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減壓蒸餾和常壓蒸餾有什麼不一樣,我看很多合成中 最後說到提純產物都是減壓 書面的原理我知道
減壓蒸餾是負壓蒸流、可以降低蒸餾物的餾初物的溫度、對熱敏性物質、可以減少物質的分解破壞、提收率、提高質量、而蒸餾是指常壓蒸餾操作
Ⅱ 求學霸畫蒸餾分餾的裝置圖給我看看,要手畫的,必采
Ⅲ 石油蒸餾和分餾的產物
常壓分餾
用泵將從初餾塔底得到的拔頂油送入加熱爐中加熱到360 ℃~370 ℃後,再送入常壓分餾塔中。經分餾,在塔頂可得到低沸點汽油餾分,經冷凝和冷卻到30 ℃~40 ℃時,一部分作為塔頂迴流液,另一部分作為汽油產品。此外,還設有1~2個中段迴流。在常壓塔中一般有3~4個側線,分別餾出煤油、輕柴油。側線產品是按人們的不同需要而取的不同沸點范圍的產品,在不同的流程中並不相同。有的側線產品僅為煤油和輕柴油,而重油為塔底產品;有的側線為煤油、輕柴油和重柴油,而塔底產品為常壓渣油。
減壓分餾
原油在常壓分餾塔中只能分餾出沸點較低的餾分。要分餾出沸點約在500 ℃以上的裂化原料和潤滑油原料,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因為這些餾分所含有的大分子烴類在450 ℃以上就會發生裂解反應,使餾出的油品變質,並生成焦炭,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在減壓下進行蒸餾。因此,將從常壓塔底出來的重油經加熱爐加熱到410 ℃左右後,送入減壓分餾塔中。為了使塔頂殘壓保持在2.7 kPa~10.7 kPa,需要用真空設備抽出不凝性氣體。同時在減壓塔底吹入過熱蒸氣以降低塔內的油氣分壓,增加餾分的拔出率。在減壓蒸餾塔的塔頂得到的是重柴油;在側線分別得到輕潤滑油、中潤滑油、重潤滑油;經汽提塔汽提後,在塔底得渣油。
Ⅳ 化學實驗中石油的蒸餾,求圖和解釋。
1逆向流動,熱交換效率比順向高
2 測量對象是蒸餾出來的餾分的沸點范圍,而不是溶液的沸點。
Ⅳ 蒸餾裝置圖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se=1&showtab=0&word=%D5%F4%C1%F3%D7%B0%D6%C3%CD%BC&s=0&oq=%D5%F4%C1%F3zhuan&f=3&rsp=1
不知道你抄是要哪種類型的,所以提供個鏈接。
Ⅵ 實驗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驟如下:在圖甲的圓底燒瓶內加入乙醇、濃硫酸和乙酸,加熱迴流一段時間,然後換成
(1)為了達到更好的冷凝效果,冷凝器進水為下口進上口出,B裝置的名稱是尾接管,
故答案為:b;尾接管;
(2)液體加熱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
故答案為:沸石;防止暴沸;
(3)為了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實驗時加入過量的乙醇,
故答案為:提高乙酸的轉化率;
(4)乙酸乙酯是不溶於水的物質,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於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鈉水溶液是互溶的,分離粗產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實現酯與乙酸和乙醇的分離,分離油層和水層採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對水層中的乙酸鈉和乙醇進一步分離時應採取蒸餾操作分離出乙醇.然後水層中的乙酸鈉,根據強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應得到乙酸,再蒸餾得到乙酸,
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分液;蒸餾;稀H2SO4;蒸餾;
(5)①甲得到顯酸性的酯的混合物,酸有剩餘,說明是所加NaOH溶液不足未將酸完全反應,
故答案為:所加NaOH溶液不足未將酸完全反應;
②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質,說明沒有酯,是因為所加NaOH溶液過量,酯發生水解,
故答案為:所加NaOH溶液過量,酯發生水解.
Ⅶ 從微觀角度看,蒸餾過程中,水分子發生的變化
水分子本質是不變的,變的是分子之間的距離,分子之間的作用力
Ⅷ 記錄蒸餾裝置和迴流裝置,說明其用途,畫出其裝置圖
記錄蒸餾裝置和迴流裝置,說明其用途,並畫出其裝置圖的解答如下:
Ⅸ 誰有迴流裝置和蒸餾裝置圖
這個