種種不同的干邑,就是總調配師的職責所在,他需要挑選最佳的干邑,再調配出配搭和諧、酒質均衡,能夠滿足嗅覺和味覺的佳釀。
總調配師就像藝術家一樣,他會按照個人的品味來運用儲存的干邑,譜寫出自己的味道和香味交響樂,令佳釀成為自己的藝術品。
調配上品干邑並無任何秘方。需要的只是從蒸餾干邑以至最後調配完成的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了如指掌。這是一門藝術,必須向上一代學習,再傳給下一代。
由於調配是一門個人的藝術,所以卡慕家族規定,只有嫡系成員才有資格背上總調配師的名銜。
在干邑地區,聚集著多家世界級的干邑酒業公司,軒尼詩、馬爹利、人頭馬和拿破崙一起被公認為干邑酒的四大經典品牌,代表了干邑的頂級水平。
干邑酒調校師是干邑製造業的關鍵人物。在整個製造過程中調校師們一直在觀察白蘭地的原酒液在整個藏釀期的變化,以確定何時換酒桶及它目前在藏釀期的最適時點。由於所有干邑都不是以葡萄年份來賣的,調校師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把不同時期和產地的干邑混合調校,以得到整體均勻一致的市場品級標准。
D. 白蘭地是用什麼釀造出來的
白蘭地是採用雙蒸工藝釀制的高純度果酒,從廣義上講,所有由版果實的漿汁或皮渣權經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都稱為白蘭地。原料品種多為白葡萄品種,要求糖度較低(120 ~180g/L),酸度較高(≥6g/L),具有弱香和中性香。主要品種有白玉霞、白福兒、鴿籠白等。目前我國適合釀造白蘭地的品種有紅玫瑰、白羽、白雅、龍眼、佳麗釀等。
白蘭地最早起源於法國。白蘭地,最初來自荷蘭文Brandewijn,意為「燒制過的酒」。狹義上講,是指葡萄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經橡木桶貯存而成的酒。白蘭地是一種蒸餾酒,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貯藏後釀造而成。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叫葡萄白蘭地,常講的白蘭地,都是指葡萄白蘭地而言。
白蘭地通常被人稱為「葡萄酒的靈魂」。世界上生產白蘭地的國家很多,但以法國出品的白蘭地最為馳名。而在法國產的白蘭地中,尤以干邑地區生產的最為優美,其次為雅文邑(亞曼涅克)地區所產。
除了法國白蘭地以外,其他盛產葡萄酒的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美國﹑秘魯﹑德國﹑南非﹑希臘等國家,也都有生產一定數量風格各異的白蘭地。
E. 干邑白蘭地是不是比一般白蘭地要好
那是肯定的。要知道所有的干邑都是白蘭地,但白蘭地不一定都是干邑。
如今世界上生產白蘭地的國家很多,但以法國出品的白蘭地最為馳名。在法國產的白蘭地中,尤以干邑地區生產的干邑白蘭地(Cognac)最為優美,其次為雅文邑地區所產的雅文邑白蘭地(Armagnac)。而法國干邑白蘭地中,馬爹利最負盛名。
干邑需要經過發酵、蒸餾、陳釀和調配而成。無論是產區還是每一步的流程,均有一套成熟嚴謹的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lé)標准來進行約束,因此干邑十分稀有。所有干邑釀造用的葡萄酒液,都必須在銅制的夏朗德壺式蒸餾器(Copper Charentais Pot Still)以直火加熱的方式進行雙重蒸餾,在二次蒸餾結束之後,「生命之水」至少在橡木桶度過兩年的時間。陳釀時間越長,干邑的等級越高。釀酒師需通過對「生命之水」的調配,創造出充滿香氣和層次感的干邑,有的調配甚至會運用到數百種不同的「生命之水」。為了製作干邑,馬爹利的酒窖中存放著上千種的「生命之水」。一些復雜的調配需要同時面對幾百款不一樣的「生命之水」,比如馬爹利的頂級干邑尚?馬爹利,就調配自700多種不同的「生命之水」。
F. 白蘭地是怎麼釀成的
白蘭地
白蘭地
brandy
白蘭地通常的意思是「葡萄酒的靈魂」白蘭地之英文字〔Brandy〕是由荷蘭文〔Brande〕轉變而成。
白蘭地一詞分狹義和廣義之說,從廣義上講,所有以水果為原料發酵蒸餾而成的酒都稱為白蘭地。但現在已經習慣把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貯存、調配而成的酒稱作白蘭地。若以其它水果為原料製成的蒸餾酒,則在白蘭地前面冠以水果的名稱,例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
白蘭地最早起源於法國。18世紀初,法國的查倫泰河(Charente)的碼頭因交通方便,成為酒類出口的商埠。由於當時整箱葡萄酒占船的空間很大,於是法國人便想出了雙蒸的辦法,去掉葡萄酒的水分,提高葡萄酒的純度,減少佔用空間而便於運輸,這就是早期的白蘭地。1701年、法國捲入了西班牙戰爭,白蘭地銷路大減,酒被積存在橡木桶內。戰爭結束以後,人們發覺貯藏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酒,酒質更醇,芳香更濃,而且還有晶瑩的琥珀色,這樣,世界名酒白蘭地便誕生了。因此,用橡木桶貯藏和貯藏的年限便成為釀制白蘭地的重要環節。
【兩種製造工藝】
一、用白葡萄酒蒸餾製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後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獨蒸餾)。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於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採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製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於白蘭地的質量)。
壺式蒸餾是採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並後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 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勾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後加工處理,最後裝瓶出廠。
二、用葡萄皮或葡萄渣作原料製作白蘭地。將皮渣裝在桶中,將容器密閉,使其發酵,因皮渣本身都帶有酵母菌,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容器裝滿後,將口密閉,頂部留一氣孔,使二氧化碳氣逸出。發酵時間一般需要10-15天,溫度適宜,只需 7-8 天。發酵完畢後,即可放入蒸餾器進行蒸餾,方法同上。
【白蘭地的特點】
白蘭地有一種高雅醇和的口味,具有特殊的芳香。
白蘭地中的芳香物質首先來源於原料。法國著名的Kognac白蘭地就是以科涅克地區的白玉霓、白福兒、格倫巴優良葡萄原料釀制的。這些優良葡萄品種含特有的香氣,經過發酵和蒸餾,得到原白蘭地。原白蘭地是指通過蒸餾得到的、還未調配的白蘭地。
優質白蘭地的高雅芳香還有一個來源,並且是非常重要的來源,那就是橡木桶。 原白蘭地酒貯存在橡木桶中,要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變得高雅、柔和、醇厚、成熟,在葡萄酒行業,這叫「天然老熟」。在「天然老熟」過程中,發生兩方面的變化:一是顏色的變化,二是口味的變化。原白蘭地都是白色的,它在貯存時不斷地提取橡木桶的木質成分,加上白蘭地所含的單寧成分被氧化,經過五年、十年以至更長時間,逐漸變成金黃色、深金黃色到濃茶色。新蒸餾出來的原白蘭地口味暴辣,香氣不足,它從橡木桶的木質素中抽取橡木的香氣,與自身單寧成分氧化產生的香 氣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白蘭地特有的奇妙的香氣。
合格的白蘭地,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調配。調配也稱勾兌, 是白蘭地生產的點睛之筆,它使葡萄酒的感觀、香氣和口感實現高度的和諧統一。 怎樣調配是各葡萄酒廠家的秘密,各廠都有自己的配方和自己的調配專家。作為白蘭地調配大師,不僅需要精深的釀酒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需要異常靈敏的 嗅覺、味覺和藝術鑒賞能力。白蘭地有一個特點,它不怕稀釋。在白蘭地中放進白水,風味不變還可降低酒度。因此,人們飲白蘭地時往往放進冰塊、礦泉水或蘇打水。更有加茶水的,越是名貴茶葉越好,白蘭地的芳香加上茶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最好的白蘭地是由不同酒齡、不同來源的多種白蘭地勾兌而成的。兌酒師要通過品嘗儲藏在桶內的酒類來判斷酒的品質和風格,並決定勾兌比例。兌酒師都有自己的配方,絕不外傳。勾兌後的白蘭地在適當的容器中和諧6個月就可裝瓶。白蘭地與葡萄酒不一樣,不在瓶中沉澱,裝瓶以後就成為定型產品。只要密封後避光、低溫保存就可長期留用。勾兌的白蘭地酒度在國際上一般標準是42-43度,我國的酒度標準是38-44度。
品質優良的白蘭地為了突出貯陳年限,抬高酒價,酒瓶的商標上還要有醒目的特殊標記,這些標記各有不同的意義。
【白蘭地的老熟過程】
新蒸餾所得的白蘭地,香味不圓熟,質地粗糙,須在橡木桶中陳化。陳化前要稀釋至酒度為50%(v/v)左右。稀釋用水在使用前可加入50g/100L的無鐵的糖色。酒桶應放在地上酒窖陳化白蘭地,不應放在地下酒窖貯藏。因為地下酒窖通風不良,不能使白蘭地充分氧化,影響老熟。最適宜的貯藏室溫是15-25℃,相對濕度為75-85度。白蘭地貯藏期越長越好,陳釀時間越久,白蘭地的風格越柔順,香氣也越精美,價格就越高昂,但這並不等於說,白蘭地可以無限制陳釀於木桶中,酒本身也有一個從未熟到成熟到衰老的過程。先在新桶中陳化1年後轉入舊桶,再陳化5-10年甚至20-30年,一般不超過50年。
【白蘭地的貯陳】
白蘭地酒之所以經貯陳後,口感醇和,芳香濃郁,是因為所用的橡木桶對白蘭地有微妙的「交換作用」,使本來沒有顏色的酒,神奇地變成橡木桶的琥珀色,而且增添了白蘭地特有的香氣。不過白蘭地本身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因為一部分白蘭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蒸發掉。據說,僅在法國Cognac(干邑)地區,一年蒸發掉的酒約2000萬瓶,難怪有人笑稱這些蒸發掉的酒是給天使偷喝去了。由於橡木對白蘭地的酒質影響很大,因而酒廠對木材的選擇和酒桶的製造也非常講究。首先,被伐下來的橡木,須經兩年以上的風干以後,才可以用來做木桶,以防橡木中的水分滲出而影響白蘭地的醇美口味;並且,所有的木桶都應該純粹用橡木鑲嵌而成,其間不用一顆鐵釘或一滴膠水,也不能用鋸子來割,以確保貯陳過程不影響酒的色澤和口味。這就要求木匠師傅以聰明智能和嫻熟的技巧,利用自然界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將木條用火烤彎,互相吸合造成酒桶,這種酒桶的大小以350公升的容量最合適。裝入像木桶中的酒因進入一部分空氣中的氧氣,會使酒質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復雜的化學反應並發展酒香;另外,橡木桶的溶解物質和它的微生物,對於白蘭地的老熟和產生酒香影響極大。酒里的酒精也會蒸發一部分,使酒的烈度降低,並且橡木桶的顏色也逐漸滲入酒中,使原本無色的酒變為晶瑩的琥珀色,味道也大有改進。
G. XO與白蘭地的關系
XO是白蘭地的分級法中,算儲存較久的一級。不過在法國的白蘭地,除了法國政府所規定的事項外,各廠家為了凸顯自己酒款的優勢,常常做出比規定更嚴格條件,使的各家酒款都有自己的特色。而HENNESSY也是其中的一家。
這家的酒款大多是產自干邑區,所以我們又稱為干邑白蘭地(Cognac)。嗯!請看以下的說明,那是我給我同事上課的教材,應該可以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介紹,希望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一、何謂白蘭地
白蘭地之英文字Brandy是由荷蘭文Brande轉變而成,所謂白蘭地,指把葡萄酒再加以蒸餾而成的一種烈酒,大凡以果實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過程製成的酒,可稱為白蘭地。法國是世界第一位生產白蘭地的國家,其次為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和希臘等地區。
白蘭地可分為兩方面而言,1、可稱以任何水果為原料的蒸餾酒。2、單純指以葡萄製成酒再進行蒸餾,儲存於橡木桶中的「葡萄白蘭地」而言。
但白蘭地的由來卻不是一開始就為了享受這蒸餾酒而來的,因為早期因運輸及交通不便,所以酒精度較低的葡萄酒常受酒變質的影響。當時的荷蘭貿易商就要求將葡萄酒經過蒸餾後才方便運送,而且加上法國酒稅的改變,出口葡萄酒是依據重量而非以酒精度課稅,更助長蒸餾的風氣。(波特酒也是類似的原因。)
由於荷蘭商人的貿易能力,造成此酒在北歐與英國市場大賣,而英國人將荷文中的(Brandewijn白蘭地葡萄酒)簡稱為BRANDY,以致於後市皆以BRANDY作為此類酒的名稱。
二、白蘭地的製造方式
前面曾言BRANDY是以葡萄酒蒸餾而來的,那我們就不可以省略這個原料-葡萄了。現今白蘭地的主要的葡萄品種為Ugni-Blanc及Colombard,這種葡萄的特性是含糖少,酸味較強,而且還有成熟期晚,抗病性強的特點。而且干邑地區由於氣候較涼,葡萄的糖度只上升到百分之十八、十九左右。
其酸度較高,糖份少產生了以下二種結果1、因為糖份少,為了要提高成酒的酒精度,勢必就需要更大量的葡萄,此為其一。2、因為使用比一般更多量的葡萄,又加上本身酸度高,所以原酒的酸味極為濃郁,況且酸味成份本來就是造就葡萄酒復雜度的來源之一,所以用此原料所產生的白蘭地就相當的美味了。
上述為原料部份,以下則介紹製作流程。將葡萄採收、榨汁、發酵製成葡萄酒外,白蘭地還須要經過下列的程序,如蒸餾、儲存、調配。經發酵完成的葡萄原酒,需盡快進行蒸餾。按法國法律規定,干邑白蘭地(COGNAC)需要在葡萄收成的翌年三月底之前蒸餾;雅馬邑白蘭地(ARMAGNAC)需要在葡萄收成的翌年四月底之前一定要完成蒸餾作業。
蒸餾又可分三種方式,單式蒸餾法、半連續式蒸餾法及連續蒸餾法:
A、單式蒸餾法
單式蒸餾法通常用於法國干邑區的白蘭地,其酒特徵為具有葡萄汁具果汁香味,酒質濃烈,味道協調。且需經過二次的蒸餾。酒精度約70%。
B、半連續式蒸餾法
只蒸餾一次,得到約55°~60°的原酒,常用於法國亞馬邑區(Armagnac),其特徵除上述外,不同於單式二次蒸餾法的原酒,它是有強烈特殊的個性著稱。
C、連續式蒸餾法
以法類似於石油的精餾法,有些像是蒸餾塔的結構。用此種方式所蒸餾出的白蘭地口感非常柔順爽口,並且有果汁的香味。
蒸餾後的白蘭地原酒,還須經過儲存的手續。因為剛蒸餾完成的原酒為無色透明,口感和香氣都不是非醇厚,所以須經存於橡木桶內熟成。
和紅酒一樣,木桶也有新舊之分,也須要相同的儲存條件,唯一不同的事,紅酒不會因為木桶而有顏色的差別,但白蘭地卻非常須要上色這個條件(WHISKEY亦同)。
蒸餾過後的白蘭地原酒,由於帶有原始粗獷的香味,所以必須要經過儲存陳熟(Ageing)釀造。而儲存用的容器,一般都使用容量在三百至六百公升左右的木桶。干邑地區多半使用產於法國中部林茂山森林、拖隆歇森林非常有名的橡木所製成的木桶。而雅邑地區使用卡斯更出產的橡木桶來儲存原酒。(木桶不僅是儲存容器,其材質對於白蘭地品質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橡木所含的纖維種類是決定陳熟後酒色香味好壞的直接因素。
在木桶洗凈之後,將無色透明的白蘭地原酒裝入,置於溫度變化小的低溫儲藏庫中。經過長時間的儲存,由於與木桶的單寧酸起作用,使白蘭地原酒的粗糙感消失,逐漸呈現出芬芳、圓潤的風味,且色澤也會由無色轉成琥珀色。
儲存在木桶內的白蘭地原酒,因葡萄品種、蒸餾、陳熟的差異,使每一桶酒的酒質都不盡相同。世界各國的白蘭地都是由數十種長、短不同時間熟成的原酒調配而成(與Blend
Whiskey相同),因為每一桶的白蘭地口感味道皆不相同,如何使得每年所生產的酒皆有類似的感覺,這就須要透過調配的功力了。。為了使酒精成分保持一定的濃度,會添加無離子水,然後在攝氏零下五至十度內過濾;必要的時候,用焦糖來調整酒的色澤,然後裝瓶上市。
白蘭地的標示法
白蘭地的標示法是根據世界各原產地統一稱呼法或是制酒法來規范。通常白蘭地的種類、品牌、酒精成分、酒廠、酒的容量等皆需標示清楚。
法國生產的白蘭地,就原酒的儲藏年數(即陳熟年數)來設定標准。如干邑及雅邑白蘭地的標簽上附有「VSOP」「拿破崙」「XO」等標示時,既使是年數最少的酒也要通過規定的陳熟期不可。
計算陳熟時間的方式如下:干邑白蘭地的陳熟期,要從葡萄收成的翌年四月一日開始算,而雅邑白蘭地的陳熟期,則從葡萄收成的翌年五月一日開始算。為期一年的陳熟指數為0;再經過指數轉為一以此類推。例如:「指數五」的原酒,需要從葡萄收成的翌年四月一日起,經過六十到七十二個月的陳熟期間,才能製成干邑白蘭地。
===
xo是指白蘭地中的專用術語
法國
白蘭地(BRANDY)是一種烈酒,由葡萄酒或水果發酵後蒸餾而成的,但須放在木桶里經過相當時間的陳年。世界各國都出產白蘭地,而葡萄酒以法國產的最好,所以法國白蘭地也是最好,其中以干邑白蘭地(COGNAC
BRANDY)尤為世界馳名。
所有的干邑都是白蘭地,但所有的白蘭地並不都是干邑。干邑是由法國的
Charente所出的葡萄酒蒸餾的,而且受到法律的限制與保障,其他地方出的葡萄酒蒸餾出白蘭地,在法律上說,不可稱為干邑
。
白蘭地(BRANDY)是一種可飲用的酒,是由葡萄酒或發酵過的水果汁蒸餾出來的,要在木桶里經過陳年才好喝。例如:干邑(COGNAC),雅文邑
(ARMAGNAC),西班牙白蘭地,美國白蘭地。KIRSCH或寫成KIRSCHWASSER(櫻桃白蘭地)
CALVADOS或APPLE
JACK(蘋果白蘭地),SLIVOVITZ(李子白蘭地),以及其他水果白蘭地等。
干邑COGNAC
在法國
CHARENTE河邊的干邑-COGNAC古城,是生產干邑美酒中心。此種白蘭地已世界馳名,因此這個法國字
COGNAC,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了。就連中國或非洲也不例外。
干邑區又分六個小區,所產酒的品質也有高低,按順序排列如下:
1.GRANDE
CHAMPAGNE
大香檳區
2.PETITE
CHAMPAGNE
小香檳區
3.BORDERIES
邊緣區
4.FINS
BOIS
植林區
5.BONS
BOIS
優等植林區
6.BOIS
ORDINAIRES
一般植林區
所有白蘭地酒廠,
都用字母來分別品質,
例舉如下:
E代表ESPECIAL
(特別的)
F代表FINE
(好)
V代表VERY
(很好)
O代表OLD
(老的)
S代表SUPERIOR
(上好的)
P代表PALE
(淡色而蒼老)
X代表EXTRA
(格外的)
干邑的品質之所以超過其他的白蘭地,不僅是因為該地區的特殊蒸餾技巧,也是
因為該地區的土壤好、天氣好等,
因此產的葡萄特別好。
<干邑的級別>法國政府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則,酒商是不能隨意自稱的。總括而言,有下列之類別:
3-STAR三星干邑:蘊藏期不少於兩年
V.S.O.P干邑:蘊藏期不少於四年
NAPOLEON干邑:蘊藏期不少於六年
X.O.干邑:蘊藏期多在八年以上
H. 白蘭地是用什麼葡萄釀造的那個部位釀酒
摘要 干邑白蘭地主要是指在法國中西部的干邑地區釀造的白蘭地,根據法國葡萄酒的原產地名稱(AOC)制度中的規定,其原料以最適合釀造白蘭地的白維尼、弗立布蘭琪和哥倫巴這3種白葡萄為主,如果使用量在10%以內,則可以配比福利安、居安頌、謝密雍、蒙蒂勒、梅里葉等一起進行混釀,而釀造方法則是通過傳統的銅制單式蒸餾器,在進行2次單式蒸餾後,再將原液放入產自法國當地的橡木桶中熟成2年以上,並在上市前加水稀釋到40度左右。
I. 干邑和白蘭地的區別 原材料和製作工藝不同
1、干邑是白蘭地的一種,但是干邑必須產自法國西南部的干邑地區,該地區以其優越的土壤、氣候和地形條件而聞名。而白蘭地可以來自世界任何地方。
2、白蘭地一般指的是由發酵果汁製成的蒸餾酒。它可以用葡萄或水果製成。(例如,Calvados,是一種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蘋果白蘭地)。
3、與此同時,干邑白蘭地必須由六種不同土壤中的一種白葡萄製成;Ugni Blanc葡萄品種是它的主要成分,來自「大香檳」地區的葡萄是最令人垂涎的。這種液體必須經過兩次蒸餾,蒸餾季節從10月1日持續到3月31日。
4、蒸餾後,液體混合並陳釀,這才是干邑獨特之處。
J. 白蘭地的釀造過程
白蘭地由原料酒釀造、經發酵、蒸餾、勾對調配、陳釀、貯存六步釀制而成。
原料版品種多為白權葡萄品種,要求糖度較低, 酸度較高,具有弱香和中性香。目前我國適合釀造白蘭地的品種有紅玫瑰、白羽、白雅、龍眼、佳麗釀等。
白蘭地最早起源於法國。由果實的漿汁或皮渣經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都稱為白蘭地。為大家分享用烤酒設備釀酒造白蘭地的工藝流程。
(10)干邑地區白蘭地蒸餾方式擴展閱讀
白蘭地起源於法國,在公元12世紀,干邑生產的葡萄酒就已經銷往歐洲各國,外國商船也常來夏朗德省濱海口岸購買其葡萄酒。約在16世紀中葉,為便於葡萄酒的出口,減少海運的船艙佔用空間及大批出口所需繳納的稅金。
同時也為避免因長途運輸發生的葡萄酒變質現象,干邑鎮的酒商把葡萄酒加以蒸餾濃縮後出口,然後輸入國的廠家再按比例兌水稀釋出售。這種把葡萄酒加以蒸餾後製成的酒即為早期的法國白蘭地。當時,荷蘭人稱這種酒為「Brandewijn」,意思是「燃燒的葡萄酒」(Burnt 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